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优秀的教案设计.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优秀3篇)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优秀3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时光的匆匆与稍纵即逝。
2.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奠定感情基础。
1.师:同学们,谁来朗诵一下《长歌行》这首诗?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2、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
3、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理解匆匆的意思。
(3)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和作者一起感受岁月的脚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听录音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1)注意涔、潸的读音。
(2)引导学生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4.指导学生朗读自己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你听出朱自清对时间是什么样的感受?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地读,细细地品,细细地思考,用笔画一画,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
(四)、读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对时光流逝的追问。
1、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时间的匆匆?(着重指导学生从三个再字,一去不复返理解时间的匆匆)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句子中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绪。
3、时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作者反反复复在追问啊!再看看第一自然段的后半部分,作者是怎么问的?4、从这反反复复的追问之中,你体会到作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5、郁达夫说朱先生的文章满贮诗意,我们把文字排列变一变,看有没有读诗的感觉?(指名全班配乐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感悟到什么?2、冬去春来,花木有谢而再开的时候,而人的青春呢?却是一去而不复返,正如朱自清所说:(引导读第一自然段)(二)、读第二、三自然段,感悟时间的短暂、与珍贵。
《匆匆》教学设计15篇

《匆匆》教学设计15篇《匆匆》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__、名言、警句。
3、《匆匆》fla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__、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
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__《匆匆》。
(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__告诉我们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
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
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匆匆》教学案例(精选13篇)

《匆匆》教学案例(精选13篇)《匆匆》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什么东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的,最长而又最短的,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
”(时间)2、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对时间的感叹的。
(板书课题)3、通过预习,同学们能说说对朱自清的了解吗?4、教师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话。
(出示课件,读)朱自清先生意识到了过去的时间匆匆溜走而无所作为,他决定今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切切实实的做事,所以就写下了《匆匆》这篇散文。
(这段话的出示,为了让学生知道除了《匆匆》这篇课文以外,朱自清的其他语言也都是有哲理的,都能触动青年人的心灵,使人进步。
)5、课文中的“匆匆”是什么意思?(时间过的很快。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3、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品读课文随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应段落。
1、“燕子去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生边读边说体会。
指导朗读。
指名读。
(读出作者对时间的无奈和留恋。
)师板书: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于是——洗手的时候……在叹息里闪过了。
”生自由读。
师:你对这段话有什么理解?师:“凝然的双眼”是什么样的?“伶伶俐俐”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师:朱自清先生就是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描述出了时间的匆匆。
我们的时间是不是也在日常生活中溜走了呢?(引导学生仿写句子)的时候,日子。
课文匆匆教案优秀8篇

课文匆匆教案优秀8篇《匆匆》课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3、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1、感悟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一、交流上堂课的学习体会,过渡新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什么认识或感受?过渡:是啊,这篇课文的确写得很美,令人百读不厌。
那么,她美在哪里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来细细品味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吧!二、读中感悟:悟语言之美,悟情感之真,悟表达之巧。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注一注,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同桌间交流交流。
学生边读边悟,同桌交流。
学生集体交流。
重点交流:“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适当点评、补充。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三、指导朗读、背诵。
师: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背下来,好吗?指名背诵。
四、仿写练习,拓宽课文内容,加深感受。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不但要能读进去,还要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家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可以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
你能把他们写下来吗?假如你能仿写就更好了。
学生仿写练习,或整理有关时间的诗句、格言。
学生交流。
五、编座右铭,深化认识: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时间、对生活有了很深的感受。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课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2、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词语,全班齐读。
2、作者在第一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二、品读句子,感叹时间匆匆1、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2、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有关的句子。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读这个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或:你体会到什么?)(2)谁喜欢这个句子?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呢?(3)这个句子写得多好,作者用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老师也喜欢这个句子,我能读读吗?那你们要认真听,等一下来评评老师的朗读。
(4)全班齐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板书:……的时候,从……过去)3、这是排比句,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匆匆教学设计(精选9篇)

匆匆教学设计(精选9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理念】以读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活泼、开放的课堂里自主发展。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生词,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流程】一、导入1、师:毛泽东主席曾赞扬过一位作家,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朱自清先生。
谁还知道有关他的资料,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汇报所搜集到的资料。
2、朱自清一生写下了不少文字优美的散文,《匆匆》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匆匆》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汇报。
明确学习内容,出示学习要求:1、学习1~3自然段,找出你自己喜欢的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感受,写上批注,有不明白的可做上记号。
2、在小组内大声朗读,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美预设: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教学策略:教师问: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吗?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感受?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么?指导抓住重点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价,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师配乐范读,学生读,感悟语言美。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教学策略:问:八千多日子有多长时间?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时间的什么特点?解释头涔涔泪潸潸,了解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感受我的惋惜和感慨之情,指导学生朗读。
《匆匆》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匆匆》教学设计〔精选11篇〕《匆匆》教学设计〔精选11篇〕《匆匆》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的《长歌行》吗?引背全诗。
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啊!今天,我们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对时间的感慨的,愿意吗?通过预习,你能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吗?这样一位文学才华卓著、一生清正高尚的人老师也很敬重。
〔朱自清先生尤其是他的这一段话,给我很深的影响。
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话:我深感时日匆匆底可惜,自觉以前的错处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时时只是做预备的工夫,时时都不曾作正经的工夫,不免令人有缺乏之感。
他已经意识到了以前的时间匆匆溜走而无所作为,他决意今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要切实在实做些事,他认为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应该珍惜这每一刹那,所以写下《匆匆》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匆匆你能说一说“匆匆”是什么意思吗?组个词或说句话。
课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时间〕。
在预习时你发现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什么?〔散文,语言美,含义深,有些地方读起来拗口〕那该怎么解决呢?〔多读,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查资料理解。
〕二、初步感知1、我们来读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绘时间匆匆而逝,请同学们认真考虑,听了课文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读完后,读的真好,你是怎样读的这么流利──多读。
看来用心去多读是学好任何文章的一个前提。
〕师:作者焦灼、无奈、可惜,还有一丝痛苦。
所以他不断地反反复复地追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文,能不能发现这些追问在哪几个自然段中比拟突出?生: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师: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第一次追问。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自己来读一读想想你喜欢这一段文字吗,喜欢它可以是因为一句另自己感受深入的句子也可以是文字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感动,但是一定要能说出原因。
《匆匆》语文教案【优秀14篇】

《匆匆》教案设计篇一“朗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
一、引入美文须美读。
课文中的一些语言你一定非常喜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再读一读。
二、交流读书心得指名读自己喜欢和感受深刻的句段,并自由地谈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和所得。
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2、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以外,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妙处呢?我们还要仔细品味一下,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滋有味地朗读画出的句子。
谁能把自己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三、积累运用,享受语言的创造美。
1、这么多的好语言,如果我们不把它积累下来,那可就太可惜了。
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背背吧。
3、练笔交流,师生评议。
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要给以表扬,如果不足,教师可做仿写示范。
自我评价: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文字美,意象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便是紧紧围绕“美”字而展开:一、读出美。
为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向去读,在课始阶段,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人品与文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今天朗读是与大师的对话,阅读也便“情欣欣而意切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匆匆》优秀的教案设计
2019-04-08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创作特色。
4、尝试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来朗诵一下?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2、对比导入: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播放.课件2)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
“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播放.课件3):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六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播放.课件4):饭碗、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确乎、涔涔、潸潸、遮挽、罢了、蒸融、何曾。
3、书写词语(同上),互查互批。
4、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
”“我的问题是――。
”(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读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印证。
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复: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
(播放.课件5)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
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
”(播放.课件6):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舒缓低平)
算:我也度过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这段时间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读:(齐读,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播放.课件7):
说:“我觉得――”
读。
(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紧促低平)
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写几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过的。
读。
(听范读想象,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播放.课件8)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
(读出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平缓凝重)
3、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
(读出作者的追寻、信心,沉稳坚定)
4、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5、扩展,读梁实秋《时间就是生命》,加深领悟。
(播放.课件8)
6、由此,你懂得了什么,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五、欣赏阅读:
1、介绍:《匆匆》一文充分反映了朱自清先生的风格,他总是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善于进行精确、慎密的观察,然后细腻和深入地描写。
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
2、欣赏:老师把他的《春》给大家欣赏。
六、作业:
1、出示借班上课的馈赠礼物――《“时间”集锦》。
2、提出要求:借每生阅读一天,可摘录自己喜欢的,亦可批注,由课代表回收保存。
等老师下次回访时,告诉老师,过去的日子你是怎么珍惜的。
附:板书设计
洗手时……
吃饭时…
默默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遮挽时……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