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场平均运距计算(用)

合集下载

材料平均运距的计算

材料平均运距的计算

四、材料平均运距(de)计算材料平均运距计算,是计算材料运杂费(de)主要基础数据之一.材料平均运距(de)计算,主要有以下三步:⑴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⑵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⑶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de)加权平均运距.下面以例题5-1进行说明.例5-1XX 二级公路XX 标段全长32km,全线路面基层稳定层结构为级水泥稳定石屑,水泥含量6%,拟用稳定土拌和机沿线路拌施工.假设全线范围内路面基层厚度和宽度均相等.沿线1号料场和2号料场均可供应级水泥,出厂价格和材料质量也相同.1号料场距离该段公路起始端6km 外侧4km 处,2号料场距离该段公路终点端8km 外侧2km 处.求由两个料场供应级水泥条件下该材料平均运距.解:1.料场经济供应范围(de)确定当公路工程沿线有若干个同种材料(de)供应点(料场)时,则两相邻料场间可以确定一个经济分界点.这个经济供应范围(de)分界点(de)确定原则是:当两个料场(de)材料单价相等时,其分界点距离前、后两料场(de)路相等.该路段料场分布如图5-1所示.两料场(de)经济分界点K 可按下式计算: 本题中,K 2桩号>K1桩号,则:图5-1 经济分界点b 1+a 1= b 2+a 2(5-1)K 点桩号= K 1桩号+ a 1=K 2桩号-a 2上列式中:b 1—1号料场至公路(de)间距; b 2—2号料场至公路(de)间距; K 1—1号料场(de)上路桩号; K 2—2号料场(de)上路桩号; K —经济分界点(桩号);a 1—为1号料场上路桩号至经济分界点(de)间距; a 2—为2号料场上路桩号至经济分界点(de)间距;A —两料场上路点间距.由公式(5-1)可进一步推导得公式(5-2).代入本题数据得: a 1=8km ;a 2=10km经济分界点K 桩号为:K 桩号=(K 6+000)+(K 8+000)= K 14+000计算桩号时要注意:路线起、终点至最近料场上路(de)经济范围内,其起、终点即为经济分界点(自然分界点),不必计算.思考:如果材料供应价格不等,比如1号料场如何确定材料供应范围 2.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以1号料场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计算为例说明.根据题目背景,全线路面基层厚度、宽度均相同,采用结构形式也相同,假定每级水泥需要量为X,则料场供应范围内水泥数量为(c 1+ a 1)·X.上路点左段所需水泥数量为c 1·X,材料重心在左段中间M 点,左段水泥运输相当于是从1号料场运输经过从料场到新建公路(de)便道到上路点K,再到M 点,运距为(b 1+ c 1/2);右段所需水泥数量为a 1·X,材料a 1=[(b 2-b 1)+A ](5-2)重心在左段中间N点,右段水泥运输相当于是从1号料场运输经过从料场到新建公路(de)便道到上路点K,再到N点,运距为(b1+ a1/2).则材料平均运距为:(5-3)代入数据计算得:=6.56km同理可算出2号料场供应水泥平均运距L2(3)全线两料场供应(de)加权平均运距1号料场和2号料场各自运距计算出来后,可根据各自供应(de)材料数量,求出全线该种材料(de)加权平均运距.仍以上例为背景,计算出(de)全线加权平均运距为:图5-2 材料供应示意。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实用版)目录一、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概念二、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正文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各种材料从供应地点运送到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平均运输距离。

在计算平均运距时,需要考虑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包括材料来源、供应量、运输方式等因素。

本文将从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入手,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找到材料供应的最经济距离,以确保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运输成本。

为此,需要在预算定额中列出各个料场的位置、供应量和材料种类等信息,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确定各料场之间的经济供应分界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经济供应分界点,将各料场供应的材料距离分别计算出来,并求出其平均值。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的平均运距,从而为后续的计算提供依据。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综合考虑各个料场的供应情况,求出全线的平均运距。

具体做法是将每个料场的平均运距乘以其供应量,然后求和,最后除以总供应量,得到全线的加权平均运距。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

总之,计算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需要考虑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通过确定经济供应分界点、计算各料场平均运距和求全线加权平均运距等步骤,最终得到平均运距的数值。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
计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示例:
当只有一个供料地点时,平均运距的计算:
拌和站
5515
101010
路线全长30公里,分成三段,每段10公里,在第一个10公里处设拌和站,则其加权平均运距为:
(5×10+5×10+15×10)÷30=公里
当有两个供料地点时,而且供料地点1距路线的距离是2公里,供料地点2距路线的距离是3公里,路线全长为40公里,供料地点1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6公里处,供料地点2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26公里处,具
体位置如下:2公里306X 2640
(1)、求中间点:2+X=3+(26-6-X )
推出:X=公里,即中间点处的里程桩号为公里
(2)、供料地点1则供应0—公里范围内;而供料地点2则供应—40公里范围内.
供料地点1处的平均运距为:
2+(3×6+×)÷=
供料地点2处的平均运距为:
×+7×14)÷+3=公里
(3)、最后取其平均运距:
+÷2=公里
新建路路基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三方面:
1.填前碾压
2.路基的沉陷
3.路基两侧加宽一般30公分路面结构由上到下为:上面层粘层下面层透层基层sma
底基层垫层。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
计算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示例:
当只有一个供料地点时,平均运距的计算:
拌和站
5515
101010
路线全长30公里,分成三段,每段10公里,在第一个10公里处设拌和站,则其加权平均运距为:
(5×10+5×10+15×10)÷30=8.33公里
当有两个供料地点时,而且供料地点1距路线的距离是2公里,供料地点2距路线的距离是3公里,路线全长为40公里,供料地点1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6公里处,供料地点2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26公里处,具体位置如下:
2公里3公里
06X2640 (1)、求中间点:2+X=3+(26-6-X )
推出:X=10.5公里,即中间点处的里程桩号为16.5公里
(2)、供料地点1则供应0—16.5公里范围内;而供料地点2则供应16.5—40公里范围内.
供料地点1处的平均运距为:
2+(3×6+5.25×10.5)÷16.5=6.43
供料地点2处的平均运距为:
(4.75×9.5+7×14)÷23.5+3=11.01公里
(3)、最后取其平均运距:
(6.43+11.01)÷2=8.72公里
新建路路基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三方面:
1.填前碾压
2.路基的沉陷
3.路基两侧加宽一般30公分路面结构由上到下为:上面层粘层下面层透层基层
sma
底基层垫层。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示例:
当只有一个供料地点时,平均运距的计算:
拌和站
5515
101010
路线全长30公里,分成三段,每段10公里,在第一个10公里处设拌和站,则其加权平均运距为:
(5×10+5×10+15×10)÷30=公里
当有两个供料地点时,而且供料地点1距路线的距离是2公里,供料地点2距路线的距离是3公里,路线全长为40公里,供料地点1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6公里处,供料地点2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26公里处,具
体位置如下:2公里306X 2640
(1)、求中间点:2+X=3+(26-6-X )
推出:X=公里,即中间点处的里程桩号为公里
(2)、供料地点1则供应0—公里范围内;而供料地点2则供应—40公里范围内.
供料地点1处的平均运距为:
2+(3×6+×)÷=
供料地点2处的平均运距为:
×+7×14)÷+3=公里
(3)、最后取其平均运距:
+÷2=公里
新建路路基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三方面:
1.填前碾压
2.路基的沉陷
3.路基两侧加宽一般30公分路面结构由上到下为:上面层粘层下面层透层基层sma
底基层垫层。

如何计算公路工程材料平均运距

如何计算公路工程材料平均运距

如何计算公路工程材料平均运距?在公路工程预算中,少不了要考虑砂石材料及各种混合料的平均运距,那么怎么样计算平均运距呢,对于许多新手来说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关键点有二:其一是供点固定,缷点变化;其二是抓各段中点至段端点之距为段距之半。

以下这种计算方法是假定路线上各个位置材料使用量一致的,如果需要根据材料用量来算平均运距的话,请寻找其他方法。

第一种情况:料场位于路线起点或者终点,则平均运距为路线全长的一半。

如果线外还有一段距离a,加上即可,即平均运距=L/2+a。

如图~料场a L/2L第二种情况:料场在路线边上的任意位置,平均运距为料场距起点的距离的一半(D)乘以距起点的距离(B)加上料场距终点的距离的一半(E)乘以距终点的距离(C)之和除以路线全长(L),即~平均运距=(DB+EC)/L。

如果料场位置恰好在路线的中点上,则平均运距为L/4。

【D=E=L/4,B=C=L/2】D料场EB CL若料场距路边为a,加上即可,即平均运距为=(DB+CE)/L+a。

第三种情况:路线材料由两个及两个以上料场供应。

则可以先找出料场与料场之间的经济点,就是说料场供应到什么位置合适,如甲料场在K10+000处或在此上线,乙料场在K30+000处或在此上线,则经济点在(30+10)/2处,即K20+000处【L=K+M】。

然后根据每个料场供应的经济范围,用第2种情形的计算方式单独计算各个料场的平均运距,再用各个料场供应的平均运距(L1或L2)乘以供应长度(K或M),最后将他们的和(KL1+ML2)除以路线全长(L),如图~平均运距={[(BD+CE)/K+A)K]+[(CE+IJ)/M+H)M)]}/L=(KL1+ML2)/L注意事项假定路线上用料均衡记为每单位长用料W。

例题一,某路段长30km,在路线中心点离道路2km处设1个基层拌合站,则混合料的平均运距为多少?*拌合站030km解:设每km运量为w;平均运距=Σ运距×运量/总运量=2w+(15wX15/2+15wX15/2)/30w=9.50km例题二,某路段长30km,在10km处离道路2km处设1个基层拌合站,则混合料的平均运距为多少?解:2+(10*10/2+20*20/2)/30=10.33km例题三,某路段长30km,在距路线两端1/3处各设一处基层拌合站(共2处),则混合料的平均运距为多少?010*2030km解法1:[(10x10/2+10/2x5/2)/30]x2=4.17km解法2:单个分别为(10x10/2+10/2x5/2)/15=4.17km综合(4.17*15*2)/30=4.17km例题四:某一段公路总长为6km,在K3+300处1km外设弃土场,其中K4+000-K5+000处为挖方段准备运至弃土场,计算弃土场的平均运距?弃土场1KM700mK3+300k4k5 0123456解析:K3-K4为非挖方段。

材料平均运距的计算精编

材料平均运距的计算精编

材料平均运距的计算精编首先,要确定材料采购地点的数量。

不同的采购地点可能有不同的供应商、运输费用等情况,所以需要将材料采购地点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采购地点分为本地和外地两类,或者根据不同供应商进行分类。

其次,要确定每个采购点的采购量。

采购量是计算材料平均运距的重要参数,需要考虑到每个采购点的需求量以及采购周期。

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或者历史数据来确定每个采购点的采购量。

然后,要确定每个采购点的运输距离。

运输距离是从采购点到施工现场的实际距离,可能会受到地理位置、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通过地图或者测量工具来确定每个采购点的运输距离。

接下来,要确定每个采购点的运输方式。

不同的运输方式会对材料平均运距造成不同的影响,如运输方式的费用、速度等因素。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并记录下每个采购点的运输方式。

计算材料平均运距时,可以根据采购量和运输距离来计算每个采购点的总运距。

然后,将每个采购点的总运距加总,并除以采购地点的数量,得到材料平均运距。

具体公式如下:最后,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来评估材料平均运距的合理性。

如果材料平均运距较长,可能会增加物流成本、延长采购周期等问题;而如果材料平均运距较短,可能会减少物流成本、缩短采购周期等好处。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采购地点、运输方式等,以减少材料平均运距,提高运输效率。

综上所述,计算材料平均运距需要考虑材料采购地点的数量、采购量、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评估,可以找到最佳的材料平均运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公路工程材料的平均运距如何计算?

公路工程材料的平均运距如何计算?

公路工程材料的平均运距如何计算?在公路工程预算中,少不了要考虑砂石材料及各种混合料的平均运距,那么怎么样计算平均运距呢,对于许多新手来说这还真实一个问题。

以下这种计算方法是假定路线上各个位置材料使用量一致的,如果需要根据材料用量来算平均运距的话,请寻找其他方法。

01第一种情况料场位于路线起点或者终点,则平均运距为路线全长的一半。

如果线外还有一段距离,加上即可。

第一种情况的平均运距其平均运距=D=L/202第二种情况料场在路线边上的任意位置,平均运距料场距起点的距离的一半(D)乘以距起点的距离(B)加上料场距终点的距离的一半(E)乘以距终点的距离(C)之和除以路线全长(L)第二种情况的平均运距其平均运距=(DxB+ExC)/L如果料场位置恰好在路线的中点上,则平均运距为L/4。

03第三种情况料场距离路线有一段距离(A),上线位置在路线中间任意位置。

图3 第三种情况的平均运距其平均运距=(DxB+CxE)/L+A04第四种情况路线材料由两个及两个以上料场供应。

则可以先找出料场与料场之间的经济点,就是说料场供应到什么位置合适,如甲料场在K10+000处或在此上线,乙料场在K30+000处或在此上线,则经济点在(30+10)/2处,即K20+000处。

然后根据每个料场供应的经济范围,用第3种情形的计算方式单独计算各个料场的平均运距,再用各个料场供应的平均运距(L1或L2)乘以供应长度(K或M),最后将他们的和(KL1+ML2)除以路线全长(L)图4 第四种情况的平均运距L1=(BxD+CxE)/K+AL2=(CxE+IxJ)/M+H其平均运距=(KxL1+MxL2)/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