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有理数解答题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试卷分类汇编有理数解答题(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试卷分类汇编有理数解答题(附答案)一、解答题1.已知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且 G为线段上一点,两点分别从点沿方向同时运动,设点的运动速度为点的运动速度为,运动时间为 .(1)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2)若,试求为多少时,两点的距离为;(3)若,点为数轴上任意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的值. 2.已知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试着探索:(1)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这样的整数是________;(2)利用数轴找出,当时,的值是________;(3)利用数轴找出,当取最小值时,的范围是________.3.在数轴上,点A,点B分别表示数,则线段AB的长度可以用表示.例如: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2,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 .(1)若线段AB的长表示为6, ,则ab的值等于________;(2)已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P表示的数是x,且的最小值是4,若,则b=________;(3)已知点A在点B的右边,且,若,,试判断的符号,说明理由.4.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解答下列式子:(1)比较a,,c的大小(用“<”连接);(2)若,试化简等式的右边;(3)在(2)的条件下,求的值.5.如图所示,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其中,.设点所对应的数之和是,点所对应的数之积是 .(1)若以为原点,写出点所对应的数,并计算的值;若以为原点,又是多少?(2)若原点在图中数轴上点的右边,且,求的值.6.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2,点B表示10,点C表示20,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32个长度单位.动点P 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初三数学有理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有理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1)计算:2sin30°+(﹣1)2﹣|2﹣|(2)解方程:x2+2x﹣2=0。
【答案】(1);(2)x1=﹣1+,x2=﹣1﹣【解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二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方程变形后,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
试题解析:(1)原式=2×+1﹣2+=;(2)方程变形得:x2+2x=2,配方得:x2+2x+1=3,即(x+1)2=3,开方得:x+1=±,解得:x1=﹣1+,x2=﹣1﹣。
【考点】实数的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A.3B.﹣3C.±3D.任意实数【答案】A.【解析】根据分式分子为0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分式的值为0,则必须.故选A.【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3.计算:.【答案】.【解析】针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试题解析:解:原式=.【考点】1.实数的运算;2.负整数指数幂;3.零指数幂;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5.绝对值.4.(1)计算:|﹣2|﹣(﹣)0+()﹣1(2)化简:(﹣)•.【答案】(1)4;(2)2a+12.【解析】(1)分别根据0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原式=2﹣1+3=4;(2)原式====2a+12.【考点】1.实数的运算2.分式的混合运算3.零指数幂4.负整数指数幂.5.下列各数:,π,,cos60°,0,,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据无理数定义得有,π和是无理数.故选B.【考点】无理数.6.如图,按此规律,第6行最后一个数字是,第行最后一个数是2014.【答案】16, 672【解析】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字构成等差数列1,4,7,10…,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字为1+3(n﹣1)=3n﹣2,∴第6行最后一个数字是3×6﹣2=16;3n﹣2=2014解得n=672.因此第6行最后一个数字是16,第672行最后一个数是2014.故答案为:16,672.【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7. -2的倒数是()A.2B.-2C.D.【答案】C.【解析】根据两个数乘积是1的数互为倒数的定义,因此求一个数的倒数即用1除以这个数.所以的倒数为. 故选C.【考点】倒数.8.-2的绝对值是()A.2B.-2C.D.-【答案】A【解析】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故选A 【考点】绝对值的性质 .9.-2的相反数是( )A.-B.C.-2D.2【答案】D.【解析】根据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2的相反数是:﹣(﹣2)=2.故选D.【考点】相反数.10.在-6、-2、0、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6B.-2C.0D.3【答案】A.【解析】∵3>0>-2>﹣6,∴最小的数是﹣6.故选A.【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11. 2的相反数是【】A.2B.C.D.【答案】B。
黄冈市中考数学 有理数解答题专题练习(及答案)

黄冈市中考数学有理数解答题专题练习(及答案)一、解答题1.观察下列两个等式:2﹣=2× +1,5﹣=5× +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 ﹣b=ab+1的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2,),(5,),都是“共生有理数对”.(1)数对(﹣2,1),(3,)中是“共生有理数对”的是________;(2)若(m,n)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m)________“共生有理数对”(填“是”或“不是”);(3)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共生有理数对”为________;(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4)若(a,3)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的值.2.已知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试着探索:(1)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这样的整数是________;(2)利用数轴找出,当时,的值是________;(3)利用数轴找出,当取最小值时,的范围是________.3.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相邻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2,3},{4,5,6},…,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每一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所有元素均为有理数的集合满足:当有理数x是集合的一个元素时,2019−x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又称为黄金集合,例如{0,2019}就是一个黄金集合,(1)集合{2019}________黄金集合,集合{−1,2020}________黄金集合.(填“是”或“不是”) (2)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是否存在最小的元素?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元素,否则说明理由;(3)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整数M,且16150<M<16155,则该黄金集合中共有多少个元素?请说明你的理由.4.在学习绝对值后,我们知道,表示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 如: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而,即表示5、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有: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所以表示5、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数轴上P、Q两点的距离为3,且点P表示的数是2,则点Q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1,那么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_______;(4)满足的整数的值为________.(5)的最小值为________.5.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B=14,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1)若b=-4,则a的值为________.(2)若OA=3OB,求a的值.(3)点C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若O为AC的中点,OB=3BC,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6.阅读材料:求的值.解:设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将下式减去上式,得即请你仿照此法计算:(1)(2)7.已知:是最大的负整数,且、b、c满足(c﹣5)2+| +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b、c的值: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1之间运动时(即0≤x≤1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8.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a、b满足|a﹣20|+(b+10)2=0,O是数轴原点,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2)t为何值时,BQ=2AQ.(3)若在点Q从点B出发的同时,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一直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而点Q运动到点A时,立即改变运动方向,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在点Q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合适的t值,使得PQ=6?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阅读理解: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点C在线段AB上).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知识运用: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1)数________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10.阅读下列材料:对于排好顺序的三个数: 称为数列 .将这个数列如下式进行计算: ,,,所得的三个新数中,最大的那个数称为数列的“关联数值”.例如:对于数列因为所以数列的“关联数值”为6.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求出“关联数值”,如:数列的“关联数值”为0;数列的“关联数值”为 3...而对于“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6.(1)数列的“关联数值”为________;(2)将“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不同的数列,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是________,取得“关联数值”的最大值的数列是________(3)将“ ”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不同的数列,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10,求的值,并写出取得“关联数值”最大值的数列.11.观察下列等式,,,把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________.(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计算结果: =________.12.观察数轴,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则A,B两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B=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多项式的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O是数轴原点,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设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若满足AM = BM,则 ________.(3)若A,M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则B,M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4)若满足AM + BM =12,则 ________.(5)若动点M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在此新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则点M所对应的数 ________.13.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20,点C表示数30,我们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两点的大写字母一起标记.比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记作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记作BC…(1)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记作AC,则AC的长为________;若数轴上有一点D满足CD=AD,则D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2)动点B从数1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C在数轴上运动,点A、C 的速度分别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①若点A向右运动,点C向左运动,AB=BC,求t的值________;②若点A向左运动,点C向右运动,2AB−m×BC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则2AB−m×BC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14.如图,有两条线段,AB=2(单位长度),CD=1(单位长度)在数轴上运动,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线段BC的长=________;(2)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BC=6(单位长度),求t的值;(3)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0<t<24时,M为AC中点,N为BD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15.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a、点B表示数b,a、b满足|a﹣40|+(b+8)2=0.点O是数轴原点.(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2)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使AC=2BC,则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3)现有动点P、Q都从B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移动;当点P移动到O点时,点Q才从B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P 到达A点时,点Q就停止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问:当t为多少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16.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点位置如图所示:(1)判断代数式的符号;(2)化简:17.已知数轴上顺次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数a、b、c,并且满足(a+12)2+|b+5|=0,b与c互为相反数。
最新初中数学试卷有理数解答题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试卷有理数解答题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一、解答题1.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而|5|=|5-0|,即|5-0|表示5和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类似的,有:|5-3|表示5和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和-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和b,那么点A和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
利用以上知识:(1)求代数式|x-1|+|x-2|+|x-3|+…+|x-100|的最小值=________。
(2)求代数式|x-1|+| x-1|+| x-3|+| x-4|的最小值。
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运动,当点Q到达点A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单位:秒.(1)求时,求点P和点Q表示的有理数;(2)求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时的t值;(3)当t的值为多少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与点Q表示的有理数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3.已知数轴上的两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和b,O为数轴上的原点,如果有理数a,b 满足(1)求a和b的值;(2)若点P是一个动点,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请问经过多长时间,点P恰巧到达线段AB的三等分点?(3)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N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开始向左运动,点P与点M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M,点P与点N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N,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M+PN=1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点、、是数轴上三点,点表示的数为,, .(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________.(2)动点,同时从,出发,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①求数轴上点,表示的数(用含的式子表示);② 为何值时,点,相距个单位长度.5.观察下列等式,,,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________(2)计算: ________(3)探究并计算:6.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2,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若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中考数学真题知识分类练习试卷:有理数(含答案)

有理数一、单选题1.【湖南省娄底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2019的相反数是()A. B. 2019 C. -2019 D.【答案】C2.【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3的相反数是()A. 3B.C. -3D.【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反数的定义.3.【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计算的结果是()A. 0B. 1C. ﹣1D.【答案】A【解析】分析:先计算绝对值,再计算减法即可得.详解:=﹣=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和有理数的减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4.【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1-|=.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5.【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2的绝对值是A. B. C. D.【答案】B6.【浙江省金华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在0,1,﹣,﹣1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 0B. 1C.D. ﹣1【答案】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详解:∵-1<-<0<1,∴最小的数是-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7.【浙江省金华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在0,1,﹣,﹣1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 0B. 1C.D. ﹣1【答案】D8.【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50 000 000km2.把“1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5×108B. 1.5×107C. 1.5×109D. 1.5×106【答案】A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150 000 000=1.5×108,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9.【江苏省盐城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盐通铁路沿线水网密布,河渠纵横,将建设特大桥梁6座,桥梁的总长度约为146000米,将数据14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D.【答案】A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将14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46×10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0.【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倒数是()A. 4B. -4C.D. 16【答案】B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解答.详解:∵-×(-4)=1,∴的倒数是-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倒数,关键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注意:负数的倒数还是负数.11.【安徽省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绝对值是()A. B. 8 C. D.【答案】B【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数轴上表示数-8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8,所以-8的绝对值是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概念,熟记绝对值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2.【2019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的相反数是()A. B. C. D.【答案】A【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2与-2只有符号不同,所以2的相反数是-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属于中考中的简单题13.【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3的相反数是()A. 3B. ﹣3C.D. ﹣【答案】A14.【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数学试卷】如果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可记为()A. B. C. D.【答案】C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详解:如果向东走2m时,记作+2m,那么向西走3m应记作−3m.故选C.点睛:考查了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15.【天津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计算的结果等于()A. 5B.C. 9D.【答案】C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详解:(-3)2=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比较简单,注意负号.16.【山东省滨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 2+(﹣2)B. 2﹣(﹣2)C. (﹣2)+2D. (﹣2)﹣2【答案】B17.【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8的相反数是()A. ﹣8B.C. 8D. ﹣【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8的相反数是8,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18.【江苏省盐城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2019的相反数是()A. 2019B. -2019C.D.【答案】A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详解:-2019的相反数是2019.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反数的定义,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9.【湖北省黄冈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相反数是()A. -B. -C.D.【答案】C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详解:-的相反数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学科&网20.【四川省宜宾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3的相反数是()A. B. 3 C. ﹣3 D. ±【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2600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21.A. B. C. D.【答案】B22.【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2019年5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0公里、远地点高度为40万公里的预定轨道.将数据4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 D.【答案】B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1万=10000=104.详解:40万=4×10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23.【天津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某主题公园共接待游客77800人次,将778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B. C. D.【答案】B二、填空题24.【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计算:=____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解答即可.详解:|﹣2+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根据法则计算.25.【湖北省黄冈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实数16 8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8×107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 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16800000=1.68×107.故答案为:1.68×10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确定a与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6.【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写出一个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_____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分析: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以得到答案.详解:设|a|=-a,|a|≥0,所以-a≥0,所以a≤0,即a为非正数.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应用和定义.27.【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写出一个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_____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28.【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如图,在数轴上,点、分别表示数、.(1)求的取值范围.(2)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应落在()A.点的左边 B.线段上 C.点的右边【答案】(1).(2)B.。
【精选】有理数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精选】有理数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cb699b08a1284ac850437d.png)
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点 以 单位每秒的速度运动,当 , 相遇时, 停止运
动,求此时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 (1)解:∵ 是最大的负整数, ∴ b=-1,
∵
,
∴ a=-3,c=6
(2)解:设当 点与 点重合时,对折点为 D, 则 D 点的坐标为(-2,0), ∴ 此时与 点重合的点对应的数是-10
(5)当 a=________时,|a﹣1|+|a+2|+|a﹣3|+|a+4|+|a﹣5|+…+|a+2n|+|a﹣(2n+1)|的值最 小,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1)2;6 (2)解:此题可以理解为数轴上一点到-2,1 的距离的和是 3,由于 1 到-2 的距离就是 3,, 故当-2≤x≤1 的时候即可满足条件,又因为 x 是整数,所以 x 的值可以为:-2,-1,0,1.
(3)2t-4 (4)解:当点 P 在点 C 的左边时,2t=3,则 t=1.5; 当点 P 在点 C 的右边时,2t=7,则 t=3.5. 综上所述,当 t 等于 1.5 或 3.5 秒时,P、C 之间的距离为 2 个单位长度.
【解析】【解答】解:(1)依题意得,点 C 是 AB 的中点,故点 C 表示的数是:
当 a 表示 的数 是 1 的时候, |a﹣ 1|+|a+5|+|a﹣ 4|的值最小, 当 a=1 的时候 ,|a ﹣ 1|+|a+5|+|a﹣4|=|1﹣1|+|1+5|+|1﹣4|=9; (5)|a-1|+|a+2|+|a-3|+|a+4|+|a-5|+…+|a+2n|+|a-(2n+1)|的值最小 ,则 a=1 当 a=1 时 原式=3+2+5+4+……+(2n+1)+2n
厦门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有理数解答题(及答案)

厦门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有理数解答题(及答案)一、解答题1.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三点,O为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12,点B表示的数为8,点C为线段AB的中点.(1)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当P、Q相遇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①当t为何值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②当t为何值时,点P、Q、C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以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三等分点(三等分点是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三等分的点).(直接写出结果)2.已知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试着探索:(1)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这样的整数是________;(2)利用数轴找出,当时,的值是________;(3)利用数轴找出,当取最小值时,的范围是________.3.在数轴上,点A,点B分别表示数,则线段AB的长度可以用表示.例如: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2,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 .(1)若线段AB的长表示为6, ,则ab的值等于________;(2)已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P表示的数是x,且的最小值是4,若,则b=________;(3)已知点A在点B的右边,且,若,,试判断的符号,说明理由.4.已知数轴上的两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和b,O为数轴上的原点,如果有理数a,b 满足(1)求a和b的值;(2)若点P是一个动点,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请问经过多长时间,点P恰巧到达线段AB的三等分点?(3)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N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开始向左运动,点P与点M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M,点P与点N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N,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M+PN=1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观察下列等式,,,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________(2)计算: ________(3)探究并计算:6.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B是数轴上位于点A右侧一点,且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B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A方向匀速运动;点P、点Q同时出发,当点P与点Q重合后,点P马上改变方向,与点Q继续向点A方向匀速运动(点P、点Q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当点P返回到达A点时,P、Q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点P返回到达A点时,求t的值,并求出此时点Q表示的数.②当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7.阅读材料:求的值.解:设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将下式减去上式,得即请你仿照此法计算:(1)(2)8.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
毕节市中考数学 有理数解答题(附答案)

毕节市中考数学有理数解答题(附答案)一、解答题1.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三点,O为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12,点B表示的数为8,点C为线段AB的中点.(1)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当P、Q相遇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①当t为何值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②当t为何值时,点P、Q、C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以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三等分点(三等分点是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三等分的点).(直接写出结果)2.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a-b|,例如: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2,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5-2|=3: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若AB=8,|b|=3|a|,求a,b的值.(3)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P表示的数是x,且|x−a|+|x−b|的最小值为4,若a=3,求b的值3.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相邻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2,3},{4,5,6},…,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每一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所有元素均为有理数的集合满足:当有理数x是集合的一个元素时,2019−x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又称为黄金集合,例如{0,2019}就是一个黄金集合,(1)集合{2019}________黄金集合,集合{−1,2020}________黄金集合.(填“是”或“不是”) (2)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是否存在最小的元素?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元素,否则说明理由;(3)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整数M,且16150<M<16155,则该黄金集合中共有多少个元素?请说明你的理由.4.如图,点、、是数轴上三点,点表示的数为,, .(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________.(2)动点,同时从,出发,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①求数轴上点,表示的数(用含的式子表示);② 为何值时,点,相距个单位长度.5.观察下列等式,,,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________(2)计算: ________(3)探究并计算:6.在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a,b,c,d,且满足a,b到点-7的距离为1 (a<b),且(c﹣12)2与|d﹣16|互为相反数.(1)填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若线段AB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1单位长度/秒向左匀速运动,并设运动时间为t秒,A、B两点都运动在CD上(不与C,D两个端点重合),若BD=2AC,求t得值;(3)在(2)的条件下,线段AB,线段CD继续运动,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问是否存在时间t,使BC=3AD?若存在,求t得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阅读材料:如图①,若点B把线段分成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AB和BC,则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回答问题:(1)如图②,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点C所表示的数是3.①若A是线段DB的中点,则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__;②若E是线段AC的中点,求点E表示的数________.(2)在数轴上,若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①若点P表示的数是1,则m、n可能的值是________(填写符合要求的序号);(i)m=0,n=2;(ii)m=﹣5,n=7;(iii)m=0.5,n=1.5;(iv)m=﹣1,n=2②直接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________.8.已知:线段AB=20cm.(1)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 点以3厘米/秒运动,经过________秒,点P、Q两点能相遇.(2)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厘米/秒运动,问再经过几秒后P、Q相距5cm?(3)如图2,AO=4cm,PO=2cm,∠POB=60°,点P绕着点O以60°/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自B点向A点运动,假若点P、Q两点能相遇,求点Q 运动的速度.9.小红和小明在研究绝对值的问题时,碰到了下面的问题:“当式子|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最小值是”.小红说:“如果去掉绝对值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小明说:“利用数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把数轴分为三段:x<﹣1,﹣1≤x≤2和x>2,经研究发现,当﹣1≤x≤2时,式子|x+1|+|x﹣2|的最小值为3.请你根据他们的解题解决下面的问题:(1)当式子|x﹣2|+|x﹣4|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2)已知y=|x+8|﹣|x-2|,求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及y的最大值.写出解答过程.10.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M,N分别以每秒a个单位长度,每秒b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运动,a,b满足|a-5|+(b-6)2=0.(1)请真接与出a=________,b=________;(2)如图1,点M从A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到达原点后立即返回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点0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点P为线段ON的中点若MP=MA,求t的值: (3)如图2,若点M从原点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点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时M运动到点A的右侧,若此时以M,N,O,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142,求此时点M对应的数.11.观察下面的等式: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________ ;(2)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此时的等式为________ .12.如图,点O为原点,A、B为数轴上两点,点A表示的数a,点B表示的数是b,且 .(1)a=________,b=________;(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若有,请求出点P表示的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点M从点A出发,沿的路径运动,在路径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在路径上的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同时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向终点A运动,当点M第一次回到点A时整个运动停止.几秒后MN=1?13.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例如,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2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因为,所以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⑴发现问题:代数式的最小值是多少?⑵探究问题:如图,点分别表示的是,.∵的几何意义是线段与的长度之和∴当点在线段上时, ;当点点在点的左侧或点的右侧时∴的最小值是3.⑶解决问题:①.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 ;②.利用上述思想方法解不等式:________③.当为何值时,代数式的最小值是2________.1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20,点C表示数30,我们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两点的大写字母一起标记.比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记作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记作BC…(1)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记作AC,则AC的长为________;若数轴上有一点D满足CD=AD,则D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2)动点B从数1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C在数轴上运动,点A、C 的速度分别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①若点A向右运动,点C向左运动,AB=BC,求t的值________;②若点A向左运动,点C向右运动,2AB−m×BC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则2AB−m×BC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15.已知多项式,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点B表示数b.(1)数轴上A、B之间的距离记作,定义:设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时,直接写出x的值.(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若小蚂蚁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小蚂蚁乙从点B处以2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一同学观察两只小蚂蚁运动,在它们刚开始运动时,在原点O处放置一颗饭粒,乙在碰到饭粒后立即背着饭粒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甲、乙两只小蚂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所对应的时间t. 16.数轴上,,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且,到所对应的点的距离都等于7,点在点的右侧,(1)请在数轴上表示点,位置, ________, ________;(2)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________;(3)若点在点的左侧,且,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且点在的左侧时,求点移动的时间.17.如图1,在一条可以折叠的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9和4.(1)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2)如图2,如果以点C为折点,将这条数轴向右对折,此时点A落在点B的右边1个单位长度处,则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3)如图1,若点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沿数轴向右运动,那么经过多少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18.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15,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3个单位/秒,乙的速度是6个单位/秒(1)当乙到达A处时,求甲所在位置对应的数;(2)当电子蚂蚁运行秒后,甲,乙所在位置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用含的式子表示)(3)当电子蚂蚁运行()秒后,甲,乙相距多少个单位?(用含的式子表示)19.阅读下列材料:1×2=(1×2×3-0×1×2),2×3=(2×3×4-1×2×3),3×4=(3×4×5-2×3×4),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1×2+2×3+3×4= ×3×4×5=20.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1)1×2+2×3+3×4+…+10×11(写出过程);(2)1×2+2×3+3×4+…+ n×( n+1)=________;(3)1×2×3+2×3×4+3×4×5+…+7×8×9=________.20.已知:是最大的负整数,且、b、c满足(c﹣5)2+| +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b、c的值: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1之间运动时(即0≤x≤1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2(2)解:①设t秒后点O恰好是PQ的中点.根据题意t秒后,点由题意,得-12+2t=-(8-t)解得,t=4;即4秒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②当点C为PQ的三等分点时解析:(1)-2(2)解:①设t秒后点O恰好是PQ的中点.根据题意t秒后,点由题意,得-12+2t=-(8-t)解得,t=4;即4秒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②当点C为PQ的三等分点时PC=2QC或QC=2PC,∵PC=10-2t,QC=10-t,所以10-2t=2(10-t)或10-t=2(10-2t)解得t= ;当点P为CQ的三等分点时(t>4)PC=2QP或QP=2PC∵PC=-10+2t,PQ=20-3t∴-10+2t=2(20-3t)或20-3t=2(-10+2t)解得t= 或t= ;当点Q为CP的三等分点时PQ=2CQ或QC=2PQ∵当P、Q相遇时,两点都停止运动∴此情况不成立.综上,t= 秒时,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以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三等分点【解析】【解答】(1)解:∵点A表示的数为-12,点B表示的数为8,点C为线段AB 的中点.∴点C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2【分析】(1)利用中点公式计算即可;(2)①用t表示OP,OQ,根据OP=OQ列方程求解;②分别以P、Q、C为三等分点,分类讨论.2.(1)4(2)解:∵|b|=3|a|∴b=±3a∵AB=8∴|a-b|=8当b=3a时,|a-b|=|-2a|=8∴a=4,b=12或a=-4,b=-12当b=-3a时,|a-b解析:(1)4(2)解:∵|b|=3|a|∴b=±3a∵AB=8∴|a-b|=8当b=3a时,|a-b|=|-2a|=8∴a=4,b=12或a=-4,b=-12当b=-3a时,|a-b|=|4a|=8∴a=2,b=-6或a=-2,b=6综上所述:a=4,b=12或a=-4,b=-12或a=2,b=-6或a=-2,b=6.(3)解:由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的和最小,①当点b在a的右侧时,得P在3点与b点的线段上,|x−3|+|x−b|的值最小为4,|x−3|+|x−b|最小=x−3+b−x=4,解得:b=7;②当点b在a的左侧时,得P在3点与b点的线段上,|x−3|+|x−b|的值最小为4,|x−3|+|x−b|最小=3−x+x−b=4,解得:b=−1;故答案为:7或−1.【解析】【解答】解:(1)1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3)|=4【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2)根据|b|=3|a|,分类讨论b=3a和b=-3a时的情况,分别求解a、b即可;(3)根据|x−a|+|x−b|的最小值为4可知,a、b对应点在数轴上距离为4,再根据a的取值可解得b.3.(1)不是;是(2)解: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存在最小的元素,该集合最小的元素是−2000.∵2019−a中a的值越大,则2019−a的值越小,∴一个黄金集合中解析:(1)不是;是(2)解: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存在最小的元素,该集合最小的元素是−2000.∵2019−a中a的值越大,则2019−a的值越小,∴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最小的元素为:2019−4019=−2000.(3)解:该集合共有16个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有理数解答题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解答题1.点A、O、B、C从左向右依次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O在原点,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a、b、c .(1)若a=﹣2,b=4,c=8,D为AB中点,F为BC中点,求DF的长.(2)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B为AC的中点.①用b的代数式表示c;②数轴上B、C两点之间有一动点M,点M表示的数为x,无论点M运动到何处,代数式|x﹣c|﹣5|x﹣a|+bx+cx 的值都不变,求b的值.2.已知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试着探索:(1)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这样的整数是________;(2)利用数轴找出,当时,的值是________;(3)利用数轴找出,当取最小值时,的范围是________.3.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解答下列式子:(1)比较a,,c的大小(用“<”连接);(2)若,试化简等式的右边;(3)在(2)的条件下,求的值.4.如图,点、、是数轴上三点,点表示的数为,, .(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________.(2)动点,同时从,出发,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①求数轴上点,表示的数(用含的式子表示);② 为何值时,点,相距个单位长度.5.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1)当a=﹣2,b=6时,求a-b=________,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直接填结果)(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①当a=﹣4,b=8,点M在A,B之间,且AM=3BM时,求m的值.②当m=2,b>2,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的值.6.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5-(-2)|=________.(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5|+|x-2|=7这样的整数是________.(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7.观察下列等式,,,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________(2)计算: ________(3)探究并计算:8.(1)阅读下面材料: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两点之间的距高表示为当、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在原点,如图1,;当、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都在原点的右侧,;②如图3,点、都在原点的左侧,;③如图4,点、在原点的两侧,;(1)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②数轴上表示和-1的两点和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那么为________;③当代数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④求的最小值,提示:.9.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3,点B对应的数为b,其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 (1)求b的值(2)当B在A左侧时,一点D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请问D运动多少时间,可以使得D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3)当B在A的左侧时,一点D从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M从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N从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的中点为P,OD的中点为Q,请问MN-2PQ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没有变化,请求出这个值.10.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B=14,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1)若b=-4,则a的值为________.(2)若OA=3OB,求a的值.(3)点C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若O为AC的中点,OB=3BC,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11.如图,数轴上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和5,我们用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1)直接写出的值=________;(2)若数轴上一点表示有理数m,则的值是________;(3)当代数式∣n +2∣+∣n -5∣的值取最小值时,写出表示n的点所在的位置;(4)若点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求经过多少秒后,点到原点的距离是点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12.阅读材料:如图①,若点B把线段分成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AB和BC,则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回答问题:(1)如图②,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点C所表示的数是3.①若A是线段DB的中点,则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__;②若E是线段AC的中点,求点E表示的数________.(2)在数轴上,若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①若点P表示的数是1,则m、n可能的值是________(填写符合要求的序号);(i)m=0,n=2;(ii)m=﹣5,n=7;(iii)m=0.5,n=1.5;(iv)m=﹣1,n=2②直接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________.13.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M,N分别以每秒a个单位长度,每秒b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运动,a,b满足|a-5|+(b-6)2=0.(1)请真接与出a=________,b=________;(2)如图1,点M从A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到达原点后立即返回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点0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点P为线段ON的中点若MP=MA,求t的值: (3)如图2,若点M从原点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点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时M运动到点A的右侧,若此时以M,N,O,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142,求此时点M对应的数.14.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而|5|=|5-0|,即|5-0|表示5和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类似的,有:|5-3|表示5和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和-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和b,那么点A和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
利用以上知识:(1)求代数式|x-1|+|x-2|+|x-3|+…+|x-100|的最小值=________。
(2)求代数式|x-1|+| x-1|+| x-3|+| x-4|的最小值。
15.阅读材料:我们知道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数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即,也就是说表示在数轴上数与数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这个结论可以推广为表示数轴上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例1:已知,求的值.解:容易看出,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2的点的对应数为-2和2,即的值为-2和2.例2:已知,求的值.解:在数轴上与的距离为2的点的对应数为3和-1,即的值为3和-1.仿照阅读材料的解法,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数轴上,点为原点,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且满足(1)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 ________, ________;(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与点重合,则原点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3)若点A、B分别以4个单位/秒和2个单位/秒的速度相向而行,则几秒后A、B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4)若点A、B以(3)中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从原点以7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请问:在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用表示这个值;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定值.17.先阅读下面的材料,再解答后面的各题:现代社会对保密要求越来越高,密码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一种密码的明文(真实文)按计算机键盘字母排列分解,其中Q,W,E,……,N,M这26个字母依次对应1,2,3,……,25,26这26个自然数(见下表).Q W E R T Y U I O P A S D12345678910111213F G H J K L Z X C V B N M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将明文转成密文,如:,即R变为L;,即A变为S.将密文转换成明文,如:,即X变为P;13 3×(13-8)-1=14,即D变为F.(1)按上述方法将明文NE T译为密文.(2)若按上方法将明文译成的密文为DWN,请找出它的明文.18.已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的数是、 ,记A、B两点间的距离为AB(1)若a=6,b=4,则AB=________;若a=-6,b=4,则AB=________;(2)若A、B两点间的距离记为,试问和、有何数量关系?(3)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点P,使它到5和-5的距离之和为10,并求所有这些整数的和.(4)|x-1|+|x+2|取得的值最小为________,|x-1|-|x+2|取得最大值为________.19.观察下列等式,,,把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________.(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计算结果: =________.20.阅读下面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②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 ﹣b|;③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b)=|a﹣b|;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AB|=2,那么x为;③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④解方程|x+1|+|x﹣2|=5.【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解:∵a=﹣2,b=4,c=8,∴AB=6,BC=4,∵D为AB中点,F为BC中点,∴DB=3,BF=2,∴DF=5(2)解:①∵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a<0,∴a解析:(1)解:∵a=﹣2,b=4,c=8,∴AB=6,BC=4,∵D为AB中点,F为BC中点,∴DB=3,BF=2,∴DF=5(2)解:①∵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a<0,∴a=﹣3,∵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c-b=b-a,∵c﹣b=b﹣a,a=﹣3,∴c=2b+3,答: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2b+3.②依题意,得x﹣c<0,x-a>0,∴|x﹣c|=c﹣x,|x-a|=x-a,∴原式=bx+cx+c﹣x﹣5(x-a)=bx+cx+c﹣x﹣5x+5a=(b+c﹣6)x+c+5a,∵c=2b+3,∴原式=(b+2b+3﹣6)x+c+5×(﹣2)=(3b﹣3)x+c-10,∵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x无关,∴3b﹣3=0,∴b=1.答:b的值为1【解析】【分析】(1)先求出AB、BC的长,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计算即可;(2)①由B为AC的中点可得,AB=BC,然后根据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列式求解即可;②先去绝对值化简,然后根据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可求出x的值. 2.(1)-4,-3,-2,-1,0,1,2(2)-5或4(3)【解析】【解答】解:(1)∵ |x+4| = |x-(-4)| 表示x与-4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x-2|解析:(1)-4,-3,-2,-1,0,1,2(2)-5或4(3)【解析】【解答】解:(1)∵ = 表示x与-4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又∵表示2与-4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当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表示-4的点的左侧时,,不符合题意,当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表示2的点的右侧时,,不符合题意,当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表示-4的点与表示2的点之间(包括表示-4与2的点)时,,符合题意,∴,∴使,整数是-4,-3,-2,-1,0,1,2.故答案是:-4,-3,-2,-1,0,1,2;(2)∵ = 表示x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当x=-5时,表示-5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表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即:,∴x=-5符合题意,当x=4时,表示4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表示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即:,∴x=4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当时,的值是:-5或4.故答案是:-5或4;(3)∵ = 表示x与-7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4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当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表示-7的点的左侧时,,当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表示4的点的右侧时,,当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表示-7的点与表示4的点之间(包括表示-7与4的点)时,,∴当取最小值时,.故答案是:.【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表示x与-4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结合条件,即可求解;(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表示x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结合条件,即可求解;(3)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表示x与-7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4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结合条件,即可求解.3.(1)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 a<c<|b| ;(2)解:根据题意得:a+b<0,b-1<0,a-c<0,则;(3)解:根据题意得:b<0,a<0,c>0,m=-1-c,解析:(1)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2)解:根据题意得:a+b<0,b-1<0,a-c<0,则;(3)解:根据题意得:b<0,a<0,c>0,m=-1-c,∴原式 .【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即可;(2)由数轴可得a+b<0,b-1<0,a-c<0,然后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即可;(3)根据b<0,a<0,c>0,m=-1-c,进行计算即可.4.(1)2;-10(2)解:①根据题意得,点 P 表示的数为,点 Q 表示的数为 .②当点 P 、 Q 相距 6 个单位长度时,若P在Q的左侧,则,解得 t=53 ;若P在Q解析:(1)2;-10(2)解:①根据题意得,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 .②当点、相距个单位长度时,若P在Q的左侧,则,解得;若P在Q的右侧,则,解得,所以的值为或【解析】【解答】()因为,所以表示的数为,因为,所以表示的数为 .【分析】(1)根据BC,AB的长和点B,A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到点B,A表示的数;(2)①点P表示的数比-10大4t,点Q表示的数比C小2t;②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若P在Q的左侧,PQ=6;若P在Q的右侧,PQ=6.5.(1)-8;2(2)解:①∵AM=3BM②∵AM=2BM整理得 a+2b=6【解析】【解答】(1),所以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8,2解析:(1)-8;2(2)解:①∵AM=3BM②∵AM=2BM整理得【解析】【解答】(1),所以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8,2【分析】(1)直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即可求出的值;即为中点对应的数;(2)①根据AM=3BM,可得出 ,利用a,b两点可求出AB之间的距离,进而可求AM的长度,则m的值可求.②可根据AM=2BM之间的关系式,找到a,b之间的一个等式,然后整体代入a+2b+20中即可求值.6.(1)7(2)-5,-4,-3,-2,-1, 0, 1, 2(3)解:|x﹣3|+|x﹣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3.理由如下:当x>6时,|x﹣3|+|x﹣6|=x﹣3+x﹣6=2x﹣9解析:(1)7(2)-5,-4,-3,-2,-1, 0, 1, 2(3)解:|x﹣3|+|x﹣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3.理由如下:当x>6时,|x﹣3|+|x﹣6|=x﹣3+x﹣6=2x﹣9>3;当3≤x≤6时,|x﹣3|+|x﹣6|=x﹣3+6﹣x=3;当x<3时,|x﹣3|+|x﹣6|=3﹣x+6﹣x=9﹣2x>3.故|x﹣3|+|x﹣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3【解析】【解答】(1)|5﹣(﹣2)|=|5+2|=7.故答案为:7;(2)当x>2时,|x+5|+|x﹣2|=x+5+x﹣2=7,解得:x=2与x>2矛盾,故此种情况不存在;当﹣5≤x≤2时,|x+5|+|x﹣2|=x+5+2﹣x=7,故﹣5≤x≤2时,使得|x+5|+|x﹣2|=7,故使得|x+5|+|x﹣2|=7的整数是﹣5、﹣4、﹣3、﹣2、﹣1、0、1、2;当x<﹣5时,|x+5|+|x﹣2|=﹣x﹣5+2﹣x=﹣2x+3=7,得x=﹣5与x<﹣5矛盾,故此种情况不存在.故答案为:﹣5、﹣4、﹣3、﹣2、﹣1、0、1、2;【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和绝对值可以解答本题;(2)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可以解答本题.7.(1)(2)20062007(3)原式=.【解析】【解答】(1)故答案为:.(2)故答案为:20162017.【分析】(1)分子为1,分母为相邻2个数的积,结果等解析:(1)(2)(3)原式=.【解析】【解答】(1)故答案为:.(2)故答案为:.【分析】(1)分子为1,分母为相邻2个数的积,结果等于分子为1,分母分别为2个因数的分数的差;(2)利用(1)规律进行拆项,化简后只剩首位两个数的差,求出结果即可;(3)根据(1)规律进行变形后然后乘以,求出结果即可.8.(1)3;3;4;|x+1|;1或-3;-1≤x≤2;解:④.④由③可知,要使最小,则 x 在1和2015之间即可,要使最小,则 x 在2和2014之间即可…… 以此类推,要使最小,解析:(1)3;3;4;;1或-3;-1≤x≤2;解:④.④由③可知,要使最小,则在1和2015之间即可,要使最小,则在2和2014之间即可…… 以此类推,要使最小,则在1007和1009之间即可,最后还剩余最小时,取即可,当时,原式【解析】【解答】解:①表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为,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②表示和-1的两点和之间的距离为,若,则,∴,∴或③ ,是到的距离,表示到的距离,当在和2之间时,距离之和最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分析】①根据(1)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求答案;②根据(1)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③根据线段上的点到两端的距离之和最小可得结果;④根据线段上的点到两端的距离之和最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9.(1)解:由题意得: |b-3|=5 ,解得:(2)解:当B在A左侧时,由(1)可知: b=-2 ,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D表示的数为-2t,当D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时,可得D在B左解析:(1)解:由题意得:,解得:(2)解:当B在A左侧时,由(1)可知:,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D表示的数为-2t,当D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时,可得D在B左侧,且DB+DA=DB+DB+AB=2DB+5=8,故 DB=1.5,即-2-(-2t)=1.5,解得t=1.75(3)解:在运动过程中,MN-2PQ=4恒成立,理由如下:当B在A左侧时,由(1)可知:,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D表示的数为-2t,M表示的数为-2-t,N表示的数为3+4t;故MN的中点P表示的数为0.5+1.5t,OD的中点Q表示的数为-t;则MN-2PQ=[(3+4t)-(-2-t)]-2[(0.5+1.5t)-(-t)]=5+5t-2(0.5+2.5t)=5+5t-1-5t=4【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2)根据运动速度可表达出D点坐标,根据D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可知D点在B的左侧,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3)根据运动速度可表达出M、D、N点的坐标,根据中点公式求出P、Q坐标进而求出MN、PQ线段长即可求解.10.(1)10(2)解:当A在原点O的右侧时(如图):设OB=m,列方程得:m+3m=14,解这个方程得, m=72 ,所以,OA= 212 ,点A在原点O的右侧,a的值为 212 .解析:(1)10(2)解:当A在原点O的右侧时(如图):设OB=m,列方程得:m+3m=14,解这个方程得,,所以,OA= ,点A在原点O的右侧,a的值为 .当A在原点的左侧时(如图),a=-综上,a的值为± .(3)解: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如图), c=- .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如图), c=-8.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图略,c= .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图略,c=8.综上,点c的值为:±8,±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数轴,由已知条件得出AB=14,OB=4,则OA=10,得出a的值为10.(2)分两种情况,点A在原点的右侧时,设OB=m,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进一步得出OA 的长度,从而得出a的值.同理可求出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时,a的值.(3)画数轴,结合数轴分四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11.(1)7(2)|m+2|(3)解:n点位于线段AB上(包括A、B两点),即时有最小值7;即:(4)解:设经过x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第一种情解析:(1)7(2)(3)解:n点位于线段AB上(包括A、B两点),即时有最小值7;即:(4)解:设经过x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第一种情况:2+2x=2(5-3x),解得:x=1第二种情况:2+2x=2(3x-5),解得:x=3答:经过1秒或3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故答案为:7(2)【分析】(1)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2)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3)根据n+2和n-5以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得出n的取值范围;(4)设经过x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分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2.(1)﹣4;12 ;(2)(i)(ii)(iii);m+n2 .【解析】【解答】解:(1)①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A是线段DB的中点,∴点D表示的数是﹣4,故答解析:(1)﹣4;;(2)(i)(ii)(iii); .【解析】【解答】解:(1)①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A是线段DB 的中点,∴点D表示的数是﹣4,故答案为﹣4;②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C所表示的数是3,E是线段AC的中点,∴点E表示的数为.(2)①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点P表示的数是1,∴1=,即m+n=2,∴m、n可能的值是:(i)m=0,n=2;(ii)m=﹣5,n=7;(iii)m=0.5,n=1.5.故答案为(i)(ii)(iii);②点P表示的数为.【分析】(1)①依据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A是线段DB的中点,即可得到点D表示的数;②依据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C所表示的数是3,E是线段AC 的中点,即可得到点E表示的数;(2)①依据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点P表示的数是1,即可得到m、n可能的值;②依据中点公式即可得到结果.13.(1)5;6(2)解:①点M未到达O时(0<t≤2时),NP=OP=3t,AM=5t,OM=10-5t,MP=3t+10-5t即3t+10-5t=5t,解得 t=107 ,②点M到达O返回解析:(1)5;6(2)解:①点M未到达O时(0<t≤2时),NP=OP=3t,AM=5t,OM=10-5t,MP=3t+10-5t即3t+10-5t=5t,解得 t=,②点M到达O返回,未到达A点或刚到达A点时,即当(2<t≤4时),OM=5t-10,AM=20-5t,MP=3t+5t-10即3t+5t-10=20-5t,解得 t=③点M到达O返回时,在A点右侧,即t>4时OM=5t-10,AM=5t-20,MP=3t+5t-10,即3t+5t-10=5t-20,解得 t=(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或;(3)解:如下图:根据题意:NO=6t,OM=5t,所以MN=6t+5t=11t依题意:NO+OA+AM+AN+OM+MN=MN+MN+OA+MN=33t+10=142,解得t=4.此时M对应的数为20.【解析】【解答】解:(1)∵|a-5|+(b-6)2=0.∴a-5=0,b-6=0∴a=5,b=6故依次填:5,6;【分析】(1)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解;(2)分三种情况,分别表示MP和MA,根据MP=MA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需注意t>0);(3)依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图形可知MN=NO+OM=11t.M,N,O,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3MN+OA=142,将MN=11t代入,即可求出t的值,M点表示的数可求.14.(1)2500(2)解:1、1……2、2……9、9……16、16,则最中间的一个数是2,∴当x=2,|x-1|+| 12 x-1|+| 13 x-3|+ 14 |x-4|=|x-1|+解析:(1)2500(2)解:1、1……2、2……9、9……16、16,则最中间的一个数是2,∴当x=2,|x-1|+|x-1|+|x-3|+|x-4|=|x-1|+|x-2|+|x-9|+|x-16|=(12|2-1|+6|2-2|+4|2-9|+3|2-16)|==.【解析】【解答】解:(1) 由题意得:|x-1|+|x-2|+|x-3|+…+|x-100|的最小值为:|50.5-1|+|50.5-2|+|50.5-3|+…+|50.5-100|=2500.【分析】(1)由于|x-1|+|x-2|+|x-3|+…+|x-100|表示数轴上某点到1、2、3……100的距离之和,因此当x所对应的点在点1和点100最中间时取最小值,这时把x=50.5代入原式求值即可.(2)先提取将每个绝对值的系数变为整数,然后将12个1,6个2,4个9和3个16排成一组数,则最中间的一个数是2,则把2代入原式求值即是最小值.15.(1)解:|x|=3 ,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3的点的对应数为-3和3,即x 的值为-3和3(2)解:|x+2|=4 ,在数轴上与-2距离为4的点的对应数为-6和2,即x 的值为-6和2;解析:(1)解:,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3的点的对应数为-3和3,即的值为-3和3(2)解:,在数轴上与-2距离为4的点的对应数为-6和2,即的值为-6和2;(3)解: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理由是:∵理解为:在数轴上表示到3和6的距离之和,∴当在3与6之间的线段上(即)时:即的值有最小值,最小值为.【解析】【分析】(1)由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的值即可;(2)由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的值即可;(3)根据题意得出原式最小时的范围,并求出最小值即可.16.(1)-8;6(2)-2(3)解:①相遇前相距2个单位长度:t=[6-(-8)-2]÷(4+2)=1.5(秒)②相遇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t=[6-(-8)+2]÷(4+2)=2(秒)解析:(1)-8;6(2)-2(3)解:①相遇前相距2个单位长度:t=[6-(-8)-2]÷(4+2)=1.5(秒)②相遇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t=[6-(-8)+2]÷(4+2)=2(秒)综上所述:1.5秒或2秒后A、B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4)解:AP+2OB-OP的值不会发生变化.∵OP=7t,OA=-8+4t,∴AP=7t-(-8+4t)=3t+8,∵OB=6+2t,∴AP+2OB-OP=3t+8+2(6+2t)-7t=3t+8+12+4t-7t=20,∴AP+2OB-OP的值不会发生变化,定值为20.【解析】【解答】(1)∵,∴a+8=0,b-6=0,解得:a=-8,b=6,故答案为:-8,6(2)∵a=-8,b=6,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B点重合,∴对折点表示的数是[6+(-8)]÷2=-1,∵-1与原点的距离是1,∴原点关于-1的对称点表示的数是-2,即原点O与数-2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2【分析】根据绝对值及平方的非负数性质即可求出a、b的值;(2)根据a、b的值可得AB对折点表示的数,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即可得答案;(3)分两种情况:①相遇前相距2个单位长度;②相遇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利用距离=时间×速度即可得答案;(4)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利用距离=时间×速度用t分别表示出AP、OB、OP的长,计算的值即可得答案.17.(1)解:即NET密文为MQP .(2)解:即密文DWN的明文为FYC .【解析】【分析】(1)由图表找出N、E、T对解析:(1)解:即NET密文为MQP.(2)解:即密文DWN的明文为FYC .【解析】【分析】(1)由图表找出N、E、T对应的自然数,再根据变换公式变成密文即可;(2)由图表找出D、W、N对应的自然数,再根据变换公式变成明文即可. 18.(1)2;10(2)解:d和a、b之间的数量关系:d=|a-b|(3)解:∵5-(-5)=5+5=10,∴点P在5和-5之间∴符合条件的整数点P表示的数为-5、-4、-3、-2、-1解析:(1)2;10(2)解:d和a、b之间的数量关系:d=|a-b|(3)解:∵5-(-5)=5+5=10,∴点P在5和-5之间∴符合条件的整数点P表示的数为-5、-4、-3、-2、-1、0、1、2、3、4、5,∴这些整数的和=-5-4-3-2-1+0+1+2+3+4+5=0(4)3;3【解析】【解答】解:(1)若a=6,b=4,则AB=6-4=2;若a=-6,b=4,则AB=4-(-6)=10;( 4 )设|x-1|表示点C到1的距离,|x+2|表示点C到-2的距离,∵1到-2的距离是1-(-2)=3,∴当点C在-1到2(含-1和2)之间时,|x-1|+|x+2|取得的值最小,最小值是3;当点C在2的左边(含2)时,|x-1|-|x+2|取得的值最大,最大值是3.【分析】(1)根据各数据分别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计算结果列出算式即可;(3)求出-5到5的距离正好等于10,可知-5到5之间的所有整数点都可以,然后求解即可;(4)设|x-1|表示点C到1的距离,|x+2|表示点C到-2的距离,则|x-1|+|x+2|表示两个距离的和,|x-1|-|x+2|表示两个距离的差,根据此意义即可求得.19.(1)(2)20162017【解析】【解答】解:(1);故答案为: .(2).=20162017 .故答案为: 20162017 .【分析】(1)分子是1,分母是两解析:(1)(2)【解析】【解答】解:(1);故答案为: .(2)..故答案为:.【分析】(1)分子是1,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可以拆成以这两个自然数为分母,分子为1的两个分数的差,由此规律得出答案即可;(2)根据规律将式子的每一项拆分,拆分后抵消得出答案即可.20.解: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②数轴上x解析:解: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②数轴上x与-1的两点间的距离为|x-(-1)|=|x+1|,如果|AB|=2,则x+1=±2,解得x=1或-3.③根据题意得x+1≥0且x-2≤0,则-1≤x≤2;④解方程|x+1|+|x﹣2|=5.当x+1>0,x-2>0,则(x+1)+(x-2)=5,解得x=3当x+1<0,x-2<0,则-(x+1)-(x-2)=5,解得x=-2当x+1与x-2异号,则等式不成立.所以答案为:3或-2.【解析】【分析】①②直接根据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代入数值运用绝对值即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③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求解,就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④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当x≤﹣1时,当﹣1<x≤2时,当x>2时,分别求出方程的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