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降血糖的方法
降血糖最有效的中草药

降血糖最有效的中草药在现代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一些中草药也被认为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那些被认为降血糖最有效的中草药。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黄连中的黄连素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此外,黄连还能够抑制糖原异生,减少葡萄糖的生成,进一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桑叶也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
这些成分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
同时,桑叶还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
葛根同样在降血糖方面表现出色。
葛根中含有葛根素,这种成分能够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而且,葛根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黄芪也是一味备受关注的中草药。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
研究发现,黄芪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血糖代谢。
它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还有一味草药叫地骨皮。
地骨皮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
它能够清虚热、凉血。
现代研究表明,地骨皮的水煎剂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等有关。
除了以上几种,玄参也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
它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
玄参中的某些成分能够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中草药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的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中草药辅助治疗时,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合理选择和使用。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血糖偏高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血糖偏高血糖偏高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长期高血糖不仅会引发糖尿病等疾病,还会给身体带来各种不适和并发症。
中医养生在调理血糖偏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养生调理血糖的有效方法。
1. 合理饮食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对于血糖偏高者来说,饮食控制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避免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食物,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
此外,合理分配饮食,每日进餐次数不宜过多,控制食量,饭后适当活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的稳定。
2. 中草药中医养生使用中草药调理血糖偏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苦瓜、金银花、黄芪等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可以作为日常饮品或食材使用。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配制个体化的中草药方剂,以起到调理血糖的效果。
3. 针灸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血糖偏高的调理同样有效。
中医认为,血糖偏高往往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针灸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促进体内气血的流通,从而达到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
定期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体内的生理环境,达到稳定血糖的效果。
4. 中医养生常识除了上述方法外,中医养生还强调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注意事项。
血糖偏高者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量运动也是调理血糖的有效手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
此外,避免长时间的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理血糖偏高。
合理饮食、中草药的应用、针灸治疗以及养生常识的遵守都是关键的调理手段。
但需要提醒的是,中医养生的调理方法应与西医疾病治疗相结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糖尿病中医方案

糖尿病中医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胰岛功能障碍导致血糖升高。
传统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糖尿病中医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应用领域。
1. 中药治疗: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气虚、阴虚、痰湿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药治疗的目标是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血糖代谢的正常运行。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四妙丸、参茸丸、六味地黄丸等,这些方剂具有滋阴降糖、健脾益气的功效。
2.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饮食调节,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多因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常引起。
因此,应注意调节饮食结构,限制糖分和油脂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同时,中医建议多吃些中药调理饮食,如苦瓜、黄芪等,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与胰脏、脾胃等器官相关,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4.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在治疗疾病中的常用手法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经络,调理脏腑功能,从而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捏揉、推拿、拍打等,通过对腹部、背部等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糖尿病中医方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来治疗疾病,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这种方案在糖尿病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并且与西医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降血糖的中草药秘方

降血糖的中草药秘方中草药降血糖偏方是降血糖较常用的方法。
如今糖尿病成为了一种常见病,人们都在寻求好的治疗方法。
其实一些中草药就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中草药降血糖偏方有哪些?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降血糖的中草药秘方,希望能帮到你。
降血糖的中草药秘方1、生地黄降血糖: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按每公斤体重2克计算,喂服实验动物,能使血糖明显下降,也能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
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2、赤芍降血糖:是清热、凉血、散瘀的佳品。
现代药理学证明它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3、丹参降血糖: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能化瘀、通络。
丹参煎剂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能持续5小时之久,且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丹参、花粉、葛根各15克,黄芪20克,五味子7克,忍冬藤、玄参各10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4、知母降血糖: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显。
用知母、天花粉、麦冬各12克,黄连5克组方煎服,能改善糖尿病上消(如口渴、多饮等)症状。
5、地骨皮降血糖: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
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
6、黄连降血糖: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
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7、葛根降血糖: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血压作用。
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降血糖食物1、奇亚籽降血糖乍一见小若芝麻状的奇亚籽是拥有高人气的超级食品,不管是从营养方面还是从减肥方面来看。
奇亚籽吸水后会膨胀,不仅有降低血糖的功效,还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
中医治疗糖尿病五个特效药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五个特效药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虽然西药在控制糖尿病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也有独特的优势。
下面介绍五个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方。
一、五味子中药方五味子被誉为“补五脏、滋六腑”的神奇药物。
它能够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帮助降低血糖。
配伍其他中草药,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提高降糖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材料: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淮山30克、牛膝20克、山药50克、赤小豆50克。
方法:将材料洗净,加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炖煮2小时,取汁饮用。
每日一剂,分两次饮用。
二、苦瓜中药方苦瓜含有一种叫苦瓜多肽的成分,被认为可以调节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非常有益。
具体做法如下:材料:苦瓜200克,黄豆50克,葱姜适量。
方法:苦瓜去皮、去瓤,切片备用。
将黄豆用水泡发,备用。
锅中加少量油,烧热后放入葱姜煸炒,然后加入苦瓜片和黄豆,继续翻炒片刻。
加入适量清水,炖煮1小时至苦瓜变烂。
每日一次,连续食用一周。
三、黄精中药方黄精是一味常见的中草药,它能够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同时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材料:黄精30克,山药3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适量。
方法:将黄精和山药洗净,切成片。
将瘦肉切成丁。
锅中加适量水,放入姜片煮沸后,加入黄精、山药和猪瘦肉,炖煮1小时至肉熟烂。
每日一次,连续服用一段时间。
四、桑叶中药方桑叶具有降糖作用,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需求量。
此外,桑叶还有利尿、降脂的功效,对病人全身状况的改善也非常有帮助。
具体做法如下:材料:新鲜桑叶100克,红豆30克,水适量。
方法:将桑叶洗净,切碎备用。
将红豆用水泡发。
将桑叶和红豆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
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
每日一次,连续服用数周。
五、芦荟中药方芦荟被称为“植物的医生”,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它对糖尿病的治疗非常有益,可以稳定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中药方子2024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患病率。
中药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一部分,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中药方子,包括其概述、正文内容以及结尾总结。
正文内容:一、黄芪降糖方1.食疗方面: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饮食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能够降低血糖的食物包括红枣、苦瓜和豆腐等。
2.中药方剂:黄芪、山药、枸杞等中药药材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和改善胰岛功能来降低血糖。
二、苦瓜降糖方1.食疗方面:苦瓜含有一种叫做苦瓜多肽的物质,可以增加肝脏糖原合成,调节胰岛功能,降低血糖。
2.中药方剂:苦瓜、黄芩、黄连等中药药材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葡萄糖利用率等途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
三、桑葚叶降糖方1.食疗方面: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桑葚叶。
它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
2.中药方剂:桑葚叶、黄精、三七等药材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等途径,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四、三七降糖方1.食疗方面: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2.中药方剂:三七、冬虫夏草、泽泻等药材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有效控制糖尿病。
五、冬虫夏草降糖方1.食疗方面:糖尿病患者可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木瓜和柚子等,有助于降低血糖,并提高人体免疫力。
2.中药方剂:冬虫夏草、黄连、山楂等中药药材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葡萄糖等途径,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结尾总结:中药方是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葡萄糖等途径,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方的疗效因人而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仍然需要精确的医学调节和饮食控制。
在选择中药治疗方法时,建议患者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饮食调节。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6种经典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6种经典方法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反应异常而导致血糖升高的慢性疾病。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已有数千年的治疗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典方法,在合理饮食和定期锻炼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典治疗手段之一,在糖尿病管理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
通过调整经络和脏腑功能,针灸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平衡。
研究表明,经常接受针灸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更好,血脂水平也得到改善。
二、中药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根据糖尿病病情和体质特点,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处方,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如黄芪、党参、五味子等,均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三、中医膳食疗法膳食疗法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个体的体质特点来调整膳食。
常见的中医膳食疗法包括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如薏苡仁、绿豆等,以及合理搭配食物,如梨与白果同食有降血糖的作用。
四、气功养生法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精神状态来达到身心健康的方法。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气功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功能,增强体内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和调节血糖的能力。
常见的气功练习包括太极拳、五禽戏等,可由专业指导员进行指导。
五、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通过对特定穴位和经络的刺激,调理机体功能,帮助恢复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
推拿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调节血糖水平。
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可通过揉、抓、按等手法进行刺激。
六、养生保健法养生保健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非常重要。
通过调整作息规律,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以提高免疫力和调节血糖的能力。
降血糖中药药方推荐控制糖病

降血糖中药药方推荐控制糖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升高。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治疗可采用中药疗法。
本文将推荐一些降血糖的中药药方,以帮助控制糖尿病。
一、黄芪苦瓜汤药方成分:黄芪30克,苦瓜30克,山药30克。
制作方法:1. 将黄芪、苦瓜、山药洗净切片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黄芪,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加入苦瓜和山药,继续煎煮20分钟;4. 过滤药液,取汁饮服。
服用方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建议早晨空腹服用,晚餐前饮服。
二、桑叶降糖汤药方成分:桑叶30克,黄精30克,天麻15克,玉米须30克。
制作方法:1. 将桑叶、黄精、天麻、玉米须洗净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以上药材,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过滤药液,取汁饮服。
服用方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建议早晨空腹服用,晚餐前饮服。
三、五叶参降糖汤药方成分:五叶参15克,苦瓜15克,山药30克,麦冬15克。
制作方法:1. 将五叶参、苦瓜、山药、麦冬洗净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以上药材,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过滤药液,取汁饮服。
服用方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建议早晨空腹服用,晚餐前饮服。
四、茯苓芡实降糖茶药方成分:茯苓30克,芡实30克,山药30克。
制作方法:1. 将茯苓、芡实、山药洗净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以上药材,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过滤药液,取汁冲泡成茶。
服用方法:每日1次,可随意时间饮服。
以上是一些中医认为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药方,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具体的药方还需要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同时,中药治疗需要适量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效果更佳。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中药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因个体差异产生不良反应。
中药虽然源自天然,但并非人人适用,注意安全性与疗效的平衡。
总之,中药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饮食控制和运动仍然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降血糖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糖尿病已是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糖尿病容易并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其严重。
在治疗糖尿病时一直是依靠控制饮食、运动和药物。
大家只注意西药的降糖作用,可是有许多中药也有很好的降糖作用。
现将十种天然中草药是糖尿病人降血糖的福星列举如下:
1.山药
入脾肺肾经,不寒不燥,具有补益脾胃、养肺滋肾之功。
配伍枸杞子、知母,可增加滋阴补肾之效;配伍薏米,可减少饮食。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尤其对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更佳。
2.黄芪
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效。
配伍山药、枸杞子、知母、天花粉,降血糖、尿糖疗效显著。
本品适用于糖尿病偏于脾胃虚弱及肺气不足者。
3.人参
具有滋补五脏、安精神、明目益精、补元气和健身延年的作用。
单用增加体力,大补元气。
配伍山药、知母、枸杞子、黄芪,可补益气血、生津止渴,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4.玄参
性味苦咸凉,入肺肾经,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的功效。
配伍黄芪、天花粉、丹参、黄芩、山栀子,本方有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口干嗜饮、尿多食旺、倦怠乏力者。
5.知母
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之功。
治燥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
《本草通方》曰:知母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热。
治消渴症的玉液汤系古代名方,其中即以知母、山药为主药。
6.枸杞子
补而不腻,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生津止渴、阴阳并补之功。
配伍五味子、黄精、元参,适用于偏于肝肾不足者,可改善消渴症状。
7.玉米须
性味甘、平,归胃、胆、肾诸经,有利尿、消肿、清热、降压降糖之功效。
糖尿病轻型患者可用玉米须30克水煎代茶饮,重者配伍黄芪、山药。
主治糖尿病口渴、多尿者。
8.生地、熟地
药理研究发现,无论是生地还是熟地皆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实验性高血糖。
地黄的降糖成分为地黄素。
9.天花粉
性味甘苦酸凉,归肺肾经,有生津止渴、益胃降火润燥等功效。
《本经》曰: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
常与知母、山药、麦冬、枸杞子、黄芪配伍,主治阴虚型糖尿病。
10.苦瓜
药理研究表明:苦瓜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苦瓜提取物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抗体均有明显的结合反应,表明它与胰岛素有共同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
苦瓜粗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通过上述介绍天然中草药是糖尿病人降血糖的福星的内容,相信大家对天然中草药降血糖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如果出现糖尿病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下面介绍四种中医推拿降血糖的方法。
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可通过一些自我的推拿帮助治疗糖尿病。
(一) 头部推拿
推拿头部的作用既可以引起神经兴奋,又可以抑制神经,从而达到调节平衡的作用,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相对平衡。
常用手法如下:
1.迎香按摩拇指或中指尖部压在迎香穴上,双手微微颤动,徐徐用力。
每次连续300~500次左右,频率每分钟3次以上。
2.风池按摩大拇指尖部压在风池穴上,其他四指自由摆动,微微用力。
此法可疏筋活络,使气血通畅。
每次连续200~300次,频率每分钟100次。
3.头部按摩用手指紧紧接着头的顶部,微微颤动用力。
它的主要作用可松弛大脑皮层.改善大脑血液循环。
每次连续做300~500次,频率每分钟100次,速度要快而有力。
4.其他:在攒竹、太阳、睛明、承浆、太阳、百会、胰点(耳〕、神门(耳)、内分泌(耳)处用按、点、推、叩、振、颤等手法按摩。
(二)腹部推拿
推拿腹部结肠主要运用推、拿、摩、点等手法进行治疗。
推拿腹部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加速消化与吸收,进而改善胰脏的营养,使胰脏血液供应不足得到纠正,利于胰岛素功能的恢复。
双手平放在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推拿,每次5~10分钟,频率每分钟60~90次。
(三)四肢推拿
手法以向心推拿为主,运用推、按、点、揉等手法,改善四肢微循环,促进组织代谢,加速细胞对糖的吸收利用,临床观察证明有降低血糖、减少尿糖、改善症状的作用。
1.上肢推拿一只手放在另一臂的内侧,从手腕部起在里推到腋部,每次3~5分钟,每分钟70~100次。
2.下肢推拿双手从大腿内侧的根部往下推到脚腕部,再从足后根部往上回推,每次5~10分钟,每分钟50~80次。
本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供血、活血化淤、软化血管等作用。
3.按足三里:用双手的拇指尖部,按在足三里穴处,徐徐用力,每次约1~3分钟。
本法具有促进胃肠消化和吸收、增强体质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