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材料平均运距计算计算
公路造价中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公路造价中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在公路造价的世界里,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准确计算成本的大门。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平均运距。
想象一下,你在修建一条长长的公路,需要从不同的料场把建筑材料运到施工地点。
这时候,每个料场到施工地点的距离都不太一样,那怎么算出一个能代表总体运输距离的平均值呢?这就是平均运距要解决的问题啦。
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平均运距= Σ(运量×运距)÷总运量。
这个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咱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理解一下。
假设咱们正在修的这条公路,有两个料场 A 和 B 。
从料场 A 到施工地点的距离是 5 公里,料场 A 提供的材料数量是 1000 立方米;料场B 到施工地点的距离是 8 公里,提供的材料数量是 1500 立方米。
那咱们来算算平均运距哈。
首先,料场 A 的运量乘以运距就是 1000×5 = 5000 (公里·立方米),料场 B 的就是 1500×8 = 12000 (公里·立方米)。
然后把这两个加起来,5000 + 12000 = 17000 (公里·立方米),这就是总的运输距离。
接下来算总运量,就是 1000 + 1500 = 2500 (立方米)。
最后用总的运输距离除以总运量,17000÷2500 = 6.8 公里,这 6.8公里就是这条公路的平均运距啦。
在实际的公路造价计算中,这个平均运距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运输距离越长,运输成本就越高。
如果平均运距算错了,那整个造价预算可能就会偏差很大,就像盖房子打歪了地基,后面可就麻烦啦。
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公路修建的项目,当时负责造价计算的同事,在计算平均运距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
本来应该把三个料场的距离都算进去,结果他漏算了一个,导致最后算出来的运输成本比实际低了好多。
结果呢,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资金不够了,又得重新调整预算,那叫一个手忙脚乱。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实用版)目录一、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概念二、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正文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各种材料从供应地点运送到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平均运输距离。
在计算平均运距时,需要考虑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包括材料来源、供应量、运输方式等因素。
本文将从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入手,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找到材料供应的最经济距离,以确保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运输成本。
为此,需要在预算定额中列出各个料场的位置、供应量和材料种类等信息,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确定各料场之间的经济供应分界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经济供应分界点,将各料场供应的材料距离分别计算出来,并求出其平均值。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的平均运距,从而为后续的计算提供依据。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综合考虑各个料场的供应情况,求出全线的平均运距。
具体做法是将每个料场的平均运距乘以其供应量,然后求和,最后除以总供应量,得到全线的加权平均运距。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
总之,计算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需要考虑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通过确定经济供应分界点、计算各料场平均运距和求全线加权平均运距等步骤,最终得到平均运距的数值。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实用版)
目录
一、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概念
二、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
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
分界点
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
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正文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各种材料从供应地点运送到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平均运输距离。
在计算平均运距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
界点。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找到材料供应的最经济距离,以降低运输成本。
一般来说,经济供应分界点是供应距离与运输成本相等的点。
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料场到施工现场的距离以及材料的体积。
通过将每个料场的供应距离与材料的体积相乘,然后求和,再除以总材料体积,就可以得到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的平均运距。
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这一步骤需要将每个料场的平均运距乘以该料场供应材料的比例,然后将所有料场的加权平均运距相加,就可以得到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以上就是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平均运距的计算方法。
第1页共1页。
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平均运距是衡量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实际运行能力。
计算平均运距的公式是:
平均运距=总行驶里程÷总运输次数
例如,一辆汽车在一个月内行驶了30000公里,共运输了50次,那么它的平均运距就是30000÷50=600公里。
平均运距主要反映交通工具的实际运行能力,它是交通运输机构评估自身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反映出交通运输机构的运行能力,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平均运距的计算有利于交通运输机构评估和改进自身的运营能力,从而提高运输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平均运距也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类型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行能力,例如汽车、火车和飞机等。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运输工具的平均运距,可以更好地评估其运行能力,为交通运输机构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计算平均运距的公式是:总行驶里程÷总运输次数,它是交通运输机构评估自身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类型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行能力,并为交通运输机构提供参考。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最新版)目录一、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概念二、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正文一、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概念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各种材料从供应地点运送到施工现场所需的平均运输距离。
平均运距是计算公路工程成本的重要参数,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和合理安排运输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在计算平均运距时,首先需要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
经济供应分界点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运输距离内,某个料场的供应成本与另一个料场的供应成本相等。
在确定经济供应分界点后,可以保证在整个运输范围内,材料的供应成本是最低的。
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在确定了经济供应分界点之后,需要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的平均运距。
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料场到经济供应分界点的距离乘以该料场供应的材料数量,然后将所有料场的结果相加,再除以总材料数量。
这样就可以得到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的平均运距。
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最后,需要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的平均运距乘以该料场供应的材料数量,然后将所有料场的结果相加,再除以总材料数量。
这样就可以得到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总之,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公路工程运距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运距计算公式在公路工程中,运距的计算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这就好比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得算清楚从家到超市的距离,才能知道大概要花多长时间能到,心里才有个底儿。
咱先来说说啥是运距。
简单来讲,运距就是物料或者工程材料从起始点运输到目的地的距离。
这距离可不能瞎估摸,得有个准确的计算公式,不然那工程成本可就没准儿啦。
公路工程运距的计算方法其实有好几种,咱一个一个慢慢唠。
比如说,对于简单的直线运输,那运距可能就是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这就好像你在操场上从这头跑到那头,直接拿尺子量一下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就行。
但实际情况往往没这么简单,公路可不是笔直的一条线,它可能弯弯曲曲,还有上坡下坡。
这时候就得用更复杂点的方法。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之前我参与过一个山区的公路工程。
那地方的地形复杂得很,山高谷深的。
我们要计算材料运输的距离,可费了老劲了。
一开始,大家按照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估算,结果发现实际运输的时候,车得绕着山转,还得爬坡下坡,这距离远远超过了最初的估计。
为了算准这个运距,我们专门派人沿着可能的运输路线走了一遍,拿着测量仪器,一步一步地记录数据。
那段时间,大家天天在山里跑,累得够呛,但心里都明白,这运距算不准,后面的工程可就麻烦大了。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算出了比较准确的运距。
这让我们在安排运输车辆、计算运输成本的时候有了可靠的依据。
再来说说比较常见的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假如在一个工程中,材料有多个供应点,每个供应点到施工现场的距离不一样,而且供应量也不同,这时候就得用到加权平均运距的方法。
举个例子,有三个料场 A、B、C,到施工现场的距离分别是 10 公里、20 公里、30 公里,供应量分别是 50 立方米、100 立方米、150 立方米。
那加权平均运距就是:(10×50 + 20×100 + 30×150)÷(50 +100 + 150)= 22.5 公里。
如何计算公路工程材料平均运距

如何计算公路工程材料平均运距?在公路工程预算中,少不了要考虑砂石材料及各种混合料的平均运距,那么怎么样计算平均运距呢,对于许多新手来说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关键点有二:其一是供点固定,缷点变化;其二是抓各段中点至段端点之距为段距之半。
以下这种计算方法是假定路线上各个位置材料使用量一致的,如果需要根据材料用量来算平均运距的话,请寻找其他方法。
第一种情况:料场位于路线起点或者终点,则平均运距为路线全长的一半。
如果线外还有一段距离a,加上即可,即平均运距=L/2+a。
如图~料场a L/2L第二种情况:料场在路线边上的任意位置,平均运距为料场距起点的距离的一半(D)乘以距起点的距离(B)加上料场距终点的距离的一半(E)乘以距终点的距离(C)之和除以路线全长(L),即~平均运距=(DB+EC)/L。
如果料场位置恰好在路线的中点上,则平均运距为L/4。
【D=E=L/4,B=C=L/2】D料场EB CL若料场距路边为a,加上即可,即平均运距为=(DB+CE)/L+a。
第三种情况:路线材料由两个及两个以上料场供应。
则可以先找出料场与料场之间的经济点,就是说料场供应到什么位置合适,如甲料场在K10+000处或在此上线,乙料场在K30+000处或在此上线,则经济点在(30+10)/2处,即K20+000处【L=K+M】。
然后根据每个料场供应的经济范围,用第2种情形的计算方式单独计算各个料场的平均运距,再用各个料场供应的平均运距(L1或L2)乘以供应长度(K或M),最后将他们的和(KL1+ML2)除以路线全长(L),如图~平均运距={[(BD+CE)/K+A)K]+[(CE+IJ)/M+H)M)]}/L=(KL1+ML2)/L注意事项假定路线上用料均衡记为每单位长用料W。
例题一,某路段长30km,在路线中心点离道路2km处设1个基层拌合站,则混合料的平均运距为多少?*拌合站030km解:设每km运量为w;平均运距=Σ运距×运量/总运量=2w+(15wX15/2+15wX15/2)/30w=9.50km例题二,某路段长30km,在10km处离道路2km处设1个基层拌合站,则混合料的平均运距为多少?解:2+(10*10/2+20*20/2)/30=10.33km例题三,某路段长30km,在距路线两端1/3处各设一处基层拌合站(共2处),则混合料的平均运距为多少?010*2030km解法1:[(10x10/2+10/2x5/2)/30]x2=4.17km解法2:单个分别为(10x10/2+10/2x5/2)/15=4.17km综合(4.17*15*2)/30=4.17km例题四:某一段公路总长为6km,在K3+300处1km外设弃土场,其中K4+000-K5+000处为挖方段准备运至弃土场,计算弃土场的平均运距?弃土场1KM700mK3+300k4k5 0123456解析:K3-K4为非挖方段。
公路工程材料的平均运距如何计算?

公路工程材料的平均运距如何计算?在公路工程预算中,少不了要考虑砂石材料及各种混合料的平均运距,那么怎么样计算平均运距呢,对于许多新手来说这还真实一个问题。
以下这种计算方法是假定路线上各个位置材料使用量一致的,如果需要根据材料用量来算平均运距的话,请寻找其他方法。
01第一种情况料场位于路线起点或者终点,则平均运距为路线全长的一半。
如果线外还有一段距离,加上即可。
第一种情况的平均运距其平均运距=D=L/202第二种情况料场在路线边上的任意位置,平均运距料场距起点的距离的一半(D)乘以距起点的距离(B)加上料场距终点的距离的一半(E)乘以距终点的距离(C)之和除以路线全长(L)第二种情况的平均运距其平均运距=(DxB+ExC)/L如果料场位置恰好在路线的中点上,则平均运距为L/4。
03第三种情况料场距离路线有一段距离(A),上线位置在路线中间任意位置。
图3 第三种情况的平均运距其平均运距=(DxB+CxE)/L+A04第四种情况路线材料由两个及两个以上料场供应。
则可以先找出料场与料场之间的经济点,就是说料场供应到什么位置合适,如甲料场在K10+000处或在此上线,乙料场在K30+000处或在此上线,则经济点在(30+10)/2处,即K20+000处。
然后根据每个料场供应的经济范围,用第3种情形的计算方式单独计算各个料场的平均运距,再用各个料场供应的平均运距(L1或L2)乘以供应长度(K或M),最后将他们的和(KL1+ML2)除以路线全长(L)图4 第四种情况的平均运距L1=(BxD+CxE)/K+AL2=(CxE+IxJ)/M+H其平均运距=(KxL1+MxL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