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压铸件质量通用检验指导书

压铸件质量通用检验指导书

版本:A/2文件編号:DG-QA-061版本/版次修改事项/摘要生效日期A/1 初版发行2019年8月10日编制:职位:品质经理签署:日期:审核:职位:工厂经理签署:日期:批准:职位:总经理签署:日期:此文件若盖有红色“受控文件章”的印章,则是正式文件,任何员工不得私自影印正本印章受控发行章版本:A/2文件編号:DG-QA-061 1.目的为我司进料压铸件提供外观依据,确保压铸件符合客户品质要求2.范围公司所有进料压铸件3.定义3.1 压铸(英文:die casting)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

3.2压铸件: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电镀、喷涂或电泳等表面处理后的压铸产品。

3.3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3.3.1 外部缺陷及其定义粘模: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凹陷:铸件的厚度,部分表面有平滑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铸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用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为涂料化学反应形成。

3.3.2 内部缺陷及其定义砂孔:在压铸件中,由于压铸的特殊性,合金是在高温、高压、高速的状态下成型的,所以压铸件内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我们统称这些孔洞为砂孔。

锁孔: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

气孔:因卷入气体而导致的压铸件内部的孔状缺陷,解剖后外观检验或探伤检验,气孔具有光滑的表面、形状为圆形。

金属铸件通用检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铸件通用检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铸件通用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1. 引言2. 检验准备3. 检验方法4. 检验记录5. 结论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金属铸件的通用检验提供指导。

通过本指导书,您将了解到金属铸件的检验准备、检验方法、检验记录和结论等内容。

2. 检验准备2.1 材料准备在进行金属铸件的检验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金属铸件样品- 检验设备和工具2.2 检验环境确保检验环境符合以下要求:- 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光照充足- 检验场地整洁2.3 检验人员指定合格的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3. 检验方法3.1 外观检验对金属铸件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以下方面:- 表面平整度- 表面缺陷(如裂纹、砂眼等)- 表面涂装、标志和尺寸的符合性3.2 尺寸检验对金属铸件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3 材料化学成分检验对金属铸件的材料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包括以下内容:- 主要合金成分的含量- 有害杂质的含量3.4 物理性能检验对金属铸件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包括以下方面:- 强度- 硬度- 韧性4. 检验记录4.1 检验方法记录在进行检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并保留相关证据和材料。

4.2 检验结果记录记录金属铸件的检验结果,包括外观缺陷、尺寸偏差、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内容。

5. 结论根据所得到的检验结果,给出金属铸件的结论,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以上内容为金属铸件通用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简要概述,详细的操作细节和具体流程请参考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补充。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目的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内在质量控制,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内在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内在质量验收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来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造毛坯件;3、引用标准(1)JB/T5000.4-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2)GB/T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3)GB/T5612-2008铸铁牌号表示法(4)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5)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4、名词解释(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2)铸态铸件:浇铸完后未经任何形式处理的铸件(不包括清除铸件附属部分如门、冒口、隔弧板或模制材料的残渣);(3)首件样品:完全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生产出的铸件;(4)初步样品:在很大程度上与首件样品相同的铸件,但是其生产没有或部分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5)相关壁厚:机械性能适用的壁厚;(6)单方检验:指检查、验收、测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几种特性,然后将其与指定要求相比较以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行为;(7)连续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定期检验;(8)跳跃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间断性检验;(9)试件:样品的一部分,有特定的尺寸,经过机械加工也可能没有经过机械加工,并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试验条件;5、铸件内在质量验收总则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为验收判定依据;5.1铸件化学成分(1)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对于铸造材料的化学组成,应采用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2)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有关数据应特指液体金属,即球化后浇筑前的(炉前)浇包分析;(3)如果相关材料标准和订单或询价单等都不含有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任何有关数据,如只规定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则制造商可以自行选择适当的化学组成,但必须符合铸件使用地(毛坯或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最终使用地点)的环保等法律法规要求;(5)化学组成在要求对某一铸件进行化学分析时,化学元素允许偏差要符合材料标准给出的偏差或符合采购方与制造商之间通过协议确定的偏差。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前准备工作:1. 准备好检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显微镜、玻璃刻度尺、硬度计等。

2. 确定检验的标准和要求,不同的压铸件可能有不同的检验指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对检验区域进行清洁,保证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待检压铸件的表面和内部。

二、外观检验:1. 检查压铸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缝、孔洞、气泡等不合格现象。

2. 使用显微镜观察压铸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漏斗状缺陷,如有则视为不合格。

3. 使用玻璃刻度尺测量压铸件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三、物理性能检验:1. 使用硬度计对压铸件的硬度进行测试,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2. 对压铸件进行拉伸、压缩等物理性能测试,根据不同的压铸件类型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

四、化学成分检验:1. 对压铸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和杂质含量。

2. 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确定是否合格。

五、记录和报告:1. 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外观检验结果、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等。

2. 根据检验结果编写检验报告,明确指出压铸件的合格性和不合格性。

3. 对不合格的压铸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压铸件检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好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使用仪器和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和试剂,要严格按照安全使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以上是压铸件检验作业的基本指导书,具体的检验操作和步骤可能因不同的压铸件类型和检验要求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补充。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 (规范)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 (规范)
2.技术要求
2.1压铸件质量要求
2.1.1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2.1.2表面质量
2.1.2.1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6060.1的规定。
2.1.2.2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2.1.2.3压铸件表面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但缺陷必须符合表1规定。
3.5压铸件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的规定执行。
3.6压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4的规定执行。
3.7压铸件需喷丸、喷沙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5的规定执行。
3.8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可以包括:X射线照片、无损探伤试验、金相图片和压铸件剖面等,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1.6的规定。
表1压铸件表面质量要求
缺陷名称
缺陷范围
数值
备注
擦伤
深度(mm)
≤0.10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5
凹陷
凹入深度(mm)
≤0.30
缺肉
深度(mm)
≤0.50
长度不大于(mm)
2
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
2
离压铸件边缘距离(mm)
≥4
间距(mm)
≥10
网状毛刺
高度(mm)
≤0.2
2.1.2.4压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设备科
PMC
说明:此文件若盖有红色“受控发行”印章,则为正式发行文件,各部门需妥善保管好正式文件,任何人员均不得私自影印!
受控发行印章:
编制:XXX
日期:2016.05.18
审核:
日期:
批准:

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前言铸件作为机械制造业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具有复杂的形状和结构,由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的干扰,因此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这份作业指导书主要介绍铸件检验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帮助检验人员对铸件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判断。

二、检验方案制定1. 确定检验标准铸件的质量标准通常由生产厂家或客户双方商定,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关产品标准即可。

如国家标准《铸件缺陷评定标准》GB/T6414-1999等。

2. 确定检验参数检验参数应根据铸件的材质、形状、大小、重量和尺寸等因素来确定,包括检验方法、检验依据、检验标准等。

3. 确定检验方向因铸件结构和形状的特殊性,需要加强对不同角度的检验,尤其是对各种不便于检查的部位要加强检验。

三、检验对象及检验方法1. 检验对象常见的铸件检验对象包括铸钢件、铸铁件、铜合金、铝合金等,其中铸铁件的检验最为普遍。

2. 检验方法铸件的检验主要包括目视检查、放射性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探伤等。

四、铸件检验流程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基本的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应细致地观察铸件外表面和截面是否有裂纹、气孔、夹杂、错边等缺陷,以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放射性检测放射性检测一般用于较厚的铸铁件、钢铸件的质量控制工作,可检测出难以被其它检测方法发现的缺陷,如内部气泡、异物、缺陷等。

3.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可检测出铁磁性材料中发生的表层和近表层的裂纹、气孔等缺陷。

4.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可检验出铸铁件、铜合金、铝合金的内部缺陷,尤其是铝材料中的小气孔、夹渣和裂纹等。

五、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是检验的结果,应准确地反映铸件的质量状况。

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结论、检验缺陷、标准引用、检验方法及检验数据等。

其中缺陷的判定应根据国家标准确定。

六、究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检验方案,遵守检验规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执行检验任务,在检验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和注意安全,做好检验记录,确保铸件的质量。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目的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内在质量控制,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内在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内在质量验收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来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造毛坯件;3、引用标准(1)JB/T5000.4-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2)GB/T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3)GB/T5612-2008铸铁牌号表示法(4)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5)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4、名词解释(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2)铸态铸件:浇铸完后未经任何形式处理的铸件(不包括清除铸件附属部分如门、冒口、隔弧板或模制材料的残渣);(3)首件样品:完全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生产出的铸件;(4)初步样品:在很大程度上与首件样品相同的铸件,但是其生产没有或部分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5)相关壁厚:机械性能适用的壁厚;(6)单方检验:指检查、验收、测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几种特性,然后将其与指定要求相比较以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行为;(7)连续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定期检验;(8)跳跃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间断性检验;(9)试件:样品的一部分,有特定的尺寸,经过机械加工也可能没有经过机械加工,并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试验条件;5、铸件内在质量验收总则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为验收判定依据;5.1铸件化学成分(1)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对于铸造材料的化学组成,应采用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2)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有关数据应特指液体金属,即球化后浇筑前的(炉前)浇包分析;(3)如果相关材料标准和订单或询价单等都不含有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任何有关数据,如只规定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则制造商可以自行选择适当的化学组成,但必须符合铸件使用地(毛坯或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最终使用地点)的环保等法律法规要求;(5)化学组成在要求对某一铸件进行化学分析时,化学元素允许偏差要符合材料标准给出的偏差或符合采购方与制造商之间通过协议确定的偏差。

铸件毛坯检验指导书

铸件毛坯检验指导书

铸件毛坯检验指导书1目的为了保证铸件毛坯产品外观质量、材料性能符合要求,同时为检验提供必要的检验依据,特制定此检验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铸件产品入厂检验。

3验收标准3.1铸件材质检验标准:3.1.1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球墨铸铁的标准,灰铸铁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9439-1988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金相组织为验收依据,硬度及化学成分做为参考。

3.1.1.1铸铁件的牌号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表一的规定3.1.1.2灰铸铁件的牌号及机械性能应符合表二的规定3.1.1.3球墨铸铁件的牌号及机械性能应符合表三的规定3.1.2每批次来料供应商提供材质报告,检验员对照上表进行验证3.1.3每年对原材料进行第三方检测,确认是否符合要求3.2铸件外观质量检验标准:铸件表面及表皮下的缺陷,主要有粘砂,裂纹、气孔、砂眼、缩孔、夹渣、冷隔、错箱(芯)、变形、等铸造缺陷。

具体检验要求如下:3.2.1 目视检查铸件上的型砂、粘结物和芯铁干净,非加工面上的浇冒口、飞边毛刺、多肉应铲平,允差<2mm ,加工面上的浇冒口、飞边毛刺、多肉允许留有少量残根3.2.2 铸件编号(及标志)位置符合要求,非加工面有SG字样,铸字完整、清晰、平整。

3.2.3铸件表面要经过抛丸处理,不得有浮砂、涂料皮附着。

3.2.4 加工面不得有超出加工余量的夹砂、渣孔、气孔和缺肉。

3.2.5 铸件内外均不得有粘砂缺陷,铸件外露非加工面产生错型(芯)或批缝,应清铲平整。

3.2.6铸件缺陷名称及图片缩孔弯曲浇注不足掉砂错箱缩孔粘砂砂眼缩松裂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CD-JY-WG002 A版铸件毛坯检验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公司
品质保障部
二O一O年四月十二日
一、目的
为了保证铸件产品表面光洁,美观,达到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sa2 1/2级标准,确保产品在涂装后产品外观质量符合技术工艺要求,同时为检验提供必要的检验依据,特制定此检验指导书。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铸件产品入厂检验,过程检验及出厂检验。

三、铸件外观质量检验
3.1表面粗超度的检验
铸件表面粗糙度是指在铸件表面上较小间距范围内,由峰谷所组成的微观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特征。

采用不同的铸造方法得到的表面粗糙度也不一致。

具体对照如表2
表1不同铸造方法得到不同表面粗糙度Ra值(单位:um)
铸造方法金属型壳型离心铸造高压铸造普通砂型Ra 6.3 12.5~6.3 25~3.2 25~6.3 100~25 注释:目前,我公司齿轮箱,走行轮芯,都为普通砂型铸造。

3.2铸件表面缺陷检验
铸件表面及表皮下的缺陷,主要有粘砂,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具体检验要求如表2
表2:铸件表面缺陷的检验要求
检验要求项目检验要求
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穿透孔,穿透性冷隔或缩松和夹渣等缺陷非加工面
除上述要求外,毛刺,披缝,浇冒口和凸起等应清理,保
证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
加工面
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但缩松,
裂纹必须清除掉
基准面
变形的铸件应予校正,并检查校正后无裂纹,铸件定位测
量的基准面和作为加工的基准面必须平整
其他
铸件的非加工面及加工后的表面是否允许存在缺陷,应按
用户及相应的内控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执行。

四、采用封样比较法,将表面符合粗糙度要求的铸件定为样品,以样
品作为检验和验收其他铸件的依据。

样品如下图所示:
图1
铸件表面光洁平
整,无凹坑(合格)非加工面
图2 图3
铸件表面不平整,
有凹坑(不合格)非加工面
铸件表面不平整,
有凹坑(不合格)非加工面
图4 图5
铸件表面不平整,
有凹坑(不合格)非加工面
铸件圆角处不圆滑过
渡,有凸起(不合格)非加工面
图6 图7
铸件表面不圆滑,有凸
起(视具体情况接收)待加工面
铸件表面不平整,有凸
起(视具体情况接收)待加工面
图8 图9
铸件表面有残留
铁丸,需清理打磨
非加工面
铸件表面有焊接残留焊
渣及焊籽,需清理打磨焊接面
图10
图11
参考文件: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88 《单轨零部件涂漆通用技术规范》GY-DGT(M)655YQ-TY 《制造业质量检验员手册》铸件喷漆后,表面不平整,有明显凹坑(不合格)
非加工面
铸件喷漆后,表面光
滑平整(合格)
非加工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