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莫泊桑简介
关于莫泊桑的文学常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莫泊桑的文学常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本文将介绍莫泊桑的生平和文学风格,并探讨他对现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莫泊桑生于1850年,逝世于1893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文学创作和思想表达的道路上。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以及人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的作品汲取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思想,以真实和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的复杂性。
莫泊桑的文学风格独具特色,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种种迷茫和矛盾。
他的作品常常以写实的手法呈现,直接触及读者心灵的最深处。
同时,莫泊桑的作品也熔铸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莫泊桑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性、社会问题以及道德伦理的讨论,激发了许多作家对文学表达的探索。
他的作品也因其超越时代的主题和普世的艺术价值而被广泛传播和阅读。
莫泊桑的作品中,尤其以《羊脂球》、《姑娘的一生》和《笑面人》等为代表的作品被誉为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和评论家的称赞。
总而言之,莫泊桑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文学界。
通过对他生平和文学风格的介绍,本文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莫泊桑的文学常识,并认识到他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布局和组织方式,通过合理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中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引出文章要讨论的主题——莫泊桑的文学常识,并对整篇文章的概况进行简单描述。
其目的是吸引读者,引起他们对莫泊桑的兴趣,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对莫泊桑的生平和文学风格进行详细介绍。
在莫泊桑的生平部分,可以涉及他的早年经历、教育背景、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使读者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_莫泊桑

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事, 一般说来不容 易吸引读者, 但莫泊桑却能匠心独运, 不落俗 套, 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颇见功力。如《项链》 的情节便是紧紧围绕项链展开, 从借项链、丢 项链到赔项链, 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此付出了 10 年艰 辛 劳 作 的 代 价 , 情 节 跌宕起伏, 曲折巧妙, 引人入 胜。而小说结尾她无意之中 得 悉“项 链 ”原 来 是 赝 品 , 不
头, 竟然付 出 了 整 整 10 年 文学人物
艰 辛 劳 作 的 代 价 。而 那 串 项 链仿佛也成了表面上金碧
!10
############################
"
##############################
"
" ##############################
中学课程辅导
语文辅导
辉 煌 的 法 国 社 会 的 最 绝 妙 的 象 征 。小 说 深 刻 地 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豪华的外表 及其虚假的内在本质。
第 三 类 则 是 描 写 下 层 人 的 悲 惨 命 运 、赞 颂 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作品。
三 、成 名 之 作
持拒绝普鲁士军官 逼 她“过 夜 ”的 无 理 要求, 是因为在她 看来, 委身于自己 民族的敌人, 便意 味着对祖国的背 叛。
禁悲喜交加、感慨良多: 正所 文学人物
谓“一 夜 风 流 , 十 年 艰 辛 ”这
!
#
""""""""""""""""""""""""""""""#34;""""""""""""""""""""""""""
莫泊桑的简介

莫泊桑的简介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被誉为是短篇小说之王。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莫泊桑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莫泊桑的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
他应征入伍。
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战争结束后,他到达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
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
10年间,他完成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
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的性格怎样莫泊桑性格从他向福楼拜请教就可以看得出,他是非常虚心,也比较认真踏实。
虽然莫泊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福楼拜,但在向福楼拜请教问题时,莫泊桑表现的依旧十分虚心。
莫泊桑发现自己的写作需要得到福楼拜指导,于是便急忙去请教福楼拜,福楼拜在对他的内容进行了一番指导后,还给莫泊桑安排了一个回家记录门前过往马车的任务,这个任务看起来有些无聊而且和写作的关系也好像不是很大,但是莫泊桑回家后,十分认真地完成福楼拜给自己定下的任务。
这就表现出来莫泊桑性格中认真踏实,虚心求教的一面。
莫泊桑性格也有勤恳的一面。
在请教福楼拜的过程中,福楼拜告诉莫泊桑这个创作必须要付出自己的辛苦,必须要勤快。
莫泊桑将福楼拜的话深深的记在脑海里,每天都进行大量的创作,并积极改正。
因为莫泊桑从小和母亲生活在海边,在这里,莫泊桑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使得莫泊桑有了热爱自然的性格。
莫泊桑热爱自然的性格在他的小说中也有体现。
莫泊桑

2、在美学上,坚持现实主义的真实论。
作家应该排除一切跟他的主题无关的东西,阐明本 质的和有特点的东西。他认为自然主义者在作品中展示 所有材料的做法是错误的,作家必须作长期的准备工作, 去粗取精。 其次,作家必须保持无动于衷,要“不着痕迹,看上去 十分简单,使人看不出也指不出作品的构思,发现不了 他的意图。”
四、准确传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细节上都表 现出非凡的艺术功力。如《项链》为了充分表现玛蒂尔 德的虚荣心,同时也暗示有强烈虚荣心的并非只是玛蒂 尔德一人,描写玛蒂尔德离开晚会现场时的细节:她离 开时已近清晨四点,“她的丈夫从半夜起就在一间空空 落落的小客厅里睡着了;客厅里还躺着另外三位先生, 他们的太太也在尽情欢乐。”点出另外三位先生,好象 是闲来之笔,但却分明告诉读者像玛蒂尔德这样的女子 大有人在。她出门时,丈夫怕她受寒“把事先带来的衣 服披在她的肩上,那是平日穿的普通便服,那种寒伧和 舞装的雅致很不调和。她感觉到了,便想溜走,不让其 他裹在锦裘里的太太们注意到。”因此,她不听丈夫的 招呼,“便迅速下了楼梯”,这一系列细节,没有一处 是多余的,它们共同烘托出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 女子的形象。
2、描写资产阶级社会风俗的
十九世纪的法国是金钱至上的社会,生活于此间的小资产阶 级无不想爬到社会的上层,以免被抛进社会底层。他们或垂涎 欲滴,为求得虚荣心的暂时满足而费尽心机,如《项链》;或 不顾廉耻,以践踏人伦来获取亲人的遗产,如《遗产》;或掩 耳盗铃,为得到金钱而甘心被妻子欺骗,如《珠宝》;或六亲 不认,见了穷亲戚唯恐避之不及,如《我的叔叔于勒》。即使 那些与上流社会无缘的小职员们,日常生活也都散发着铜臭的 味道,锱铢必较,心胸狭隘成为他们的共同特征,如《伞》。 凡此种种,构成了一幅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风俗画, 而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而传神,让我们深感资产阶级在精 神上的堕落,金钱对人心灵的戕害。
语文知识:0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语⽂知识:03世界三⼤短篇⼩说家俄国契诃夫、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短篇⼩说家”。
(1)法国莫泊桑(1850年8⽉5⽇—1893年7⽉6⽇),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说之王”,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他继承了福楼拜、巴尔扎克、斯汤达等现实主义⼤师的写实传统,同时⼜追随左拉等⾃然主义先驱⼈物,在写作中他正视现实、尊重历史,特别是不让⾃⼰在作品中出现。
他的⽂章中⼏乎找不到平铺直叙的说教,他的创作最⼤特点就是善于隐藏⾃⼰。
同时,他更巧妙地掌握了如何在隐藏的同时,传达给读者⾃⼰的观点,最终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
莫泊桑从描写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着⼿,把短篇⼩说的技艺运⽤到了尽善尽美的极致,形成了逼真、⾃然的写作风格。
他的叙述笔调⼏近⽩描,⽣动⽽惜墨如⾦,寥寥数笔,⼈物的环境、⽓氛跃然纸上。
(2)美国欧•亨利(1862年9⽉11⽇—1910年6⽉5⽇),美国现代短篇⼩说之⽗,他的作品有“美国⽣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叶⼦》、《⼆⼗年后》等。
他善于捕捉⽣活中令⼈啼笑皆⾮⽽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物的特点。
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
这就是⼈们常说的 “欧•亨利笔法”。
(3)俄国契柯夫(1860年1⽉29⽇-1904年7⽉15⽇),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师。
代表短篇⼩说《给博学的邻居的⼀封信》(处⼥座)、《变⾊龙》、《⽪靴》、《马姓》、《凡卡》等。
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民的⽇常⽣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
他的作品的两⼤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民的深切的同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

义愤填膺- 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博学多识- 学识广博、丰富。
人物
屠格 涅夫
都德
肖像 脸、头 发、胡 子、眼
语言 慢慢 地讲
行动 与福拜 楼拥抱
性格 博学 多识
主要作品
左拉
这些短语说明什么?
“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
“紧紧握握对方的
手”、 “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 头”……
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 特征?
找出对都德 左拉这两位作家进行肖
像、语言、行动描写的地方,在书上画出来, 并用短语概括一下二人的思想可行性特征。 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抓住了这四位作家的不 同性格特征,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 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请具体地说明?
福拜楼家族的星期天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 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 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 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 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 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 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 散文。
居伊·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 德· 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 逝世,年仅43岁。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 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 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 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里。幼年 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 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 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 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 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 布耶。路易· 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 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法律。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 征入伍。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难 过,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71年,战争结束后, 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开始从事写作。那时,大文学家 福楼拜成为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福楼拜决心 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 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但劝他 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 学创作的准备阶段。 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发表了,它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读者称他是 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从此,他一跃登上了法国文坛。莫泊桑的绝大部分作品是从这时 到1890年的10年间创作的。此间,他写成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还写了3 部游记、1部诗集及其它杂文。莫泊桑光辉的文学艺术成就,对世界文学宝库作出了突 出的贡献。他写作艺术技巧的成就,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后来的 欧洲及中国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年):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年):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就曾拜他为师。
著名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等。
他对19世纪末及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伊万·屠格涅夫(1818~1883年):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等。
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希腊与拉丁文。
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自然主义创始人,1872年成为职业作家,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
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被视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遗产的组成部分。
莫泊桑

莫泊教。 只有情节和人物才是应当着墨之处。另外, 作家不要做结论,而要把它留给读者。
《小说》,《莫泊桑随笔选》P88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
莫泊桑创作谈
“作者的想像,即使让读者模模糊糊地猜 测到,都是不允许的……一行一页,一字一 句都不应当有一丁点作者的观点和意图的痕 迹……他深深地藏匿自己,像木偶演员那样 小心翼翼地遮掩着自己手中的提线,尽可能 不让观众觉察他的声音。” 莫泊桑《居斯塔夫·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译本序》P2-3,外国文学出版 社1992年
2.描写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
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中,数量最多、认 识价值较大的是描写中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
的作品。如《项链》(1884)、《戴家楼》
(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
《雨伞》(1884)等。
莫 泊 桑 ( 法 )
项 链
背景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大资产阶级 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 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惟利是图的道德 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 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小资 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想极力跻 身于大资产阶级的行列,为此他们做出 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思考
分析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假项链:三处巧妙的暗示
1.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很爽快地答应:
“当然可以。” ---相当大方
2.四处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
去这个盒子”。---项链与盒子不是原的 3.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人“竟没 有打开盒子看”。---项链并不是什么贵重 首饰
玛蒂尔德形象
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青春 丧失的悲剧形象。 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 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者形象。 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最终通过诚实劳 动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很美好、很可爱 的女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作家莫泊桑简介
莫泊桑人物简介
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
其中许多作品流传深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等。
莫泊桑人物生平
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
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
他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评论,见解独特。
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栋别墅里。
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玩耍,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
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
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
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
路易·布
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法律。
同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
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士兵,心里十分难过。
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为了谋生,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长达数十年,这些经历使他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
1873年福楼拜开始指导莫泊桑的文学创作。
1874年,莫泊桑在巴黎福楼拜的寓所结识了左拉。
后来又通过福楼拜的介绍结识了伊万·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曾替莫泊桑审读手稿,并鼓励他阅读俄国作家的名著。
1875年,25岁的莫泊桑首次发表小说《人手模型》,杀人犯的手做成的模型竟复活了,而且又开始图谋不轨,最后“断手再植”方才平静下来。
这篇小说受到福楼拜的批评,告诫莫泊桑不要向壁虚造,而要立足于生活。
1876年左拉、莫泊桑、阿莱克西等人成立了自然主义文学集团,文学史是称其为梅塘集团。
莫泊桑倡议每人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写一篇小说,1880年结集出版,是为《梅塘之夜》。
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即在其中。
这是莫泊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说,他因此一举成名,开始了文学生涯。
莫泊桑的传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1890年这十年间创作的。
在这期间,他曾经自我调侃道:我像流星一样划进文坛。
而他自己的一生也如流
星般短暂。
但是毫无疑问,这颗流星是文坛最闪亮的一颗。
莫泊桑自1880年起偏头痛的发作日趋频繁,右眼的调节功能全部丧失,心跳紊乱,再加上他放浪形骸,因而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情绪屡见不鲜。
自1885年后,他转向长篇小说的创作,六部中除了《一生》外,其他五部都是这个时期的创作。
80年代末期,由于莫泊桑思想上阴郁苦闷与绝望情绪的加强,以及法国文学艺术中颓废倾向对他的影响,不仅他的作品中的批判力量锐减,而且他观察研究社会现象的兴趣也日趋淡薄。
他变得越来越内向。
因此,社会的主题消失不见了,而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现象乃至病态心理成了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如《皮埃尔和若望》、《我们的心》。
在此以后,莫泊桑除了原有的诸种疾病外,神经分裂症渐渐恶化。
1891年病情急转直下,求生的欲望使他四处求医,但又继续迷恋于放浪的生活。
1892年1月2日,莫泊桑自杀未遂,渐渐失去康复的信心。
五天后他被送入精神病医院。
1893年7月6日与世长辞,年仅43岁。
项链莫泊桑
项链是一篇短篇小说,由法国名作家莫泊桑作于1884年。
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
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
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
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
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玛蒂尔德既没有华贵的衣服,也没有闪闪发光的首饰,但是却热衷于参加上流晚会,热切渴望体会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为此不惜大力投资。
结果却意外的遗失项链,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还债生涯。
玫瑰色的手指甲被磨坏了,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以至于她和福雷斯蒂埃太太打招呼却没有被认出来。
最具讽刺意味的情节在于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
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玛蒂尔德辛苦还债十年,却被告知她当年借的是串假项链,想必自己很难接受那样的事实,但却真实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莫泊桑借此讽刺那些爱慕虚荣的妇人,同时赐予她们爱慕虚荣所导致的恶果。
本文以项链本身为线索,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的线索自然地带领读者走进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及其内心世界,深刻领略19世纪的法国小人物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悲剧现实。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者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羊脂球”与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所谓上层人物做对比,充分显示出前者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以及后者极端自私、寡廉鲜耻的丑恶灵魂。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1课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9课的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主要记叙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拜作家福楼拜为师的故事。
莫泊桑因为觉得自己的文章不生动就去请福楼拜指导,福楼拜直截了
当告诉他那是因为他的功夫不到家,并且要求莫泊桑要肯吃苦,勤练习,建议他详详细细地记录每天马车经过门前的情况。
莫泊桑全神贯注地观察,写下了一些作品,他再一次去请教福楼拜的时候,福楼拜肯定了他的进步,同时指点他除了要仔细观察,还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的特点。
莫泊桑虚心聆听,认真践行,终于写出了不少世界名著。
文章表达了只有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广积素材才能写出有特色的作品的观点。
莫泊桑人物评价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
他的短篇所描绘的生活面极为广泛,实际上构成了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一幅全面的风俗画,更重要的是,他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说的成就所奠定的。
由于莫泊桑亲身参加过普法战争,因此他在当代作家中就成为了这一历史事件最有资格的描述者。
他对战争的所见所闻是那般丰富,而他的体验感受又是那么深切,因此,他在整个创作的历程中始终执著于普法战争的题材,写出了一批以战争为内容的短篇。
毫无疑问,他是对这场战争描绘得最多的法国作家,可以说,这段历史由于有了莫泊桑才在法国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首要贡献,在于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平。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他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重要标志。
较之十九世纪前期巴尔扎克、斯丹达与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经完全摆脱浪漫主义色彩,更抛弃了传奇小说的一
切手法。
在选材上,莫泊桑的短篇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故事或图景为内容,平淡准确得像实际生活一样,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尾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写艺术吸引人。
在描述中,莫泊桑甚至不用情节作为短篇的支架与线路,更力戒曲折离奇的效果,他总以十分纤细、十分隐蔽、几乎看不见的线索将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把主要者突出出来并导向结局。
以他的名篇《一家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可言,所写的只是一个公务员家庭里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惟一可称为情节的仅仅是老太太的休克,但小说却绝妙地表现了公务员家庭生活的情景与他们的精神状态。
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生活现实,而且所有这些细节都写得生动真切,富有情趣,具有可读性的艺术魅力。
其它如《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戴丽叶春楼》《水上》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莫泊桑所有这些作品,实际上已形成了情节淡化与生活图景自然化的倾向,现代小说艺术的一个特点在他这里已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