盘点2014电影营销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2014年度十大热点营销案例

2014年度十大热点营销案例
2020/4/18
03
支付宝“十年账单”
2020/4/18
不敢相信,我居然花了这么多钱”、“原来XX是土豪呀”、“你排名多少”… 从12月8日支付宝“十年账单日记”发布后,朋友圈又被刷屏了——虽然强制升级到支付宝钱
包最新版本有点生硬,但是在“晒账单”、“看排名”、“找槽点”等好奇和攀比心理的做崇下,这都 不叫事。于是乎就出现了开头处的感叹…
之后,不论是阿迪达斯、加多宝,还是3D手游的微博植入,即便占据了微博图片的醒目位 置,但终究甩不掉这“小尾巴曝光”的效应。
世界杯期间前后有不下10个品牌在刘语熙的微博上做了植入,大多都是1-2条的直面曝光, 之后便不了了之,像一加手机这样持续曝光两周多的品牌也真是很拼了~这也应了那句话:大事件 中不怕你做的营销不好,就怕你没有露脸,没有刷出该有的存在感。
2020/4/18
09 宝马奔驰抱团取“火”
2020/4/18
同为德系汽车高端品牌,宝马和奔驰世界杯期间奥迪R7上市时,同时在其官方微博上贴出了世界杯德 国队的加油微博,并共同推出#We are one team#这样一个主题精神,为了支持国家而“化敌为友”,让 人感动,两大品牌还纷纷以国家之名来进行各种致敬,奔驰以致敬德国国家足球队的球星为主,而宝马则 是向一个个被淘汰的球队致敬。面对这一破天荒的举动,网友们惊呼“是激情还是基4/18
07 传播意义大于实际数字
2020/4/18
3分钟,10亿;38分钟,100亿;10点51分,300亿;双十一当天总金额571亿。疯狂的双十一! 原本是光棍们自嘲自怜的日子,却被“妙手回春”,变成了全民购物的狂欢节。其实双十一的传播 意义远大于实际数字,笔者在和一些非常传统企业的朋友交流的时候,问对方对电商有什么了解, 很多人就只能说出天猫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并表示震撼。

2014年最有趣的十大营销口水战

2014年最有趣的十大营销口水战

2014年最有趣的十大营销口水战2014年对于广告文案界来说是最具争议的一年;广告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享受,文案的力量越来越不可忽视;任何一个话题都能轻易上头条,让群众热议很久。

下面就为大家盘点在2014年里,最受关注的十大营销案例。

——01. 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上的中国II》在今年4月又火了一把,那垂涎欲滴的美食配上美轮美奂的画面和音乐,让众多观众舌头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

而我们再仔细深究一下,其实在这所有的背后是文案的灵魂在做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文案君大家摘选舌2第二集《心传》部分文案吧。

“田边的邂逅,对同村的程苟仂来说,意味着用不了多久就能吃到新榨的菜籽油。

清晨,春雨的湿气渐渐蒸发,接下来会是连续的晴天,这是收割菜籽的最好时机。

5天充足的阳光,使荚壳干燥变脆,脱粒变得轻而易举。

菜籽的植物生涯已经结束,接下来它要开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一年中,随和的程亚忠只有在收菜籽的时候才会变得严苛起来,30年的经验,练就一双火眼。

色泽黝黑发亮,颗粒圆润饱满,不掺任何杂质,尤其干燥度,程亚忠必须把关,水分含量小于11%,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村的菜籽安全储藏一整年。

6月,油坊开榨,榨油工来自附近的村庄。

工作期间每天的午餐由老板娘负责,炒籽是第一步,高温破坏菜籽的细胞结构,降低蛋白质对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离变得容易,随着菜籽爆裂的响声,香味开始渐渐弥漫整个村庄。

菜籽油有独特的刺激性气味,有些人闻不惯,徽州人却甘之若饴。

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产生闻有徽臭,入口异香的奇特效果。

制坯暗藏玄机,磨碎的菜籽,蒸汽熏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

坯饼压得是否厚薄均匀,直接影响出油率。

”02. iPhone6文案“比逼格更有逼格”iPhone6发布,宣传文案“Bigger than bigger”被大家玩坏了。

苹果大陆官网译为“比更大还更大”,苹果港台官网皆翻译作“岂止于大”。

大陆翻译被指直白起来还不通顺,对比港台翻译简直弱爆了,毫无“优雅感”。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一.《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

《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

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

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

《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

点评:《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二.“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力波啤酒曾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本土啤酒之一。

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

世界杯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馆终端联盟,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网络2014-04-035991人喜欢电影不仅能够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也能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2002年上映的《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自此以后中国电影业逐步步入一个电影营销初步阶段。

当电影制造的话题、电影制造的体验,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驱动力并成功地被企业运作,那么采取整合营销手段,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此后的无数影片纷纷新招频出,你方唱罢我登场。

专业而系统化的特色营销使得中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也使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了成熟。

电影营销在这几年似乎比电影内容本身更为夺人眼球。

从发行公司、院线到影院,各种影片在不同层级都频频使出营销新招。

一、《英雄》新闻营销最成功2002年底在全国上映的张艺谋影片《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是当之无愧的,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也引来了无数争论。

张伟平策划的一系列轰动性新闻事件,使全国媒体持续地为《英雄》疯狂,最终成功地把《英雄》炒上了天,我们来回顾下新画面公司高明的新闻营销过程。

影视营销1:2002年7月13日,天津《新快报》突然曝光了《英雄》的多张剧照。

2:2002年8月2日下午3时,张艺谋携《英雄》在香港湾仔会议中心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

3:2002年9月9日起,一部名为《缘起》的记录片推出,跟踪拍摄记录这部电影的成长。

4:2002年10月中旬,新画面公司打出关于《英雄》出征奥斯卡的报道。

5:2002年10月24日,《英雄》突然要在深圳首家五星影城“试映”7天。

6:2002年11月19日,由《英雄》编剧李冯改编的同名小说面市。

7:12月14日至17日,剧组主创人员乘包机前往3个城市参加首映场的见面会。

8:11月29日下午,电影音像版权在中国大饭店的宴会厅拍卖。

9:12月6日,游戏版、漫画版《英雄》火速推出。

10:12月6日《英雄》广告上央视。

11:12月14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首映仪式。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猫贝儿发表于:2011-09-26 14:44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一部电影能否取得成功,受限制的因素很多。

故事、明星、特效等等所谓的“品质”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讲究效益的大环境中,另一因素日益凸显,那就是“营销”。

一部好电影如果营销成功便能够锦上添花,巨资大片和低成本小片都不例外。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外十大因为高明的营销手段而获得票房大捷的电影。

一、《让子弹飞》投资:1.5亿左右人民币票房:6.59亿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让子弹飞》主打“口碑式”营销,早在公映之前,该片就在制造口碑上下足了功夫,通过业内人士之口来解析影片的看点、亮点,上映期又频繁解释影片桥段的深刻用意,甚至联系历史和现实。

而且宣传面极广,几乎涵盖了包括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在内的所有主流媒体,让观众在上映前便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极高的认可度。

二、《午夜心跳》投资:400万左右人民币票房:3280万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午夜心跳》是小成本恐怖片营销成功的典范,主打“病毒式”营销。

在公映之前,宣传方鸿水文化传媒便打出“贺岁档第一恐怖片”的口号,更悲壮的是公映前竟然没有任何演员参与落地宣传,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宣传方通过海量的网络、平面、广播电视结合的三位一体式宣传,将能够撑起这一名号的元素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又打出“看恐怖片时尚过节”的口号,吸引了不少时尚影迷和情侣。

另外,在影片上映期间推出小活动,让影迷看片之余感受刺激。

三、《唐山大地震》投资:1.5亿左右人民币票房:6.53亿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唐山大地震》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并在宣传过程中反复强调“催泪”牌,抓住人心柔软的一部分。

同时,在拍摄期便开始自立招牌,“年度最受人期待影片”的名号从拍摄到放映的整个期间,不断的有导演、主编、演员、影评人等等的爆料传出。

另外,宣传将冯小刚和徐帆的夫妻搭档捆绑销售。

国产电影宣传营销八大成功案例

国产电影宣传营销八大成功案例

国产电影宣传营销八大成功案例国内电影营销起步稍晚,从《英雄》、《手机》、《十面埋伏》等影片的票房神话开始,才让业内人士把目光转移到电影营销上。

就水平而言,国内电影营销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尚不成熟。

近几年,电影营销逐渐起色,从《失恋33天》成为票房黑马,到《泰囧》创造票房奇迹,都说明了营销对于电影票房的巨大推动作用。

电影营销的兴起,一方面说明了国人对于电影的重视程度在日趋上升,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内电影市场的广、大、深。

电影营销的成功有很多原因,除了宣传发行方的各出奇招,还在于观众信息接受能力的提升。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电影营销带来的市场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各类型电影营销成功的案例。

《色戒》成功关键:无论正面负面,话题争议要时刻保持。

《色·戒》的上映让情色电影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而在题材之外,原作者是张爱玲,梁朝伟的激情戏,王力宏首次参演情色片,还有个全裸的新人汤唯,这些早已压过了名导李安的光芒。

作为一部情色片能在国内上映,本身就是一件让全民沸腾的事情,再加上十几分钟的床戏被删减,无疑又给火上浇了一把油,结果就是全民都对未删减的“激情”大感兴趣。

跟其他电影走亲民路线不同,《色·戒》走的完全是国际路线。

首先是先在美国、意大利、新加坡、英国、土耳其等地发片,再在大陆首映,其次是激情戏的删减事件,把国人的好奇心吊到了最高处,造成影片上映后全民观影的现象,而电影分级制度是否该推行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英雄》成功关键:长达两年新闻事件的策划推广《英雄》的票房成功首先得益于超豪华明星阵容给之后的新闻宣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次是张伟平的大手笔给宣传带来的全民效应,其三是张艺谋的品牌效应和中国观众按捺不住的好奇心。

全剧组人员包机出席首映见面会,公开拍卖电影音像版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仪式,进军奥斯卡系列报道等等,无一不是震动全国媒体的事件,而且在宣传期间毫无间断,这无疑让观众对这部影片产生窥探心理,先不管质量如何,反正娱乐效果已经达到了。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电影营销是一项重要的推广活动,可以帮助电影制作公司提升知名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下面是一些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的盘点:1.《黑暗骑士》:该片通过巧妙的营销策略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主要策略包括:发布悬疑的预告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举办粉丝活动、制作特别版DVD等。

这些策略使得观众对电影保持极大的兴趣,并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阿凡达》:该片在上映前的营销活动非常出色。

包括制作精美的预告片、在观众中引发兴趣的宣传、特别版DVD推出等。

此外,电影还采用了全球首映的方式,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影迷。

这些营销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收入。

3.《头脑特工队》:该片在推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心理学原理来吸引观众。

首先,制作了引人入胜的预告片,通过展示电影的特色和情节,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互动营销,鼓励观众分享他们的心理感受和观影体验。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4.《冰雪奇缘》:该片通过独特的宣传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首先,电影制作公司发布了一系列的宣传短片,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制作了精美的预告片,展示了电影的故事情节和特色。

另外,电影还推出了与主题相关的周边产品,进一步推广了电影的品牌形象。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复仇者联盟》:该片的营销活动主要侧重于品牌推广和粉丝互动。

首先,通过发布预告片和宣传短片,制造了观众的期待和兴奋。

其次,制作了与电影相关的周边产品,增加了粉丝的参与度。

另外,电影还开展了粉丝见面会、影迷活动等,进一步增加了观众与电影的互动。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综上所述,电影营销对电影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巧妙的宣传策略和精确的定位,电影制作公司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并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

2014年度十大电影营销

2014年度十大电影营销

2014年度十大电影营销讯:2014年,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依然在这样的浮躁气氛中大笔捞金,《匆匆那年》、《后会无期》、《一步之遥》无疑都是今年最具话题性的电影。

但归根结底,票房只是眼前的苟且,如果一部电影只能被评价为商业上的成功,而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那么它离电影的初心也越走越远。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趁热打铁,延续口碑成本:未知票房:6.96亿当一个节目能引发社会讨论时,它其实已经具备了品牌价值,除了常规的卖广告之外,现在流行的思路,是IP生态建设。

于是当2013年最热的现象级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接近尾声时,制作公司决定再添一把柴,顺手打造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拍摄工作仅用三天完成,有观众称,电影和电视节目差不多。

《爸爸去哪儿》是电视节目对电影荧屏的一次探险,因为正处贺岁档,又是最适合一家三口观看的电影,这部小成本投入,披着电影外衣的综艺节目足足捞金7个亿。

关于爸爸大电影能否称为电影的讨论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向市场证明,在这个时代,商业的眼光与运作高于一切。

《白日焰火》:奖项营销,口碑先行成本:约2000万票房:1.02亿文艺片票房要打破宿命论因素,关键还是在于口碑的塑造。

今年2月中旬,《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拿下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的主演廖凡也同时当选最佳男主角,成为首位在柏林荣获影帝称号的中国演员。

一个月之后,《白日焰火》在国内上映,同期,柏林拿下的两项国际大奖为该片预先带动了国内的口碑,与传统的商业大片相比,《白日焰火》并不具备有噱头的明星阵容,廖凡、王学兵、桂纶镁本身也并非很互联网化的艺人,但廖凡影帝的新身份,却吸引来了不少主流媒体的关注,为他和白日增加了曝光,最终该片票房过亿,也与《黄金时代》形成了鲜明反差。

《变形金刚4》:中国品牌、艺人双植入成本:2.1亿美元票房:19.79亿人民币在这个时代,即使你是一只猪,也要做风口里的猪,而《变4》,就是那阵风。

作为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变形金刚4》在电影之外所引发的讨论,丝毫不亚于内容本身:全片植入品牌多达25个,而中国品牌就占到17个,各种熟悉的商标赤裸裸地乱入画面;李冰冰在《变4》饰演了一位无足轻重的华裔女高管,韩庚等人也有几秒露面,而由于国内外播放时长不一致的说法,还一度引发了中国特供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2014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盘点2014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电影爱好者在观影的同时,也不免对各色的营销噱头品头论足,甚至诞生了不少“行家”。

本期我们便从电影营销的角度回顾这精彩纷呈的一年。

《爸爸去哪儿》:品牌跨界营销,哪火往哪钻!随着《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全国爆红,电影版《爸爸去哪儿》也紧随其后推出。

2013年12月24日,《爸爸去哪儿》电影版举行第一次发布会。

电影中,节目原班人马未更换,但其“坐驾”则由节目中的英菲尼迪变成了丰田旗下的SUV汉兰达,并将伴随5对亲子明星共演这部年末贺岁戏。

不但在明星家庭秀亲情的同时陪伴左右,还通过新广告片主题曲旋律、广告牌等多样化的植入,抢足镜头。

虽然目前对于这部电影的褒贬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电影已经得到足够关注,而这也是跨界合作品牌最需要的方面。

电影热卖,合作品牌汉兰达所能获得的传播附加值,就极有可能不逊色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各大品牌赞助商。

汉兰达此次乘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热播对电影版的植入的确算是事半功倍!《北京爱情故事》:“情侣去死团”2014 年情人节当天,网友“UP”通过名为“梦立方”的众筹网站发起募集,以每位49元的票价,号召网友们组成“情侣去死团”,一起买下2月14日晚黄金时段“人气特别旺,情侣特别多电影院”的单号座位票,阻止情侣约会,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成为了“去死团”们的选择,而这也使得一时间围绕《北京爱情故事》的隔座票成为电影上映前的最大预热事件。

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这部影片都在营销方面获得很好效果。

正当“买光单号电影票”在朋友圈中被转得如火如荼,同档期电影《冰雪奇缘》的联合宣传方“猜票房”也迅速反应发布了一条朋友圈,约定时间免费开抢情人节当天“情侣连座”电影票,借力“买光单号电影票”的热度,提升了影片在情人节电影档期的氛围。

《催眠大师》:病毒视频推“催眠”总演喜剧的徐峥搭档莫文蔚出演惊悚悬疑影片,这本身已经是电影《催眠大师》的宣传噱头之一,不过用于宣传影片的病毒视频还是可圈可点。

《催眠大师》先后推出“催眠档案”和“徐铮展催眠术”等病毒视频,视频不仅仔细描述了“催眠”这一全球风靡且略带神秘色彩的行为,同时也将影片片段巧妙地连接在视频中,将徐铮主演的“国际知名催眠导师徐瑞宁”这一角色与米尔顿、查理、约翰等世界级催眠大师等同列比较,增强了视频的代入感,同时也将《催眠大师》这部影片打造得富于奇幻悬疑色彩,为电影营造了很好的气氛,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

(上戳视频)电商引爆“女神节”电影票房原本并不算电影档期的3月8日,今年却因为电商的加入单日票房登到1.2亿,是去年3月8日6000万元的2倍,成为首个票房破亿的“三八档期”。

今年“三八档期”的意外走俏,不仅和电影消费整体走高的惯性有关,同时也是得益于电商砸下亿元补贴,包场“请用户看电影”的强势营销。

据悉,三八女神节的几个月前,淘宝就同多家院线敲定,包下8大城市近300家影院,请用户看电影。

随后,网易商城、百度糯米也加入混战,以3.7元票价叫板,与此同时还推出3.7折电影票、团单满37元减3.7元等多种优惠。

电商的加入,让电影营销更加灵活多样,对于电影产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从目标群体来说,电商的用户群和如今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军,都是年轻人,所以产业边界的逐渐模糊也是必然趋势。

《笔仙》:寄生营销,片名暗藏乾坤4 月4日全国上映,成功抢占清明小长假国产片市场的《笔仙惊魂3》,4天累计票房近2000万,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到片名时候的第一反应是,这是《笔仙》《笔仙2》的第三部,其实不然。

《笔仙》系列的导演是安兵基,而本次上映的《笔仙惊魂3》导演是关尔,他创作了《笔仙惊魂》系列1、2、3部。

由此很多人都说《笔仙惊魂3》是在搭《笔仙》进行寄生营销,但导演关尔则喊冤称自己的影片立项更早,是因为《笔仙》抢走了原本的名字,所以才改名《笔仙惊魂》。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片名之战”也给两部影片提供了讨论度,二者感觉虽然“相生相杀”,但热度却随之急升,不可不说无形之中也做了一次营销,至于口碑和结果,就见仁见智了。

《后会无期》:韩寒创“自黑式”营销在韩寒自编自导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拍摄过程中,相比郭敬明针对《小时代》打造的“美图美文”电影营销方式,韩寒也发掘了一种极具创新思维的“自黑式”电影营销方式。

《后会无期》开拍后,导演韩寒每天的微博就已经开始专注在此,也为电影创造极其可观的宣传效果。

以致到现在,韩寒随手拍一张不大讲究构图的风景照,就可坐收超高微博转发量,甚至攀上热门微博榜,更创造“岳父风潮”。

究其原因,大概是韩寒发现并且成功利用了“高手在民间”这个真理。

所以说,针对电影的营销工作真正重要的,还是如何最大化地勾引深藏民间的“高手们”,这一点韩寒做的很成功。

《后会无期》:韩寒打造东极岛歌词引改编狂潮讨论《后会无期》的宣传方式,始终都会被一种朴素而神秘的气息围绕。

从最早对影片故事和演员阵容的闭口不提,到之后大众对电影表现形式的翘首以待。

这部万众瞩目的导演处女作,配上韩寒二字,从诞生之初便有了一股得天独厚的文艺气息。

伴随着韩寒填词的主题歌《东极岛》的发布,这一次不管媒体还是观众,又迫不及待地当上了十万个为什么。

影片的宣传也明白这份期待的借力,“为什么在大气磅礴的主题曲中填了白话歌词?”“为什么一部喜剧主演都苦着脸?”不管这些疑问来自网友还是官方,《后会无期》的气质已然呈现得坦坦荡荡。

《后会无期》的宣传团队继续着依靠群策群力,吸引一众网络段子手对《东极岛》歌曲的吐槽或改编,找准了永恒的星座话题,也着实让这一波的宣传变得又大气又接地气起来。

杜蕾斯vs岡本:抓话题,要的就是速度饱受网友调戏的“国民岳父”韩寒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风雨中拍摄,有一种超薄激情系列的感觉”,并配上了自己在片场穿着雨衣的一张照片。

有“雨衣”,有“超薄”,有“激情”,以营销见长的@杜蕾斯官方微博迅速抓住这个要点进行了转发。

孰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直主打超薄卖点的@岡本的官方微博正好抓住这一点踩着前者顺势而上,创造了极好的传播效果。

随后,@岡本的官方微博趁热打铁,仅两小时就将之与其微信商城发布的“超薄激情系列”相挂钩,打了一场稳、准、狠的新媒体营销“闪电战”,把同样精于营销的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平凡之路》:超越音乐消费情怀歌手和影视圈一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只是时代换了,两者关系也在变化。

用主题歌曲营销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了业内共知的方式。

当沉寂十年的朴树带着为《后会无期》创作的主题曲《平凡之路》回归乐坛,网络上的70后、80后沸腾了。

《平凡之路》的歌词与节奏就像名字一样平平凡凡并不亮眼,可词句中对生活的坦诚,让很多人听得感动落泪。

他们也许并不是因为歌曲本身的魅力,恰恰是因为他们为自己的青春和理想落泪。

《平凡之路》成功与电影、与韩寒联姻,电影有远比音乐更大的消费平台,韩寒极高的人气,再加上互联网的传播效应,都让这首歌曲因为多重跨界而获益。

《同桌的妳》:发毕业季创意视频抢滩大银幕电影《同桌的妳》自宣传以来一直走“青春”“校园”路线。

临近毕业,影片适时推出“毕业季宣传片”,视频中普通大学生毕业男女用口述的形式讲述了大家临近毕业的心声,愚人节整蛊、舍友互帮互助等或搞笑或温馨的场景引发了很多大学生和“已毕业”青年男女的共鸣,使得影片推出的“同桌再见,后会有期”口号深入人心。

视频一经推出,很多网友纷纷有感而发地在微博上参与了回忆学生时代回忆同桌的话题讨论,使得“425一起去看同桌的你”也成为了新浪微博头号电影热门话题,宣传效果不言而喻。

(上戳视频)《窃听风云3》发布会变“IPO发布会”上映前,电影《窃听风云3》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特别的“IPO发布会”。

主创都不是以本来的名字和身份出席发布会,而是以香港第一大房地产公司——陆国集团高层以及该集团特邀嘉宾的身份亮相。

“陆国集团业务总监陆金强先生、行政总监陆永瑜女士、工程总监陆建波先生……”当主持人念出这些陌生名字时,现场观众不由得一头雾水,直到刘青云、叶璇和林家栋走进会场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刚刚介绍的是他们在《窃听风云3》中的角色身份。

并且在发布会现场播放了一段足以以假乱真的陆国集团形象片,刘青云、叶璇和林家栋作为陆国集团的“代表”上台讲话,而这个所谓的陆国集团,其实是《窃听风云3》的重要情节点所在,是影片中虚构的地产公司。

但这些情景的设置,以及主创在台上的配合默契,令在场的人仿佛在看《窃听风云3》的现场版,也为发布会制造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碟仙诡谭》:碟仙预测世界杯《变形金刚4》:沃尔伯格演慈父亲切送高考祝福好莱坞知名影星马克·沃尔伯格在《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中大展拳脚助阵汽车人阵营,共同对抗人类大反派和赏金猎人霸天虎禁闭。

临近中国高考,马克·沃尔伯格也通过媒体向所有考生们送上祝福,祝愿大家稳定发挥,取得理想成绩。

现年43岁的马克·沃尔伯格已经有4个小孩(3岁到9岁),而且这些小孩还都是变形金刚的超级粉丝。

通过这次的高考助阵,相信更会吸引年轻人、学生的关注,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再对幼稚的动画片感兴趣了,而是对这类型的电影情有独钟,特别是男孩子。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于6上映,大中小学已逐步进入暑假,高考也早已结束,片方针对考生们的这次宣传想必不会白费。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年度洗脑力作《小苹果》《秦时明月》《小时代》开启弹幕观影新时代贺岁看《一步之遥》:七夕说情话,霸气外漏!处女座の末日:《一步之遥》玩死强迫症的头像2014 年微信最火却又最祸害人间的是什么?相信不少拥有从轻微到晚期不同程度强迫症的“患者”们都会把票华丽丽地投给它——右上角拥有“小红圈+数字”的微信头像!而另一方面,《一步之遥》作为今年最受期待的现象级影片之一,姜文姜大师却带着他的大作一齐加入了邪恶的一方,揭竿而起地给影片里所有的大腕儿们量身打造了一款定制版“您有1218条留言微信头像”,也确实是够百爪挠心了。

这种“你不喜欢什么,我偏要给你什么”的暗黑式营销法的确不是哪儿都敢用的,不过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微信氛围里,无论你是不是“处女病患者”,却都能够在看到这些头像,或是翻个白眼、或是暗爽之后,记住了这是《一步之遥》干的好事。

目的达到!而小红圈儿里1218条留言其实是在告诉你:愚蠢的人类,再告诉你一遍!《一步之遥》12月18号要上映了!《一步之遥》:给飞机看的广告姜文执导的年度大片《一步之遥》首次曝光了别出心裁的宣传硬广。

当你乘坐飞机在首都机场刚刚升空,抑或是即将降落时,将会看到一大片空地上写着“3D大电影《一步之遥》1218 姜文”的字样。

这块宣传硬广占地100亩,位于首都机场T3航站楼收费站一侧。

只要旅客坐着飞机起飞后,抑或是即将着陆之前,都有可能清晰地看到这幅巨大的广告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