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玉米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玉米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Ab t a t Th r f o oy ro tr h i e k n ffncina tra .T e ef cso a i fa r lc s r c : e g atc p l me fsac s an w i d o u to lmae i1 h f t fr too cy i e a i o sa c cd t t r h,r a t n t mp r t e,c nc nr t n f c o s—ln i g a e t o c n r to s o ni ao e ci e e aur o o e tai s o r s o i k n g n ,c n e ta in f i t tr i a d n u r lz to o t n fmo o ro her a to fg atC — oy rz to fa r l cd wi o n n e taiai n c n e to n me n t e ci n o r f O— p l me ai n o c yi a i t c r i c h sa c n wae ou in we e sud e t r h i tr s l to r t id.By o o o a x e me tt e o tmu c n iin r e emi e  ̄h g n le p r i n h p i m o d t swe e d tr n d o
0. % ,c nc n r t n fi iitr2% a d ne taia in c n e to n me 1 o e tai so n t o o a n u r lz to o tn fmo o r70% ,h xi m t r— t e ma mu wae a obe c fp lme s3 g bs r n y o o y r i 78 gi . Ke r y wo ds: O tr h;a r lc a i C r sac n c yi cd;g a tc p lme ia in;o o o a e t r 0 o y rz t f 0  ̄h g n lts

淀粉接枝共聚物水煤浆分散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淀粉接枝共聚物水煤浆分散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其 结构 和性 能进行表 征 和分析 , 并考察 了分散 剂 的 用量和 水煤 浆浓度 对神 华煤 制浆性 能 的影响. 分 散 剂 用量为 0 5 ( 量分 数) 水煤 浆浓度 为 6 ( . 质 , 5 质量 分数 ) 水煤 浆 的分散 性 能 最佳 , 观黏 时, 表
度 为 8 2 mP 5 a・S .
剂, 开发适 合 多煤 种制 浆 且 性 价 比高 的分 散 剂 是 当
今 开发 的重 点.4本 研究 针 对神 华 煤 表 面 富含 极性 _ 含氧 官能 团和 亲 水 性 强 的 结 构 特 点 , 通过 自由基 聚和反应 , 淀粉链上 引入 苯乙烯和 丙烯 酸羟 乙酯合 在
温, 用浓 度 为 2 % 的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 调 节 p 至 O H
S —3— ×1 0 = m - ml 0 %

玉米淀 粉 , 工业级 ; 烯酸 羟 乙酯 ( A) 苯 乙 丙 HE 、 烯 (t、 S ) 过硫 酸 钾 ( S 、 KP ) 硫酸 亚 铁 、 双氧 水 、 氧化 氢
1 3 2 单体 转化 率 .. 按 下式 计算 转化 率 ( ) c:
1 4 3 水 煤 浆 的 稳 定 性 测 定 ..
式 中 : —— 乳液 总量 , ; —— 聚合 体 系 中总 的 w g W 不挥 发 物 质 的 量 , ; g M一
X M一4行 星球磨 机 ; S C水 煤 浆 黏度 仪 ; NX 一4
VE TO 一 2 立 叶红 外 光谱 仪 ; len电位 粒 C R 2傅 Mav r
度分 析 仪 ; ay o E sDrp接 触角 测定仪 .
1 2 淀 粉接 枝共 聚物 的制 备 .
配 产 品.1萘 系分 散 剂制 浆 存在 着 稳 定 性差 和 成本 『 较 高 的问题 , 殖 酸 系 和木 质 素 系 分散 剂 则 存 在 制 腐

淀粉_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淀粉_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第21卷 第4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1 No.4 2001年12月Journal of Baoji Colleg e of Arts an d Science(Natural Science)Dec.2001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工艺研究X牛春明1,苗建英2,高 伟3(1.宝鸡卫生学校,陕西宝鸡721008;2.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陕西宝鸡721007;3.宝鸡市中心医院陕西宝鸡721008)摘 要:研究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选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研究了接枝反应温度、时间以及物料比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1.5,加入引发剂硝酸铈铵约1%,35℃反应3h,能达到接枝率90%。

关键词: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中图分类号:O6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261(2001)04-0292-03Synthesis process of scion graftingpolymerization of starch and acrylamideNIU Chun-ming1,MIAO Jian-ying2,GAO Wei3(1.Baoji Nursing School,Baoji721008,Shaanxi,China;2.Dept.Chem.&Chem.Eng.,Baoji Coll.Ar ts&Sci.,Baoji721007,Shaanxi,China;3.Baoji Cit y Center Hospit al,Baoji721008,Shaanxi,China)Abstr act:T he synthesis process on scion grafting polymer ization of starch and ar ylamide has been studied.T he factors such as scion grafting reaction temperature,polymerization time and propor tion of reactants mass on the scion grafting polymerization yield,are discussed with ammonium cerium nitrate as initiator.T 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cion grafting polymerization yield can r each90%at 35℃,the propor tion of starch and acrylamide is1∶1.5,put in1%initiator,reacting3h.Key wor ds:starch;acrylamide;scion grafting polymerization 造纸工业是轻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随着中性造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造纸化学助剂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并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淀粉接枝双乙烯基单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淀粉接枝双乙烯基单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目前“ 白色 污染 ” 已引起 社会 普遍 别 是 生 物 降解 塑 料 已成 特 为研究 热点 。淀 粉在各 种 环境 中都具 备完 全 的生
并且 树脂 的 吸水 能 力 随温 度 的升 高 而下 降缓 慢 ; 在室 温下 可 吸 去 离子 水 18 0多倍 , 0 且具 有 较 好
摘 要 : 绍 了淀 粉 与 二元 单 体 的接 枝 共 聚物 在 高 吸水 树 脂 、 物 降解 塑 料 、 凝 剂 、 织 浆 料 及 造 纸 助 剂 、 油 介 生 絮 纺 采 助 剂 等 方 面 的研 究 、 发 、 用 情 况 , 对 其 发 展 前 景 做 了评 述 。 开 应 并 关键 词 : 粉 接 枝 淀 双 乙烯 基 单 体 合成 应 用
的研 究 和产 品开发 应用 已广泛 开展 。和淀 粉 与一
间为 1 ~2 。该 树脂 经 表 面 处 理后 , 吸水 速 5 OS 其
度 远高 于 国内同类 产 品 。 梁 仁 闻等 [ 以淀 粉为 原 料 , 烯 酸 和丙 烯 酰 8 ] 丙 胺 为共 聚单体 , 过硫 酸铵 为引 发剂 , N, 甲基 N, _ 亚 双 丙烯 酰胺 为交 联剂 , 采用 接 枝 共 聚 法 制备 了 吸
强吸水性树脂 。制得 的树脂吸去离子水率约 80 5
g g 吸 1 Na 1 液 9 / /, 9 C溶 7g g以上 , 和 吸水 时 饱
初 [ 。迄 今为 止 , 内市 场 上 各类 淀 粉 与丙 烯 酰 4 ] 国
胺 、 烯 酸 、 烯 腈 、 烯酸 酯 等 的接 枝 共 聚反 应 丙 丙 丙
的凝 胶强 度 。
物 降解 能力 , 生 物 降解 塑 料 方 面研 究 最 多 的是 在
淀 粉 与烯类单 体 的接枝 聚合 [ 。用 淀粉 接枝 物 1 制 备生 物降解 塑 料 有 两种 途 径 : 接 将 接 枝物 成 直

红外光谱法分析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各级结构

红外光谱法分析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各级结构

第20卷,第4期光 谱 实 验 室V o l.20,N o.4 2003年7月Ch inese J ou rna l of S p ectroscopy L abora tory Ju ly,2003红外光谱法分析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各级结构李爱秀①(太原理工大学测试中心 太原市迎泽大街79号 030024)摘 要 研究玉米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各级结构,主要探讨去除均聚物和玉米淀粉侧链的方法。

发现以环己烷为溶剂,用索氏萃取法除去均聚物比用苯萃取法时间短、效果好;用HC l酸解法除去淀粉侧链比用HC l O4氧化法简单实用。

用红外光谱进一步验证了各级结构的官能团,证实了所合成的共聚物是玉米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关键词 玉米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萃取。

中图分类号:O6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38(2003)04204862031 前言玉米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是一种以玉米淀粉为主体、丙稀酸酯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的淀粉基塑料,其具有生物可降解作用,投放市场能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国内外的塑料制品、塑料薄膜等均来自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可用再生原料如淀粉、纤维素等代替石油及天然气原料是许多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中心做了大量的开发研究,并发表了专利[1];我国华南理工大学张力田教授综述了国外这方面的成果,积极倡导淀粉树脂的研究工作[2];太原理工大学任敬福教授、李爱秀等对淀粉树脂做了大量的研究,如超吸水树脂[3,4]、淀粉基塑料、新型增稠剂[5]等,部分项目已经产业化。

本文对该淀粉基塑料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经济适用、无污染的分析条件。

2 实验部分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玉米淀粉(五寨玉米淀粉厂);环己烷(A R);冰醋酸(A R);硝酸铈铵、丙烯酸甲酯、盐酸、高氯酸均为(C P)。

索氏萃取仪(天津玻璃仪器厂);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PE公司)。

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淀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含有丰富的羟基和缩醛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

淀粉可以通过化学改性和物理加工来制备聚合物,被称为淀粉基生物聚合物。

淀粉基生物聚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还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和性能可控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环保材料。

一、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酯化反应、接枝共聚反应和物理混合法。

酯化反应是指将淀粉和多元醇在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使淀粉变为酯化淀粉,并通过溶液聚合得到聚酯类淀粉共混物。

接枝共聚反应是将淀粉的主链与聚丙烯酸等聚合物的支链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接枝共聚物,常见的接枝共聚物有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等。

物理混合法是指将淀粉和聚合物通过物理力作用混合在一起,尤其是在高分子相容性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添加增容剂等方式来改善相容性。

二、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性能研究淀粉基生物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可塑性、成本低廉等特点,但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力学性能方面,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容易出现断裂和变形,需要增强其力学性能。

常见的增强方法有纳米填料增强、复合增强等。

例如,通过将纳米硅酸钙、改性蒙脱土等纳米填料添加到淀粉基生物聚合物中,可以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方面,淀粉基生物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差,容易在高温下分解。

常见的改善方法有添加稳定剂、交联处理等。

例如,通过添加光引发剂、抗氧化剂等稳定剂可以提高其耐热性,并通过交联处理来增强其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三、淀粉基生物聚合物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淀粉基生物聚合物具有可再生性、可降解性、成本低廉、易于加工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环保材料。

淀粉基生物聚合物可以制备成保鲜膜、食品包装、医疗器具等多种产品,同时也可以用于制备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等领域。

接枝淀粉研究进展

接枝淀粉研究进展

接枝淀粉研究进展摘要:鉴于淀粉接枝改性在生产生活中日趋重要的地位和相关研究的日新月异,从接枝物的接枝参数,引发方式,物化性能,表征手段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淀粉接枝改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接枝淀粉工艺性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淀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因而可为淀粉的改性研究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材料。

淀粉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能,符合当今倡导的环保要求,因而其被改性后可做为纸材料的助剂。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主要有线形、星形、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及疏水缔合接枝淀粉絮凝剂等类型。

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淀粉,可以通过化学改性赋予其新的独特的性能,而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是接枝共聚改性。

利用淀粉分子与其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团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所得到的接枝改性淀粉同时具有天然和合成高分子两者的优点,并且性能优异,广泛应用在降解塑料、农业、水处理、纺织、造纸等方面。

一、接枝淀粉的性能淀粉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可与丙烯腈、丙烯酰胺、醋酸乙烯、苯乙烯等不饱和单休进行接枝共聚生成接枝淀粉共聚物。

常用的催化体系有过硫酸钾/硫脲(KPS-KL)、Fe2+/H2O2、硝酸铈铵等。

这种接枝共聚物兼有两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既提高了淀粉的使用价值又改善了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能。

二、丙烯酸接枝淀粉1.制备反应机理2.制备方法贺倩等[1]用丙烯酸接枝淀粉做为基体,不饱和聚酯酰胺脲树脂为交联剂制备出一种可降解的高吸水性树脂。

研究了影响产品吸水率的因素,如:树脂的吸水速率、交联剂的加入量、光固化时间。

实验表明,该高吸水性树脂对不同溶液均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且吸水速度较快。

该高吸水性树脂的降解是从表面开始,逐渐向里面降解。

桂蕾等[2]使用接枝改性的方法制备出了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淀粉接枝物,然后以接枝效果为综合考察指标,最终确定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5h,硝酸铈铵浓度为11mmol/L。

接枝淀粉研究进展

接枝淀粉研究进展

接枝淀粉研究进展罗想平;柳春;邓艳;郭佳文;蓝丽;陈专;吕旷;孔妮;倪海明【摘要】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rafted copolymerization was reviewed in detail from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grafted starches.%文章以接枝淀粉的结构与性质为出发点,重点介绍其接枝共聚的方法及其应用。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接枝淀粉;接枝共聚;应用【作者】罗想平;柳春;邓艳;郭佳文;蓝丽;陈专;吕旷;孔妮;倪海明【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6接枝淀粉(Grafted starches)是以亲水的、半刚性链为主链,以乙烯聚合物为支链的一类新型变性淀粉,将所希望的低聚物以“支链状”的形式接枝到天然淀粉大分子上,故称之为接枝淀粉。

常用天然淀粉为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引发方法,使天然淀粉结构内产生更多的活性自由基团,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接枝淀粉[1]。

天然淀粉具有亲水性却不易溶于水,糊化后有粘性却不易流动等缺点,为了更加方便工业上使用,大部分淀粉研究者致力于对天然淀粉的变性,即用化学、物理等方法使天然淀粉的性质发生很大的改变,以扩大和提高天然淀粉的应用范围和实用价值[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Starch and Styren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TIAN Xiao-ling ( Engineering Department,Liaon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technical College,Xiongyuecheng,Liaoning 115009) Abstract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maize starch and styrene graft copolymer was analyzed by using infrared spectr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rough slice experiment,determination of intensity of tension,water absorbance,hot water resistance,and enzyme experiment,its biodegradation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has thermoplastic and degradation of biological,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biodegradation material. Key words Starch; Styren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Structure; Biodegradability
关于各类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的研究在国 内外已有很多报道[1 -5],但关于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不多, 笔者曾对淀粉 - 苯乙烯接枝共聚工艺研究进行了报道[6]。 基于此,笔者对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 了研究,旨在为生物降解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供试材料。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自制; 丁酮( 分 析纯) ,北京世纪红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盐酸( 分析 纯) ,北京化工厂生产。 1. 1. 2 仪器。LP203 型电子精密天平,常熟平衡器厂生产; ZK - 82B 电热真空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厂生产; 高速万 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SK - 160 型开 放式炼塑机,上海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60SXB 型傅 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生产; S - 450 型扫描 电镜,日本日立公司生产。 1. 2 方法 1. 2. 1 接枝共聚物的处理。 1. 2. 1. 1 去除均聚物。将定量接枝共聚粗产物装入纸袋 中,密封,置于索氏萃取器中,以丁酮为萃取剂,90 ℃ 萃提 48 h,除去均聚物,萃取物于 50 ~ 60 ℃ 真空干燥至恒重,得纯接 枝共聚物。 1. 2. 1. 2 除去接枝共聚物中的淀粉骨架 。将一定量纯接枝 共聚物分散于 100 ml 浓度为 1 mol / L 的盐酸中,98 ℃ 回流 10 h,使淀粉骨架水解,然后过滤、水洗,50 ~ 60 ℃ 真空干燥至恒 重,得到接枝物聚苯乙烯支链。 1. 2. 2 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1. 2. 2. 1 红外光谱分析。将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物和接枝支 链物分别与溴化钾压片,然后用 60SXB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谱仪测定其吸收光谱。 1. 2. 2. 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用 S - 450 型扫描电子显
表 2 片材的吸水率 Table 2 Water absorbencies of the film
接枝百分率 Grafting degree 68. 49 81. 68 108. 80
1 25. 45 13. 50 12. 50
时间 Time∥d
2
3
25. 00
21. 82
13. 08
12. 66
10. 00
吸水率( % ) = ( W2 - W0 ) / W0 × 100 式中,W2 为吸水后重量,g; W0 为吸水前重量,g。 1. 2. 3. 4 片材耐热水性能的测定。将 0. 2 g 样品和 30 ml 水 放入 50 ml 烧杯中,加热,使其缓慢升温,测量烧杯中水变浑 浊的温度 T( ℃ ) 。 1. 2. 3. 5 接枝共聚物酶解性能的测定。将淀粉与苯乙烯接 枝共聚物在一定温度和适当压力下挤压成 1 mm 厚的圆片, 在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保持 pH 值为 4. 7,用 α-淀粉酶在 60 ℃ 条件下作酶解失重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红外光谱分析 由图 1 可知,玉米淀粉在 570、750、850 cm -1 处出现特征吸收峰; 淀粉接枝苯乙烯除出现淀粉的特征 吸收峰外,还出现了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3 030、1 600、1 500 cm -1 ) 。由于聚苯乙烯已经除去,由此说明样品为淀粉与苯 乙烯的接枝产物。 2. 2 扫描电镜分析 由图 2 可知,原淀粉颗粒的基本形状 为大小不均匀的多角形,每个独立面基本平滑。由图 3 可 知,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接枝后生成 的聚苯乙烯支链互相穿插,覆盖在淀粉分子的表面及分子的 空隙间,其原有淀粉颗粒的形状已无法辨认。 2. 3 碾片试验结果 由表 1 可知,在温度为 150 ~ 160 ℃ 时, 可以得到性能优良、光滑、坚固的片材,但该片材较脆; 当温 度低于 150 ℃ 时,不能形成片材或者形成的片材性能不好, 表面有不均匀白点; 而当温度高于 170 ℃ 时,由于温度过高, 物料过度软化粘在辊上,很难从辊上清除下来。因此,碾片
图 3 扫描电镜下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接枝共聚物( × 1 000) Fig. 3 Graft copolymer by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method
under SEM ( × 1 000)
的最适温度为 150 ~ 160 ℃ 。 2. 4 片材的拉伸强度分析 分别取接枝百分率为81. 68% 、 107. 53% 、130. 86% 的接枝共聚物薄片,测得其拉伸强度分别 为 11. 19、17. 29 和 23. 78 MPa。可见,随接枝百分率的增加, 拉伸强度亦增大,显然这是在淀粉分子上引入聚苯乙烯支链 的结果。因为聚苯乙烯支链的力学性能比淀粉优良,所以这 种分子链在淀粉分子上接的越多、越长,接枝共聚物的拉伸 强度就越大。
通过对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进行碾片试验、拉伸强 度、吸水率、耐热水性能及酶解性能的分析,得出其具有热塑
( 下转第 1520 页)
1520Βιβλιοθήκη 安徽农业科学2011 年
响,且乳液为 W / O 型不变。 2. 6 交联淀粉微球合成工艺的优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 础上,以质量浓度为 16% 的淀粉溶液为水相,设计 4 因素 3 水平正交试验,对反相乳液法合成环氧氯丙烷交联淀粉微球 的工艺进行优化,因素水平设计见表 1。以淀粉微球平均粒 径为考查指标,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结果见表 2。
水平 Level
1 2 3
表 1 正交 L9 ( 34 ) 试验因素与水平
Table 1 L9 ( 34 ) factors and levels
A( 油水相 体积比) Phase volume ratio of oil to water
3∶1
B( 交联剂 用量) ∥ml
Dose of crosslinker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1,39( 3) : 1516 - 1517,1520
责任编辑 乔利利 责任校对 李岩
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田晓玲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系,辽宁熊岳城 115009)
摘要 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玉米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碾片试验、拉伸强度测定、吸 水率测定、耐热水性能测定及酶解试验,分析了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物具有热塑性和微生物降解性,可望开发为某 种生物降解材料。 关键词 淀粉; 苯乙烯; 接枝共聚; 结构; 生物降解性能 中图分类号 S 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1) 03 - 01516 - 02
9. 50
%
4 19. 55 12. 24 8. 50
图 2 扫描电镜下的普通玉米淀粉( 1 000) Fig. 2 Common cornstarch under SEM ( × 1 000)
2. 6 片材的耐热水性能分析 片材的耐热水性能较好,耐 热水温度为 94 ℃ ,在水中煮沸 15 min 无溶胀现象。
2
C( 反应 温度) ∥℃
Reaction temperature
表 1 碾片温度对片材物理性能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the grinding temperature on physical character of
film
碾片温度∥℃ Grinding temperature 120 ~ 130 130 ~ 140 140 ~ 150 150 ~ 160 170 以上
39 卷 3 期
田晓玲 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1517
注: 1. 淀粉; 2. 接枝共聚物; 3. 接枝支链。 Note: 1. starch; 2. graft copolymer; 3. graft branch.
图 1 红外光谱分析 Fig. 1 Analysis results of infrared spectra
注: 1. 接种率为 92. 8% 的接枝共聚物; 2. 接枝率为 112. 65% 的接 枝共聚物; α-淀粉酶的质量分数为 0. 10% 。
Note: 1. 92. 8% graft copolymer; 2. 112. 65% graft copolymer; mass fraction of a-starch enzymes is 0. 10% . 图 4 接枝共聚物的酶解失重曲线 Fig. 4 Weight loss curve of graft copolym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