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课件):高考十大高频考点例析共7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高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的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社会实践,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得与失,进与退,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功能):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
2.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4.方法论的含义: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⑴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⑵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⑶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高二政治必修4课件(教师用书)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因而具有
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形而上学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 质世界的 基本规律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 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 认识世界 和 改造世界 的伟大思想武器。
形态
常见观点
评价
三者相同点 都坚持了唯物主 义方向;认为物
(4)王夫之:气者,
古代 理之依也 (2)局限性:只
朴素
唯物 主义
(5)赫拉克利特:世 是猜测,没有 界是一团永恒燃烧 的活火 科学依据;把 物质归结为具
质决定意识,意
识是物质的反映; 三者有着不可分 割的历史联系
(6)泰勒斯:“水” 体的物质形态
第 一 单 元 生 活 智 慧 与 时 代 精 神
第 二 课 百 舸 争 流 的 思 想
第 二 框 唯 物 主 义 和 唯 心 主 义
晨背关键语句 知识点一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迁移·拓展
考向例析 把握命题热点 热点分析
应用创新演练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 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 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是万物的“始基”
形态
常见观点 (1)认为原子是世
评价
三者相同点
界的本原
(1)进步性:丰富和 都坚持了唯物
主义方向;认
近代 (2)狄德罗:自然 发展了唯物主义
形而 界由数目无穷、 (2)局限性:混淆哲 为物质决定意 上学 性质不同的异质 学的物质概念和自 识,意识是物 唯物 元素构成 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质的反映;三 割的历史联系 主义 (3)培根:万物的 机械性、形而上学 者有着不可分 基础是原始物质,性;唯心史观 是基本元素
高二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课件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第十五页,共45页。
返回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 认识(rèn和shi)改世造界(gǎi的zà活o)世动界具有重 要(zhòngyào)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 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
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2)价值观对 人生道路 的选择具有重要(zhòngyào)的导向作 用。
[例3] (2012·肇庆期末)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环境不断
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其中主要原因是一些发达国
家大规模地开发乃至掠夺自然资源,只注意自然的经济价值
而忽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说明
()
①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不
同的导向(dǎo xiànɡ)作用 ②人类应该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
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涵 涵盖了各个不同 是对价值的主
区 盖 领域事物的价值, 只涵盖人生 观反映,属于
别 范 具有高度的概括 领域的价值 主观范畴
围 性和普遍性
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 联系
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第二十五页,共45页。
返回
3.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地震后,解放军、武警部队、医 务工作者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们并肩作战,投入
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天,获得了灾区人民群众的
高度赞扬。这表明
()
4.
A.一个人为(rénwéi)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越多,其人生
价值
5.
就越大
6.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7.
C.有价值的人生应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
高二政治必修4课件教师用书4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十二页,共44页。
返回
[理解·应用层级] 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 上进一步作出价值选择,二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 顺序颠倒。同时,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符合 两个条件:一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自觉站 在最广大(guǎngdà)人民的立场上。
(3)当个人利益(lìyì)与他人利益(lìyì)发生冲突时,要善 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lìyì),理解和正尊当重(zh他èn人gd的āng)选择 。
(4)当个人利益(lìyì)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 要把个人 、集体 、社会 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第十九页,共44页。
返回
2011年1月19日经过修改后的《新拆 迁条例》公布实施。为一个行政法规的 出台,两度公开征求意见,这在共和国 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广求民智(mín zhì),集纳民 意,新拆迁条例在谋求完善拆迁制度设计的同时,也彰显了国家 立法的进步。自2001年“强制拆迁”写进《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 例》,至今已走过10年的岁月。根据“新拆迁条例”意见稿,行政 强制拆迁将被取消,这不仅仅是拆迁制度
第
十
第四
二
单元
课
第二
认识
实
框
社会
现
价值
与价
人
判断
值
生
与价
(jiàzh í)选 择
(réns hēng) 的
值选 择
价
值
晨背关 键
(guānjià 理n)语解句教 材新知
把握命 题热点 应用创 新演练
知识
迁移拓点考例知 点热·展一二识向析点 分析
第一页,共44页。
第二页,共44页。
高二政治(必修4)PPT课件

“中国之冠”夜景
26
(二)联系的特性(特点)
3、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事物的多样性
(2)形式: 直接联系 ————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 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 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联系……
2021/7/22
27
判断: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直接联系
2021/7/22
30
知识疏理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联系 的普 遍性
A、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 系着 B、事物内部各部分、 要素相互联系 C、世界是 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 的客 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忌陷 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 论
33
3.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 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 扔的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 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 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 是 ( C)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2021/7/22
34
2021/7/22
20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2021/7/22
21
“嫦 娥”二 号 相 关 图 片(中国人真正实现了奔月的梦想)
2021/7/22
问:“嫦娥”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实现方式?“嫦娥”的影响是什么?
所以说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22
米的妈妈是谁? 花 因为花生米 米的爸爸是谁? 蝶 因为蝶恋花 米的外婆是谁? 妙笔 因为妙笔生花 米的外公是谁? 苞米花 因为又抱过米,又抱过花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4专题四ppt专题总结课件

特殊性、不定性、
形象化、虚拟性
不同 猜测性
奇妙性
结果 全面觉察事物的 明确思维创新的 达到意想不到的
不同 本质
目标
创新效果
归纳·重点跨越区
四、还原论思维方法与复杂性思维方法的区别
还原论思维方法
复杂性思维方法
览·网络构建区
本 学 纳·重点跨越区 案 栏 目 索·思维发散区 开 关
含义 不同
用分析的方法,把整体分解 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具有种
归纳·重点跨越区
三、直觉、想象、灵感的区别
直觉
想象
灵感
在头脑中对已有
览·网络构建区
本 学 纳·重点跨越区 案 栏 目 索·思维发散区 开 关
的事物表象进行 是一种以特殊形
是一种特殊的洞
含义
加工、改造,通 式表现出来的人
察事物的思维活
不同
过重新组合而产 所特有的心理状
动
生新的事物形象 态
的思维过程
特点 敏捷性、总体性、
条件
事物原理、构成要素、
成要素、功能结构
功能结构的反面
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
功用
新作用,产生创新性
质与规律
的成果
归纳·重点跨越区
览·网络构建区
本 学 纳·重点跨越区 案 栏 目 索·思维发散区 开 关
联系
①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 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二者是相互 联系、相互补充的 ②我们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 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③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究竟是哪种思维 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 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新教材2024版高中政治模块知识复习课件部编版必修4

①原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物质和
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②方法论:既 运动的
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离开运动谈 关系
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①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 规律的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 客观性 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考法指导】 一、有关“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命题 1.哲学和时代的关系
依据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 设问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本题是原因类试题,可以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真正的哲学的 提示 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地位等角 度进行回答
规 律 的 客 观 ①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条件,主
性 与 主 观 能 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也离不开发
动 性 的 辩 证 挥主观能动性。②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
关系
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①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物
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6.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 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 矛 矛盾即 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二者是 盾 对立统一 始终不可分割的。②方法论:要坚持用一分为二、全 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 中把握对立
4.联系的观点
项目
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 普遍性 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二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课件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十六页,共47页。
返回
1.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
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tiáojiàn)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第十七页,共47页。
返回
解析(jiě xī):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故A项错误;客观 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B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 存在方式,故C项正确;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D项错误。 答案:C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返回
(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所谓必然的
联系是指确定(quèdìng)不移、必定如此、不可避免的联系。
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quèdìng)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
才是规律。
(4)哲学上的规律概念,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概括
和总结的结果,绝不能等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
第十八页,共47页。
返回
[识记·探究层级]
(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yùndòng)过程固中有(gùyǒu
的本质(b、ěn必zh然ì)的的、稳定的 联。系
(2)特点:①规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