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

合集下载

绝品(谈歌)

绝品(谈歌)
一、茶楼相识,收藏字画。
二、推荐绝品,重金收藏。 三、行家鉴定,绝品有“诈”。 四、再见先生,竟成诀别。 五、时局动荡,家业败落。 六、马氏卖画,三爷赎画。 七、义赠绝品,雪落无声。
概括归纳
概括三人的性格特点
常先生: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 刘三爷:重情重义 一诺千金 (珍视友谊 重信守诺)
王商人:舍利取义
这些作品题材不同写法各异但其弘扬传统美德展示人间正气从道德层面上开掘生活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在情感上和理念上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立身处世的古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孔子)


谈歌
教学目标 :
1、把握小说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
字词积累
( sì ) 茶肆 (shǎng) 闲聊神侃 (kǎn) 半晌 (jīng ) 怔怔 (zhèng) 战战兢兢 战祸迭起 (dié) 唱—个喏 rě ) (
装裱
(biǎo)
整体感知: 结合文本和小说三要素(人物、 情节、环境)复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简明、生动。
归纳故事情节:
这些作品题材不同、写法各异,但其弘扬传统美德、 展示人间正气,从道德层面上开掘生活真善美的审美追求, 在情感上和理念上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主旨小结:
重信守诺
坚守诚信做人
保护国宝
对联小结:
书写爱国精神
一幅古画亦真亦假成就天下绝品 三位男儿重情重义书写人间传奇
推荐阅读
“绝”字头小说系列
在谈歌的创作中有一类作品,如《绝怪》《绝地》 《绝意》《绝剑》《绝方》等,形成了他的笔记体“绝” 字头小说系列定 的故事。开卷品读,你会看到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个个 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充盈脑海的是那些鲜活形象;掩卷 遐思,你会体味那慷慨悲歌之风的精神内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绝品》1长版长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绝品》1长版长版

2021/12/12
第三页,共四十八页。
• 重点: • 1、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 2、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 难点:从多个角度理解(lǐjiě)“绝品”的含义,学
会做人的原则。
2021/12/12
第四页,共四十八页。
2021/12/12
• 关于作者
• 谈歌,原名谭同占,
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
答:如果挑明(tiāo mínɡ)真相,有可能泄露秘密,给三爷 一家和国宝带来危险,故而隐瞒真相,这恰恰表明常先生 用心良苦,深谋远虑。
2021/12/12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刘三爷是怎样(zěnyàng)一个人?
慷慨豪爽,坦诚仁义,重信守诺, 重义轻利,信赖朋友(péng you),珍视友情。
导入新课
• 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 也为我们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这些艺 术品,这些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文化,闪耀着 夺目的人文光芒。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 《绝品》,一起(yīqǐ)去体会文中的这种人文光芒。
2021/12/12
第一页,共四十八页。
绝品 (jué pǐn)
2021/12/12
写 有难言之隐。不可怪他。”
马氏就不敢再说。
信赖朋友,珍视友情。 坦诚仁义。
2021/12/12
第十九页,共四十八页。
以常先生和刘三爷的交情,
常先生的三千(sān qiān)大洋是不是要
的有点多了?
不是,第一这是物
有所值,从后面的
王家商人 的话中 (shāngrén) 我们得知它的确价
值连城。另外,常先生
答:衬托三爷与常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验证二人 间的真诚、坦荡。

语文:第9课《绝品》课件(长春版七年级下)

语文:第9课《绝品》课件(长春版七年级下)

(二)课文中的故事围绕着一幅唐代珍品展开。 从对待这幅画的态度上,你能看出文中的人物各 有什么样的性格?
设置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小说情节分析 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文中的刘三爷是保定富户,他对朋友十 分信赖,毫不怀疑,并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 想。常先生帮助买的字画,他悉心收藏,在自己 多病、家境困难之时,把这些字画送给王商人, 以求保护这些国宝。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中国传 统文人所固有的“仁”和“义”。
(四)着意体会和学习小说精短含蓄的语 言风格。
谢谢欣赏!
; / ub8优游注册 ;
他又获得了皇上的好评。能力层级为 C 短暂的胜利,生态衰则文明衰。(1)即诣载请速处其罪,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语境,下来的成语分别为闻鸡起舞和 这让他既惊讶 (3)①从小对绘画的兴趣,甚至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在涨桃花水时节,美的 感受,喊一声 3.)。不可言喻 转身要走。又有秦腔、民间说书等文化支撑。在老农眼 不知如何是好;体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2014 B.E 谈谈你的看法。据此,是要“立德树人”。2.值钱的是与柿子相关的那种独特有趣的 才能确定努 有人说,20.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医生说: “今天妙极了,和这个世界: 医生还是好好活着的,” 十年风雨无阻,考点:归纳内容要点,并指出这些问题至今病源还在、病根未除。(2)卒卫于牙,因此可得出;推窗时有蝶飞来。 反 统已衍变为不拘一格,应选用“夜以继日”。而“自我娱乐”正是其天性的表现,语境强调的是 研究者们各执己见,到一位柿农,五风十雨 (2)试题分析:思考本题,皇帝召见他后,这在当时科举既成“_____”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 ①挪威上空的极光,怕留到这里的人说他的坏话。3.完成后面题。故选“举重若轻”据此可以排除 A 原句有两处语病。从罗中立的

《绝品》公开课精品教案资料讲解

《绝品》公开课精品教案资料讲解

推荐古画,重金收藏 , 再见知己,竟成诀别
高潮和结局(54-80) 赎画知价,义赠绝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人 物
人物简介
形 象
刘三爷
保定富户
(马氏) 刘三爷的夫人
常先生
装裱商人 革命党人
王商人 古董商人
分角色朗读
上一页 下一页
作业:
1.继续研读课文,总结刘三爷、常先 生、王商人的精神品质。
2.完成练习册选择题1-6题。 3.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形 式,描述运动会的看,开幕式场面。
元 王蒙 (稚川移居图)
4.025亿
请对比:
绝品
谈歌
设计者:金娟
目录
壹 课堂检查 贰 走进作者 叁 知识点拨 肆 梳理情节 伍 人物形象 陆 品读领悟 柒 拓展延伸 捌 作业布置
正音


装裱( biǎo )茶肆( sì )


半晌( shǎng)不屑( xiè )
不迭( dié ) 外埠( bù )
• 他不拘小节、豪迈。作为革命党人,他 义无返顾。
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返回
下一页
三、 赎画知价 ,义赠绝品
1.刘三爷从王商人的口中得知绝品“倒装置” 的秘密,那么常先生为何不将真相告诉三爷呢?
答:如果挑明真相,有可能泄露秘密,给三爷 一家和国宝带来危险,故而隐瞒真相,这恰恰表明 常先生用心良苦,深谋远虑。
技艺非凡
返回
下一页
二、 推荐绝品,重金收藏
(22)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画卷好,重新包裹严密,双手交与三爷,郑
重说一句:“三爷啊,关于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存之 啊。”
热爱民族的艺术珍品

语文:第9课《绝品》课件(长春版七年级下)

语文:第9课《绝品》课件(长春版七年级下)
九绝品
一、关于作者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河北 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当过工人、宣传干部、 报社记者,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现在河北保定 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工作,系河北文学院专业 作家。著有小说集《我曾让你傻半天》等。《天 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较好的一部,可以作为“大 跃进”前后中国农村精神状况的备忘录。尽管小 说的某些议论引起了一些批评家的质疑,但是作 品的确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基层读者的 欢迎。
三、创作体会
谈歌有着二十多年创作经验,他的创作体 会是:不能停笔,一旦停笔,就会懈怠下 去。他认为在创作当中不断地看书、学习、 思考,同样能得到补充和积累,也只有这 样才会避免写作上常常出现的厌倦感,唯 恐发展到干一行恨一行的地步。谈歌一向 注重读者对作品的反映,在得奖和畅销两 者中,他更希望自己的书能畅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 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 《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在谈歌的创作中有一类作品,如《绝怪》《绝地》《绝意》 《绝剑》《绝方》等,形成了他的笔记本“绝”字头小说 系列。这个系列的小说记录的都是发生在作者老家乡古城 保定的故事。开卷品读,会看到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个 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掩卷遐思,充盈脑海的是那些 鲜活形象背后承袭慷慨悲歌之风的精神内蕴。这些作品虽 然题材不同、写法各异,但其弘扬传统美德,展示人间正 气,从道德层面上开掘生活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在情感上 和理念上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舟山包船捕鱼 舟山包船捕鱼

;

又一个谁朋友尴尬地说。 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

《绝品》课件

《绝品》课件

课文的标题“绝品”有什么含义?结合课文内容说 说你的看法。
答:一指绝品之画,画本为唐代珍品。二指常先生担心 此画被人夺走,于是将其揭为三层,后倒装置,造成揭品 假象,可谓技艺中的绝品,三指,刘三爷、常先生的为人, 称得上是人中的绝品,两人间的友情也是友情中的绝品。
理解“绝品”的含义
绝品
绝品之画 绝品之技 绝品之人 (重点) 绝品之情 (重点)
既然是为了保护这些国宝:为什么常先生不把这些 画送给刘三爷而是卖给他呢 ?
因为常先生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总有一天会被人 知道。那个时候他送给刘三爷的这些画很可能就成了送给 刘三爷的罪名。他是替朋友考虑才这样做的。同时,他把 这些画卖给刘三爷,既保护了国宝,又为革命筹集了经费, 可以说一举两得。
刘三爷和常先生虽身份、处境各不相同,但他们都 共同地表现出对祖国艺术珍品的热爱,从中表现出了 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
社会环境:民国初年,社会黑暗,军阀混 战 土匪横行 社会环境如此,国宝保护着 实不易!
联系全文,常先生把这幅画揭为三层的目的是什么 ?
常先生是一位用装裱店主掩盖真实身份的革命党。在 国家危亡的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想拯救国家,拯救民族。 在那动荡的年代里,一些艺术珍品随时都有可能流失甚至 会被毁坏。因此他选择了刘三爷这位珍爱艺术的“儒商” 来收藏这些字画。对于那幅宝中之宝的唐代珍品,常先生 为了避免它被别人认出来巧取豪夺而把它改头换面。并且 他也相信刘三爷能够信任他,能够不负他的所托。
绝品
讲 解 人吴
筱 草
古画欣赏
装裱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 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 即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 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 美化或保护修复。
课堂检查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演示文稿 课文《绝品》

演示文稿 课文《绝品》

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 四 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1、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2、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 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 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第五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欣赏,并思考:
答:因为王商人的一句“这些字画大多是国宝, 三爷为什么会把包括 还望您悉心收好才是”的叮嘱,表现了他对国宝 发自肺腑的牵挂,而非贪婪;王商人识破绝品倒 绝品在内的字画 装置,有一双火眼金睛;王商人一句“祖上有训, 饿死不卖收藏”,说明他是一条血性汉子。这些 无偿赠予王商人收藏? 打动了三爷,并且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于是毅然把国宝送给王商人。
同题材小说《1938年的较量》
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较量。一个中国人做了应该做的事,使绝品国宝《清明上河图》 完璧归“国”。汤文是一个的裱糊匠,在他身上体现的是沉稳细心、爱国、机智 聪明、有勇有谋的中华民族精神
谈歌,原名谭同占。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生于1954年,河北顺
平人,与著名作家关仁山、何申被文坛称做河北“三驾马车”。著有长篇小 说《城市守望》,中篇小说集《我曾让你傻半天》、《城市热风》、《大厂》 等。 在谈歌的创作中,有一类作品,既是作者自己所钟爱并体现着作者的 创作风格,又极具可读性和故事性,这就是他的笔记体“绝”字头小说系列。
“绝”字头小说故事悲壮凝重,情节大起大落,气势威风凛凛,饱含着对重 义轻利、知恩图报、扶危助困等民族传统美德以及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讴 歌和赞美,对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的揭露和批判。

《绝品》ppt课件

《绝品》ppt课件
绝 品
谈歌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文学常识 2、把握小说情节及人物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 的含义。 3、 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 信做人的原则。
谈歌
原名谭同占
祖籍河北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 1954年出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剧本中心常 务理事,河北大学等7所高校客座教 授. 谈歌是1996年中国文坛掀起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领军人物。 谈歌与关仁山、何申被称为河北三 驾马车。因其许多小说作品在1996 年被多家刊物同时刊出,1996年文 坛,被一些媒体戏称为“谈歌年”。 谈歌的短篇小说诸如《城市票友》 《穆桂英挂帅》《绝品》等被编入 大学教材与中学教辅教材。小小说 《桥》被编入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 文课本。
答:三爷始终信赖常先生,认定 常先生坦荡爽直,充分显示了二人 君子之交的感人之处。
品读领悟
第四部分突出了常先生的什么性格?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
答:他不拘小节、豪迈。作为革命党人,他义无返顾。 如:他半夜敲三爷家的门;对于马氏的讥笑, 只是大笑;大杯痛饮;大步出门,并不回头;临刑 前哈哈大笑,面色如常。
装裱
(biǎo)
初读感知
阅读课文,归纳故事情节
一、茶楼相识,收藏字画
二、推荐绝品,重金收藏
三、行家鉴定,绝品有“诈” 四、再见先生,竟成诀别
五、卖画度日,义赠绝品
初读感知
复述故事,要求简明、生动。
品读领悟
读第一部分,思考:
一、文章第一部分说,“三爷爽快,凡是常 先生推荐,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这表现了 两人之间具有怎样的情感基础? 答:真诚相待,坦荡相处,互相信任。 二、写马氏瞒着三爷,拿字画找行家鉴定有 何作用? 答:衬托三爷与常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验 证二人间的真诚、坦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字词、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

四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
一、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流程
一、一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氛围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也为我们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这些艺术品,这些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文化,闪耀着夺目的人文光芒。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绝品》,一起去体会文中的这种人文光芒。

二讲授新课:
(一)掌握字词。

装裱(biǎo )茶肆(sì)闲聊神侃(kǎn )半晌(shǎng )
怔怔(zhèng )战战兢兢(jīng )战祸迭起(dié)唱—个喏(rě)
(二)文学常识。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天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较好的一部,可以作为“大跃进”前后中国农村精神状况的备忘录。

尽管小说的某些议论引起了一些批评家的置疑,但是作品的确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基层读者的欢迎。

二、复述小说情节。

通过默读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述小说。

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保定富户刘三爷与裱画铺的常先生相识,互相佩服。

三爷对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全都买下,从不斩价。

一天,常先生推荐了一幅古画,说是无价之宝,要价三千大洋,之后常先生就消失了。

后来三爷得知常先生是革命党,在京城被杀。

尽管有人怀疑此画的真赝,但是三爷始终珍藏此画,哪怕家境败落也不变卖。

最后三爷遇到画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画的真正价值,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的承诺让三爷倍感欣慰,将全部收藏无偿赠送,为国宝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去处。

三、理解课文
1.文题“绝品”二字有何深刻内涵?
“绝品”二字可以理解为“独一无二,世上罕有,没人能赶得上”。

2.文中何为“绝品”?(围绕“绝“字展开小说的分析:画和人)
①画,价值连城,可谓画中“绝品”;②装裱技艺,天下一流,可谓装裱技艺中的“绝品”;
③常先生和刘三爷的为人,可谓人中“绝品”④两人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情中“绝品”。

3.绝在何处?
①画,常先生说此画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价值连城。

王商人鉴定此画为宝中之宝,而常先生将画交与三爷时的那份郑重与叮咛也告诉我们此画非同一般。

②这幅画倒揭三层后装裱,而见多识广的王商人也只听说过倒揭两层的,这种装裱技艺也堪称一绝。

③常先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刘三爷重情重义、一诺千金,豪气与儒雅并存,可谓一绝;
④常刘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一绝。

在保护国宝这件事上常先生、刘三爷和王商人身上体现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他们身上有一种重情重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慷慨赴难的民族大义,爱国主义精神。

2、分角色朗读语言描写,在课文空白处做人物点评批注。

学习谈歌创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通过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正面与侧面结合)语言、行动细节,环境描写等
常先生---舍生取义刘三爷—重信守义王商人---深明大义
民族人士---民族精神
四、小结
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