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
计提折旧方法

计提折旧方法一、什么是折旧折旧是指资产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的过程。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后,由于使用、磨损、过时等原因,其价值会逐渐减少,这种减少的价值就是折旧。
折旧是企业核算成本、计算税收和评估资产价值的重要依据。
二、为什么需要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既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也能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使企业在多年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适当的成本核算。
此外,计提折旧还能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
三、常见的计提折旧方法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计提折旧方法。
它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均匀下降,每年折旧金额相等。
计算公式为:折旧金额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使用年限例如,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100,000元。
那么每年的折旧金额为(1,000,000 - 100,000) / 5 = 180,000元。
2.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被称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加速折旧法。
它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早期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较慢。
折旧金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减少,但累计折旧金额会与直线法相等。
计算方法为,首先计算双倍余额:双倍余额 = 直线法折旧金额 * 使用年限然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年的折旧金额:第一年:双倍余额 / 使用年限第二年:(双倍余额 - 第一年的折旧金额) / (使用年限 - 1)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年的折旧金额等于预计残值。
年数总和法在固定资产前期的磨损较大时更为适用。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年数总和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每年的折旧金额为前一年折旧金额的两倍。
这种方法在固定资产前期的磨损非常严重时使用,能更快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计算方法为:第一年:直线法折旧金额 * 2 第二年:(直线法折旧金额 - 第一年的折旧金额) * 2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年折旧金额等于预计残值。
4. 产量法产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产量来计提折旧,适用于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
会计中有哪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会计中有哪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会计中,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定,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多个会计期间内以折旧费用的形式进行分摊的一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差额除以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可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或者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定来确定。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在固定资产前几年计提的折旧费用比后几年多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反应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变化。
常见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分为一次加速法和递减加速法)一次加速法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头一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费用,而在之后的每年则以双倍余额递减的方式计提折旧费用。
递减加速法是在每一年度的折旧费用中都增加一定比例的递减百分比,使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按照将使用期限分为若干相等长度的年度,对每个年度计算折旧率,然后将折旧率相加得到总折旧率。
总折旧率乘以固定资产的年初净值即可得到当年的折旧费用。
3.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的工作量计算折旧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在明显的工作量变动的固定资产,比如运输设备等。
具体的计算方式是以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与总的预计工作量的比例乘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
4.固定综合法固定综合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综合指标进行分组,然后对不同组别的固定资产分别计提不同比例的折旧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群存在不同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时应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确保计提折旧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日常会计处理中,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应当得到遵守和执行,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总结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总结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计提折旧可以逐年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反映资产的使用寿命和衰减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有多种计提折旧方法可供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进行总结。
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资产原值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得到每年的折旧金额。
这种方法忽略了资产的残值,将资产价值均衡分摊到每一年,适用于资产使用寿命相对稳定的情况。
2.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来决定每年折旧金额的。
每年折旧金额是通过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逐年进行加总和除去固定资产原值,得到的年龄比率。
然后将该年龄比率乘以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来计算该年的折旧,该方法适用于资产价值在早期急剧下降然后趋于稳定的情况。
3.手工定额法手工定额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金额。
这种方法需要对资产的实际状况进行维护和监控,根据设备的实际工作量、维修次数和使用情况等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金额。
这种方法的精确性较高,但是也需要额外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4.成本比例法(产量法)5.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该方法在固定资产的后期使用年限之前,采用较高的折旧费率计提折旧,以提高早期的折旧费用。
该方法适用于资产在使用初期衰减比较快的情况。
综上所述,不同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考虑到资产的使用寿命、价值变化趋势、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等因素,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最适合的折旧方法。
此外,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还需要合理选择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确保折旧费用的精确和准确性。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一、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线法(线性折旧法):直线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折旧方法,也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直线法按照固定资产的成本和预计使用寿命确定折旧年限,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折旧年限中。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设定固定折旧年限,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使得每年的折旧额呈递减趋势,并直到折旧额为残值为止。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年初累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累计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率确定固定折旧年限,并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使得前几年的折旧额超过直线法的折旧额,以弥补后几年的折旧额的不足。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2/预计使用年限×残值率。
4.年数和工作量法:年数和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工作量确定固定折旧年限,并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年数和工作量法适用于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固定资产,如工业生产线等。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实际工作量。
二、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几点是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的参考:1.资本成本:不同的折旧方法可能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和经济情况选择能够合理反映资本成本的折旧方法。
2.预计使用寿命: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业的通用标准来确定固定折旧年限,确保能够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3.资产价值:残值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后,还能够保留的价值。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残值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残值。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计提折旧目录(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年数总和法.4)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
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
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1)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300000-5000)/10=29500元。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乙企业有一辆专门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本月行驶30000公里,要求计算该卡车的月折旧额。
解: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30000/300000=0.1(元/公里)本月折旧额=30000×0.1=3000元。
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如使用年限10年,则分母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为10,第二年分子为9以此类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固定资产计提

固定资产计提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计提是一项重要的核算工作。
固定资产的计提是指将已购买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以反映资产的消耗程度和价值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固定资产计提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固定资产计提的目的固定资产计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确保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计提,可以准确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固定资产计提的方法1. 直线法计提直线法是最常用的计提方法之一。
按照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时,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 (购置成本 - 预计残值)/使用寿命2. 年数总和法计提年数总和法也是常用的计提方法之一。
按照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时,折旧费用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 [购置成本 × (n - n(n+1)/2) / 总使用年限3.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适用于那些在初始使用年限内较快消耗价值的固定资产。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时,每年折旧费用是上一年折旧费用的两倍。
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 (购置成本 - 已计提折旧费用) × 2 / 使用寿命三、固定资产计提的注意事项1. 责任明确固定资产的计提应由专人负责,确保计提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确定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重要依据,应根据相关规定或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3. 确定折旧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进行计提,并在计算折旧费用时严格按照计算公式进行。
4. 资产减值测试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如果发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大幅度下降或无法恢复,应及时调整计提折旧费用。
总结起来,固定资产计提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的计提,可以准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化和消耗程度,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将应计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摊时采用的具体方法。
(一)种类与影响1、种类直线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2、影响——折旧方法不同导致(1)应计折旧额的各期分摊额就不同(2)各期资产的计价就有区别(3)各期损益的确定和应交税额的计算也不同等3、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平均年限法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整个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 年折旧额÷12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特点:各年折旧额相等,不受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或生产量多少的影响优、缺点:简便易行,应用最广;但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违背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并且未能考虑无形损耗适用:使用状况比较均衡的固定资产例1:车间设备一台,价值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残值收入2000元,预计清理费用1000元。
年折旧额=(50000—2000+1000)/ 10 = 4900元月折旧额= 4900 / 12 = 408 .33元例2:A企业2008年12月25日投入一台机器设备用于生产,该设备原始价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则:从2009年开始年折旧率=(1—5%)/ 5 = 19%年折旧额=10 ×19% = 1.9万元月折旧额=1.9÷12 = 0.1583万元(三)工作量法指以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总量为分配标准,根据各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单位工作=(固定资产原价—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量折旧额完成工作总量固定资产= 该月实际完成×单位工作月折旧额的工作总量量折旧额适用:使用情况不均衡,季节性较明显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和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和⽅法从会计的⾓度划分,固定资产⼀般被分为⽣产⽤固定资产、⾮⽣产⽤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都需要计提折旧,下⾯由店铺⼩编来为⼤家解答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和⽅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依据固定资产应当从投⼊使⽤⽉份的次⽉起计提折旧,停⽌使⽤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使⽤⽉份的次⽉起停⽌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
残值⽐例统⼀规定为5%。
2.固定资产计提折1⽇的⽅法。
纳税⼈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原则上采取直线折旧法。
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财政部制定的分⾏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执⾏。
对少数警镇集体和乡镇企业,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缩短折旧年限的,可由企业提出申请,报省级地空磊;篇并商财政厅(局)同意后确定。
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考试⼤为你加油(2)⽕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产设备为10年;(3)电⼦设备和⽕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具,以及与⽣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具、家具等为5年;(4)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政策》的规定,企事业单位购置的软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形资产的,经批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最短可缩短为2年。
⾃2004年7⽉1⽇起,东北地区(辽宁省(含⼤连市)、吉林省和⿊龙江省),⼯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可在现⾏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于40%的⽐例缩短折旧年限。
4.固定资产修理与改良⽀出。
纳税⼈的固定资产修理⽀出可在发⽣当期直接扣除。
纳税⼈的固定资产改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折旧,可作为递延费⽤,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符合下列条件之⼀的固定资产修理⽀出,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出:(1)发⽣的修理⽀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2)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寿命延长2年以上:(3)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于新的或不同的⽤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
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成本法、减值法和再评估法。
成本法是指企业根据购入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提,该方法适用于资产的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的情况。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首先,企业需要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估价,包括购买价格、直接相关的运输成本以及安装费用等。
2. 然后,企业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残值、折旧方法等因素确定折旧费用。
3. 根据折旧计算公式,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然后进行累计计提。
减值法是指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计提的折旧费用进行调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测试,包括审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未来可变现净值。
2. 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固定资产超过其可变现净值,那么企业需将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对折旧费用进行调整。
3. 调整折旧费用的计提方法通常是将已计提的折旧费用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减,然后按照调整后的净值计算折旧费用。
再评估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并按照重新评估的价值进行计提。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首先,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可以选择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也可以由企业内部进行评估。
2. 在重新评估之后,企业需根据评估的价值确定新的折旧费用,并进行计提。
3. 重新评估所得的价值应当超过既定的基准值,否则应当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折旧费用。
总结来说,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减值法和再评估法。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提,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能够准确反映其价值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