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l、从35岁开始,正常人群要每年至少测量()次血压A、lB、2C、4D、5E、3正确答案: A2、采用化学预防的对象主要是()A、正在治疗的人B、正在康复的人C、已出现症状的患者D、有既往病史的人E、无症状的人正确答案: E3、筛检的目的是A、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B、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C、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D、验证病因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正确答案: E4、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A、死亡率B、患病率C、罹患率D、二代发病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 B5、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用()较好A、极差B、变异系数C、方差D、标准差正确答案: D6、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蔬菜、水果B、豆类及其制品C、谷类D、肉类及其制品E、植物油类正确答案: D7、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戒烟药物包括A、肾上腺索B、阿司匹林C、阿托品D、尼古丁贴片E、吗啡贴片正确答案: D8、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是()A、生产环境调查B、特有的临床表现C、有明确的职业史D、同工种工人患病情况E、特异性生化检验正确答案: C9、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A、儿童B、老年人C、中青年D、孕产妇E、辖区内常住居民正确答案: E10、人体最主要的供热营养素:A、碳水化合物B、脂肪C、维生素D、蛋臼质正确答案: A11、关千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验证病因假设B、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C、早期发现患者D、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E、了解疾病的分布正确答案: A1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代表性最好的病例来源是A、来自社区的死亡病例B、来自医院的新发病例C、来自医院的现患病例D、来自社区的现患病例E、来自社区的新发病例正确答案: E13、临床预防服务的的提供者为A、康复治疗师B、营养师C、预防工作人员D、健康管理师E、临床医务人员正确答案: E14、脚气病是由哪种维生素不足引起()A、VitAB、vitDC、VitBlD、VitB2E、VitC正确答案: C15、关千突变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A、染色体畸变B、DNA分子的损伤C、体细胞突变也可导致遗传性疾病D、生殖细胞突变可导致遗传性疾病E、机体遗传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突然变异正确答案: C16、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 2=12. 36, P O. 05, O R=3. 3, 正确的结论为A、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千吸烟者B、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千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千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千病例组E、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千对照组正确答案: A17、居民健康档案中的主要卫生服务记录包括A、健康体检B、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C、其他医疗服务记录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D18、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A、搜集资料B、整理资料C、调查资料D、分析资料E、设计正确答案: E19、临床预防服务的特点()A、与临床医学的交叉主要在三级预防B、目的是治疗疾病,促进健康C、服务对象是健康人及无症状患者D、重点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的关系E、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正确答案: C20、“医疗水平低“属于健康危险因素中的:A、行为危险因素B、生物遗传危险因素C、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D、环境因素正确答案: C21、某公司搬到办公大楼一段时间后,很多员工出现了流泪、嗓子痛、头痛、全身不适、容易疲劳等症状,下班后这些症状明显缓解。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 •整体健康具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 •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5 •预防工作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五个层次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 •医学模式2•预防医学3. sec on dary preve nti on4 •整体健康5.健康促进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 预防医学的对象()A .个体B .病人C .健康人D .确定的群体E .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 预防医学是()A .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 .医学的基础学科C. 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 .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 生态健康模式是()A .环境—健康B .环境—人群C .环境—生物D .环境—人群—健康E .环境—生物—健康4. 预防医学经历了()A .个体医学一群体一预防医学的阶段B. 个体一群体一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 个体一群体一社区医学阶段D. 群体一大卫生一社会医学阶段E. 个体一群体一社会医学阶段5. 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 .第二级预防 C .第三级预防 D .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 .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 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 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 .急性病C .常见病D .慢性病E .血吸虫病8 •个体的免疫接种()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 •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 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 •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A职业病B •心血管疾病 C •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 脑卒中E •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 .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 .发展个人技能 E .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预防性卫生服务 B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 .社区建设E .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 .承认其社会属性C .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 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 .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 .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 .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 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A.物质环境因素 B .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 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 .卫生服务E .生物遗传15 .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预防为主B .中西医并重C .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 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 .加强农村工作16 .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 .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 •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 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五、简答题(共35分)1 .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是: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诊断疾病D. 研究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早期发现C. 个体化治疗D. 群体干预答案:C3. 预防医学中的三级预防包括:A.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B. 预防、诊断、治疗C.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卫生D. 初级预防、次级预防、三级预防答案:A二、填空题4. 预防医学中的一级预防是指______。
答案: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的预防措施5. 预防医学中的二级预防是指______。
答案:在疾病初期或早期阶段采取的预防措施6. 预防医学中的三级预防是指______。
答案:对已患疾病者采取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三、简答题7. 简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答案:预防医学是研究如何预防疾病的科学,它通过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 列举常见的预防医学措施。
答案:常见的预防医学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等。
四、论述题9. 论述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
答案: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它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医学还涉及到健康促进、疾病监测、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是保障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10. 论述如何通过预防医学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答案:通过预防医学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实施早期筛查和干预,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医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1、(单选题,1 分)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环境严重污染B、传染病死亡率太高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D、城市人口增多E、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教师批阅答案:C2、(单选题,1 分)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A、肿瘤B、外伤C、糖尿病D、心脑血管疾病E、血脂异常答案:B3、(单选题,1 分)某资料的观察值呈正态分布,理论上有()的观察值落在“均数±1.96标准差”范围内。
A、68.27%B、95%教师批阅C、99%D、45%E、90%答案:B4、(单选题,1 分)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仪器测量肺活量最大呼气率(1/min),若该资料符合参数检验条件,现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选择()。
A、成组设计t检验B、单样本t检验教师批阅C、配对设计秩和检验D、成组设计Z检验E、配对设计t检验答案:E5、(单选题,1 分)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μ到μ+1.96σ的面积为A、49.5%B、95%C、47.5%D、99%E、97.5%教师批阅答案:C6、(单选题,1 分)以下属于主动免疫的是A、注射细胞因子B、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制剂C、服用乙胺嘧啶预防拒疾D、注射抗体E、注射疫苗答案:E7、(单选题,1 分)比较某地10岁儿童肺活量和血压的变异程度,宜用A、四分位数间距B、变异系数C、极差D、标准教师批阅E、方差答案:B8、(单选题,1 分)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A、个体资料B、计量资料教师批阅C、计数资料D、总体资料E、等级资料答案:E9、(单选题,1 分)下列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A、天气晴朗B、紫外线强烈C、阴雨D、气温高E、风速小答案:C10、(单选题,1 分)统计分析表有简单表和复合表两种,复合表是指:A、主词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B、包含两张或两张以上简单表C、包含两张简单表D、宾词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E、有主词和宾词教师批阅答案:A11、(单选题,1 分)某人算得某资料的标准差为-3.4,可认为A、计算有错B、变量值都是负数C、变量值多数为0D、变量值一个比一个小E、变量值负的比正的多教师批阅答案:A12、(单选题,1 分)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哪个指标适宜A、均数B、MC、CVD、SE、G教师批阅答案:B13、(单选题,1 分)传染源一般包括A、患者、病原携带者B、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易感人群、易感动物C、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易感人群D、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E、患者答案:D14、(单选题,1 分)1988年上海市发生甲肝流行,原因是吃了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此时毛蚶被称为A、传染源B、储存宿主C、病原携带者D、传播机制E、传播机制答案:A15、(单选题,1 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A、对健康危险因素做出定性分析B、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C、确定疾病的生物学病因D、诊治疾病E、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答案:B16、(单选题,1 分)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B、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C、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 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D、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E、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教师批阅答案:D17、(单选题,1 分)开展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传染病的传播B、诊断慢性疾病C、确定慢性疾病的生物学病因D、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E、定性分析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答案:D18、(单选题,1 分)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A、95%B、97.5%C、45%教师批阅D、49.5%E、47.5%答案:E19、(单选题,1 分)分析了某年某地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120例患者,年龄在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50-65岁者的4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在当地主要是20-39岁年龄组受感染。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常考题目1.预防医学的对象(D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 .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 医学的基础学科C .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 EA .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 .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 C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 .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A .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A .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D.慢性病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A .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 .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A .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A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 .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 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 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D. 迟发性反应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A. 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A.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 CA.100微米以下B. 10微米以下C. 5微米以下D. 1微米以下E. 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A. 扩散B.沉降C.转移D. 氧化E.植物吸收7. SO2的主要作用部位( BA. 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A. 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A. 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 甲状腺功能低下E.甲状腺肿大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EA. 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A.CO2B.SO2C.COD.PAHE.光化学烟雾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 --而致(AA .二氧化硅 B.锰烟 C.木尘D.二氧化硫E.锌烟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种。
预防医学试题含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单选题,1 分)不属于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的是A、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教师批阅B、预防为主C、大力发展城市医院D、中西医并重E、加强农村工作正确答案:C2、(单选题,1 分)在较大规模的现况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是A、分层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综合运用D、整群抽样E、系统抽样正确答案:C3、(单选题,1 分)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不包括()A、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B、治理工业废渣C、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E、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正确答案:C4、(单选题,1 分)已知某市区2015年男孩出生体重的均数为3.52kg,随机抽样调查了郊县的20名男孩,出生体重的均数为3.29kg,欲分析市区和郊区男孩的出生体重是否不同应用A、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B、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C、单样本t检验D、配对t检验E、u检验教师批阅正确答案:C5、(单选题,1 分)容易在体内脂肪组织中贮存,排出缓慢,过量可导致中毒的维生素是()A、维素素B1B、维素素CC、维生素DD、烟酸E、核黄素正确答案:C6、(单选题,1 分)表示某种疾病患者的职业分布(构成)情况宜用A、半对数线图B、圆图C、直条图教师批阅D、普通线图E、直方图正确答案:B7、(单选题,1 分)欲比较两组阳性反应率, 在样本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如n1<10,n2<10 ), 应采用A、校正配对χ2检验B、校正四格表χ2检验C、四格表χ2检验D、Fisher确切概率法E、配对χ2检验教师批阅正确答案:D8、(单选题,1 分)Χ2检验不能用于()。
A、率的线性趋势检验B、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C、配对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D、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E、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教师批阅正确答案:D9、(单选题,1 分)大豆的限制氨基酸为( )A、色氨酸B、苏氨酸C、赖氨酸D、蛋氨酸E、缬氨酸正确答案:D10、(单选题,1 分)对于正态分布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当μ不变时,随着σ增大,曲线向右移B、以上说法均不正确C、当σ不变时,随着μ增大,曲线向左移D、当μ不变时,随着σ增大,曲线将没有变化E、当σ不变时,随着μ增大,曲线向右移教师批阅正确答案:E11、(单选题,1 分)成人每日膳食蛋白质供热量占总供热量的百分比为( )A、6%-8%B、12%-14%C、20%-30%D、55%-65%E、10%-12%正确答案:E12、(单选题,1 分)两样本均数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判断()。
预防医学试题+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答案1、下列哪项职业性多发病的说法不正确( )A、又称工作有关疾病B、是多因素疾病C、职业因素是原因之一D、职业因素可使潜在疾病暴露或使已有疾病加重E、在一般人群中不会出现答案:E2、流行是指A、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发病率高达 1%C、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D、性质相似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E、每 10 万人口发生的某病病例数答案:D3、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 )A、接种疫苗B、疾病筛检C、遗传咨询D、健康促进E、病后康复答案:B4、一般情况下,2 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首选()A、二甲双胍B、格列本脲C、瑞格列奈D、阿卡波糖E、罗格列酮答案:A5、从病原体侵人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期称为( )A、传染期B、非传染期C、检疫期D、潜伏期E、隔离期答案:D6、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
用假设检验来处理实际问题时,要了解各种检验方法的用途、应用条件和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A、正确B、错误答案:A7、我国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主要方式是A、隔离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疫情管理D、计划免疫E、及时治疗传染病人答案:D8、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该病发病率减少B、该病发病率增加C、该病患病率增加D、该病患病率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答案:C9、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B、体重C、血压D、脉搏E、职业答案:E10、下列( )气体不能引起温室效应A、 COB、 CO2C、 CH4D、 N2OE、含氯氟烃答案:A1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是A、描述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C、数理法D、分析性研究E、以上均是答案:E12、控制健康风险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定期体检B、服用保健品C、改善(变)健康行为D、购买保险E、就医答案:C13、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胎盘球蛋白D、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E、乙型肝炎疫苗答案:D14、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C、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D、 ORE、 RR答案:E15、室内空气中( )的含量是用作评价空气清洁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作为居室容积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A、 CO2B、 HCHOC、 VOCSD、 222RnE、 BaP答案:A16、导致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最容易污染的食品是A、剩米饭B、罐头C、海产品和盐渍食品D、家庭自制豆制品E、禽肉类及其制品答案:C17、某市欲开展青少年吸烟率的调查,该调查属于( )A、个案调查B、典型病例调查C、现况调查D、病例对照调查E、非典型调查答案:C18、统计表中数字暂缺或未记录时,通常用以下哪项表示( )A、 \B、 0C、 /D、…答案:D19、男,14 岁。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1.预防医学的对象是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3.生态健康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
3.健康促进的重点在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4.婴幼儿必需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5.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鸡蛋。
6.有利于肠道钙吸收的因素有氨基酸、乳糖、维生素D。
7.适用于腹部手术后病人的膳食是半流质膳食。
8.有机盐不属于营养素。
9.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
10.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
11.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
12.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铁。
13.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4.错误的说法是对可疑感染传染病不必采取标准预防。
15.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要求的是禁食。
1.营养和能量的摄入应满足机体的需要,加工和烹调方式要合理,膳食制度要合理,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2.对于一个2岁的男孩,方颅、枕秃、串珠胸、夜间经常啼哭的最可能原因是锌缺乏。
3.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脚气病,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夜盲症。
4.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是动物肝脏和奶及奶制品,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蔬菜、水果。
5.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运动、行为方式、生活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
6.健康促进的概念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
7.适量运动、饭前便后洗手、戒烟、合理利用卫生服务都是促进健康的行为,而求神拜佛则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
8.适量运动、饭前便后洗手、戒烟、开车系安全带都是危害健康的行为,而C型行为则不属于危害健康的行为。
9.社区动员是发动社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80每题1分,共80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3.生态健康模式是()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3、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4、下列哪种氨基酸只是婴幼儿必需的()A、亮氨酸B、缬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E、赖氨酸5、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A、瘦猪肉B、鸡蛋C、牛奶D、鱼E、虾6、有利于肠道钙吸收的因素有()A、氨基酸、乳糖、维生素DB、脂肪酸、氨基酸、乳糖C、抗酸药、乳糖、钙磷比D、乳糖、青霉素、抗酸药E、以上都不是7、适用于腹部手术后病人的膳食是()A、普通膳食B、软食C、半流质膳食D、流质膳食E、禁食8、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不属于营养素的是()A.有机盐 B.蛋白质 C.无机盐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9、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A.蛋白质的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C.蛋白质的利用D.氨基酸模式 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10.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B.亚油酸.C亚油酸和α亚麻酸D.α-亚麻酸 E.花生四烯酸11、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是()A.蛋氨酸 B.亮氨酸 C.缬氨酸 D.丝氨酸 E.赖氨酸12、.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 B )A.钙 B.铁 C.蛋白质 D.脂肪 E.乳糖13、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A.阻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B.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C.完全消除医院感染的发生D.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E.改善医院环境14、关于隔离技术的标准预防,错误的说法是()A.针对医院所有病人采用的一种预防 B.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隔离措施C.对病人要采取标准预防 D.对可疑感染传染病不必采取标准预防E.针对医院所有工作人员采用的一种预防15、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要求的是()A.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 B.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C.膳食制度合理 D.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E.以上都不是16、某男孩,2岁,查体发现方颅,枕秃,串珠胸,夜间经常啼哭,最可能的原因是()A.受惊吓 B.锌缺乏 C.维生素A缺乏D.钙缺乏 E.铁缺乏17、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E.脚气病18、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E.脚气病19、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是()A.粮谷类 B.豆类 C.动物肝脏 D.奶及奶制品E.蔬菜、水果20、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A.粮谷类 B.豆类 C.动物肝脏 D.奶及奶制品E.蔬菜、水果21、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C.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低22、健康促进的概念为()A.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E.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23、8.以下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是()A.适量运动 B.饭前便后洗手 C.戒烟D.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E.求神拜佛24、10.以下属于危害健康的行为是()A.适量运动 B.饭前便后洗手 C.戒烟D.开车系安全带 E.C型行为25、社区动员是( )A. 卫生宣传的过程B. 健康教育的过程C. 发动社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D. 调动病人家属参与照料的过程E. 鼓动本人自我管理的过程26、社区诊断是( )A. 对社区的病人进行诊断B. 对社区的疾病进行诊断C. 对社区的疾病进行检查D. 对社区健康问题进行诊断E. 对社区突发问题进行调查27、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理想场所是A、社区B、工作场所C、公共场所D、居民家底E、学校28、导致成人失能和早死的主要原因是A、吸烟B、酗酒C、吸毒D、性乱E、网络成瘾29、慢性汞中毒的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是A、口腔炎、发热、皮疹B、易兴奋、震颤、口腔炎C、周围神经炎、腹痛、贫血D、口腔炎、腹痛、肾功能障碍E、贫血、易兴奋、皮疹30、在生产条件下,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A、烟或雾B、蒸气或粉尘C、蒸气或雾D、粉尘、烟或蒸气E、粉尘、雾或蒸气31、硅沉着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源性心脏病B、结核性胸膜炎C、自发性气胸D、支气管炎E、肺结核32、可吸入性粉尘是指()A、AED<25µmB、AED<5µmC、AED<10µmD、AED<15µmE、AED<3µm33、易引起白血病的生产性毒物是A、汞B、甲苯C、苯D、硝基苯E、苯胺34、中暑按发病机制分为()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C、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D、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竭E、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35某男性锅炉工,在一个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能3个小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疑为何种毒物中毒()A、二硫化碳B、二氧化碳C、硫化氢D、一氧化碳E、氮氧化物36、下列哪种为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A、艾滋病B、病毒性肝炎C、霍乱D、甲型H1N1流感E、脊髓灰质炎37、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C、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D、病原体的特性E、以上都不是38、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是()A、吸烟、饮酒、静坐生活方式B、吸烟、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C、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D、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E、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39、张某被狂犬咬伤,医生对她进行了如下处理:清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对该患者实施的免疫接种属于A、人工自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D、自然自动免疫E、自然被动免疫40、传染源是指()A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B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C带有病原体的节肢动物D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和血制品E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41. 调查某地6-15岁学生近视情况,需描述近视学生的年龄分布可选用A.普通线图B.百分条图C.条图D.直方图E.饼图42. 关于统计表的制作,不正确的叙述是()A.统计表的标题放在表的上方中间B.条图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C.直方图的组距不必相等D.统计表中的数字按小数点位对齐E.统计表一般用纵标目和横标目说明数字的意义和单位43. IDD的流行病学特征地区分布正确的是()A.北方>南方B.丘陵>山区C.农村>城市D.沿海>内陆E.平原>山区44.以下物质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是()A.次氯酸B.次氯酸根C.盐酸D.氯化钠E.氯化钙45.某公司搬到办公大楼后,很多员工出现了流泪、嗓子痛、头痛、全身不适合容易疲劳等症状,下班后这些症状明显缓解。
你认为这些员工可能患了()A.建筑相关疾病 B.不良建筑综合征 C.化学物质过敏症D.慢性不明原因中毒E.疲劳综合征46.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A.消毒-沉淀-过滤B. 沉淀-消毒-过滤C. 过滤-沉淀-消毒D. 沉淀-消毒-过滤E. 过滤-消毒-沉淀47.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48.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A.氟缺发B.碘缺乏C.锌缺乏D.砷缺乏E.氟摄入过高4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效氯是指氯制剂分子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者。
B.三价铬比六价铬毒性大。
C.痛痛病是由于慢性镉中毒引起的。
D.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范围为集中式给水卫生防护地带,不得排入废水与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不得有污染源。
E.集中式取水的进水口应设在水面以下1.5米和河床以上1米之间。
50.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于()缺乏引起的。
A.氟B.碘C.锌D.砷E.硒51.目前我国粮食污染最严重的毒素是()A.黄曲霉毒素B.黄变米毒素C.岛青霉毒素D.杂色曲霉素E.展青霉毒素52.以下是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除了()A、注意卫生,防止食品污染B、低温保藏,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形成C、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接种D、食用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体及破坏毒素E、加强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毒物的管理,执行卫生法规及管理条例53.耐盐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A.副溶血性弧菌B.沙门菌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E.肉毒梭菌54.以下食物中毒类型与引起中毒食品相对应错误的是()A.沙门菌----畜肉类B.副溶血性弧菌----海产品C.金黄色葡萄球菌----奶类D.肉毒梭菌----自制的发酵食品E.沙门菌--------海产品55. 以下食物中毒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沙门菌中毒----黄绿色水样便B.副溶血性弧菌中毒----水样便或洗肉水样C.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恶心,剧烈频繁的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呈水样便D.赤霉病麦中毒----“醉谷病”E.毒蕈中毒----早期手指、口唇和舌刺痛感;麻痹症状,四肢肌肉麻痹,身体摇摆、共济失调。
56.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的是()A.突发性B.危害的严重性C.未知性D.群体性E.处理的综合性57.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A.调查物品准备B.核实诊断C.开展实地调查D.结论报告 F.现场预防58.1988年在上海发生的甲型肝炎暴发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A.重大食物中毒B.重大职业中毒C.重大环境污染D.生物恐怖事件E.重大传染病疫情59.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内向所在地区县(区)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24小时E.48小时60.小概率事件是指P值小于()A.5B.0.5C.0.05D.0.01E.以上都不是61.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的变异程度宜选用()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标准差E.变异系数62.医学上95%的正常值范围是()A.± 1.96SB.±2.58SC.± 1.96SD.± 2.58SE.±1.96S263.表示呈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宜选()A.算数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标准差6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或严重程度的指标应选用( C )A.构成比B.相对比C.率D.绝对数E.率的标准误65.统计推断的目的是()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C.统计描述D.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信息E. 以上均不对6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P值是()A.< 0.5B.> 0.05C.> 0.01D.< 0.05E.< 0.0167.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