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1、在工程中380/220V三相平衡负荷旳计算电流:
I js
Pjs
Pjs
1.52Pjs
3 Ue cos 0.658 cos cos
式中:Ue ----三相设备旳额定电压, Ue 0.38kV
2、在工程中220V单相负荷旳计算电流:
。
I js
U ed
Pjs cos
Pjs 0.22 cos
4.55Pjs cos
方案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拟定计算容量时,采用单位指标法
计算,并根据所计算旳成果,拟定本工程所需电力变压器旳台数和每 台旳容量。
注:1)当空调冷水机组采用直燃机时,用电指标一般比电动压缩
机制冷时旳用电指标降低25—35VA/㎡。 表中所列旳用电指标为上限值,是按空调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
在0.85~1。
KQ—无功功率同步系数。对于配电干线计算负荷,K取值范围一般在 0.93.~0.97;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K取值范围一般在0.95~1。
4
二、二项式法 三、利用系数法 四、利用多种用电指标旳负荷计算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还未拟定,但须作出初步旳负荷计算时。如:供配 电系统处于规划阶段时;
8
二、设备容量旳计算:
1、单台设备旳容量为设备名牌上旳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 2、多台设备旳容量为总设备容量之和,再乘以需要系数。 3、季节性负荷,如:空调制冷设备和采暖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 设备容量。 4、成组用电设备旳设备容量计算时,不涉及备用设备。 5、消防设备遇火灾时,必须切除旳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 量。 6、照明设备旳设备容量,必须将灯泡旳功率加上灯具旳功率。如: 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均将灯泡旳额定功 率加上镇流镇流器旳损耗功率。如:低压钠灯、低压卤钨灯、均需 要将灯泡旳额定功率再加上灯具上旳变压器旳功耗。
总负荷计算公式

总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供配电系统的规模和容量。
总负荷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负荷计算公式:
1. 平均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平均功率× 时间
2. 最大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最大功率× 时间
3. 功率因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功率因数× 时间
4. 需要系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需要系数× 时间
5. 负载率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负载率× 时间
这些公式中,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功率因数、需要系数和负载率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其中,功率因数和需要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反映了用电设备的效率和负荷分布情况。
负载率则反映了设备的利用情况和负荷的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计算,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总负荷值。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 5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 乘2)就是电流, 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例1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0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 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3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 2 千瓦的三相( 平衡时) 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 8 安。
【例2】30 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指380 伏三相交流侧)【例3 】3 2 0 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 安(指380/220 伏低压侧)。
单相及三相负荷计算方法

单相及三相负荷计算方法单相负荷计算方法:1.确定负荷类型:首先,需要了解所需计算的负荷类型是什么。
常见的单相负荷类型包括照明负荷、电动机、暖气、空调等。
2.计算负荷功率:根据负荷类型,使用相应的公式计算负荷功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负荷功率计算公式:-照明负荷:负荷功率=用电灯泡数量×瓦数-电动机负荷:负荷功率=电动机功率×功率因数-暖气负荷:根据所使用的暖气设备的功率来计算负荷功率-空调负荷:负荷功率=空调功率×功率因数3.计算负荷电流:根据计算得到的负荷功率,使用下述公式计算负荷电流:-单相负荷电流=负荷功率/(电压×功率因数)4.确定负荷需求:综合考虑负荷的运行时间和负荷需求,可以计算出负荷的需求。
根据负荷的需求,决定所需的供电系统容量。
三相负荷计算方法:1.确定负荷类型:与单相负荷计算类似,首先需要确定负荷的类型,例如照明、电动机、加热装置等。
2.计算负荷功率:根据负荷类型,使用相应的公式计算负荷功率。
与单相负荷不同的是,在三相负荷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和线路类型(星形或三角形)。
-照明负荷:负荷功率=用电灯泡数量×瓦数-电动机负荷:负荷功率=电动机功率×功率因数-加热负荷:根据所使用的加热装置功率来计算负荷功率3.计算负荷电流:根据计算得到的负荷功率,使用下述公式计算负荷电流:-三相负荷电流=负荷功率/(电压×√3×功率因数)4.确定负荷需求:综合考虑负荷的运行时间和负荷需求,可以计算出负荷的需求。
根据负荷的需求,决定所需的供电系统容量。
总结:单相负荷计算和三相负荷计算的主要区别在于计算负荷电流时的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系统特点来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
单相及三相负荷计算方法

单相及三相负荷计算方法单相负荷计算方法:1.确定负荷类型:确定需要供电的设备的负荷类型,如照明、空调、电热器等。
2.确定设备功率: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确定设备的功率需求。
3.确定设备数量:确定需要供电的设备数量。
4.计算总负荷:将每个设备的功率需求相加,得到总负荷大小。
三相负荷计算方法:1.确定负荷类型:同样需要确定需要供电的设备的负荷类型。
2.确定设备功率:与单相负荷计算方法类似,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确定设备的功率需求。
3.确定设备数量:同样需要确定需要供电的设备数量。
4.计算总负荷:对于三相负荷计算,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和平均功率因数校正因子。
功率因数是用来表示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参数,可以通过设备的标牌上的参数或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平均功率因数校正因子是一种校正因子,用来校正三相系统中功率因数的影响。
计算总负荷时,需要将每个设备的功率需求乘以功率因数和平均功率因数校正因子,然后将结果求和,得到总负荷大小。
单相和三相负荷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重要性不能被低估。
如果负荷计算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过载或不稳定,甚至可能损坏设备。
因此,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应尽可能准确地确定设备的功率需求,并考虑功率因数和平均功率因数校正因子。
此外,还需要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
如果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增加设备需求,在负荷计算时应预留一定的余量。
总之,单相和三相负荷计算方法是确定一个建筑物或工业设备所需的电力负荷大小的重要工具。
正确的负荷计算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避免过载和设备损坏。
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如果
I e 20 A
I qd 20 A 7 140 A I jf
Ie
----尖峰电流 ----启动电流 -----额定电流
(2):单台绕式电动机:
I jf I qd (2 3) Ie
18
例9:某系统,使用2台10kW电动机;2台5kW电动机
多台电动机:公式为
I jf Iqd1 Ie(台) n
Pe1 10kW,I e1 20 A,I qd1 140 A Pe 2 5kW,I e 2 10 A,I qd2 20 A I jf 20 A 7 20 A 10 A 10 A 180 A
7
第二节 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负荷计算
一、负荷计算的内容:
1、设备容量:也称装机容量。是设备名牌上的额定容量或额定 功率。 2、计算容量:也称计算负荷。是选择变压器、确定备用电源容 量,确定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的依据。 3、计算电流:是计算负荷下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是选择变压 器、选择电气元件、确定电缆、导线、计算电压偏差、功率损 耗的依据。 4、尖峰电流:是负荷起动时的最大电流。是计算电压降、电压 波动、选择电缆、导线、选择电气元件及保护元件的依据。
8
二、设备容量的计算:
1、单台设备的容量为设备名牌上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 2、多台设备的容量为总设备容量之和,再乘以需要系数。 3、季节性负荷,如:空调制冷设备和采暖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 设备容量。 4、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计算时,不包括备用设备。 5、消防设备遇火灾时,必须切除的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 量。
。
2、在工程中220V单相负荷的计算电流: Pjs Pjs 4.55Pjs I js U ed cos 0.22 cos cos
变电站的负荷计算概念

变电站负荷计算概念1. 负荷计算的目的变电站的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变电站的供电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优化电力资源的分配。
通过负荷计算,可以确定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值等关键参数。
2. 负荷计算的方法负荷计算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单位容量法:根据单位面积或单位用户的用电负荷,乘以相应的面积或用户数量,得到总的负荷需求。
负荷密度法:根据地区的用电历史数据,确定负荷密度,再乘以变电站供电区域的总面积,得到总负荷需求。
3. 负荷计算的依据进行负荷计算的主要依据包括:地区的用电历史数据:包括过去几年的用电量、用电结构、用电趋势等。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了解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及重大企业规划等信息。
地区电网规划:了解地区电网的结构、线路容量、无功补偿配置等信息。
行业标准和规范:如电力系统的设计规范、变压器和电机的额定容量等。
4. 负荷计算的结果通过负荷计算,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变电站的总供电容量:用于确定变压器和其他关键设备的配置。
最大负荷需求:用于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稳定性。
平均负荷需求:用于评估电力系统的平均运行状况。
无功补偿需求:用于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和容量。
5. 负荷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负荷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用电历史数据、经济发展规划等。
考虑未来用电需求的变化,如新产业的发展、新技术的推广等。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算方法和参数,如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调整负荷密度。
考虑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合理配置变压器和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1.确定负荷类型:首先需要根据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负荷的类型。
一般来说,负荷可以分为三类:恒定负荷、瞬时负荷和逐时变化负荷。
恒定负荷是指功率相对稳定的负荷,如电灯、电机的基本负荷。
瞬时负荷
是指短时间内超载的负荷,如电动机起动时的负荷。
逐时变化负荷是指随
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负荷,如空调、电炉等。
2.收集负荷数据:根据负荷类型,需要收集相应的负荷数据。
对于恒
定负荷,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实地测量来获取负荷值。
对于瞬时负
荷和逐时变化负荷,可以通过观察负荷的工作周期和峰值来确定负荷值。
3.计算负荷:根据收集到的负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
对于恒定负荷,可以直接将负荷值相加得到总负荷。
对于瞬时负荷和逐时变化负荷,需要
将负荷按照时间分配,然后计算平均负荷。
此外,还需要考虑负荷的功率
因素,以确保系统的功率平衡。
4.容量规划:根据计算得到的负荷值,进行容量规划。
容量规划是指
确定供电设备的容量,包括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等。
容量规划需要综合
考虑负荷的峰值和根据经验估计的未来负荷增长率,以确保供电设备的容
量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总的来说,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是根据负荷类型收集数据,计算负荷,并进行容量规划。
这种方法能够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为
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
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