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四圣心源》图解
白文译注《四圣心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医
代表பைடு நூலகம்
人物 气
杂病
丹徒
湘潭
圣心
玉楸子
医学家 根
法
白文
病根
欧阳
气血
赵克
序
癞风根
内容摘要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 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著述颇丰.其所著《四圣心源》 一书是一部中医理论及临床价值都比较高的一部中医古籍,深受中医专业人士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的欢迎。白话解 形式,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和理解。
感谢观看
3
痉病根原
4
湿病根原
5
黄疸根原
1
暍病根原
2
霍乱根原
3
痎疟根原
4
伤风根原
5
喘根原
目病根原
耳目根原
耳病根原
1
鼻口根原
2
鼻病根原
3
口病根原
4
舌病
5
牙痛
咽喉
声音
须发
痈疽根原 瘰疬根原
癞风根原 痔漏根原
经脉根原 杂病根原
胎妊解 产后根原
作者介绍
这是《白文译注《四圣心源》》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肝主筋,其荣爪;心主脉,其荣色;脾主肉,其荣唇;肺主皮,其荣毛;肾主骨,其荣发。凡人之身,骨以立其 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黄元御医集(五)四圣心源 四圣悬枢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医集
医学家
代表
心源
聖心源後序
人物
話
圣心源
后世
玉楸子 聖心
黄氏
悬枢
先生
懸樞
序 黄
自敍
出版者
内容摘要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 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著有《伤寒悬解》、《素灵微 蕴》、《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玉楸药解》后世所称《黄 氏八种》,后又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问世。
读书笔记
非常不错,繁体版朋友没有多余的翻译,直接阅读原谅就非常享受,并不会 晦涩难懂。 伤寒,内经读了,再看还是有收获的,虽说有改经典的嫌疑,毕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该版本在书店看的时候觉得错误较多。 新中国成立前200年前所作,非常值得抄研验用。 小兒年齒幼小,然或懷質抱真而秉良資,大人春秋盛壯,然或淳漓樸散而負空器,則補瀉温清之法,自難盡同也。 我只能这样说,每一个想要学习中医的人,一定要拜读玉楸先生的这本著作,私以为,玉楸先生很好的贯彻 了内经中的一句话“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其实没有直接读原著,真的看不懂。
目录分析
1
四聖心源自敍
2
四聖心源後序
3
昌邑黄先生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八種序〔1〕
4
序〔1〕
5
《黄元御四圣心源点睛》

《黄元御四圣心源点睛》赵文举.导读(赵文举,吉林伊通县中医院原院长,一生研究黄氏医学)一代哲医、鸿儒黄元御,一生医学著作甚丰,传世者凡一十三部。
出身书香名门,幼承祖训,灵根夙植,少负奇志,聪慧颖悟,闻道独早。
深邃《易》、《老》之道,妙解《素》、《灵》之奥,将天地人三才同构,一理同气,一元运转,人体升降出入、盈虚消息,与天地同化,维系全息态势。
法象者,莫大于天地;变化着,莫大于四时;悬诸著明,莫大于日月。
纤芥之吾身,一太极也,广纳须弥而不迫窄,万物皆备于我矣。
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故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亦必有验于天矣。
人秉天地之中气而生,天之在我者,五行之德也,地之在我者,五行之气也。
黄帝、岐伯、越人、仲景之书,争光日月。
涤滤玄览,空明研悟,考镜灵兰之秘,讵读仲景《伤寒》,灵台夜辟,玄钥晨开,独悟四圣之心源。
崇阳尚中,阴易长而阳易消,阳气衰则水寒土湿,脾陷胃逆,中气堙郁,枢轴弗运,四维莫转,升降反作。
鸟飞而上,鱼潜而下,火则上炎,水则下注,浊气逆上,清气陷下,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
天之大宝,一丸红日,人之大宝,一息真阳,医家之药,首在中气,扶阳抑阴,泄水补火,己升戊降,黄潜于中宫。
脾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
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坎阳离阴独斡乎中气也。
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乎此。
中者,坎阳离阴交媾之媒,此意得之《灵》、《素》,读唐宋以后书,未易生兹妙悟也。
黄氏于《经》、《史》、《子》、《集》无不淹贯,乃都昌上士,莱国鸿生,史服经衣,探《八索》、《九丘》之奥,仪仗仁巢,发三辰五嶽之灵。
远绍汉晋文体风骨以著书立论,悬解经典,运以骈四俪六之体势,锦心绣口之华章,虑周而藻密,章法严谨,阐释剔彻。
每部书首之自序文章,可谓篇篇皆成雅作,閎大广博,妙远渊微,性灵所致,挥洒自如,跌宕起伏,独迈前贤。
《杝元》当是汉晋赋体的精品,通篇文采高古,气势磅礴,汪洋恣肆,仰观吐曜,俯察含章,溯其往古,酌其来今,旁及万象。
《四圣心源》白话解:附原文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学术
口
心源
核心
理论
变化
五行生克
原文
黄元御
中医 根源
精神
白话
气血 杂病 气
七五官
生成
九阳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四圣心源》是清代中医一代宗师黄元御的精华之作,是黄师中医学术的核心思想的体现。黄元御所尊四圣: 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所尊四部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圣 心源》阐发四圣要旨,其学术以脾胃中气为核心,兼顾四旁(心、肺、肝、肾),提出了脾升胃降的脏腑整体循 环理论,在中医临床中极具指导价值。本书补充了望闻问切的诊断基础内容,并画龙点睛的讲出了黄元御脏腑循 环和三焦循环的核心理论,比原著内容多出两卷,更浅显易懂,更易于读者学习,特别是易于初学者入门。
4
九伤风根源
5
十齁喘根源
二鼻口根源
一耳目根源
三咽喉
四声音
五须发
一痈疽根源 二瘰疬根源
三癞风根源 四痔漏根源
一经脉根源 二杂病根源
三胎妊解 四产后根源
附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四圣心源》白话解:附原文》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四圣心源》白话解:附原文》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01
一六气名目
02
二六气从化
03
三六气偏见
04
四圣心源方剂

四圣心源方剂2014-11-25 10:18:49看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将书中的方剂择录下来,用起来好查找,也可以反复琢磨,好深刻理解四圣心源的内涵。
择录时很粗糙。
四圣心源方剂2.1.1 六气治法(31)1)治厥阴风木法桂枝苓胶汤:甘草桂枝白芍茯苓当归阿胶生姜大枣上热加黄芩,下寒加干姜、附子。
2 )治少阴君火法黄连丹皮汤:黄连白芍生地丹皮。
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
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3 )治少阳相火法柴胡芍药汤:柴胡黄芩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白芍4)治太阴湿土法术甘苓泽汤:甘草茯苓白朮泽泻5)治阳明燥金法百合五味汤:百合石膏麦冬五味6 )治太阳寒水法苓甘姜附汤:甘草茯苓干姜附子。
太阳病,最易化生湿热,以化气于丙火,而受制于湿土也。
若有湿热,当用栀、膏之类。
4 劳伤方4.1 中气(48)黄芽汤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炙茯苓二钱干姜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
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
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
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疏肝。
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4.2 阴阳4.2.1 阴虚(49)地魄汤:炙甘草二钱制半夏三钱麦冬三钱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元参三钱4.2.2 阳虚(50)天魂汤: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人参三钱附子三钱4.2.3 阴脱(51)乌肝汤:甘草二钱人参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炮首乌三钱,蒸芍药三钱桂枝11克4.2.4 阳脱(52)兔髓汤:甘草7克人参11克五味7克半夏11克龙骨(锻,研)7克元参11克附子11克牡蛎(锻,研)11克4.3 精神4.3.1 神惊(53)金鼎汤:甘草7克茯苓11克半夏11克桂枝11克芍药11克龙骨7克牡蛎11克4.3.2 精遗(54)玉池汤:甘草二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附子三钱砂仁一钱,炒,研,去皮4.4 气血4.4.1 气滞(56)下气汤:甘草二钱半夏三钱五味一钱茯苓三钱杏仁三钱,泡,去皮尖贝母二钱,去心芍药二钱橘皮二钱温服。
黄元御《四圣心源》图解

根据黄元御气机升降气血阴阳上下相济之整体理论以脾胃为枢机以肺肝气血运动为生命体现的机理制作而成
黄元御《四圣心源》之《脏腑圈论》一图解:
上图 为本人制作的 3D 版“土模型”后面观。根 据黄元御气机升降,气血阴阳上下相济之整 体理论,以脾胃为枢机,以肺肝(气血)运 动为生命体现的机理制作而成。
左图“土模型”侧应包括心)。”由此看来,一身 阴阳,心肾也;一身气血,肺肝 也;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胃也。可预知,当肺肝(气血) 的运动如螺母般有先天至后天, 飞离脾胃的濡养则是生命的终 结。换而言之,生命的运动即是 气血之运动。可见黄氏的寓意之 深。
《四圣心源》——天人解图解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轴,所谓土也。”
一气
阴阳
中气
五行
脏腑
气血
浅薄体会 体会2:看待疾病不同的三个层次
道家、佛家:神的层次
中医:气的层次
西医:形的层次
浅薄体会 体会3:治疗疾病不同的三个层次
道家、佛家:神(守静 笃,致虚极、顿悟成佛) 中医:气(恢复一气周 流) 西医:形(纠正数据的 异常)
浅薄体会 体会4:霸道 OR 王道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四圣心源》——天人解 图解
主讲:XX XX
1.阴阳变化
2.五行生克
3.脏腑生成
4.气血生成
5.精神化生
6.形体结聚
7.五官开窍
8.五气分主
9.五味根源
浅薄体会 体会1:没有学懂中医的生理,就不可能有
正确的法、方、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 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
扶阳学说/ 温病学说 伤寒学派 圆运动、经 典中医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浅薄体会 体会5:日常生活,中医无处不在
土枢四象 五味根源 一气周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中药为什么最好用陶罐 煲? • 砂锅煲粥为什么最香? • 为什么酸辣的食物可以 开胃? • 为什么苦的食物可以清 火? • 为什么丹参针既可以活 血,又可以止血? • 为什么参附针既可以升 压,又可以降压?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四圣心源讲解

四圣心源讲解我在这里讲一下四圣心源中的五情缘起,这一段写的非常不错,建议大家看一看,黄元御说“肝之气风,其志为怒。
心之气热,其志为喜。
肺之气燥,其志为悲。
肾之气寒,其志为恐。
脾之气湿,其志为思。
”我们讲的是气道中医,黄元御在这里也用的是气的概念,而且是大篇幅的来用,“肝之气风,其志为怒。
心之气热,其志为喜。
”所以,黄元御也是用气道的角度来解释五情缘起,接着说“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
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腑,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
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
”这里金木水火土,是说的气的不同状态和运行势态,如果不了解气的运行,金木水火土恐怕也不好理解,你看下面“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
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这里的牢应该是寥),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
”这里就是整个说气之升达和气之收敛,以及升降开合,表现为金木水火土,或心肝脾肺肾的生化规律。
下面是“物情乐升而恶降,”物情就是事物的性情,气都是有性情的,任何事物都是喜欢升而恶降,或者说喜生而恶死,“物情升为得位,降为失位。
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败悲。
”这一段说得很好,也就是说气从上而下降的时候就是悲,降完了就是恐,“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
”也就是土气在四季和四方周回变化,斡旋于中,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
你看一直从生长化收藏来说,你就看成一个气团的生长收藏,什么叫戊土、金水、己土、木火,生长之气来了就叫木和火,收藏之气叫金和水,是先有生长收藏,后有金木水火,而不是先有金木水火,这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
“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
”这里说的是整个气机运化要有升降、开合,才能生生不已,不断延续,如果一旦生长化收藏、开合升降的过程失灵了,所有的环节都会出现问题,没有了开后面就没有合,没有了藏到了春天也没有办法升起来,没有降也没有物质资源去收藏,所有东西一凝滞了,土气也凝结了,无法做事了,土气凝滞而生忧思,这个忧思应该放在前面而不是放在后面,是忧思导致生机减慢,最终导致土气凝滞,而不是土气凝滞了而产生忧思,这里不太严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图 为本人制作的 3D 版“土模型”后面观。根 据黄元御气机升降,气血阴阳上下相济之整 体理论,以脾胃为枢机,以肺肝(气血)运 动为生命体现的机理制作而成。
左图“土模型”侧面观。当我把 它做出来时,突然脑子里闪现 “脾胃为后天,肾为先天(这里 也应包括心)。”由此看来,一身 阴阳,心肾也;一身气血,肺肝 也;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胃也。可预知,当肺肝(气血) 的运动如螺母般有先天至后天, 飞离脾胃的濡养则是生命的终 结。换而言之,生命的运动即是 气血之运动。可见黄氏的寓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