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1.3)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物质饲料课件(共2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3)磷矿石粉
磷矿石粉为磷矿石粉碎后的产品,常常氟超标,并 有铅、砷、汞等其他杂质,应慎用。
矿物质饲料
二、其他天然矿石、稀释剂及载体
1. 沸石
沸石(zeolite)是一种天然矿石,已知的天然沸石有40 余种,其中最有使用价值的是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
沸石作为饲料添加 剂可以促进猪生长的 性能,并且不会对猪 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矿物质饲料
二、其他天然矿石、稀释剂及载体
4. 凹凸棒石
凹凸棒石(attapalgite)粘土是指以凹凸 棒石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一种黏土矿,其集合体为 土状块体构造,颜色为灰白色、青灰、微黄或浅 绿,油脂光泽。
凹凸棒石用作微量元素载体、稀释剂和 畜禽舍净化剂等。在畜禽饲料中应用凹凸棒 石,可提高畜禽抗病力。
矿物质饲料
一、常用矿物质饲料 (2)贝壳粉与蛋壳粉
贝壳粉是牡蛎等的贝壳经粉碎后制成的产品, 为白色或灰白色、粉红色等,具暗淡、半透明光 泽,贝壳粉为粉状,但有较大壳块,贝壳粉有鲜 腥味,其化学成分也是碳酸钙。
贝壳粉内常常夹杂砂石和沙砾,使用时应予检 查,并应注意有无生物尸体的发霉、腐臭等情况。 补充饲粮或日粮中钙的不足,通常贝壳粉含钙 34%~35%,含磷很少,在0.5%以下。
矿物质饲料
二、其他天然矿石、稀释剂及载体
2. 麦饭石
麦饭石(moifanite)是一种天然的药物 矿石,含有动物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 磷常量元素和硅酸盐类(长石),对色 素和细菌有吸附能力,如果将麦饭石研成粉 末,离子溶出和吸附作用增强。
PART.
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
一、常用矿物质饲料
1.含氯和钠的饲料 (1)食盐 氯和钠都是动物营养中的重要元素,常 用食盐补充。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NaCl), 白色结晶或粉末,植物性饲料中钠和氯的含 量都很少,故以食盐形式补充最佳。
磷矿石粉为磷矿石粉碎后的产品,常常氟超标,并 有铅、砷、汞等其他杂质,应慎用。
矿物质饲料
二、其他天然矿石、稀释剂及载体
1. 沸石
沸石(zeolite)是一种天然矿石,已知的天然沸石有40 余种,其中最有使用价值的是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
沸石作为饲料添加 剂可以促进猪生长的 性能,并且不会对猪 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矿物质饲料
二、其他天然矿石、稀释剂及载体
4. 凹凸棒石
凹凸棒石(attapalgite)粘土是指以凹凸 棒石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一种黏土矿,其集合体为 土状块体构造,颜色为灰白色、青灰、微黄或浅 绿,油脂光泽。
凹凸棒石用作微量元素载体、稀释剂和 畜禽舍净化剂等。在畜禽饲料中应用凹凸棒 石,可提高畜禽抗病力。
矿物质饲料
一、常用矿物质饲料 (2)贝壳粉与蛋壳粉
贝壳粉是牡蛎等的贝壳经粉碎后制成的产品, 为白色或灰白色、粉红色等,具暗淡、半透明光 泽,贝壳粉为粉状,但有较大壳块,贝壳粉有鲜 腥味,其化学成分也是碳酸钙。
贝壳粉内常常夹杂砂石和沙砾,使用时应予检 查,并应注意有无生物尸体的发霉、腐臭等情况。 补充饲粮或日粮中钙的不足,通常贝壳粉含钙 34%~35%,含磷很少,在0.5%以下。
矿物质饲料
二、其他天然矿石、稀释剂及载体
2. 麦饭石
麦饭石(moifanite)是一种天然的药物 矿石,含有动物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 磷常量元素和硅酸盐类(长石),对色 素和细菌有吸附能力,如果将麦饭石研成粉 末,离子溶出和吸附作用增强。
PART.
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
一、常用矿物质饲料
1.含氯和钠的饲料 (1)食盐 氯和钠都是动物营养中的重要元素,常 用食盐补充。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NaCl), 白色结晶或粉末,植物性饲料中钠和氯的含 量都很少,故以食盐形式补充最佳。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4、维生素K VK是萘、醌的衍生物,活性物质有两种,一种是VK1,另一种 VK2。 VK1黄色黏稠状液体,由植物合成; VK2为淡黄色结晶,由 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合成。 耐热,易被碱、强酸和光破坏。 人工合成的是VK3、 VK4
(1)营养作用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参与凝血过程; (2)缺乏症(缺乏症多见于家禽、尤其笼养家禽) ➢凝血延长,发生皮下、肌肉及胃肠出血 断喙时应提前24小时补充VK3,避免出血。畜禽发生球虫病时,
一、维生素的分类 已发现早动物体内有30多种,在生产中有重要作用的有10多种,
按其溶解性分为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D、E、K
维生素
维生素C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
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他们均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不能合成,消化管 中的维生素,只有维生素K能合成,所以生产中必须单独补充脂溶性 维生素。
维生素名称 别称
VB1
硫胺素
主要营养作用
VB2 VB3 VB5 VB6 VB7 VB11
核黄素 泛酸 烟酸或维生素PP 吡哆醇等 生物素 叶酸
VB12
钴胺素
典型缺乏症 病鸡呈现“观星”状, 人的脚气病
卷爪麻痹症,劈叉姿势
猪走“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
癞皮症
补充来源 禾谷籽实 青绿饲料、动物肝脏
皮炎,羽毛脱落 营养性贫血及生长减慢
缺乏可导致:上皮角化萎缩,排尿障碍,已发生结石;母畜流 产、死胎或产失明仔猪;牛易发干眼病,所以维生素A又称为抗干眼 病维生素。
(2)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觉 缺乏时可导致:夜盲症 (3)促进畜禽生长 缺乏时可导致:生长停滞 (4)维持畜禽正常的繁殖力 维生素A参与性激素的形成 (5)维护畜禽正常的神经功能 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骨骼发育缓慢,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使生长猪运动 失调,甚至抽搐。
畜牧学-饲料分类及营养特性PPT课件

(五)树叶饲料及野菜野草
可以作为饲料的树叶有:槐树叶、桑树叶、榆树 叶、构树叶、柳树、白桦、梨、杏花树叶以及农作物 中的苎麻叶、黄麻叶等。某些树叶营养成分如表9-7
表9-7 树叶的营养成分(全干物质的%)
对猪的消化能 (kcal/kg) 鲜样 687 764 592 623 干物质 2911 2329 2643 2607 可消化 蛋白质 g/kg 206.0 165.5 195.1 174.4
粗饲料 青绿饲料 青贮饲料 能量饲料
5-00-0000 蛋白质饲料 6-00-0000 矿物质饲料 7-00-0000 维生素饲料 8-00-0000 添加剂
第二节 青绿饲料
一、青饲料的概念及其在家畜生产中的意义 1、青饲料的一般概念及营养特性 青饲料的种类极其繁多,但均属植物性饲料, 以富含叶绿素而得名。包括天然牧地的牧草,栽培 牧草,蔬菜类饲料,作物的茎叶,及水生植物等。
以风干物质形式饲喂的。包括干草与农副产品秸秆、
秕壳及藤蔓、荚壳等。粗饲料营养价值比其他饲料低,
但产量大,在草食家畜日粮中占有很大比例。
一、干草
干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 在结籽之前的初花期,孕蕾期收获。
干草捆
* 豆科干草的营养价值高于禾本科干草,特别是豆科
* 天然干燥,产生维生素D较多,但胡萝卜素受破 坏,露水等也使可溶性物质损失多;人工干燥,养 分损失少,胡萝卜素含量较多。
普通畜牧学
第一篇 畜禽营养与饲料 第九章 饲料分类及营养特性
目的要求
了解饲料的分类方
法及饲料种类特性
掌握常用饲料原料
的营养特性,饲料中的
有毒有害物质。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课件

功能性添加剂
包括益生菌、酶制剂、有机酸等,用 于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利用 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中药添加剂
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成分可以作 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提高畜禽免疫力 、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等。
PART 02
饲料配方设计与优化
配方设计原则与方法
营养平衡原则
经济性原则
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 、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含量和比例符合 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求。
PART 04
饲料质量评价与安全管理
饲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饲料质量标准
包括感官指标、营养指标、卫生 指标等,用于评价饲料的品质和 安全性。
检测方法
包括感官检验、化学分析、仪器 检测等,用于准确测定饲料中的 各种成分和污染物含量。
霉变、污染等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防霉措施
控制饲料水分、降低温度、使用防霉 剂等,防止饲料霉变产生有毒物质。
低蛋白日粮
通过研发新型低蛋白日粮技术,减少畜禽养殖过 程中的氮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饲料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新型生物饲料,提高 饲料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环保型添加剂
研发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菌等, 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对饲料产业影响
1 2 3
雏禽和幼禽
需要高蛋白质、高能量以及易 消化的饲料,同时要保证充足
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生长阶段
需要平衡蛋白质、能量、氨基 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 养素,以促进快速生长和骨骼 发育。
繁殖阶段
需要增加维生素E、硒、钙、磷 等营养素的摄入,提高繁殖性 能和孵化率。
产蛋和产奶阶段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浓度较低、不易饱和、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的特点。 2、短肽可使幼小畜禽的小肠提早成熟,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 3、一些特定的生物活性短肽可能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 4、短肽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
5、短肽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一些短肽能直接被畜禽吸收, 参与机体生理活动和代谢调节,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畜禽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 畜禽营养基础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组成的化学元素有:碳、 氢、氧、氮,有的还含有硫,少量含有磷、铁、铜等元素。各类蛋白 质的含氮量不同,但总的来说,饲料中的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 16%,所以常用饲料中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质量。
2、非必需氨基酸
概念:是指在畜禽营养上需要,但体内能够合成或由其他氨基 酸转化而成,不必从饲料中专门供给的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绝大部分由日粮提供,不足部分才由体内合成。当日粮 中非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非必需 氨基酸,结果引起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因此,在日粮组成成分中尽量 做到氨基酸种类全面而且比例适当。
在畜禽生产中,由于谷类籽实占非反刍畜禽日粮的大部分,因 此,要求我们在配合该类日粮时,必须补充谷类籽实中缺乏的必需氨 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等,使日粮中氨基酸的配比“理想化”。
各种畜禽在各个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产水平下,对氨基酸的需 求量不同。
2、提高非反刍畜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蛋白质的来源不同,品质差异很大,在生产中采取综合措施, 可合理地利用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谢产生尿素,由肾脏以尿的形式配出,从而加重了肝、肾负担。
2、饲料中蛋白质供给缺乏的后果 (1)消化功能紊乱 影响动物消化管组织的正常代谢和消化液的 正常分泌。 (2)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 幼龄动物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体 内的各个组织器官都在迅速生长发育,需要的蛋白质也很多。 (3)动物发生贫血及其他疾病 如出现贫血,抵抗力下降。 (4)畜禽繁殖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
5、短肽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一些短肽能直接被畜禽吸收, 参与机体生理活动和代谢调节,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畜禽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 畜禽营养基础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组成的化学元素有:碳、 氢、氧、氮,有的还含有硫,少量含有磷、铁、铜等元素。各类蛋白 质的含氮量不同,但总的来说,饲料中的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 16%,所以常用饲料中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质量。
2、非必需氨基酸
概念:是指在畜禽营养上需要,但体内能够合成或由其他氨基 酸转化而成,不必从饲料中专门供给的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绝大部分由日粮提供,不足部分才由体内合成。当日粮 中非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非必需 氨基酸,结果引起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因此,在日粮组成成分中尽量 做到氨基酸种类全面而且比例适当。
在畜禽生产中,由于谷类籽实占非反刍畜禽日粮的大部分,因 此,要求我们在配合该类日粮时,必须补充谷类籽实中缺乏的必需氨 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等,使日粮中氨基酸的配比“理想化”。
各种畜禽在各个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产水平下,对氨基酸的需 求量不同。
2、提高非反刍畜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蛋白质的来源不同,品质差异很大,在生产中采取综合措施, 可合理地利用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谢产生尿素,由肾脏以尿的形式配出,从而加重了肝、肾负担。
2、饲料中蛋白质供给缺乏的后果 (1)消化功能紊乱 影响动物消化管组织的正常代谢和消化液的 正常分泌。 (2)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 幼龄动物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体 内的各个组织器官都在迅速生长发育,需要的蛋白质也很多。 (3)动物发生贫血及其他疾病 如出现贫血,抵抗力下降。 (4)畜禽繁殖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
饲粮概述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 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
3.按饲喂对象分类(动物消化系统特点不同) (1)单胃动物配合饲料(如猪、鸡、鸭用配合饲料等)。 (2)反刍动物配合饲料(如牛、羊用配合饲料等)。 (3)单胃草食动物配合饲料(如马属动物、家兔用配合饲料等)。 (4)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如鱼、虾、蟹、贝用配合饲料)。 但每种动物根据年龄、生长阶段、不同生理时期及生产用途不同,又可具体分为 阶段配合饲料。如产蛋鸡的配合饲料,按日产蛋率可分为开产至高峰期(产蛋率 大于85%)、高峰后(小于85%),共两种配合饲料。
• 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
二、饲粮的原料选择 (一)猪禽饲粮的原料选择 猪禽饲粮的原料主要是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 及添加剂预混料。能量饲料以玉米为主;蛋白质饲料以豆粕(饼) 为主,辅之以棉仁粕、花生粕、菜子粕或其饼类;矿物质饲料以 磷酸氢钙、石粉、食盐为主。
牧医工程学院精品在线课程•Fra bibliotek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
(5)压扁饲料:压扁饲料是指将子实饲料(玉米、大麦、高梁)去皮(反刍动物可不去皮),加入16%的 水、通过蒸汽加热到120℃左右,用压扁机压制成扁片状,然后冷却干燥处理,即制成压扁饲料。压扁饲料 的优点是,由于加热时压扁饲料中一部分淀粉糊化,动物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压扁后饲料表面积增大,消 化液可充分浸透且消化酶充分作用,因此,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压扁饲料可单独饲喂动 物,应用广泛,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1.猪饲粮原料的选择 (1)乳、仔猪饲粮原料的选用。要求饲料原料品质优良,易于消化吸收,适口性好。 ①乳、仔猪饲粮中应尽量使用一定量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含量不能过高, 或者采用去除抗原性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例如膨化大豆粉或分离大豆蛋白等, ②使用油脂补充饲粮能量时,应选用大豆油、玉米油、椰子油、棕榈油、棉子油、菜子油等,要 求纯度高,并使用抗氧化剂,其中大豆油和椰子油的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是仔猪很好的能量饲料原料, 加人乳清粉、乳糖或脱脂奶粉等提高饲粮适口性和消化率,亦能提高饲粮能量。 ③日粮中添加一定的酶制剂、酸化剂,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 ④仔猪的味觉和嗅觉较灵敏,喜食甜味和乳香咪的饲料。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ppt课件

粗蛋白包括: 真正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 植物体中粗蛋白的含量变化很大,而且
非蛋白含氮物的含量高。 动物体真正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而且
变化范围比较小。没有非蛋白含氮物(氨 化物)。
整理版
6
(3)粗脂肪
通过乙醚浸提方式测定含量,包括真正 的脂肪、类脂及可以溶于脂溶剂的物质。
植物体,油料植物脂肪含量高,不饱和 脂肪酸比例高,保存不当容易氧化酸败, 因此保存时间不要过长,可已加入一些抗 氧化剂,延长保质期。
整理版
22
饲料消化力较强,杂食动物对粗纤维饲料 要求高,消化力较弱,肉食动物最差。幼 小家畜和体弱多病及老龄动物消化力较弱, 所以搞好家禽生产必须观察饲养对象,了 解消化特点按需配料,获得最佳效益。
整理版
21
影响可消化性的因素
l饲料的组成,收获时期,制作工艺,适口 性、各类营养物质的配比等。
l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越高各养分消化率越高。
整理版
2
l2、微量元素
动植物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元素。
l 铁、铜、锰、锌、钴、碘、硒等。
1、植物体内的主要化学组成
l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 维、无氮浸出物。
整理版
4
2 ,动植物化学组成差别比较
l (1)水分 动物体水分含量: 45%-60% 比较恒定,随年
动物体内除了蛋白质以外含量比较高的 就是脂肪,尤其是肥育期的动物。
整理版
7
(4)无氮浸出物
植物体中禾本科的植物中含的淀粉和糖的 含量高,这类饲料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动物体中无氮浸出物含量非常低,动物体 不含有淀粉,只含有血液中的血糖葡萄糖, 和肝糖原肌糖原。
整理版
8
(5)粗纤维
非蛋白含氮物的含量高。 动物体真正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而且
变化范围比较小。没有非蛋白含氮物(氨 化物)。
整理版
6
(3)粗脂肪
通过乙醚浸提方式测定含量,包括真正 的脂肪、类脂及可以溶于脂溶剂的物质。
植物体,油料植物脂肪含量高,不饱和 脂肪酸比例高,保存不当容易氧化酸败, 因此保存时间不要过长,可已加入一些抗 氧化剂,延长保质期。
整理版
22
饲料消化力较强,杂食动物对粗纤维饲料 要求高,消化力较弱,肉食动物最差。幼 小家畜和体弱多病及老龄动物消化力较弱, 所以搞好家禽生产必须观察饲养对象,了 解消化特点按需配料,获得最佳效益。
整理版
21
影响可消化性的因素
l饲料的组成,收获时期,制作工艺,适口 性、各类营养物质的配比等。
l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越高各养分消化率越高。
整理版
2
l2、微量元素
动植物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元素。
l 铁、铜、锰、锌、钴、碘、硒等。
1、植物体内的主要化学组成
l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 维、无氮浸出物。
整理版
4
2 ,动植物化学组成差别比较
l (1)水分 动物体水分含量: 45%-60% 比较恒定,随年
动物体内除了蛋白质以外含量比较高的 就是脂肪,尤其是肥育期的动物。
整理版
7
(4)无氮浸出物
植物体中禾本科的植物中含的淀粉和糖的 含量高,这类饲料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动物体中无氮浸出物含量非常低,动物体 不含有淀粉,只含有血液中的血糖葡萄糖, 和肝糖原肌糖原。
整理版
8
(5)粗纤维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1.3)

(二)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要求
1.理想蛋白质:
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 总量之间,都具有最佳比例的蛋白质
2.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①日粮中饲料组分的搭配要多样化 ②补充氨基酸添加剂 ③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 ④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⑤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⑥补饲酶制剂
1.3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与非 蛋白氮的作用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 的利用
提问:1.蛋白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屁气的成分,煮熟放置的鸡蛋
黄为何变绿?)2.粗蛋Fra bibliotek质的概念?3.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怎样计算?
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5.机体是如何对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的?蛋白质的主要营养 作用如何?
三、反刍动物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一)非蛋白氮的概念:
不具有氨基酸肽键结构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硫酸铵等
(二)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三)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 • 1.喂量:日粮干物质的1%或日粮蛋白质需要量 的20%-30% • 2.喂法:与精、粗饲料均匀搅拌 • 措施:①加脲酶抑制剂 ②饲喂尿素衍生物 ③对尿 素进行包被处理 • ④高温度压喷爆处理 ⑤饲喂尿素舔砖 • 3.饲喂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①日粮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类 ②日粮要有一定比 例的蛋白质,蛋白质水平为10%-12% ③供给矿物 质 C0、S等 ④控制喂量、注意喂法
饲料中粗蛋白质=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 中总含氮量×6.25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 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氨基酸、短肽及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雏禽13种,成年反刍兽体内能合成,仅高产奶牛适当补充。
2.非必需氨基酸: 不必由饲料供给 3.限制性氨基酸: 必须由饲料供应,其缺乏时能限制其他
氨基酸的利用 ,包括赖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不同畜禽、不同日粮,其种类顺序和不同,猪的第一限 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为甲硫氨酸,禽的第一限 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
三、反刍动物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一)非蛋白氮的概念:
不具有氨基酸肽键结构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硫酸铵等
(二)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三)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 • 1.喂量:日粮干物质的1%或日粮蛋白质需要量 的20%-30% • 2.喂法:与精、粗饲料均匀搅拌 • 措施:①加脲酶抑制剂 ②饲喂尿素衍生物 ③对尿 素进行包被处理 • ④高温度压喷爆处理 ⑤饲喂尿素舔砖 • 3.饲喂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①日粮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类 ②日粮要有一定比 例的蛋白质,蛋白质水平为10%-12% ③供给矿物 质 C0、S等 ④控制喂量、注意喂法
畜禽营养与饲料 (1.3)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 的利用
提问:1.蛋白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屁气的成分,煮熟放置的鸡蛋
黄为何变绿?)
2.粗蛋白质的概念?
3.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怎样计算?
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5.机体是如何对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的?蛋白质的主要营养 作用如何?
(二)短肽的营养作用
(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动物体组织的重要组成 2.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 3.可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 4.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四)蛋白质不足或过量的危害
二、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
(一)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
1.单胃家畜和家禽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蛋白酶分解)→氨基酸(吸收)→合成机体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或糖 2.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瘤胃微生物)→肽、氨基酸和氨→菌体蛋白质(蛋白酶分解)→ 氨基酸(吸收)→合成机体蛋白质、转化为脂肪或糖
饲料中粗蛋白质=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 中总含氮量×6.25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 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氨基酸、短肽及蛋白质•源自(一)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20
多种。根据氨基酸是否由饲料供给,通常将其分 为必要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1.必需氨基酸: 必须由饲料供应,成年猪8种, 生长猪10种,
(二)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要求
1.理想蛋白质:
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 总量之间,都具有最佳比例的蛋白质
2.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①日粮中饲料组分的搭配要多样化 ②补充氨基酸添加剂 ③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 ④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⑤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⑥补饲酶制剂
• • • • •
课堂练习 1.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有哪些? 3.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过程如何? 4.反刍家畜饲喂尿素应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
• 1.名词解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 理想蛋白质、非蛋白氮 • 2.蛋白质对畜禽有哪些营养作用?蛋白质 不足或过量对畜禽有什么危害? • 3.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 效果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 4.在养殖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尿 素等氨化物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
2.非必需氨基酸: 不必由饲料供给 3.限制性氨基酸: 必须由饲料供应,其缺乏时能限制其他
氨基酸的利用 ,包括赖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不同畜禽、不同日粮,其种类顺序和不同,猪的第一限 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为甲硫氨酸,禽的第一限 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
三、反刍动物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一)非蛋白氮的概念:
不具有氨基酸肽键结构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硫酸铵等
(二)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三)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 • 1.喂量:日粮干物质的1%或日粮蛋白质需要量 的20%-30% • 2.喂法:与精、粗饲料均匀搅拌 • 措施:①加脲酶抑制剂 ②饲喂尿素衍生物 ③对尿 素进行包被处理 • ④高温度压喷爆处理 ⑤饲喂尿素舔砖 • 3.饲喂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①日粮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类 ②日粮要有一定比 例的蛋白质,蛋白质水平为10%-12% ③供给矿物 质 C0、S等 ④控制喂量、注意喂法
畜禽营养与饲料 (1.3)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 的利用
提问:1.蛋白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屁气的成分,煮熟放置的鸡蛋
黄为何变绿?)
2.粗蛋白质的概念?
3.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怎样计算?
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5.机体是如何对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的?蛋白质的主要营养 作用如何?
(二)短肽的营养作用
(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动物体组织的重要组成 2.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 3.可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 4.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四)蛋白质不足或过量的危害
二、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
(一)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
1.单胃家畜和家禽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蛋白酶分解)→氨基酸(吸收)→合成机体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或糖 2.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瘤胃微生物)→肽、氨基酸和氨→菌体蛋白质(蛋白酶分解)→ 氨基酸(吸收)→合成机体蛋白质、转化为脂肪或糖
饲料中粗蛋白质=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 中总含氮量×6.25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 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氨基酸、短肽及蛋白质•源自(一)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20
多种。根据氨基酸是否由饲料供给,通常将其分 为必要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1.必需氨基酸: 必须由饲料供应,成年猪8种, 生长猪10种,
(二)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要求
1.理想蛋白质:
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 总量之间,都具有最佳比例的蛋白质
2.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①日粮中饲料组分的搭配要多样化 ②补充氨基酸添加剂 ③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 ④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⑤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⑥补饲酶制剂
• • • • •
课堂练习 1.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有哪些? 3.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过程如何? 4.反刍家畜饲喂尿素应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
• 1.名词解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 理想蛋白质、非蛋白氮 • 2.蛋白质对畜禽有哪些营养作用?蛋白质 不足或过量对畜禽有什么危害? • 3.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 效果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 4.在养殖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尿 素等氨化物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