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优质公开课教案 (3)

合集下载

《匆匆》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匆匆》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匆匆》教学设计8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匆匆》,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懊悔、愧疚、无奈、自责、难过、惋惜、留恋、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板书:一去不复返(无奈、惋惜)二、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道出自己对时间匆匆而去的无奈与婉惜,)作者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感到伤心难过自责无奈婉惜)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同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没太听清的同学看看大屏幕)(课件)2、(大家学得很认真很投入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得怎么样)集体交流,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突出日子“无影无踪”的特点。

)(课件出示)对比写作方法指导读:在反反复复地追问中让我们感到作者很茫然很难过,对流逝的时光没有好好把握,他又有些后悔,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受融入到课文中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导读:排比句可读得高兴、轻快一些,三个“再”要重读,几个追问句读得深沉、伤感一些,让听者感受到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心、懊悔来。

过渡:作者用动物的迁徒、植物的荣枯和时间一去不复返对比,引出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他想到了什么呢?看大屏幕(课件)谁给大家读一下这段。

其它同学想这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八千多日子离去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广阔的大海里,一嘀水那么小,大海那么大,比喻中对比鲜明,感受到时间有限。

作者为这匆匆而过的日子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头涔涔而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一种什么情绪?(觉得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急得流泪出汗)“八千多日子”作者二十多岁,在我们看来20年挺长,作者却认为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时光的流里,它显得很短暂转瞬即逝)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伤心、焦急再来读读。

《匆匆》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匆匆》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匆匆》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匆匆》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匆匆》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匆匆》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1 用“匆匆”说一句话2 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二、听录音或师范读课文三、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四、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旁写上一两句话。

)五、交流六、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采取各种方法朗读,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

七、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第二课时一、重点研读第三节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2 读具体描写时间匆匆的语句3 让学生仿写4 交流,写的好的,让学生记录下来二、课外推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自读三、激发兴趣,为问配画1 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

他的《荷塘月色》被拍成MTV,请大家欣赏。

2 放录象3 再读课文,感悟散文已经,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4 小组合作,构思图画,画外配音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

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

如生(甲)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丰收的景象。

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

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清清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5 交流展示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四、交流惜时的句子五、动手实践,扩展学习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优秀3篇)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优秀3篇)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优秀3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时光的匆匆与稍纵即逝。

2.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奠定感情基础。

1.师:同学们,谁来朗诵一下《长歌行》这首诗?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2、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

3、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理解匆匆的意思。

(3)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和作者一起感受岁月的脚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听录音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1)注意涔、潸的读音。

(2)引导学生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4.指导学生朗读自己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你听出朱自清对时间是什么样的感受?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地读,细细地品,细细地思考,用笔画一画,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

(四)、读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对时光流逝的追问。

1、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时间的匆匆?(着重指导学生从三个再字,一去不复返理解时间的匆匆)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句子中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绪。

3、时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作者反反复复在追问啊!再看看第一自然段的后半部分,作者是怎么问的?4、从这反反复复的追问之中,你体会到作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5、郁达夫说朱先生的文章满贮诗意,我们把文字排列变一变,看有没有读诗的感觉?(指名全班配乐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感悟到什么?2、冬去春来,花木有谢而再开的时候,而人的青春呢?却是一去而不复返,正如朱自清所说:(引导读第一自然段)(二)、读第二、三自然段,感悟时间的短暂、与珍贵。

课文匆匆教案优秀8篇

课文匆匆教案优秀8篇

课文匆匆教案优秀8篇《匆匆》课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3、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1、感悟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一、交流上堂课的学习体会,过渡新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什么认识或感受?过渡:是啊,这篇课文的确写得很美,令人百读不厌。

那么,她美在哪里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来细细品味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吧!二、读中感悟:悟语言之美,悟情感之真,悟表达之巧。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注一注,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同桌间交流交流。

学生边读边悟,同桌交流。

学生集体交流。

重点交流:“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适当点评、补充。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三、指导朗读、背诵。

师: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背下来,好吗?指名背诵。

四、仿写练习,拓宽课文内容,加深感受。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不但要能读进去,还要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家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可以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

你能把他们写下来吗?假如你能仿写就更好了。

学生仿写练习,或整理有关时间的诗句、格言。

学生交流。

五、编座右铭,深化认识: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时间、对生活有了很深的感受。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课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2、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词语,全班齐读。

2、作者在第一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二、品读句子,感叹时间匆匆1、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2、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有关的句子。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读这个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或:你体会到什么?)(2)谁喜欢这个句子?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呢?(3)这个句子写得多好,作者用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老师也喜欢这个句子,我能读读吗?那你们要认真听,等一下来评评老师的朗读。

(4)全班齐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板书:……的时候,从……过去)3、这是排比句,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匆匆教案(优秀6篇)

匆匆教案(优秀6篇)

匆匆教案(优秀6篇)《匆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四)美育渗透点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二、重难点(一)重点: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二)难点: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把句子读通顺成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匆匆》。

四、教学过程(一)、互相问好同学们,我们是一次接触!老师向你们问好了!为了纪念我们的一次接触,我们互相加油好吗?“你们是最棒的,你们一定能行!耶!”“你们准备怎么给老师加油啊?”(二)、检查导入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

(板书:匆匆,朱自清)上午,我托你们的老师让大家预习课文,大家预习的怎么样呢?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好吗?我知道,你一定预习的很好了!(生字检查)(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并出示阅读提示:①、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②、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匆匆”呢?③、你读懂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2、全班一次交流。

①、“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②、四季匆匆、日子匆匆、一天匆匆、人生匆匆。

(板书:)(四)、再读文章,深层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出示阅读提示。

①、作者的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呢?②、在作者笔下,日子是匆匆的,但却是能看得到,摸得着的,感觉得到的。

你从作者的笔下感受到了吗?③作者在描绘日子匆匆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课文呢?2、全班第二次交流,一边分析,一边读课文。

①、“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是有限的',人一生只有几个八千多日子,只有几滴水一样短暂,属于你的时间就像一滴水,你现在连一滴水都不够。

匆匆公开课教案

匆匆公开课教案

匆匆公开课教案匆匆公开课教案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匆匆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匆匆公开课教案1这是不久前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实录如下:师: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他说有一样东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大家猜猜,高尔基说的是什么?生:(齐)时间。

师:对。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围绕时间这一个主题,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留下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表达了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匆匆。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

一边听,一边想,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钢琴曲《眼泪》缓缓响起,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谁来谈谈,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生: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很珍贵。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

生: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板书:一去不返。

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从第四自然段中找一个词,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生:逃去如飞。

师板书:逃去如飞。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现在,请大家赶紧读一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的,一去不返的。

(同学自由读书,批注,考虑。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来去匆匆的?生: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感受到日子过得很快的?生:跨、飞、溜、闪,伶伶俐俐地。

生:(齐读词语)师:读这些词语,让你感觉时间就像什么?生:像流水。

师:孔子也这样比喻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像风。

师:你的想象很独特。

生:像影子。

师:你的想象很有诗意。

生:像天边的飞鸟。

师:有意思!我的感觉啊,你看他会跨会飞,伶伶俐俐地,真像个可爱的小精灵。

《匆匆》教学设计_教案(五篇范文)

《匆匆》教学设计_教案(五篇范文)

《匆匆》教学设计_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匆匆》教学设计_教案2 匆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怜惜之情,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唤起珍惜时间、要有所作为的思想意识。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的表达手法及紧扣主题的写作方法。

分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段,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如诗一样的散文《匆匆》。

它的作者是朱自清,写的是关于时间的一篇文章。

那么,你们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和警句?(学生自由说。

)板书:匆匆朱自清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1.了解作者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播放录音)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他的作品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而著称,读后能引人无限的遐思,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成就极高。

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时代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贫穷落后,受人侵略欺辱,新民主主义革命又没有取得成功。

作者作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看到日子在匆匆流逝,想要有所作为,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

文章反映出旧时代的年轻人虽有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苦闷的复杂心情。

2.播放本课朗读录音。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利用工具书自主清除阅读障碍。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指名回答,老师小结,培养学生整体理解、感知的能力。

)(1)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学生甲: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返(2)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学生乙:作者用细腻而独特的笔触,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表达出作者无奈的愁绪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匆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今天咱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匆匆》,注意写课题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这个点,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在匆匆呢?小时候你们就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是哪一个作者把它定格在了文字里?朱自清
3、关于朱自清。

谁能用简短的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呢?
请看大屏幕,(朱自清课件)这位年轻的学者就是朱自清先生。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清华大学的教授。

他的散文语言精练,情感丰富,被喻为“现代散文的典范”。

他的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我们今天学习的《匆匆》也是他写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板书散文。

二、初步课文、初步感知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什么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声的对话与共同的思考。

板书对话思考。

那么,既然是作者和咱们对话,那就让我们先来倾听吧,板书倾听。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朗诵的《匆匆》。

注意听要求(课件),大家拿起笔,一边听一边在课文中找出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流逝的地方,用笔画一画,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

并做上记号。

看看谁最善于倾听。

(播放朗诵《匆匆》)这篇文章发表于1922年,离现在大约有83年了。

年代比较久远了,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地方呢?大家读一读自己感觉难读的句子。

指生读。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哪些地方让你有时间在匆匆流逝的感觉?交流(段、句、
词)
其实,单个词语就能给你这样的感觉。

哪个词给你时间匆匆而过的强烈感受?总共只有五个自然段,段段都给你这样的感觉。

3、同学们了不起,非常善于倾听,就听别人读课文就能听出这么多道道来。

而且老师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们还发现了散文的一个特点。

你看,能够让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遍布全文,但是它们又非常集中的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时间匆匆,这就是散文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而神聚,孩子们一听就听出来了,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

三、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1段
1、倾听之后,我请大家跟着作者一起思考(连线)。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第一自然段。

请你沉下心来默读第一自然段,在给你留下深刻感受的地方写下批注。

写的时候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出示(感受、写法、启示……)
2、汇报交流:
谁想给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A:排比,诗一样的语言,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B:对比,突出了时间的宝贵。

C:一去不复返,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

一抓一个准就抓住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D:感受,作者对时间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感叹、无奈、留恋。

E: 启发,珍惜时间
小结:刚才同学们从感受、写法、启示这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是大家沉下心来思考的结果。

思考后,我相信,你就可以通过读来和作者对话了。

(连线对话)谁愿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当中读给大家听? 1、请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大声的、自由朗读这一个自然段。

学习小结:好孩子,真会读书,看,当你用心倾听了作者的对话之后(方框),你又沉下心来和作者一起思考(方框),你突然发现,你就能通过读来和作者在一起对话(方框),这就是一种品读,这也正是品读散文的一种方法。

下面请你运用刚才的方法品读其余段落。

默读其余段落,同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批注。

交流:谁想给大家交流一下?
2段:(课件)
①比喻句
②把什么比作什么?(课件)
③分析:八千多日子多不多?
针尖上的一滴水呢?小到什么程度?
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浩瀚无边、波澜壮阔)
人生的八千多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就像针尖上极小的一滴水滴在浩瀚无边的大海里一样,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你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惋惜、心痛)
1、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下这一句。

2、请你读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心痛。

④是啊,不管是谁,感觉到自己的时间如此的流逝,都会心痛。

痛到冷汗直冒,热泪直流。

这正是作者说的一句话,孩子们,你们都找到了吗?
⑤把这些句子放到这一段里,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齐读
4段
1、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还有一个比喻句,你找到了吗?
①这个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呢?
②谁想谈一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呀?1、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下这一句。

③小结:人生的八千多日子,就像轻烟,像薄雾,瞬息间就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的稍纵即逝。

怎么不叫人惋惜和心痛呢。

我们一起再来读这句话。

学习小结:在课文中,作者灵活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既让语言更优美、更生动,还把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时间化作了具体的、可以感知到的事物。

让读者切实的感觉到了时间的匆匆。

这正是朱自清写作的高明之处。

我们也可以学着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

2、第4自然段的其余句子还有想谈自己的理解的吗?
3、其余段落呢?
5段、首尾照应,使全文浑然一体。

3段
于是洗手的时候……
1、拟人,把时间完全人格化了,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

写出了时间匆匆而又无法挽留的感叹。

2、抓住小事写,
①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特点,最善于在咱们不经意处他着浓墨重彩。

这一段就是
典型。

你瞧瞧他都写了些什么事呀?洗手、吃饭、默默、躺在床上、起床。

②再看看他写的这些事情,你发现了什么?这是几乎每个人一天中都会做的事情。

③朱自清就是抓住这些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④还有谁再想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⑤谁想带着自己的感受给大家好好读一读这一段。

3、学习语文,我们就要向作者学习语言,请你也学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吧。

(课件)
交流句子,1、2、3瞧瞧人家的用词,这些词就能给你时间匆匆而过的感受。

四、感悟人生、得到启示
作者朱自清一生刻苦勤勉,做过清华大学等几所名校的教授,出版著作百余部。

他的散文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

可他仍然感觉时间不够用。

这也正应了一句话: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

现在的我们,面对时间的无情流逝,又该怎么办呀?珍惜时间、珍爱生命!这就是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人生的启示。

李老师再送给你们一句话:(课件)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希望你们能够抓住今天,希望你们能在有限的人生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