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合集下载

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

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抗假单胞菌属青霉素+酶抑制剂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
磷酸类
磷霉素
多粘菌素类
粘菌素
多粘菌素B
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种类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3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VRE);
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6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MDR-PA)
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MDR-PA)的定义标准:
对下表中8类抗菌药物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用于定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的抗菌药物类别及代表性药物
抗菌药物类别
代表性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抗假单胞菌属碳青霉烯类
亚菌属头孢菌素类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抗假单胞菌属氟喹诺酮类

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An a ay i n p o p c ie s r ela c a a o lir g r ssa c r a im ne to n l sso r s e tv u v il n e d t f mu td u - e it n e og n s i f ci n
fc。 sa eat b td a tr r tr u e t MDRo n t n. i 0 i i Comp e e sv a u e v 。b a nt e e t n r du et 。 r h n ieme s r sha et etke 。prv n d a e c he i i e c fMDRO ne to . ncd iac o ai sPo ete u el c; i c r u iu— st e r n m ;r pcv sr i neRs f ts t d esn g s s i v l a ka o
【 bt 】 O j t e o r i ei luprf r etn n n o ons o i A B | b c v T o d m d aspot r e n o dc t lf oo ma r ei pve c p v i a o r c l o
if t n y xlr g h ea ne n s c ro u img rs t c gns MD O i et n n ci po n e rvl c drkf t s fm hd —eia e rai e obe i t p e a i ao sn o m( R )n co . f i
国际 医药卫 生导报 2 0年 第 l 01 6卷 第 l 8期
I MHGN,S pe e 0 0,Vo.6 No1 e tmb r2 1 11 .8

临床 检验 ・

多重耐药菌监测

多重耐药菌监测

WHO关于手卫生的六个指征
接触病人前后 摘除手套后 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
或者伤口敷料后 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
器械〕后
诊断
以临床表现为基础,在标本中找到病原菌为确 诊依据
对超级细菌MRSA感染
31.8
%
00 0
万古 霉素
替考 拉宁
利福平
头孢 曲松
头孢 西丁
头孢 头孢 唑啉 呋辛
左氧 沙星
苯唑 西林
庆大 霉素
克林 红霉素 霉素
-内酰胺酶-最主要的灭活酶
1. 到目前已发现400多种; 2. 新的种类不断发现; 3. 对-内酰胺抗生素造成威胁。
易产ESBL的细菌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产酸克雷伯菌 其他肠杆菌科菌
Percent Resistance
Percent Resistance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60
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脓包和疖 溃疡和肿痛〔sores〕 蜂窝织炎和外科病房感染 静脉灌注点 尿道感染 骨骼和关节感染 菌血症和心内膜炎 呼吸道感染 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00
80
耐 药
率60

〕40
20
82.3 71 54.4 56.1 56.4 58.5 59.2 60 62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1. 引言多重耐药菌是指在不同类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其耐药性对临床治疗构成了严重挑战。

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总结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目标性监测方案2.1 监测对象本次目标性监测主要以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细菌为研究对象,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2.2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不同医疗机构的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并采用规范化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

同时,统计不同细菌菌株的耐药情况和流行趋势。

3. 目标性监测结果3.1 菌株分布通过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是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株。

3.2 耐药性分析针对不同菌株,我们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呈多重耐药。

3.3 流行趋势分析通过对多个时间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这意味着多重耐药菌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和感染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4. 目标性监测分析4.1 主要问题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不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不严格等。

4.2 风险评估通过对目标性监测分析的数据进行评估,我们发现多重耐药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和挑战越来越大。

这不仅会导致治疗方案受限,还可能增加临床感染的风险和死亡率。

4.3 建议和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4.3.1 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医疗机构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内涵培训,明确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原则,减少滥用和误用抗生素的现象。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一、引言多重耐药菌(MDR)在临床医学中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加强对MDR的监测和控制,本次报告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目的本次目标性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多重耐药菌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分析其耐药机制以及寻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通过监测分析,可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

三、监测方法本次目标性监测采用以下方法:1. 临床标本收集:选择不同类型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从不同医院的患者中进行采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 菌株分离和鉴定: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分离和纯化,使用传统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的鉴定,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药敏试验:采用标准的药敏试验方法,测试不同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记录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生素的抑菌环直径,为后续的耐药机制分析提供参考。

四、监测结果根据本次目标性监测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多重耐药菌的流行情况:在不同地区的医院,MDR感染范围广泛,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和不同类型的标本。

耐药菌株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但普遍存在。

2. 耐药机制分析:通过对不同MDR菌株的耐药机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耐药基因的传播是导致MDR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和可移动性基因元件的介导共同促进了MDR菌株的形成。

3. 治疗方法:根据对多重耐药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我们发现MDR菌株对大部分传统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因此,应该优先选择其他治疗手段,如联合用药、靶向治疗和药物修饰等。

五、建议针对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监测:不同地区的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网络,及时、准确地报告MDR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2. 提高临床规范:医疗机构应加强规范化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灭菌和患者隔离等措施,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在2015年的名住院患者中,共收到3998个细菌标本,其中阳性率占总标本的29.23%,共1169个。

从中筛选出了191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男性126例,女性65例,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50岁,60岁以上患者占64.6%。

与去年相比,
检出的耐药菌株呈下降趋势。

图1展示了2015年全院分离病原菌的标本类型构成比。

从标本数量来看,痰液、尿液和血液分泌物是最常见的标本类型。

图2展示了2015年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

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按照标本类型(或感染部位)进行的病原菌构成比如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构成2748株,其中痰液和肺炎克雷伯菌占
比最高;泌尿道标本病原菌构成27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脓液标本病原菌构成22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

折线图展示了按照两种目标细菌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检出率。

从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折线图可以看出,第二季度的检出率最高,而第四季度的检出率最低。

从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折线图可以看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而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检出率相对较低。

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主要包括哪些细菌?

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主要包括哪些细菌?

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主要包括哪些细菌?
关于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多个规范均有规定,具体如下: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实施目标性监测。

②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临床常见的MRSA、VRE、产ESBL的革兰阴性细菌、PDR-AB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

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中指出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MRSA、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指出: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有MRSA、VRE、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RE、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MDR-AB 等。

⑤WHO2017年初发布的12种超级细菌的清单,其中还包括了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和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以上规范和专家共识提到的多重耐药菌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各医院应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议由医务部门、医院
感染管理部门牵头,结合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感染科等诸多部门共同制订本院重点监测的耐药细菌列表。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1、了解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及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通过对不同时间的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能够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资料。

3、了解我院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及其变化,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细菌耐药性的分析也可以为发现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提供重要信息。

4、每日对耐药菌培养结果动态细致观察可以为发现暴发流行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送检细菌室的标本三、监测时间2011年1月1日开始四、监测方法1、每天由细菌室工作人员将多重耐药菌阳性结果上报医院感染办,同时通知相关科室。

2、医院感染办接到上报后,专职人员一方面指导临床督导落实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科室须按要求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到细菌室对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及检测项目进行登记(每日或每周2—3次)。

五、汇总报告1、每月将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汇总,了解全院耐药菌不同部位的构成比,并观测其变迁,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主管院领导和全院反馈,全年度总结。

2、监测同时,专职人员及时到相关科室指导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修改完善、持续改进细菌耐药监测项目及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措施等。

附一: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感染办2010年12月26日附一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病例号:入院日期:年月日姓名:出院日期:年月日性别:男女住院天数:天年龄:1.岁2.月3.天诊断:1.住院费用:元2.预后:治愈好转无变化或恶化死亡3.医院感染与原发病预后的关系:影响加重促进死亡直接死因科室:床号:医院内感染社区感染()( )感染日期年月日感染部位:⑴上呼吸道⑵下呼吸道⑶血管相关性⑷泌尿道⑸胃肠道⑹血液⑺皮肤软组织⑻表浅切口⑼深部切口⑽病毒性肝炎⑾输血相关性⑿其他感染有关因素调查:手术:是否主刀者:泌尿道插管:是否手术日期:年月日动静脉插管:是否手术时间:小时分钟使用呼吸机:是否伤口类型:Ⅰ清洁Ⅱ清洁污染Ⅲ污染免疫抑制剂、激素是否麻醉类型:全麻非全麻放疗、化疗:是否急诊手术:是否病原学检查:是否送检日期:年月日标本名称:检查方法:1.镜检2.培养3.血清学登记者:登记日期:年月日页眉内容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页脚内容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
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于2011 年1 月1 日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
1 、了解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及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MRCo、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通过对不同时间的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能够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资料。

3、了解我院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及其变化,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细菌耐药性的分析也可以为发现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提供重要信息。

4 、每日对耐药菌培养结果动态细致观察可以为发现暴发流行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监测对象
所有住院患者送检细菌室的标本
三、监测时间
2011 年1 月 1 日开始
四、监测方法
1、每天由细菌室工作人员将多重耐药菌阳性结果上报
医院感染办,同时通知相关科室。

2、医院感染办接到上报后,专职人员一方面指导临床
督导落实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科室须按要
求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到细菌室对多重耐药菌
发生情况及检测项目进行登记(每日或每周2—3 次)。

五、汇总报告
1、每月将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汇总,了解全院耐药菌不同部位的构成比,并观测其变迁,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主管院领导和全院反馈,全年度总结。

2、监测同时,专职人员及时到相关科室指导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修改完善、持续改进细菌耐药监测项目及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措施等。

附一: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
感染办
2010 年12 月26 日
附一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登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记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______ 月_______ 日
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