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主要是指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遵循的年限规定。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旨在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并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确定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合理的折旧年限能更好地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消耗和衰减情况。
新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规定与企业所在的经济行业和各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相关。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资产的残值和折旧方法。
新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使用直线法进行计算。
首先,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是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重要因素之一、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进行资产使用寿命的评估,以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资产的功能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等。
企业需要仔细评估和研究资产的使用寿命,以保证折旧年限的合理性。
其次,资产的残值对于折旧年限的确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资产的残值是指在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后,资产剩余价值的估计。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合理估计资产的残值,并将其作为折旧计算的基础。
资产的残值与其预计使用寿命和折旧年限密切相关,合理的残值估计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的消耗情况。
最后,折旧方法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重要一环。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使用直线法进行折旧计算,即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按照相等的金额进行折旧。
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消耗过程,而不会因使用年限的不同而导致折旧额的差异。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根据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资产的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合理的计算。
透明和准确的折旧年限能够更好地反映资产价值的消耗情况,并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依据。
企业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折旧计算,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如何计提折旧?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如何计提折旧?2008-03-01【大中小】【打印】问:我公司已经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公司去年年底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可使用时间是10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按平均年限法折旧。
如果今年年底公司在对固定资产的检查中发现该设备市价大幅度下跌,假如测算下来,可收回金额只有60万元。
我的问题是:1、公司一定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吗?2、如果计提减值准备,今年年底是先计提减值准备还是先计提折旧?3、如果计提了减值准备,我公司应如何计提折旧?4、将来该设备价值回升又怎麽办?5、如果以後该设备不能再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如由於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此时又应如何处理?答:你的问题很具体也很实际,下面我就针对你的问题逐一解答。
1、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因为对於已经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不确认,必将导致虚夸资产的价值,这不符合真实性原则,也有悖於稳健原则。
若贵公司的设备市价跌幅大大高於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则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2、今年年底,贵公司应先计提折旧,再计提减值准备,具体方法为:先在12月底按照原方法计提12月份的折旧(100-10)/(10*12)=0.75万元,然後再按照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数额为:100-0.75*12-60=31万元。
3、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即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所以从下一年度1月份开始贵公司应按该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60万元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
若该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净残值不变,那麽下一年度起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60-10)/9=5.56万元。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持续经营而购买、使用的,预计使用年限较长的具有实体形态的资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首先,新会计准则第4号明确了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固定资产应当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进行确认,成本包括购置价、自行修建或加工制造的费用、直接运输和安装费用等。
同时,固定资产的原值应当减去预计可取得的残值,计算出的净值进行折旧。
如果固定资产产生了组合,应当按照产生组合时各项资产的成本加权平均法进行确认。
其次,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进行了规定。
使用年限是指企业预计从投入使用之日起能够用于企业经营的年限。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参考行业相关规定和经验,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届满或者转让处置时的估计净残余价值。
再次,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进行了规定。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经济效益已经明显下降,无法继续使用,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继续取得经济效益,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并清理相应的账务。
固定资产可以进行转让,但是转让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转让后的净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最后,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规定。
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可取得的残值后,按照使用年限平均数法、工作量法或者年均摊法进行折旧计提。
同时,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情况,定期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如果发现固定资产的净值减少,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冲销相应的账务。
总之,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使用年限和残值、报废与转让以及计提折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相关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透明度和准确性。
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

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一、背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财务准则的要求,我国财务会计监管机构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其中,固定资产核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对企业而言,正确的固定资产核算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和财务状况,有助于企业发展和成长。
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1. 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持有、预期用于生产经营或出租的资产。
根据新会计准则,要将这些资产从购买时的成本转换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通过折旧等方式逐年计提资产减值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残值以机器设备为例,设购置原值为10000元,年限为4年,残值为2000元,则每年计提折旧为2000元,计算方法如下:年计提折旧 = (购置原值 - 残值) ÷ 年限2. 计量方法在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分为两种:成本模式和重新评估模式。
按照成本模式核算固定资产,在购买时按照成本计入账面价值,并在使用寿命期间计提折旧和资产减值损失。
而按照重新评估模式核算固定资产,则要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一般为5年)进行重新评估,根据重新评估的价值更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使用寿命期间计提折旧和资产减值损失。
3. 投资性房地产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来说,在新会计制度下也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持有或出租用于投资、资本回报或增值的房地产。
在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购置成本计入资产账面价值,同时应录入租金收入和房地产增值收益等收入和相关的支出,例如物业税和维护费用等。
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重新评估模式进行更新,每5年进行一次重新评估。
在重新评估时,需要重新确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租金收入等增值收益。
4. 资产减值测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不停变化的,因其取决于计提的折旧值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变化。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问题研究

《财务会计》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财务会计》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自2024年1月1日起,《财务会计》的新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固定资产》)开始正式实施。
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处理提出了一些重要变化。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介绍这些变化。
首先,新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物计量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存在和可观察性来确定其价值,而不是仅仅依靠会计估计。
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符。
这一变化将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和准确性,减少虚高和虚低的可能性。
其次,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减值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按照新准则,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其价值不会低于其可收回金额(即使用该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所能够产生的金额)。
如果固定资产发生减值,企业需要通过纳入利润表的减值损失来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降低其净资产。
第三,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定。
按照新准则,固定资产的成本应该包括所有与该资产有关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但排除任何可能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中产生的收益。
此外,如果固定资产具有自身专用的经济利益,企业应当将其识别为单独的资产,并分别对其进行后续计量。
这一变化将提高固定资产计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四,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根据新准则,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可靠证据来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企业所能够获取经济利益的预期期限。
残值率是指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结束后,仍能够以出售或处置该资产获取的金额。
这一变化将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五,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按照新准则,当固定资产达到预计使用寿命,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产生经济利益时,企业应当将其报废。
报废时,企业应当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资产负债表中减除,并将相应的损失计入利润表。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涉及的会计科目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分录:
一、会计处理上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七条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税务处理上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
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三、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营业费用—折旧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XX
固定资产是每月计提折旧吗?
答:根据相关规定: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新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新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引言新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而制定的。
其中,固定资产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固定资产的定义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是指长期使用、具有形体的产生经济利益的资产。
这些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
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属于企业,并且预期将在一定期限内使用,而不是仅仅为了交易或出售。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下文将逐一介绍。
固定资产的确认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购买固定资产后,企业需要确认这些资产。
确认一个固定资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能够获得经济利益;2.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3.预计成本可以可靠地计量。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企业才能确认一个资产为固定资产,并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
固定资产的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两种计量方法:成本模式和再评估模式。
成本模式根据成本模式,固定资产的计量基准是成本减少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
在资产完工后,企业应该按照成本直线法或者使用量折旧法计提折旧。
每年的折旧费用需要根据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来计算。
如果固定资产价值减少,企业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
再评估模式再评估模式是一种可选的计量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采用。
在再评估模式下,固定资产的计量基准是公允价值减去已计提与已转移的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
企业需要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计量。
相比于成本模式,再评估模式更加符合市场价格的变动。
固定资产的报告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需要将固定资产分别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按照成本或再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进行列示,同时还要列出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
在利润表中,企业需要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和减值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是: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器具、工具;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应当计提的固定资产。
不得提取折旧的范围是: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维检费的固定资产;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和出租给职工个人且租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而纳入住房周转金的住房;财政部规定的其他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可以看出,对于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新准则规定必须纳入计提折旧的范围。
而税法则规定这部分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
1.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2.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3.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销售费用;
4.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6.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7.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研发支出;
8. 企业将自有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其折旧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