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 学案
《 罗密欧与朱丽叶》学案

1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前预习。
(每小题3分)1、下列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句话,那时我因心绪繁乱,没有听得进去。
B、照我辨认起来,那火把亮着的地方,似乎是凯普莱家里的坟荧。
C、都远远地站着不动,免得防碍我的事情。
D、我这双老脚今天晚上怎么老是在坟堆里绊来跌去的。
2、根据剧情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那时我因为________烦乱,没有听得进去。
(2)______的帕里斯和________的罗密欧已经双双惨死了。
(3)任何塑像都不会比_______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
A、心绪尊敬忠贞忠诚B、心情尊贵忠诚忠贞C、心绪尊贵忠诚忠贞D、心境忠诚尊贵忠诚3.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是()A.帕里斯的介 B.朱丽叶的忘情C.封建家族间的仇恨 D.劳伦斯长老的参与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罗密欧、朱丽叶的殉情是戏剧的高潮,戏剧本来也可以在此收场,但如果那样全剧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B、剧中的重要情节、重要细节,前面都作了预示,埋下了伏笔,后面一一照应,浑然而成为一体。
如前面有老神父劳伦斯采药的动作和介绍药性的独特,节选课文中,朱丽叶服神父的安眠药就使人感到很自然。
C、《罗密欧与朱丽叶》情节集中,结构严谨。
这个剧只有罗、朱爱情的悲剧一条线索,戏剧冲突始终沿着这条线索展开,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横生枝蔓。
D、《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双双惨死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这出爱情悲剧主要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填空题。
(每空1分)5.莎士比亚是欧洲________时期________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著名剧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6.《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诗意浓郁的_________悲剧。
全剧通过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的事实,反映了__________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罗密欧与朱丽叶》语文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3)能够鉴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2)通过分析文本,学习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爱情的美好和悲剧性;(2)理解作品对人性的深刻揭示;(3)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3)鉴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结构。
2. 教学难点:(1)莎士比亚时期的英语表达和用词;(2)对作品中的深层次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3)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的技巧。
1. 导入:(1)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2)概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2)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 鉴赏与分析:(1)学生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结构;(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的情况;2. 理解能力:学生对剧情、人物、修辞手法等的理解程度;3. 表达能力: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表现出的口语表达能力;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罗密欧与朱丽叶》文本;2. 参考资料:有关莎士比亚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介绍性资料;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黑板等;4. 课外读物: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莎士比亚作品以及相关评论和研究文章。
六、教学内容1. 情节梳理:详细解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事件和转折点;2. 人物分析:深入剖析主要人物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3. 修辞手法: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4. 文学特色: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戏剧结构和文化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1 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及其创作背景。
1.2 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1.3 品味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领悟其深刻的主题思想。
1.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章节概要:《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意大利两个家族——蒙太古家族和凯普莱特家族的世仇,以及一对年轻恋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2.2 教学重点: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之间的爱情。
2.3 教学难点: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背景,概述故事情节。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特点,深入探讨他们的爱情。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和作品主题思想。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熟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本,搜集相关资料。
4.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阅读相关评论文章。
五、教学过程5.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5.2 讲述故事:概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
5.3 分析人物: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他们的爱情。
5.4 品味语言:讲解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5 探讨主题: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爱情、家族纷争等。
5.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活动6.1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增强对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6.2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剧本的魅力。
6.3 创意写作:让学生根据剧本情节,创作一篇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主角的故事。
高二课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和主题。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3.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形象,理解其爱情观念。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欣赏评价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2.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形象分析。
3.爱情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对爱情观念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莎士比亚作品,激发兴趣。
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词、短语和句型。
3.课堂讨论(1)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形象。
(2)讨论爱情观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4.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经典句子。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分享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深入理解爱情观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3.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人物情感。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4.课堂讨论(1)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5.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分享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课文欣赏(1)欣赏课文中的经典句子和段落。
(2)讨论其艺术价值。
3.课堂写作(1)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课堂讨论(1)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2)引导学生关注经典作品,提高文化素养。
5.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分析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命运走向理解悲剧背后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内涵1.2 教学内容作品概述:作者、背景、故事梗概人物分析: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茂丘西奥等剧情解析:恋爱冲突、家族仇恨、悲剧结局第二章:文学鉴赏2.1 教学目标学会欣赏莎士比亚的诗歌和对话分析戏剧的结构和语言特色探讨悲剧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2.2 教学内容诗歌鉴赏:十四行诗、抒情诗等对话分析:人物语言、修辞手法、情感表达戏剧结构:开场白、幕间休息、高潮、结局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分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关系网探讨悲剧产生的原因及人物责任3.2 教学内容罗密欧:勇敢、痴情、冲动、悲剧性朱丽叶:温柔、坚定、忠诚、悲剧性帕里斯:真诚、善良、有责任感茂丘西奥:机智、幽默、反叛第四章:剧情解析4.1 教学目标理解剧情的发展脉络和戏剧冲突分析悲剧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家庭原因探讨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警示4.2 教学内容恋爱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家族仇恨:蒙太古家族和凯普莱特家族的纷争悲剧结局:双胞胎的死亡和家族和解第五章:课堂活动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5.2 教学内容课堂讨论:作品中的爱情观、家族观、社会观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演绎剧情片段写作拓展:以作品为灵感,创作相关故事或诗歌第六章:莎士比亚时代背景与文化影响6.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文艺复兴思想探讨剧中涉及的婚姻、家族、爱情观念的社会意义6.2 教学内容伊丽莎白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特点文艺复兴思想:人文主义、个人主义、浪漫主义社会观念:婚姻、家族关系、阶级与地位第七章:文学技巧与修辞手法7.1 教学目标识别并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文学技巧与修辞手法理解这些技巧如何增强戏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相应的修辞技巧7.2 教学内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戏剧独白、对白、旁白的表现力语言风格:诗意、哲理、幽默、讽刺第八章:比较研究8.1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加深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理解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念和悲剧形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比较能力8.2 教学内容比较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主题的悲剧分析不同文化中的家族冲突和爱情故事讨论比较的结果及其对作品解读的影响第九章:现代演绎与改编9.1 教学目标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演绎与改编分析现代改编对原著的继承与发展探讨改编对现代观众的启示和影响9.2 教学内容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不同形式的改编作品分析改编中的创新元素:如性别转换、文化背景改变等观众反馈与评论:分析观众对改编作品的接受程度和评价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10.2 教学内容学生展示: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课程反思:讨论课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期末评估:问卷调查或小型论文,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一章:批判性思维与文本解读1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学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蕴含着的人文主义思想2、过程与方法:把握剧情,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罗朱爱情悲剧的了解,体会作者对中世纪腐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的批判,对现实的封建势力的抨击【走近作者】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五世》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16011607),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这时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作者悲观失望,因此作品的基调悲愤、阴郁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期(16081612),可称为传奇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蛰居乡间,从事传奇剧的写作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问题探讨】、请同学们梳理剧情,概括剧本的思路2、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要求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请根据文中人物形象分析剧本矛盾冲突3、欣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感情(1)罗密欧在朱丽叶墓中的大段独白,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2)文中三处写朱丽叶对白的地方,体现了她怎样的情感?【比较讨论】比较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两部作品虽然时隔千年,地阻万里,但却存在着诸多相同之处一、内容性质相同,都是爱情悲剧《罗》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自完婚,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孔》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兄的逼迫下一同走上了绝路因此,它们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二、故事结局相同,都以青年恋人双双殉情为代价换来两家的悔悟与和好《罗》剧中面对悲惨的场面,两家世仇在亲王的训导下双双悔悟,罗密欧的父亲蒙太古说:“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一尊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朱丽叶的父亲凯普莱特也说:“罗密欧也要有一座同样富丽的金像卧在他情人的身旁,这两个在我们的仇恨下惨遭牺牲的可怜的人儿”痛悔之心,溢于言表《孔》诗虽然没有《罗》剧这样明确,但末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中的“求”字,也暗示出焦刘两家的后悔与和解三、表现手法相同,都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罗》剧所创设的背景和环境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却充满了鲜明的理想色彩;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剧,但封建贵族之间的世仇却从此消除,爱情的理想也仍然得胜《孔》诗主体上以浓烈的现实主义叙述了封建家长制对主人公的迫害,但最后一段写两家合葬,墓上桐柏交荫,鸳鸯双飞,象征两人的爱情永久不渝,也反映了人们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因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两作中都浑然融为一体四、主题思想相同,都通过青年爱人的死来抨击封建家长的专制和封建婚姻包办制度,抒发了人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热烈追求,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当然,两作品的不同点也是较为明显的一、作品样式不同《罗》剧是一出五幕话剧,是莎士比亚问世的第一部伟大的戏剧,它自十九世纪以来开始在世界流行,这段凄艳动人的故事现在已家喻户晓《孔》诗是一首五言乐府民歌,我国古代最长最杰出的叙事诗,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二、悲剧过程不同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虽然都双双殉情而死,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因误会而产生的,因此其命运是偶然的而不是悲剧性的;而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死则是必然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他们的自由爱情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孔》诗更具有悲剧性三、塑造的人物性格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新思想的代表,处处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为了追求自由爱情,他们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大胆违抗父命私自结合,虽然因偶然的失误而走向死亡,但他们身上始终洋溢着新时代热烈的理想气息刘兰芝和焦仲卿身上虽然也有反抗精神,但这种反抗是消极的,带给读者的除了渺茫的希望外,更多是悲愤和痛惜四、反映的社会背景不同《罗》剧的故事发生在欧洲文艺复兴前夕的维洛那,那时,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崛起,《孔》封建势力仍然固守着统治地位【鉴赏方略】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和人物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生动而丰富的,首先表现在运用双重或多重情节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他的剧作往往由相互交织的几条线索组成《哈姆雷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线索《李尔王》中也有两条相似的情节当然,莎士比亚戏剧并非都是多线索的,也有单线索的这类剧作则以情节的生动曲折取胜,同样也体现了生动丰富的特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冲突就是始终沿着罗朱爱情悲剧这条线索展开,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横生枝蔓整个剧情波浪起伏,高潮迭起,曲折多变莎士比亚戏剧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还体现在打破了悲剧与喜剧之间的严格界限依据生活的本来面貌,把悲剧成分和喜剧因素结合于同一剧中,创造了悲喜混杂剧,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著名的爱情悲剧也含有喜剧的成分,剧本的结尾则是如此这一悲喜杂糅的特点,为18世纪正剧的出现作了充分准备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揭示性格特征罗密欧对爱情的忠贞,就是通过和封建家族那腐朽陈旧的封建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斗争中展现的莎士比亚还擅长在发展中刻画人物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朱丽叶刚出场时,只是个受封建礼教熏陶的、随顺母亲的弱女子后来,在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过程中竟然挣脱一切束缚,成长为一位反封建的坚强女性由于重视人物的个性描写,在莎士比亚的人物画廊中,同一类人物也各具特色,如他笔下的一系列新型女性,均出身高贵,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新思想的影响,不满封建婚姻,争取爱情自由,但她们的性格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朱丽叶在反封建、争自由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勇敢和坚强;而苔丝狄蒙娜(《奥赛罗》)在反封建斗争中同朱丽叶一样的勇敢坚强,但在反对新的社会罪恶极端利己主义势力时,就显得软弱无力,至死不悟;而奥菲利娅(《哈姆雷特》)则显得天真、柔顺、缺乏自主性、缺乏反抗斗争精神,她不能像朱丽叶、苔丝狄蒙娜那样自作主张,挣脱家庭的束缚,而是被利用,在痛苦中发疯落水而死去总之,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丰富,个性鲜明,又有发展变化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不朽的形象,而这些思想深刻、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又是在生动丰富的情节中一一展现的附【问题探讨】答案:、课文节选的内容是全剧的最后一场本剧取材于意大利民间故事出身于蒙太古家族的贵族青年罗密欧与出身于凯普莱特家族的贵族少女朱丽叶一见钟情,互相爱慕,但因两个家族是封建世仇,不得相爱结合于是二人在修道院长老劳伦斯的帮助下秘密举行婚礼后朱丽叶的家族强迫她嫁给帕里斯,她拒不听命,在劳伦斯长老的帮助下,饮下药酒,以假死对抗罗密欧误以为爱人已死,便自杀殉情朱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也自杀而死,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贰两个家族的家长,痛悔不已而终于和解2、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剧本怎样的矛盾冲突?学生思考,教师点拨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念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从节选部分来看,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学生相互讨论,教师点拨、指导明确:罗密欧本是一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贵族青年,他的忽而粗暴、野蛮,忽而平和、友好,是因为他听到心上人朱丽叶的死讯后,悲痛欲绝的表现他对仆人用了一连串命令,用粗暴甚至威吓的语言指使仆人,如“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恶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而当仆人顺从他之后,他的语言马上平和起来,“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而对于所谓的“情敌”,他的语言也是忽野蛮,忽友好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十分激动的、几乎要失去理智的罗密欧3、欣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感情(1)提问:罗密欧在朱丽叶墓中的大段独白,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明确:①“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可看出朱丽叶的死使他悲痛欲绝,加上帕里斯追随朱丽叶而死,更坚定了他殉情的决心,他认为能冲破一切樊篱与朱丽叶永远在一起是一种胜利②“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把坟墓喻为“灯塔”,因为“灯塔”能指引“航向”,把帕里斯与他指引到这里,并且与朱丽叶同死同时也说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了坟墓说成是“华堂”是因为朱丽叶太美了,为她而死是愉快的,墓窟也因她而生辉③“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朱丽叶生前美丽,“死”后依然,在这里罗密欧嫉妒妖魔,实际上是用这种“嫉妒”性的语言反衬朱丽叶的美,表现出他内心极度的悲痛和对朱丽叶深深的爱④“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在此,他所说的“合法的吻”是因为他们已经结婚,而且在墓穴里不会因家仇而被干预,可以“光明正大”地吻自己合法的妻子“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朱丽叶的死给罗密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以至于对生活绝望,这句话实际是表示他殉情的决心⑤“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这是罗密欧假想死神娶朱丽叶为妻的台词罗密欧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象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妻,表现了他极度的痛苦和深深的思念⑥“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这是一段排比句表明罗密欧对朱丽叶深深的眷恋和追随她而死的决心⑦“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这段台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明了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文中三处写朱丽叶对白的地方,到底体现了她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都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三段台词,具体揣摩一下其中内蕴的情感,然后谈谈你的理解明确:第一处:“啊,善心的神父!我的夫君呢?……我的罗密欧呢?”我认为这些话体现了朱丽叶对罗密欧深情的爱,她心里面装满了罗密欧的形象是啊,刚刚醒来的朱丽叶,第一句话便问夫君,寻找罗密欧,反映了她渴望与爱人重逢,充满了对爱情的幸福的向往第二处写朱丽叶拒绝了劳伦斯的劝说,决定留下来陪伴罗密欧,我认为这体现了朱丽叶对爱的忠贞不错,得知罗密欧已死,朱丽叶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陪伴罗密欧,选择了殉情,这充分表明了她对爱的无比忠贞第三处写朱丽叶的自杀,也就是殉情,这也是表现她对爱情忠贞的是啊,当听到有人来了时,朱丽叶果断地寻求速死,进一步表现了她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优秀7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精选7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精选7篇)罗密欧与朱丽叶篇一1936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作品,由乔治・库克导演,本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目录基本信息演职员表基本信息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影片类型:爱情/ 剧情制片国家/地区:美国片长:125 min 对白语言:英语上映日期:1936年8月20日发行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演职员表导演Director:乔治・库克George Cukor 编剧Writer: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play) Talbot Jennings 主演Actor:瑙玛・希拉Norma Shearer....Juliet (daughter of Capulet) 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Romeo (son of Montague) 约翰・巴里摩尔John Barrymore....Mercutio (kinsman to the Prince and friend to Romeo) 艾德娜・梅・奥立佛Edna May Oliver....Nurse to Juliet 巴兹尔・雷斯伯恩Basil Rathbone ....Tybalt - Nephew to Lady Capulet C・奥布雷・史密斯C. Aubrey Smith ....Lord Capulet 制作人Produced by:艾尔文・萨尔伯格Irving Thalberg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实录篇二师: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
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莎士比亚及其创作?生: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2部叙事长诗,37部剧本,他的主要作品是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师:能用几句话概括课文这场戏的情节吗?生:这是一场封建道德扼杀美好爱情的悲剧。
两个互相深爱着的青年恋人,由于双方家族的互相仇视,无法结合,最后不得不双双殉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密欧与朱丽叶》学案作者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21岁时莎士比亚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但创作的大部分是戏剧。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历史剧(如《查理三世》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7年,包括了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4部戏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8——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时代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
《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谋篇立意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月夜相见和互诉衷肠,通过这对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与封建势力的阻拦形成的激烈矛盾冲突,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自由的爱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神。
课文重点难点易错点明确:重难点句子明确1.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
明确:“受过伤”指的是感情的创伤,这句话表达了罗密欧陷入了对朱丽叶的深深思念之中而不能自拔,显示了他内心的慌乱与焦灼。
2.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明确:把朱丽叶比作“太阳”,表达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太阳”在西方文学文化中象征着圣洁与美丽。
正如《诗经》、《楚辞》里常用香草、鲜花比喻美人、贤臣等等。
3.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
明确:这是罗密欧的独白。
“凡人”是庸俗的,而“天使”是圣洁的,用这些字眼来表达罗密欧对朱丽叶的仰慕之情。
4.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
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成粉碎。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罗密欧对封建世俗的仇恨,“撕成粉碎”是表现他向封建伦理发起的强有力的挑战。
5.“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明确:在朱丽叶眼中,上帝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万物(包括月亮)也是不可靠的,唯一值得信赖的就是情人自身。
一、预习检测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错的一组是()A. 骄横.(hènɡ)窥伺.(sì)吞噬.(shì)沸沸..扬扬(fèi)B. 侍婢.(bì)藏匿.(nì)阻挠.(náo)惊心动魄.(pò)C. 卓.越(zhuó)憔.悴(qiáo)惩.罚(chén)风烛.残年(zhú)D. 感慨.(kǎi)妨.碍(fánɡ)恐吓.(hè)神色慌.张(huā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翱翔荒诞不精翔实镂骨铭心B. 耷拉戮力同心洪荒杞人忧天C. 庇佑姑息养奸艳羡明查秋毫D. 抱负良晨美景储藏出奇制胜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解说正确的一组是()A.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B.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根据英国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剧本体现作者很浓的人文主义理想。
C. 莎士比亚也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创作的《十四行诗》《威尼斯商人》等都是著名的诗篇。
D. 戏剧按矛盾冲突性质可分为悲剧、戏剧、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两部作品属于悲剧;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这两部作品又属于话剧。
4.下列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长亭送别》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朱丽叶“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宣言与崔莺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的看法实际上殊途同归,两人都将恋人间的真心相爱看得比身份地位、富贵名利重要的多。
B.罗密欧用“朱丽叶就是太阳”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朱丽叶的美貌,真实刻画出初恋时仰慕的心理;而《长亭送别》则用“松了金钏”“减了玉肌”这样的细节来渲染分离的伤感。
C.《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比喻和联想大多激情磅礴,是主人公大胆直接的倾诉;《长亭送别》则善于化用前人诗词,烘托离别氛围,尤其是崔莺莺的唱词显得伤感而富于深情。
D.后人将完美的爱情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是因为他们抛弃门户之见,以真爱为结合的根本条件并甘愿牺牲自己,使《西厢记》这样“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世俗爱情为之失色。
5.造成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是()A、帕里斯的介入B、朱丽叶的忘情C、封建家族间的仇恨D、劳伦斯长老的参与6.莎士比亚安排队帕里斯与罗密欧决斗的用意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表明家族世仇会伤害罗密欧与朱丽叶。
B、表明家族世仇也会祸及无辜。
C、增强了作品对封建伦理观念的批判。
D、帕里斯的介入,必将导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7、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罗密欧、朱丽叶的殉情是戏剧的高潮,戏剧本来也可以在此收场,但如果那样全剧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B、剧中的重要情节、重要细节,前面都作了预示,安下了伏笔,后面一一照应,浑然而成为一体。
如前面有老神父劳伦斯采药的动作和介绍药性的独折,节选课文中,朱丽叶服神父的安眠药就使人感到很自然。
C、《罗密欧与朱丽叶》情节集中,结构严谨。
这个剧只有罗、朱爱情的悲剧一条线索,戏剧冲突始终沿着这条线索展开,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横生枝蔓。
D、《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双双惨死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这出爱情悲剧主要表现了男女这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8.剧中的次要人物也具有个性,根据节选部分人物的对话,对劳伦斯神父的性格特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果敢、博学、有智慧,反对封建的恶习陋俗,支持爱情自由。
B、青年们争取新生活的导师,冷眼旁观的哲人,超然物外的隐士,但性格中有懦弱胆小的一面。
C、富有同情心,具有正义感,但能力较薄弱,遇事欠冷静。
D、首行高尚,能勇于承担自己的罪过,但时间观念不强。
预习检测答案:1.C 解析:惩罚(chénɡ)。
2.B 解析:A. 荒诞不经;C. 明察秋毫;D. 良辰美景。
3.D 解析:A. 《罗密欧与朱丽叶》应该为《麦克白》;B.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正剧;C. 《威尼斯商人》是剧本。
4.D5.C 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
因此封建家族间的仇恨是造成罗、朱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6.D7.D 通过认真通读全文,并结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可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决不仅是一幕简单的爱情悲剧,而是表现了封建与反封建的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8.A达标检测1.全剧以两个仇家的和解结束,表明了作者什么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罗密欧月下爱情独白部分,完成2~3题2.罗密欧把朱丽叶的窗户比作东方,把朱丽叶比作太阳,请解释这几句话的内涵。
3.罗密欧从朱丽叶的眼睛中看出了她的“心事”。
那么这种“心事”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答。
4.对“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一句中“一定”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达了她对所爱的人的担忧与关心。
B.表明了封建势力的野蛮无情。
C.表示她此刻既喜又忧的复杂心情。
D.表达她内心的恐慌和对封建势力的妥协退让。
读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节选自海尔茂得知因娜拉曾经冒名借贷而使自己受到债主的威胁后)并回答5-8题。
(……海尔茂猛然推开门,手里拿着一封拆开的信,站在门口。
)海尔茂娜拉!娜拉(叫起来)啊!海尔茂这是谁的信?你知道信里说些什么事?娜拉我知道。
快让我走!让我出去!海尔茂(拦住她)你上哪儿去?娜拉(竭力想脱身)别拦着我,托伐。
海尔茂(惊慌倒退)真有这件事?他信里的话难道是真的?不会,不会,不会是真的。
娜拉全是真的。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海尔茂啥,别这么花言巧语的!娜拉(走近他一步)托伐!海尔茂你这坏东西——干得好事情!娜拉让我走——你别拦着我!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海尔茂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
(把出去的门锁上)我要你老老实实把事情招出来,不许走。
你知不知道自己干的什么事?快说!你知道吗?娜拉(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
海尔茂(走来走去)嘿!好像做了一场噩梦醒过来!这八年的功夫——我最得意,最喜欢的女人——没想到是个伪君子,是个撒谎的人——比这还坏——是个犯罪的人。
真是可恶极了!哼!哼!(娜拉不作声,只用眼睛盯着他)其实我早就该知道,我早就该料到这一步。
你父亲的坏德性——(娜拉正要说话)少说话!你父亲的坏德性你全都沾上了——不信宗教,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
当初我给他遮盖,如今遭了这个报应!我帮你父亲都是为了你,没想到现在你这么报答我!娜拉不错,这么报答你。
海尔茂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
我的前途也让你断送了。
喔,想起来真可怕!现在我让一个坏蛋抓在手心里,他要我怎么样我就得怎么样,他要我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
他可以随便摆布我,我不能不依他。
我这场大祸都是一个下贱女人惹出来的!娜拉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海尔茂哼,少说骗人的话。
你父亲从前也老有那么一大套。
照你说,就是你死了我有什么好处?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他还是可以把事情宣布出去,人家甚至还会疑惑我是跟你串通一气的,疑惑是我出主意撺掇你干的。
这些事情我都得谢谢你——结婚以来我疼了你这些年,想不到你这么报答我。
现在你明白你给我惹的是什么祸吗?娜拉(冷静安详)我明白。
海尔茂这件事真是想不到,我简直摸不着头脑。
可是咱们好歹得商量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