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茶事,充分表明我国茶文化已日臻成熟,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一起来看看。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首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
他通过写茶的种类、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和吃年茶、茶泡饭、以茶敬客等等,展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之家的风习和茶文化的深远影响。
其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考察,《红楼梦》所写茶、饮茶活动,都是为他塑造人物、刻划人物性格、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认识而服务的。
同时通过这些真实的描写,起到烘托故事气氛、丰富小说情节的目的。
下面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具体看看茶在《红楼梦》中的审美价值。
(1) 以饮茶表现人物的不同地位和身份。
第41回贾母不吃“六安茶”而喝“老君眉”,活现贾府老祖宗的身份,刘姥姥吃了油腻不懂喝茶之道闹肚子,又在接过贾母半盏茶后说:“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更好”,表明这位老人来自农村,哪里有什么饮茶的知识呢?妙玉的高谈阔论,随手能拿出那么多稀奇古怪、令人咂舌的茶具,连“诗礼簪缨”的荣宁二府都相比逊色,就把这位生来“金玉质”的“槛外人”的身世明白地揭示出来了。
王熙凤的娘家是“金陵王家”,爷爷时代就管理各国的来使朝贡,所以她能拿出“进贡”的暹罗茶分赠给姐妹们。
这些看起来都是闲闲的一笔,但却在小事、细节上突出了人物的地位和身份。
(2) 以饮茶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
林黛玉初进贾府,小说中写道:“黛玉也照样嗽了口,然后盥手毕。
又捧上茶来方是吃的茶。
”表面上看似乎是指大家族的饮茶礼节、规矩,其实也表现了黛玉的心思过人。
在这段文字之上甲戌本有眉批:“……观此则知黛玉平生心思过人。
”第6回写凤姐吃茶时的形容:“凤姐儿不接茶,也不抬头”把凤姐内心所思跃然纸上,脂批道:“神情宛肖。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处是第41回,妙玉因刘姥姥用了成窑茶杯:“忙命将那成窑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红楼茗香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茗香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最早利用茶叶的文明古国之一。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XXX。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早在唐宋时代之前,文人学者就开始描写品茗饮茶的情景,通过借茶写人事、抒发感慨、表达人生等方式,展示了茶文化的内涵。
因此,如今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还可以欣赏到唐代XXX、宋代XXX、元代耶律楚材、明代XXX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作。
此外,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恒题材。
到清朝年代,《红楼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茶文化已经成熟和完美。
因此,每当我们翻开这部古典名著,就能感受到茶香四溢,处处呈现出茶的甘冽、醇厚之味。
正如人们所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在《红楼梦》中,贾府是京城的望族,生活奢侈,对饮茶的讲究也与平民百姓之家不同。
不仅烹茶、饮茶的用具追求奢华,就连日常用茶的种类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风范。
据统计,《红楼梦》全书中提到了273种茶名,其中不乏采自放春山遣香洞的“仙茗”。
例如,XXX不喜欢的“六安茶”、XXX特备的“老君眉”、暹罗国进贡的“暹罗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又称“女儿茶”)、XXX端上的“枫露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等等。
此外,还有多次提到的“漱口茶”、“茶泡饭”等含茶字的茶。
这些茶主要可归为绿茶、花茶、红茶三大类。
在《红楼梦》中,提到了各种茶的品种和饮用惯。
XXX不喜欢六安茶,可能是因为北方人惯喝花茶或红茶,而不喜欢南方的绿茶。
此外,XXX是一位茶道高手,深知茶性,所以她选择喝老君眉而不是六安茶。
XXX则不懂得喝茶的技巧,吃了油腻的东西后,喝绿茶容易导致停食和腹泻。
XXX则喜欢喝普洱茶,因为它能助消化,而且XXX也是一位茶道中人。
龙井茶也在小说中被提到,XXX用自己的龙井茶招待XXX,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红楼梦》中提到的“枫露茶”出现在第8回,XXX吃完晚饭后喝了一半,突然想起早上喝的茶。
_红楼梦_中的茶文化

品也可以做礼品相赠,那么精美的茶具就 安茶是由春天生成的茶叶片制成,味道也更 环一百二十节”的整块竹根雕刻成的蟠虬
更可以用来送人了。
浓郁,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但对于 纹的大盒,其名贵可想而知。可见贾府在饮
三、茶一点 茶的同时,对茶具的要求也非常高,且身份
了新茶给黛玉,还要借着这新茶与黛玉开 室的贡茶之一。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 茶具品种,同时可见贾府饮茶之气派。
一个语意双关的玩笑:“凤姐笑道:‘你既吃 “福又检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
“成窑五彩”也叫“斗彩”,始于明宣德
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 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大而 年间,成化斗彩多数造型小巧别致,贾母使
文
一、茶是待客之礼
里玩耍,“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
史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 留他们吃茶”。如第七回里宁国府的尤氏宴
知 识
· ·wenshizhishi
是同时颁给“西洋国家众弟妹、众使徒、中西 不开化的“蛮夷”,于是独创了“夷弟”这种 件下,太平天国提出的这些政策无一不有
一体众臣庶民”的。诏书中洪秀全仍然坚持 新式说法。在外交公文中可以看出太平天 损于中国主权,有利于列强的经济文化全
就在王熙凤的玩笑里表现出来了。
亦有记载“:那刘姥姥因多喝了些酒,他的脾 名,材质是俗称的“葫芦”一类的植物制成
不但茶叶可以用作礼品相赠送,就是 气不与黄酒相宜,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发 的。妙玉的这只“瓟斝”,上有晋代名人王恺
茶具也可以用做礼品赠送,如《红楼梦》第 渴多喝了几碗茶,不免通泻起来。”(第四十 的款识和宋代名人苏轼的题跋,可知是一
妇?’众人都大笑起来,黛玉红了脸,回过头 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 用的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就是这样珍贵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研究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红楼梦》茶文化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茶文化概述 (6)1. 茶的起源与发展 (7)2. 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9)3. 茶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10)三、《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元素 (11)1. 茶具与茶艺 (12)a. 茶具的种类与特点 (13)b. 茶艺的表现形式 (15)2. 茶道与茶德 (16)a. 茶道的哲学思想 (17)b. 茶德的道德观念 (19)3. 茶宴与茶会 (20)a. 茶宴的组织与礼仪 (21)b. 茶会的社交功能 (22)4. 茶诗与茶画 (23)a. 茶诗的艺术特色 (25)b. 茶画的文化内涵 (25)四、《红楼梦》中茶文化的象征意义 (27)1. 茶与人的关系 (28)2. 茶与情的关系 (29)3. 茶与社会的关系 (31)五、《红楼梦》中茶文化的现实影响 (32)1. 对当时社会风俗的影响 (34)2. 对后世茶文化的发展影响 (35)3. 对现代茶文化传承的启示 (37)六、结论与展望 (38)1. 研究成果总结 (39)2. 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 (41)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2)一、内容概括《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研究主要探讨了茶文化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内涵。
文章首先介绍了《红楼梦》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氛围,为后续分析茶文化在小说中的体现提供了历史背景。
详细分析了小说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包括茶叶的品种、茶道活动的描绘、人物品茶情景等。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描写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了茶文化在《红楼梦》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人物性格塑造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文章还对比了小说中茶文化与现实社会中茶文化的差异与联系,进一步揭示了《红楼梦》中茶文化的独特之处。
总结了《红楼梦》中茶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强调了茶文化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 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 花上的雪, 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 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 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古人讲品茗,总是把饮茶提高到一种典雅清和的意境中,展现出 生活的享受、生活的情趣和生活的艺术化。所以,历代文人把“品” 字作为茶道的真功夫,甚至有了“功夫茶”之谓。真正的茶人品茶, 最好是山堂夜坐,亲自动手,观水火相战之状。听壶中沸水发出像松 涛一般的声音,香茗人杯,茶烟袅袅,恍若置身于云光缥渺之仙境。
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 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ニ出来,笑道:"就剩 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 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 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 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 我 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 人便是了. "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3.六安茶:属于不发酵的绿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县霍山地区。明人屠 隆《考槃余事》中曾列出最为当时人称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 、 “天池茶” 、 “阳羡茶” 、 “六安茶” 、 “龙井茶” 、 “天目茶” 。 “六安茶”
茶文化在红楼梦中的艺术效应(1)

茶文化在红楼梦中的艺术效应一、待客事茶以茶待客仅次于日常事茶,为其第二大社会功用。
论理待客茶与日常事茶是有很多功能重合之处,这里独独剔出待客茶事,只因其功用于书中十分广泛。
《红楼梦》中凡亲戚朋友登门造访,不论贵贱品级,都有茗碗招待,否则便是失礼不敬。
各个章回待客细节极多:第一回甄士隐命小童献茶,招待贾雨村;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登门为两位舅母行礼,王夫人于荣禧堂招待她,丫环也捧上茶来。
最为隆重精彩的以茶待客之礼莫过于元妃省亲了。
小说这样写道:礼仪太监请元妃升座受礼,顿时两旁奏乐声起,随即举行茶三献隆盛礼仪。
每一次献茶都需叩头礼拜,三献之后,元妃随即降座,奏乐方止……读罢尚觉繁琐不已。
(一)以茶定亲书中第二十五回,王熙凤散与众人暹罗茶,林黛玉自觉吃着脾胃甚好,凤姐便要再送她,还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王熙凤所以开这样的玩笑,是因为社会习俗的“定亲茶”之说。
“你既吃了我家的茶”,即是接受了婚约。
吃茶,这里是“受茶”的意思。
旧时女子受聘叫“吃茶”。
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
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
今八旗纳聘,虽不用茶,而必曰下茶,存其名也。
”可见王熙凤玩笑话儿是当时存有的一种社会风俗,难怪羞得林黛玉涨红了脸。
文:……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
宝玉悄悄地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
宝玉便轻轻走进来,笑道:”你们吃体己茶呢。
”……体己茶,顾名思义,是相交亲密的知己朋友谈心交好所用的茶,别具幽雅怡心之意。
(三)年茶年茶是指过年期间招亲待友的茶事活动。
第十九回写贾宝玉和茗烟来花袭人家做客,发现袭人请假回家是和自家姊妹吃年茶。
“宝玉见房中三五个女孩儿,见他进来,都低了头,羞脸通红。
”花自芳母子忙着请贾宝玉上炕,又忙另摆果桌,又忙倒好茶。
贾宝玉这样身份的人去下人住处吃年茶可说是花家极大的荣耀了,“如同天上来得一般”,贾家吃年茶和花家自无法相提并论,不过年茶习俗从平民至大户宗族,本质意义不变。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摘要】:我国千百年的饮茶历史流传至今,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即茶文化,并且其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而《红楼梦》作为描写十八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中所涉及的文化不胜枚举,而茶文化又是其中之一。
所以从《红楼梦》中体现出来的茶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包括茶的类型、品茶的要素、茶礼和茶俗、茶诗和茶礼及其所体现出来到审美价值,它们是非常复杂且富有艺术感的。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人们为什么称赞其为“茶香四溢满红楼”了。
【关键词】:清代小说红楼梦茶文化审美价值说到茶文化,我想有必要说明一下什么是茶文化,所谓的茶文化是指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它的定义在目前仍是众说纷纭的。
但是一般认为,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
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意识形态的总和。
[1]所以严格说来,茶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
人们通过饮茶,明心思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高雅的精神文化。
中国茶文化中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
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
于是,漫漫的茶文化发展历程,形成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既是写《红楼梦》中的茶文化,那就不得不提这部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巨著。
在《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描写是极为突出的。
作者曹雪芹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绪全部熔铸到《红楼梦》中,在其中描写茶文化篇幅之广博、细节之精微、作用之巨大、意蕴之深远、文采之斑斓令人称奇。
为中国小说是史上所罕见,所以才会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小说全书共一百120回,出现茶达260多处,形成了浓烈的茶文化。
在书的第2回中宝玉语出惊人:“‘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说。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刻画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图景。
在这个作品中,茶文化被描绘得细腻而深入,成为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文化不仅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和精神生活。
茶文化还反映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地位。
在《红楼梦》中,茶具的款式、泡茶的技术以及品茶的仪式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
例如,贾母的茶室装饰华丽而典雅,茶具精美,所泡的茶是上等名茶,体现了她高贵和富有的地位。
而黛玉的茶室则简朴而质朴,茶具普通,所泡的茶是普通的本地茶,体现了她的朴素和自然。
通过这样的细节,茶文化巧妙地展示了每一位角色的个性和社会地位,使得小说更加生动和真实。
茶文化在《红楼梦》中还有着象征和隐喻的意义。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可以代表情感、情绪和社会关系。
例如,在第五十四回中,贾琏送给贾母一碗茶,以表达他对贾母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场景中,茶成为了贾母与贾琏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通过传递和接收茶来表达心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总之,《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是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茶的品尝、茶具的选择以及茶室的摆设,茶文化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地位,还象征着情感和隐喻社会关系。
茶文化在《红楼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扩展了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充满了情感和智慧。
茶文化也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和精神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对茶文化有极为突出的描写。
曹雪芹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到《红楼梦》中,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一起来看看。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一)《红楼梦》中茶的类型《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替缨之家的茶文化。
幽雅的茶事显得富贵豪华。
富贵人家喝茶他们当然喝的是上好的茶。
《红楼梦》全书提到仙茗一种、名茶七种、外国茶一种。
这些茶,大体上可归于绿茶、花茶、红茶三大类中。
仙茗“千红一窟”是作者艺术杜撰,一般人是无法消受的。
只有宝玉在梦中才能品尝,说的是宝玉在秦可卿的房中昏昏睡去。
梦见一位警幻仙子为他引路至太虚幻境。
大家入座环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淳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
警幻道:“此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
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
”名茶有七种,首先是六安茶,小说第41回品茶拢翠庵中,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六安茶为清代贡茶;其次是“老君眉茶”,也出自第41回是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
该茶嫩绿似莲心。
清香淡味。
最受文人墨客欢迎。
清代也将其作为贡茶。
第54回元宵节夜宴上,凤姐准备了杏仁茶。
再来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品种,是盛行清代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贵贡茶。
还有龙井茶,小说第82回,宝玉读书回来急急忙忙去潇湘馆见林黛玉。
只见“黛玉微微一笑,因叫紫鹃:‘把我龙井茶给一爷沏一碗。
一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里头。
’”再有是枫露茶,这是宝玉最喜欢喝的一种名茶,小说第8回,这枫露茶也确实不平,一般茶泡了二道,早己味同嚼蜡,这茶才刚刚出色出味。
这很可能是曹雪芹杜撰的一种超儿脱俗的名茶珍品,以烘托主人公宝玉的不凡。
还有一种外国名茶一名叫暹罗国茶,第25回通灵宝玉蒙蔽遇双真中王熙凤给大观园少爷小姐们送了暹罗国进贡的茶叶自然显得珍贵。
(二)《红楼梦》中的茶道中国的茶道讲色、香、味、器、烹。
如《红楼梦》第25回中,凤姐给宝钗、黛玉吃暹罗(今泰国一带)进贡来的茶,宝钗道:‘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
’第41回中,“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而水则是色、香、味三者的体现者。
因此,自品茗进入人们的生活和文学艺术领域之后,人们对烹茶所用的水质高低、清浊、甘苦的认识和要求就更前进了一步。
陆羽《茶经》中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其山水,捡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即泉水、江水、井水,这三种水最为常见。
《红楼梦》中提到的雨水和雪水,在古代的典籍中也多有记载。
唐代陆龟蒙《煮茶》诗中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的诗句。
为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多言陆羽的三水,而唯独在雨雪上下工夫呢?恐怕是受入下条件影响:首先,北方多干旱天气,河流水质不佳,山泉较少。
井水中,好水也不多,北京故宫里的大庖井水质不错,但那是皇上专用的,管理甚严,小说中也不可能选用。
其次,雨雪水是天泉,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食用雨雪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
对于雨水,其品质一般因季节而异,秋季天高气爽,尘埃少,雨水清洌,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节,和风细雨微生物易滋生,泡茶品质较次;夏季雷阵雨,常般飞砂走石,水质不净,泡茶茶汤易浑浊,不宜饮用。
所以在小说中,当妙玉约宝钗、黛玉去吃梯己茶时,黛玉问妙玉:“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回答:“这是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的轻浮,如何吃得?”自然界的水有软硬之分,雨雪水属软水。
软水中含有的其他溶质少,茶叶的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用其泡茶,则茶汤明亮,香气高纯,滋味鲜爽,茶味也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中的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若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会浮起一层锈油,简直无法饮用。
所以对古代北方来说,雪水、雨水被视为茶之良母便是自然了。
茶道中的器具称茶器,也叫茶具。
在中华茶文化中,对器的选用十分讲究。
古代茶具依其用途不同主要可分为八类:一是生火用具,二是煮茶用具,三是烤、碾、量茶具,四是水具,五是盐具,六是饮茶用具,七是清洁用具,八是藏陈用具。
根据质地的不同又有陶土、瓷器、玻璃、漆器、金属、竹木茶具等。
清朝时,陶瓷茶具的生产达到了空前鼎盛时期,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为主的局面,朝庭内外多以瓷器为佳品。
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较多的茶具,茶房与煮茶的用具:第59回写贾府有专事供茶的茶房,有如清宫内务府的茶房了。
有茶房,就有专供烧茶的茶炉等、送茶的茶壶等。
在王夫人居坐安息的正室里,茗碗瓶花俱备;在贾母的花厅上,摆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什锦小茶杯,而妙玉用的绿玉斗精巧雅致,更不同一般。
在41回品茶栊翠庵中,对茶具的描写尤为详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这里所说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及脱胎填白盖碗都是明代成化年间官窑所产的青瓷茶具,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为清代福州所产的雕填品种的名贵漆器茶具。
接下来,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递与宝钗。
另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qiao “。
妙玉斟了一qiao 与黛玉。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最后的“烹”也是茶道中至关重要的,所谓的“烹”即是沏茶。
在小说中妙玉的沏茶用水,烧水,沏茶也多有详述。
在给贾母沏茶时,她用贮水得法的隔年雨水烹了茶来;在给宝钗、黛玉等人沏茶时,她却亲自到风炉上扇沸了水沏,而且用的还是五年前她在庙里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说明了她已完全掌握了用多高的水温,用什么样的水来沏怎样的茶。
曹雪芹在这里虽未写明用什么燃料,但一般采用橄榄核来烧水泡茶为最佳。
茶已沏好,待众人品饮之时,妙玉也有名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借助妙玉的茶道展示,我们也不难推知曹雪芹对茶道的圆熟与独到。
(三)《红楼梦》中的日常生活与茶《红楼梦》满纸茶香,甚至无酒有茶,以茶代酒,荣国府的人们习惯在饭后饮茶之前先用漱口茶,漱了口,洗了手,再捧上吃的茶。
这除与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生活习惯、个人嗜好等原因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茶本身所具有保健功效。
最早记载茶的药用价值的典籍是《神农本草》,其中说到茶的功效时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对茶的价值的认识,对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论它的无机化学成分,如矿质元素,包括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都是抗衰老与营养价值。
这就是茶和饮茶为历代人民所喜爱,为文人学者推崇备致,形成茶文化的重要原因。
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而明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对茶的描写有如此浓厚兴趣。
第54回元宵节夜宴上,凤姐准备的杏仁茶也是配制的。
它用冰糖、杏仁研末,冲细茶制得,有润肺、消食、散气之功效。
贾母对凤姐预备的鸭子肉粥、枣儿粳米粥、杏仁茶等夜点不感兴趣,独喜欢杏仁茶,正合年高之人节下消食化气之把贾母饮茶习惯和凤姐的投其所好,一丝不乱地直接写出,又暗含作者对饮茶功能的深刻了解。
栊翠庵品茶一回中,当妙玉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为老君眉后方才吃。
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贾母方才吃了酒肉,而茶叶功效中就有醒酒去肥腻之劳,再加上贾母年事已高,脾胃虚弱,饮滋味醇和的茶叶较适合。
因为茶叶中一般发酵茶的去腻解酒的功效要好于不发酵茶(绿茶),所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因饮食中多酒肉,所以他们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喝的多为再加工茶中的紧压茶或红茶等等。
小说中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有一段写林之孝家的查夜来到怡红院,和宝玉的对话中提到了普洱茶。
普洱茶,出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集散在普洱县。
自唐始用,到宋时已列为贡品名茶。
是黑茶中的一种,属完全发酵茶。
它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有独特的陈香。
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有降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
原文中: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
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盄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
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
可见怡红院里常备普洱茶为事实。
此回中几个丫鬟为宝玉过生日,事先袭人晴雯已备好一坛上好的绍兴黄酒,泡好了一壶女儿茶,又宝玉有话:今日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了一会儿,林之孝家的建议丫头们沏茶。
这种种细节的描写,也足见宝二爷这一圈子里的人也知晓茶性,深懂养生之道。
第62回中还写到众人用茶为湘云醒酒。
由此可见,到了清代茶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
(四)《红楼梦》中的茶礼、茶俗以茶待客,《红楼梦》中儿是有亲戚朋友来一般都有以茶待客的描写。
第1回,甄士隐命小童献茶,招待贾雨村;第3回黛玉初到贾府,凤姐相见后,一面说话,一面已摆了茶果上来,凤姐亲为捧茶捧果。
又第8回写宝玉到梨香院薛姨妈处,薛姨妈摆了好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饮茶。
第26回,贾芸进见宝玉,袭人端了茶来,贾芸忙站了起来,笑道:“姐姐怎么替我倒起茶来?”;第41回,贾母、宝玉等人到翠拢庵,妙玉以各种名茶招待。
最为隆重的以茶待客之礼是元妃省亲的时候。
这位皇妃娘娘回归贾府时,那礼仪太监请元妃升座受礼,顿时两旁奏乐升起,随即举行“茶二献”隆盛礼仪。
每一次献茶都要叩头礼拜,二献之后,元妃随即降座,奏乐方止。
1、以茶作祭,茶祭自占以来就是丧礼的重要部分。
《红楼梦》中亦有茶祭的描写:如第14回,秦可卿死后,王熙风向办理丧事的仆人交代了六项任务,其中之一就有“奉茶”一项;当秦氏的灵枢停在铁槛寺里时,和尚也要向亡人奠茶;第58回,贾宝玉听说药官死了很是悲痛,即以清茶一杯祭亡灵。
2、以茶定亲,婚礼中茶是少不了的物品。
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叫作“卜茶”、“茶礼”女方吃了男方的茶,就表示己定亲。
[7]《红楼梦》第25回,王熙凤在怡红院遇见林黛玉,就问起日前赠送暹罗国茶是否尝了。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
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使唤起人了。
”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众人听后一齐笑了起来。
3、以茶赠友,将茶叶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在中国古代是屡见不鲜的事。
《红楼梦》中也有不这样的情节,第24回,写王熙凤送暹罗贡茶给林黛玉;第26回,写宝玉给林黛玉送茶;“丫头佳蕙笑道:‘我好造化,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给林姑娘送月钱来,正分给丫头们呢。
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钱给我,也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