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

合集下载

《2024年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范文

《2024年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范文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信道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模与仿真研究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建模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是信道仿真研究的基础。

根据无线信道的特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多径信道、时变信道等。

其中,多径信道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于无线电波的反射、散射和折射等作用,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多条路径。

在信道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信号的传播环境、多径效应、衰落等。

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如基于统计的建模方法和基于物理过程的建模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无线信道的特性,为后续的仿真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三、信道仿真方法信道仿真方法主要包括离散时间仿真和连续时间仿真两种。

离散时间仿真适用于对信道进行快速评估和算法验证,而连续时间仿真则能更准确地模拟信道的实际传输过程。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信道模型和仿真需求选择合适的仿真方法。

此外,为了更真实地模拟无线信道的特性,我们还可以采用基于实际测量数据的信道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无线信道的实际传输情况,有助于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仿真研究应用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在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其次,它还可以用于研究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算法的性能表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此外,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还可以用于预测无线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产品开发提供支持。

五、结论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准确的信道模型和采用合适的仿真方法,我们可以更真实地模拟无线信道的传输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无线网络的信道建模与仿真

无线网络的信道建模与仿真

无线网络的信道建模与仿真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依赖无线网络来进行各种活动,比如上网、在线游戏、移动支付等等。

然而,在无线网络中,信道建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无线网络的性能。

因此,在无线通信中,进行信道建模和仿真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本文将对无线网络的信道建模和仿真进行简要介绍。

一、信道建模信道建模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

由于无线信道存在很多不同的影响因素,如多径效应、衰减、噪声、多普勒效应等,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信道模型是非常复杂的任务。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无线信道分为两大类:确定性和随机性信道。

1、确定性信道模型确定性信道是指那些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或几何模型来描述其传输特性的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传输参数来确定整个信道系统,因此确定性信道模型是非常理想的。

例如,在室内环境中,我们通常使用射线跟踪技术来建立信道模型。

这种技术会将射线从信号源发出,并依次经过墙壁、障碍物等,最后到达接收端。

通过计算射线的路径和传输时延,我们可以获得信号的传输特性,从而建立信道模型。

2、随机性信道模型随机性信道是指那些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波动和变化的信道,这种信道很难用确定性模型来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随机过程来进行建模。

通过将无线信道视为随机事件的产生过程,并使用随机变量和随机分布来表征其状态,我们可以建立出一个具有随机性的信道模型。

在现实应用中,例如移动通信系统中,随机性信道模型通常用于模拟移动终端在不同地点、不同速度下的传输特性。

二、信道仿真信道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无线信号传输的过程。

通过在计算机中实现信道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对于无线网络的研究工作者来说,信道仿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无线通信系统的参数,并为我们提供实验数据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在信道仿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选取适当的仿真工具和软件。

《2024年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范文

《2024年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范文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篇一一、引言无线通信系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支持着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优化其设计,对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及仿真研究,以期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建模1. 信道类型与特性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视距信道、非视距信道、多径信道等。

这些信道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

为了准确描述信道的传播特性,需要建立相应的信道模型。

2. 信道建模方法(1)统计性信道模型:基于实测数据的统计性信道模型,能够反映信道的统计特性,如多径效应、衰落等。

(2)确定性信道模型:根据电磁波传播理论,建立信道的物理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信道的传播特性。

三、无线通信系统仿真研究1. 仿真软件与工具为了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研究,需要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和工具。

这些软件和工具能够模拟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环境和条件,以便对信道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

2. 仿真流程(1)根据信道模型设定仿真参数;(2)建立仿真环境,包括传播环境、干扰因素等;(3)进行仿真实验,记录数据;(4)分析仿真结果,优化信道模型。

四、信道建模与仿真的应用1. 信号处理与优化通过信道建模与仿真,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在信道中的传播过程,从而对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提高通信质量。

2. 系统设计与优化信道建模与仿真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限制,从而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同时,仿真结果还可以为实际系统的部署和运维提供参考。

五、研究展望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1. 更加精确的信道模型:随着电磁波传播理论的不断完善,需要建立更加精确的信道模型,以更好地描述信道的传播特性。

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信道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建模与仿真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024年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范文

《2024年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范文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无线信道复杂多变,因此对其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展开探讨,以进一步增强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

二、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建模1. 信道类型与特性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主要分为视距信道和非视距信道。

视距信道主要指通信双方之间存在直接路径的信道,而非视距信道则指通信双方之间存在障碍物或反射、衍射等现象的信道。

信道的特性主要包括衰落、多径效应、噪声干扰等。

2. 信道建模方法针对无线信道的特性,常用的信道建模方法包括统计性建模和确定性建模。

统计性建模主要是通过收集实际信道数据,分析其统计特性,如路径损耗、多径时延等。

确定性建模则是根据实际环境,建立物理信道的数学模型,如射线追踪法、几何绕射法等。

三、无线通信系统仿真研究1. 仿真软件与平台为了更好地研究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需要借助仿真软件与平台。

目前常用的仿真软件包括MATLAB、Simulinks等,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学计算与图形化展示功能,可以方便地建立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

2. 仿真流程与步骤仿真流程主要包括确定仿真目标、建立仿真模型、设置仿真参数、运行仿真以及分析仿真结果等步骤。

在建立仿真模型时,需要根据实际信道特性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并设置合理的仿真参数。

在运行仿真后,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四、仿真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进行建模与仿真,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仿真结果。

首先,通过统计性建模可以得到信道的衰落特性、多径效应等参数;其次,通过确定性建模可以得到物理信道的传播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平台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信道类型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需要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信道类型;2. 统计性建模与确定性建模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3. 通过仿真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为实际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通信网络中的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技术

通信网络中的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技术

通信网络中的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技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无线信道的建模与仿真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技术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并通过仿真方法来验证和分析这些模型。

本文将介绍通信网络中的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相关理论与应用。

一、无线信道的特性无线信道是指无线通信中传输信号的媒介,其特性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无线信道的主要特性包括衰落、多径效应、路径损耗、干扰和噪声等。

在进行无线信道建模和仿真时,需要准确描述这些特性,以便更好地了解无线信号的传输行为。

二、无线信道建模方法无线信道建模是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过程。

常用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包括几何模型、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等。

1. 几何模型几何模型是通过对无线信道的传输路径进行几何描述来建模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模型有几何扩散模型和射线跟踪模型。

几何扩散模型基于微观尺度上的路径传播理论,将信号的传输路径描述为扩散过程。

射线跟踪模型则通过追踪无线信号在环境中的传播路径来模拟信号的传输特性。

2.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基于统计学原理对无线信道进行建模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模型是瑞利衰落模型和纯多径模型。

瑞利衰落模型适用于描述直射路径较弱或完全不存在的室内环境,而纯多径模型则适用于室外环境和复杂多径环境。

3.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通过模拟无线信号传播的物理规律来建模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模型有衍射模型和散射模型。

衍射模型适用于描述信号在障碍物周围的传播情况,而散射模型则适用于描述信号与物体表面发生散射的情况。

三、无线信道仿真技术无线信道建模是为了对信号的传输特性进行描述,而无线信道仿真技术则是为了通过实验和计算来验证和分析这些模型。

无线信道仿真技术可以分为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时间仿真两类。

离散事件仿真是将无线信道的传输行为划分为离散的时间步进,通过事件触发机制来模拟和计算信道响应。

无线移动通信中的信道建模与仿真

无线移动通信中的信道建模与仿真

无线移动通信中的信道建模与仿真一、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道建模和仿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信道建模和仿真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保证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这篇文章将介绍信道建模和仿真在无线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以及信道建模和仿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信道建模1. 信道模型的概念信道模型是指对无线通信信道进行描述和建模的数学模型。

在实际通信中,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多径、衰落、干扰等,这些因素对无线信号的传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无线信道进行建模是保证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

2. 信道参数的描述信道参数通常包括信道增益、时延、多普勒频移、相位等。

其中,信道增益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衰落程度,时延是指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多普勒频移是由于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运动速度而引起的信号频率偏移,相位是指信号的相位差。

3. 信道建模方法信道建模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测建模三种方法。

其中,理论分析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对无线信道的特性进行推导和描述。

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无线信道进行模拟和仿真。

实测建模方法则是通过实际测量得到无线信道的特性参数。

三、信道仿真1. 仿真概念信道仿真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无线信道进行模拟和实验,以调查和预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仿真是一个相对较为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快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2. 仿真方法信道仿真方法主要包括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仿真两种方法。

其中,离散事件仿真是指通过模拟在时间上出现的离散事件进行仿真。

连续仿真则是通过模拟在时间上连续变化的信号进行仿真。

3. 仿真参数信道仿真参数通常包括信噪比、误码率、比特误差率等。

其中,信噪比是指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之间的比值,误码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比率,比特误差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每个比特产生误码的比率。

四、移动通信中的信道模型和仿真1. 多径衰落信道模型多径衰落信道是指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历多条路径从发射端到达接收端,导致信号发生衰落的过程。

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

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

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一、引言无线通信系统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信道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对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无线信道进行准确的建模和仿真成为了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的重要前提。

二、无线信道建模1. 环境因素的考虑a. 地形地貌b. 天气状况c. 建筑物和障碍物的位置和高度2. 信号传播特性a. 多径效应i. 多径衰落ii. 多普勒效应b. 阴影衰落c. 干扰和噪声三、无线信道仿真1. 仿真方法a. 统计建模i. 离散时间模型ii. 连续时间模型b. 几何仿真i. 射线追踪方法ii. 波场方法2. 常用工具和软件a. MATLABb. NS-3c. OPNET四、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步骤1. 收集环境数据a. 地图数据b. 天气数据c. 人流量数据2. 设定信道模型a. 路径损耗模型b. 衰落模型c. 噪声模型3. 选择仿真方法和工具a.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建模或几何仿真方法b. 根据可用资源选择合适的仿真工具和软件4. 构建仿真场景和参数设定a. 设定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和节点分布b. 设置通信协议和参数c. 添加干扰源和噪声5. 运行仿真并分析结果a. 运行仿真,并收集相关数据b. 分析仿真结果,评估系统性能6. 优化与改进a. 根据仿真结果,合理优化系统设计和参数设置b. 通过仿真验证改进效果五、总结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的关键步骤。

通过准确的信道建模和仿真,可以评估系统性能、定位问题并优化系统设计,提升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效果。

因此,对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视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广泛,从普通的电话通话到移动网络游戏,无线通信系统巳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但是,由于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多种干扰和衰落等因素,无线通信信道传输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进行建模,以便于研究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表现和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一、信道建模在建立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信号强度衰减、多径衰落、频率选择性衰减和信道噪声等。

(一)信号强度衰减信号强度衰减一般是指频率不变的正弦波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距离、传输介质、传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信号功率的衰减情况。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如果传输距离越远,传输介质阻尼越大、传输环境越复杂,则信号衰减量就越大。

针对信号强度的衰减问题,我们通常会采用衰减因子来描述信号的衰减情况。

例如,对于自由空间传输的信号,一般都会采用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进行衰减模型的建立。

自由空间衰减模型是指空气介质中或真空中传输的电磁波的信号强度随着传输距离的变化,所遵循的一种对数函数关系。

该模型的数学公式为: P_loss = P_t - 20log(d) - 20log(f) + 20log(4π/c)其中,P_loss表示信号功率的损耗量,P_t表示传输距离为1米时的传输功率,d表示传输距离,f表示传输信号的频率,c表示光速。

(二)多径衰落除了信号强度衰减之外,多径衰落也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所谓多径衰落,就是指同一个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多条路径,从而使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出现时间相位差异,从而导致信号在接收端叠加而产生的衰落现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一般是指地面反射、衍射和绕射等多种不同的信号传播路径所导致的衰落。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多径衰落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 Box-Muller 方法,生成高斯随机序列,统计序列概率,得到的图形如下(其中横 坐标代表 x 的取值,纵坐标是取值出现次数(也可以说是概率),统计次数是 10000 次):
图 2 Box-Muller 方法 x 概率密度函数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x 服从高斯分布 N(0,1)。
下面对于上面的样本使用“偏度、峰度检验法”来检验样本来自正态总体(α = 0.1)。

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
张洪敬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876)
E-mail:Zhanghj1985@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无线信道模型,包括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首 先给出了两种信道的理论模型以及建模方法。然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对 于白噪声信道,得到了其概率密度曲线,同时通过“偏度、峰度检验法”检验其是否服从正态 分布。对于瑞利衰落信道,通过验证其相关特性和统计特性来验证其正确性。 关键词:AWGN,瑞利,Clarke 模型,Jakes 模型 中图分类号:TN929.53
型中,初始相位φ 是为了保证随机过程广义平稳。θ 或 αn 是为了使多普勒频率随机化。ϕn
是保证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正交,并且具有相同的功率。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同相分量的自相关、正交分量的自相关、同相和正交的互相关、复信
号的自相关、复信号包络平方的自相关[5]。
RX c X c (τ )= J0 ( wdτ )
(10)
φn = 0, n = 1,2,..., N
(11)
把上面三个参量带入 CLARKE 模型中就可以得到 JAKES 模型。如下所示:



u(t) = uC (t) + j uS (t)
(12)
∑ −
uC (t) =
2M
N
an cos(wnt)
n=0
(13)
∑ −
uS (t) =
2M
N
bn cos(wnt)
现在来假设检验
H 0 :数据来自正态总体。
这里α = 0.1,n=10000σ 1 =
6(n − 2) = 0.024488 , (n + 1)(n + 3)
σ2 =
24n(n − 2)(n − 3) (n + 1)2 (n + 3)(n + 5)
= 0.048953 , µ2
= 3−
6 n +1
=
B2 = 1.0021, B3 = −0.007267 , B4 = 2.9033 .
样本偏度和样本峰度的观察值分别为:
g1 = −0.007244 , g2 = 2.8911
-4-

而 zα / 4 = z0.025 = 1.96 。拒绝域为| µ1 |=| g1 / σ 1 |≥ 1.96,| µ2 |=| g2 − µ2 | / σ 2 ≥ 1.96 。 现算得| µ1 |= 0.9352 < 1.96 ,故接受 H 0 ,认为样本服从正态分布。
考察包络以及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当 M → ∞ 时,包络服从瑞利分布,相位服从[−π ,π )
上的均匀分布。具体的 PDF(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f|X| (x)
=
x

exp(−
x2 2
),
x

0
(24)
f ΘX
(θ X
)
=
1 2π
,θ X
∈[−π ,π ).
(25)
下面是简要证明:因为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中的各个子载波统计独立并且服从同一分
(18)
RX s X s (τ )= J0 ( w
(20)
RX s Xc (τ )=0
(21)
RXX (τ )=2 J0 ( wdτ )
(22)
R
X
2
X
2
(τ )
=
4
+
2 4J0
( wd τ
)
+
4+2 J0 (2 wdτ M
)
=
4
+
2 4J0
( wd τ
),
(6)
N
∑ gC (t) = E0 cn cos(ωd t cosα n + φn )
(7)
n=1
N
∑ g S (t) = E0 cn sin(ωd t cosα n + φn )
(8)
n=1
Jakes 模型[4]:基于 CLARKE 的参考模型,令:
Cn =
1 N
(9)
αn
=
2πn , n N
= 1,2,..., N
1.引言
无线信道是移动通信的传输媒体,所有的信息都在这个信道中传输。信道性能的好坏直 接决定着通信质量,因此要想在比较有限的频谱资源上尽可能的高质量、大容量传输有用的 信息就要求必须十分清楚地了解信道的特性。然后再根据信道的特性采取一系列的抗干扰和 抗衰落措施,来保证传输质量和传输的容量方面的要求[1]。
3.1 AWGN信道仿真结果及检验
使用中心极限定理的方法,生成高斯随机序列,统计序列概率,得到的图形如下(其中
-3-

横坐标代表 x 的取值,纵坐标是取值出现次数(也可以说是概率),统计次数是 100000 次):
图 1 中心极限定理方法 x 概率密度函数
2.9994 .下面来计算样本
中心矩 B2 , B3 , B4 , B2 = 1.0075 , B3 = −0.026396 , B4 = 3.0998 .
样本偏度和样本峰度的观察值分别为:
g1 = −0.026103 , g2 = 3.0539 而 zα / 4 = z0.025 = 1.96 。拒绝域为| µ1 |=| g1 / σ 1 |≥ 1.96,| µ2 |=| g2 − µ2 | / σ 2 ≥ 1.96 。 现算得| µ1 |= 1.066 < 1.96 ,| µ1 |= 1.1135 < 1.96 故接受 H 0 ,认为样本服从正态分布。
当M


(23)
从改善的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和数学参考模型的统计特性的对比可以看出:二阶统计特
性完全一样,另外新模型的二阶统计特性与 M 无关,在正弦波数量很少的情况下就已经接
近理想情况,这与经典的 JAKES 模型不同。四阶统计特性有所不同, M=8 时,式(3-29)可
以很好的近似式(3-12),并且四阶统计特性在正弦波数量趋于无穷时接近理想情况。
(15)
-2-

∑ X C (t) =
2 M
M
sin(ϕn ) sin(ωd t sin α n
n=1
+φ)
(16)
∑ X S (t) =
2 M
M
cos(ϕn ) sin(ωd t sin α n
n=1
+φ)
(17)
其中ϕn (n=1,2,…M), θ , φ 这 M+2 个随机变量服从[−π ,π ) 上的均匀分布。在该模
为了更好的研究通信系统,一个与实际传输环境相符合的无线信道仿真模型是必需的。
2.信道模型
2.1 AWGN信道模型
AWGN 信道,即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这种信道对于信号的影响在于在原信号的基础 上加上了噪声,引起了原信号的失真。AWGN 信道建模的关键是生成高斯随机序列,目前 产生高斯随机序列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主要介绍中心极限定理的方法和 Box-Muller 方法。
-6-

图 4 正交分量自相关理论值和仿真结果
横坐标是归一化时间,纵坐标是同相分量自相关值。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型正交分 量的自相关和理论值在横坐标小于 5 时非常接近,而在横坐标大于 5 时有一定的偏差。导致 这种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参数的取值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统计次数的原因,统 计次数不够多,也导致了结果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中心极限定理产生高斯随机数:设 r1,r2,…,rn 为(0,1)上 n 个相互独立的均匀分布的随 机数,由于 E(ri)=1/2,D(ri)=1/12,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2],当 n 充分大时
∑ x =
12 n (
n i=1
ri

n) 2
(1)
x 的分布近似于高斯分布 N(0,1).通常取 n=12,此时有
图 3 同相分量自相关理论值和仿真结果
横坐标是归一化时间,纵坐标是同相分量自相关值。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型同相分 量的自相关和理论值在横坐标小于 5 时非常接近,而在横坐标大于 5 时有一定的偏差。导致 这种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参数的取值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统计次数的原因,统 计次数不够多,也导致了结果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12
x = ∑ ri − 6
(2)
i =1
这样得到的 x 为服从高斯分步 N(0,1)的随机数。
Box-Muller 方法产生高斯随机数:取两个独立的均匀随机数η1,η2 ,令
ξ1 = − 2 lnη1 cos(2πη2 )
(3)
ξ2 = − 2 lnη1 sin(2πη2 )
(4)
则 ξ1 ,ξ2 为相互独立的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5-

3.2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仿真结果
采用改进的 Jakes 模型,最大多普勒频移为 50Hz,采样频率为 3.84MHz,长度为 3840000,M=8.主要完成改进的 Jakes 模型的统计特性的仿真,进而证明改进的 Jakes 模型的 特性.
图 4-5~图 4-9 的横坐标是归一化时间 f d *τ ,纵坐标是对应的自相关或互相关值。
2.2 瑞利衰落信道的理论模型
Clarke 模型[3]:Clarke 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平坦小尺度衰落的统计模型,其移动台接收 信号场强的统计特性是基于散射的,这正好与市区环境中无直接通路的特点相吻合,因此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