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长度的测量 机械运动42

合集下载

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四大知识点15大考点)(原卷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四大知识点15大考点)(原卷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四大知识点15大考点)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一:时间和长度的估测和测量;考点二:时间和长度单位及其换算;考点三:刻度尺使用及测量长度;考点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考点五: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知识点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一:机械运动的概念;考点二:参照物及其选择;考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点3:运动的快慢考点一:速度与物体运动;考点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考点三: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考点四: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4: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一: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考点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考点三:运动图像;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估测和测量1.(2023•惠州一模)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

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A.500毫秒B.5秒C.50秒D.5分钟2.(2023•深圳模拟)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mC.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05m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时间约为4s3.(2023秋•福田区期中)如图所示的几幅图片,不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电子停表B.机械停表C.日晷D.卷尺4.(2023•桂林二模)下列仪器可以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天平B.量筒C.秒表D.刻度尺时间和长度单位及其换算5.(2023秋•罗湖区校级期中)下列时间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720s=720×h=12hB.720s=720×min=0.2minC.15min=15×h=0.25hD.15min=15min×60s=900s6.(2022•杭州模拟)根据决议,质量、长度、时间等国际计量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全部实现由常数定义,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A.毫秒B.秒C.分钟D.小时7.(2023秋•福田区期中)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千米B.米C.分米D.厘米8.(2023秋•惠城区校级月考)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3.6km=3.6km×1000m=3600mB.3.6km=3.6km×1000=3600cmC.3.6km=3.6×1000=3600mD.3.6km=3.6×1000m=3600m刻度尺使用及测量长度9.(2023•南沙区一模)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10.(2023•南岗区模拟)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11.(2023•越秀区校级二模)如图,执信校园卡的长度约为()A.8.5mm B.85mm C.85cm D.8.5dm 12.(2023•花都区二模)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堂作业-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堂作业-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梳理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m,1m= cm,1m= mm,1m= μm,1nm= m。

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1)选择和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选、观、放、看、读、记。

(3)读数:正确读取测量数据,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的下一位,一个完整的数据=准确值+估计值十单位。

知识点3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还有小时,符号是;分钟,符号是。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调(归零);二按(启动);三停;四读。

(3)读数=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知识点4误差(1)误差是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异,误差是(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减小误差的测量方法一般有:①;②;③。

点拨: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课堂练习1.[知识点2]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2.[知识点4]误差产生的原因与()A.测量工具有关,但与测量人无关B.测量人有关,但与测量工具无关C.被测物体有关D.测量工具有关,也与测量人有关3.[知识点1]某同学身高是167.4 ,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是7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

4.[知识点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

尺测量较准确。

5.[知识点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中紧密排绕的铜丝,若这些紧密排绕的铜丝一共有20圈,则铜丝的直径为 mm;如果在将细铜丝缠绕在粗细均匀铅笔上的过程中,没有紧密排列,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知识点3]如图甲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min s;如图乙所示,电子秒表的读数是。

安徽2023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第5讲机械运动运动和力课件

安徽2023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第5讲机械运动运动和力课件

物体静止.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
物体的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不要求掌握).
无意义.
物体在t1~t2间的路程.
该时刻该位置相遇. 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
PART 03
实验帮
实验帮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题
命题归纳
例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小明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
(53) 不一定 是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的汽车做的 (54) 一定
是变速直线运动.(均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考点帮 机械运动
考点1 考点2
7.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1)测量长度时一定要选用分度值最小的刻度尺.
(55)( × )
(2)从中间折断的刻度尺,两段都可使用.
(56)( √ )
(3)只要的测量
考点1 考点2
ⅱ.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读数和记录. 一要放正: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 (13) 紧贴
被测对象,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其他作为起点的刻度
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
二要正视:读数时视线要 (14) 正对
终端刻度线,视线与尺面 (15) 垂直
.
三要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应估读到 (16) 分度值得下一位
m/s.
(6)小安测出的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与小明不同,原因可能是 斜面的坡度不同 .
(7)在小安的实验中,vAB、vBC、vAC的大小关系是 vAB<vAC<vBC
;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 变速 运动.
实验帮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题
命题归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课件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课件31张PPT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增__长_ (选填“缩短”或“ 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 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 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 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 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选填“偏大”或“ 偏小”).
3、电影《闪闪的红,前后两句中的
参照物分别是 ( B )
A.河岸 河岸
B.河岸 竹排
C.竹排 竹排
D.竹排 河岸
4、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 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 动情况是 ( D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__且速度________
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
间成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
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
路程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0.24m/s.若s2 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 则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0.2 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快 (选填“快”或 “慢”),是在作 变速 运动 (选填“匀速”或 “变速”).
在探究斜面上下滑的小车的速度变化的实验中:(1)
8、整个宇宙都是由_运__动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 对 静止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 或静止是相_对__的___ 的,物理学中物把体__位置__的_ 变化 _叫做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刻度尺包含: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较为精确的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刻度尺正确放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保持平行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记录时注明单位
7、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 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 的路程是4m,则( )
A: 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C: 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D: 无法确定平均速度
8、甲、乙、丙三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先 到达终点的是丙车.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联系: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都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区别
瞬时速度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
0011
者经过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一段时
0022
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直线运动的s-t 、 v-t图像
1.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 车的s﹣t图象,则( )
六、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比较速度
s
速度v=
t
单位:m/s或者km/h 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注意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常用平均速度v=s/t来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
了解常见物体的速度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其他还有小时(h),分(min) 1min=60s, 1h=60min=3600s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点专项解析—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点专项解析—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点专项解析—机械运动易错点1 从长度测量的数据反推刻度尺的分度值容易出错测量长度,记录数据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于一个测量数据,要知道测量时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则需透彻理解长度测量的读数规则.易错点2 认为误差是错误在测量各类物理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但可以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且能够避免的.1.关于长度的测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线量起B.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误差D.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解析】A、零刻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故A错误;B、测量长度时,根据需要选择的合适的分度值,并不是越小越好,故B错误;C、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易错点3 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与物体在这段路程上所用总时间的比值.例如,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物体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而不是速度平均值2.一个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如果前一半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m/s,则该物体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12m/s C.24m/s D.25m/s【解析】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物体全程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v======24m/s。

故选:C。

易错点4 对长度、时间和速度的估测和估算不准对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选项.3.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解析】大客车的长度L=10m,小红经过大客车行驶的路程,即小汽车运动的路程s =L=10m,小汽车的速度:v===10m/s=36km/h,最接近于B选项。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第7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第7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

首页
下一页
11.小华和妈妈在仁和区湿地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 玩,小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 ____自__行__车__(或__妈__妈__)____为参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 爸爸认为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 ___相_对____的.
首页
下一页
12.下面成语中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方法 最相近的是( B )
( C) A.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且甲车比乙车快 B.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且乙车比甲车快 D.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首页
下一页
10.我国古书《尚书纬·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 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 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河__岸____为 参照物,“人不觉”是以__舟____为参照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首页
下一页
5.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 1 s 的是( D ) A.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首页
下一页
6.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 B)
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零刻度线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 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首页
下一页
【考点4】运动的快慢(速度公式的应用)(10年10考)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 (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2.速度 (1)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运_动__快__慢______的物理 量. (2)定义:把__路__程____与__时__间____之比叫做速度. (_3_)_s公=__v式_t _:___;__求_v_=时__st间__:_____________t.=__v变s__形__公.式:求路程: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参考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的测量 机械运动
一、填空题
1.(2010.江西)2010年2月25号,中国滑雪运动员李妮娜在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
技巧赛的银牌.图6所示是她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她是_静止______的,
以__地面___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
2.(2010.湘潭)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
纽扣的直径是1.05—1.12 cm 。

3.(2010.连云港)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与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
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

兔子醒来后继续向终点跑去,发现乌龟比它先到了终点。

乌龟在整
个过程中的速度约为2×10-2m/s,兔子正常跑动的速度可达20m/s 以上。

假设整个比赛路
程为2000m ,比赛过程中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
度 (大于、小于、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乌龟比赛用时约为 1×105 s 。

(2010.玉溪)日环食的成因是 光沿直线传播 。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 运动 的。

(2010.玉溪)“条条大路通罗马”。

图16是北京到重庆的交通简图。

小明认真阅读和思考认为,从北京到重庆,并非只有一条路和一种交通方式,为此,他提出
A 、
B 、
C 三种方案。

A.可以乘飞机直达
B.可以乘汽车到达
C.可以先乘飞机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而上至重庆。

(1)根据生活经验,请你再为他补充一条,并表述在下面横线上。

如:先乘飞机到西安,再乘火车到重庆
(2)综合小明的三种方案和你的一条补充,你认为从这四种方案里能否得出以下结论:
① 从北京到重庆所通过的路程是 不相等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 从北京到重庆两地间的位置的变化是 一样 的(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③ 从北京到重庆两地间的位置和方向的变化能否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能
图16
(2010.宜宾)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m 决赛中,王濛以1分29
秒夺得金牌.图为王濛冲过终点后庆祝胜利的情形,已知王濛的体重约600N ,脚上所穿速滑
冰刀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5㎝2,着王濛1000m 速滑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11.2 m/s
(保留一位小
数),图中王濛脚下的冰刀对冰面的压强约为 1.2×106 Pa .
(2010.天津)(2010.天津)如图13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 的赛跑中,兔
子跑到树下用时t 1,树下睡觉用时t 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 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23s
t t t ++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

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
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乌龟 为参照物的.
(2010.桂林)如图,长为3米的匀质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
转动,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在板上站两个小孩。

已知20千克
的甲小孩位于板的中点,30千克的乙小孩位于板的左端。

现两个小孩均
以0.1米/秒的速度同时向右慢慢移动, 9 秒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
乙小孩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15 瓦。

(g=10
牛/千克)
21.(2010,丽水市)如图所示的地图方向为一般地图的方向,由图可知,舟
山位 于丽水的 东北方向(或东北) 。

如果衢州至丽水的路程以120千米计
算,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衢州行驶到丽水需要 1.5 小时。

二、选择题
1.(2010.湘潭)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 A )
A .时间 B.速度 C. 位置 D. 路程
2(2010.湘潭)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 )
A .8cm B. 8mm C. 8dm D. 8μm
3.(2010.常州)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B )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4.(2010.连云港)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
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B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 B。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
C。

甲车向西,乙车不动 D。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
(2010.天津)小明身高175cm 、质量65kg .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A .他的体积约为65dm 3
B .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 .他的“1柞”约为40cm(柞:念zhǎ
,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
D .他的“1庹”约为3m(庹:念tuǒ,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010.宜宾) 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
星送入预定轨道.据中国卫星导航中心负责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5颗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
卫星组成.同步静止轨道卫星是指卫星与 地球 (选填“太阳”、“地球”或“月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是通过 电磁波 和地面进行信息交流的.
( 2010乌鲁木齐)甲、乙两车发生相撞事故,两车司机均前额受伤,以下关于两车相撞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B )
A.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
B.甲、乙两车追尾相撞
C.运动的乙车与静止的甲车迎面相撞
D.运动的甲车与静止的乙车迎面相撞
1.(2010.柳州)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B
A .0.15 m B. l .5 m C.15 m D. 150 m
2.(2010·恩施)工人师傅四次测量同一工件的质量,分别为43.2g 、43.3g 、43.1g 、43.3g 。

则其质量为: A
A .43.2g
B .43.22g
C .43.225g
D .43.3g
3.(2010.广安市)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A .他们乘坐的车
B .房屋
C .路面
D .路旁的电线杆
三、计算题
1.(2010.河池)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 跑项目中,取得7s 的成绩.求:(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 v=s t =507m s =7.14m/s ..……(公式正确1分,结果正确1分,共2分) (2)由v=s t 得t 声=s v 声声=50340/m m s =0.15s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