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

合集下载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缩写为“PMS”)(提示:以下图文资料属于成都华标企管的原创,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资料来源: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什么是“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

标准的名称是《设备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缩写为“PMS”(P lant M anagement S ystem- Requirement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

是从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设备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形成企业设备管理最基本的通用要求,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设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注1: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注2:2013年1月,蒋良君和黄集长修订标准草案,2013年1月到3月22日,共收到23多份(名单,见标准编写参与者。

)国内设备管理专家、学者及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士对优化标准草案的反馈意见。

4-5月份,由设备管理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 2012版的《设备管理体系-要求》作了大量修改,使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更翔实、全面,且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更具指导性。

注3:于2013年8月,在桂林“全国首届PMS(设备管理体系)大会”上,正式发布《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T1-2013。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缩写为“PMS”)(提示:以下图文资料属于成都华标企管的原创,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资料来源: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什么是“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

标准的名称是《设备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缩写为“PMS”(P lant M anagement S ystem- Requirement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

是从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设备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形成企业设备管理最基本的通用要求,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设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注1: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注2:2013年1月,蒋良君和黄集长修订标准草案,2013年1月到3月22日,共收到23多份(名单,见标准编写参与者。

)国内设备管理专家、学者及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士对优化标准草案的反馈意见。

4-5月份,由设备管理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 2012版的《设备管理体系-要求》作了大量修改,使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更翔实、全面,且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更具指导性。

注3:于2013年8月,在桂林“全国首届PMS(设备管理体系)大会”上,正式发布《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T1-2013。

设备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设备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设备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设备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是指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个设备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一般性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一、背景和目的背景:简要介绍为何需要设备标准化管理,包括设备数量增加、管理难度提高等情况。

目的: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延长设备寿命。

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管理组织结构设备管理团队:成立设备管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

设立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三、设备分类和编号设备分类:根据设备类型、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类。

制定设备分类标准。

设备编号:为每台设备分配唯一的编号。

设立编号规则,便于管理和查询。

四、设备采购和验收流程采购前: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需求。

制定设备采购标准,包括技术规格、质量标准等。

采购中:设立采购审批流程,确保合规采购。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明确的采购合同。

验收后:制定设备验收标准和流程。

验收合格后,及时登记设备信息。

五、设备领用和归还流程领用前:提前申请设备领用,明确用途。

验证领用人资格。

领用中:设立领用审批流程。

记录设备领用信息。

归还后:设立设备归还流程,确保设备的完好归还。

更新设备台账。

六、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保养:制定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按时保养。

设立定期巡检制度。

维修处理:设立设备故障报修流程。

建立设备维修记录。

七、设备报废和处置报废条件:制定设备报废标准和条件。

设立设备报废申请流程。

处置流程:制定设备处置流程,包括资产清理和报废处理。

确保设备处置符合法规要求。

八、设备台账和档案管理设备台账:建立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备信息。

定期更新设备台账。

档案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合同、维护记录等。

设立档案查阅流程。

九、培训和考核培训:为设备管理员和使用人员提供设备管理培训。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

考核:设立设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2024年标准化设备管理制度

2024年标准化设备管理制度

2024年标准化设备管理制度一、概述标准化设备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对设备的购买、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设备管理,并对设备的分类、购置、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进行详细规定。

二、设备分类与编码根据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将设备划分为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和管理设备三大类。

每一类设备需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以便于管理和查询。

三、设备购置与验收1. 设备购置需提前编制设备购置计划,并明确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格。

2. 购置的设备应进行招标或询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购销合同。

3. 设备交付前,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和性能指标检测等内容。

4. 只有经过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四、设备使用与维护1.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设备使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设备状态的检查和维护。

3. 设备维护需制定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换消耗品等工作。

4. 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五、设备报废与更新1. 设备的报废时限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技术状况确定,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需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设备应进行彻底的封存和标识,并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和处理。

3. 设备的更新需进行重新购置和验收,并将新设备与旧设备进行比对,确保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六、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使用过程中需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3. 设备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和防护装置等方面需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七、设备管理系统建立与运营1. 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设备台帐、维修记录、故障报告等,以便于查询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化研究(2020)

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化研究(2020)

77..77 设Pl备an维t 修Re管pa理iring Management 77..8 设Pl备an故t 障Fa管ilu理re Management 77..99 备Pl件an资t 材Sp管ar理e Management
7.10 Pla7n.t1R0e设no备v改at造io与n &更新Updating
7.7 设Ea备rly前S期ta管ge理Management 7.8 基Fu础n管da理mental Management
77..1111 I信nf息or系m统ation System 7.12 Smart manufacturing and M7.1ai2n智te能na制nc造e与维护 77..1133 设So备ci社al会Se服rv务ice of Plant
响应标准, 积极推进, 中国第一 家接受评 价企业!
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定位
国际设备管理机构与组织分布概况
中国《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兼容并蓄
NOSRMTRHT AM评ER价IC体A

ISO 55000
TC319 欧洲评 价指标
EUROPE
海湾地区 资产管理
评价
LATIN AMERICA
AFRICA
8 Inspecti8on检&查P与e绩rf效or评m价ance Audit 9 Continu9o持us续Im改p进rovement
6 S支u持pporting 666...112主MKn要aoi支nw持lSeu重dpg点peoMrtianngaPgeominet nt & 6T.r2a知ini识ng管理与培训 6.3 Shop-floor Management & 6Im.3 p现ro场v管em理e与nt改善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缩写为“PMS”)(提示:以下图文资料属于成都华标企管的原创,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资料来源: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什么是“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

标准的名称是《设备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缩写为“PMS”(P lant M anagement S ystem- Requirement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

是从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设备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形成企业设备管理最基本的通用要求,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设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注1: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注2:2013年1月,蒋良君和黄集长修订标准草案,2013年1月到3月22日,共收到23多份(名单,见标准编写参与者。

)国内设备管理专家、学者及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士对优化标准草案的反馈意见。

4-5月份,由设备管理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 2012版的《设备管理体系-要求》作了大量修改,使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更翔实、全面,且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更具指导性。

注3:于2013年8月,在桂林“全国首届PMS(设备管理体系)大会”上,正式发布《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T1-2013。

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

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

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
首先,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应包括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管理、领用、维护保养、报废处理等方面的规范。

在设备采购环节,应建
立明确的采购流程和标准,明确采购程序、资金预算、供应商选择
标准等,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企业的生产需求和质量要求。

在设备
验收和入库管理方面,应建立严格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入库设
备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并建立详细的入库台账,便于设备的追
溯和管理。

其次,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还应包括设备领用和归还管理。


设备领用环节,应建立明确的领用流程和规定,规范设备领用的程
序和权限,确保设备的合理利用和安全保管。

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应建立定期检查和保养计划,明确保养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
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设备报废处理方面,应建立明确的报
废标准和程序,对于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防止影响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

另外,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还应结合信息化手段,建立设备档
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对设备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进
行全面、规范的管理,以便于设备的追溯和管理分析。

同时,还可
以借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预防性维护,提高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总之,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企业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适合自身的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并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管理方法,旨在确保仪器设备
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该管理体系涵盖了仪器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首先,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选购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企业需要明确需要的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确保选购到适合自身需求的设备。

同时,也需要在验收环节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以验证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

其次,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设备的使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校准、润滑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准确性。

最后,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记录和文档管理制度。


业应编制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记录、维修记录等,以便进行设备的追溯和管理。

此外,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记录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维修记录等,以便进行故障分析和问题解决。

总之,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通过规范
化管理仪器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和维护等环节,实现设备质量的有效控制和提升。

企业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一管理体系,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因设备问题引起的生产事故和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
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是指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规范和流程,以确保组织内的设
备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使用和维护。

这个体系涵盖了设备采购、设备入库、设备使用、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目的是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首先,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需要明确定义设备的需求和规格。

在设备采购环节,组织应明确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数量和资金预算等内容,并制定采购程序和流程。

通过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确保采购到的设备符合质量标准和价格合理。

其次,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需要规范设备的入库管理。

在设备进入组织后,要
进行验收和登记,确保设备的数量、型号和性能与采购要求一致。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应及时反馈给供应商或厂家进行处理。

同时,设备应有明确的存放位置和编号,方便后续的管理和查找。

在设备使用阶段,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通过制定
操作规程、培训员工和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设备故障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最后,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还包括设备报废处理和设备更新计划。

对于老化、
不再安全可靠或不再满足组织需求的设备,应制定报废处理程序,包括设备清理、数据备份和环保处理等。

同时,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情况,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是组织保证设备管理质量的基础,通过建立统一的
管理规范和流程,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进而提升组织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