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平均运距的计算

合集下载

运距计算 原则

运距计算 原则

下是引用片段:涉及项目:第四节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1.松土:开挖时,可用脚蹬锹一下到底有砂类土、种植土、中密砂性土及粘性土、松散的粘土泥炭等。

2.普通土:开挖时部份需要用镐刨松,再用锹挖或连蹬数次才能挖动。

有较大部份的粘土,密实的砂性土及粘性土、半干硬的黄土、含有树根的泥炭土、石质土等。

3.硬土:开挖时必须全部用镐刨松,才能用锹挖。

有硬粘土、密实的硬黄土、含土较多的石土及漂石土等。

4.软土:开挖时一部份需要用翘棍及大锤开挖,有松软岩石、砾石、泥质页岩、块石土及漂石土等。

5次坚石:开挖时必须用爆破方法开挖。

有硅质页岩、白云质花岗岩等。

6.坚石:开时必须用爆破方法开挖。

有白云岩、大理石、石英岩等。

一般情况下.横断面的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小数后一位,土石方的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取至整数。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围成的面积,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积距法积距法的原理是把断面面积垂直分割成宽度相等的若干条块,由于每一条块的宽度相等所以在计算面积时,只需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如图1-4-13。

由此可见,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hi的累加值,这种操作可以用分规按顺序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hi;分规最后的累计高就是∑hi,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hi,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积距法也可以用厘米格纸拆成窄条作为量尺,每量一次hi ,在窄条上画好标记,从开始到最后标记的累计距离就是∑hi,然后乘以条块宽度b,即为所求面积。

2.坐标法如图1-4-14建立坐标系,给定多边形各顶点的坐标,由解析几何可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式中:x,y——分别为设计线和地面线围成面积的各顶点的坐标,m。

坐标法精度较高,方法较繁,适用计算机计算。

3.几何图形法当横断面的地面线较规则且横断面面积较大,可将路基横断面分为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各图形面积后相加得到总面积。

材料平均运距计算示例汇总

材料平均运距计算示例汇总

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示例*
当只有一个供料地点时,平均运距的计鼻,
10 10 10
務线全长30公里.分成三段.毎段10公里,在第一个10公里处设拌和站.
则其加权平均运距为:
(5X10 + 5X10+15X10)丰30 = &33 公里
当有两个供料地点时,而且供料地点1距路线的距离是2公里,供科地点2 距路线的距离是3公里,路线全长为40公里,供科地点1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条6公里处,供料地点2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眾26公里处,具体
0 6 X 26 40
(1).求中间点:2+X=3+ (26-6-X)
推出:X=10.5公里,即中间点处的里程桩号为5公里
(2人供科地点1则供应0—16・5公里范團内;而供料地点2则供应Id 5-40
公里范围内.
供料地点1处的平均运距为:
2+ (3X6 + 5.25X10.5)子165=643 供料地点2处的平均运距为:
(4.75X9.5 + 7X14)十235 + 3=11.0】公里(3〉、最后取其平均运距:
(6.43*11.01)-5-2=8.72 公里。

公路造价中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公路造价中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公路造价中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在公路造价的世界里,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准确计算成本的大门。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平均运距。

想象一下,你在修建一条长长的公路,需要从不同的料场把建筑材料运到施工地点。

这时候,每个料场到施工地点的距离都不太一样,那怎么算出一个能代表总体运输距离的平均值呢?这就是平均运距要解决的问题啦。

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平均运距= Σ(运量×运距)÷总运量。

这个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咱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理解一下。

假设咱们正在修的这条公路,有两个料场 A 和 B 。

从料场 A 到施工地点的距离是 5 公里,料场 A 提供的材料数量是 1000 立方米;料场B 到施工地点的距离是 8 公里,提供的材料数量是 1500 立方米。

那咱们来算算平均运距哈。

首先,料场 A 的运量乘以运距就是 1000×5 = 5000 (公里·立方米),料场 B 的就是 1500×8 = 12000 (公里·立方米)。

然后把这两个加起来,5000 + 12000 = 17000 (公里·立方米),这就是总的运输距离。

接下来算总运量,就是 1000 + 1500 = 2500 (立方米)。

最后用总的运输距离除以总运量,17000÷2500 = 6.8 公里,这 6.8公里就是这条公路的平均运距啦。

在实际的公路造价计算中,这个平均运距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运输距离越长,运输成本就越高。

如果平均运距算错了,那整个造价预算可能就会偏差很大,就像盖房子打歪了地基,后面可就麻烦啦。

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公路修建的项目,当时负责造价计算的同事,在计算平均运距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

本来应该把三个料场的距离都算进去,结果他漏算了一个,导致最后算出来的运输成本比实际低了好多。

结果呢,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资金不够了,又得重新调整预算,那叫一个手忙脚乱。

水稳料平均运距计算

水稳料平均运距计算

水稳料平均运距计算
水稳料平均运距是指从水稳混合料的生产地到施工现场的平均运输距离。

计算水稳料平均运距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水稳混合料生产地与施工现场的距离;
2. 水稳混合料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
3. 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选择;
4. 运输成本和费用。

一般来说,水稳混合料的生产规模越大,运输距离越远,运输成本就越高。

因此,在计算水稳料平均运距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水稳料平均运距:
1. 确定生产地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
2. 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计算出每天需要运输的水稳混合料的总量;
3. 根据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选择,计算出每天的运输成本和费用;
4. 将每天的运输成本和费用除以每天需要运输的水稳混合料的总量,即可得到水稳料平均运距。

需要注意的是,水稳料平均运距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施工现场需
要随时监测和调整水稳料的运输情况,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工程)》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工程)》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工程)》真题及答案[问答题]1.某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约定如下:(1)对施工期间材料变化幅度不超过±5%的不予调差。

(2)比重:钢材为25%,地材为10(江南博哥)%,水泥6%,固定不变59%。

每月的计量金额如下:(单位:万元)各月指数如下:(单位:%)注:1月基期100%。

问题:在下表中填写出各种材料每月的调差额。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钢材:1-10月不调差。

11月:ΔP =P0 × B11 × [(Ft11 /F011)-1]=2000 ×0.25×(0.944-1)=-28(万元)12月:ΔP =P0 × B12 × [(Ft12 /F012)-1] =1000 ×0.25×(0.944-1)=-14(万元)(2)地材:1-5月不调差。

6月:ΔP =P0 × B6 × [(Ft6 /F06)-1]=1500 ×0.10×(1.208-1)=31.2(万元)7月:ΔP =P0 × B7× [(Ft7 /F07)-1]=3500 ×0.10×(1.542-1)=189.7(万元)8月:ΔP =P0 × B8× [(Ft8 /F08)-1]=6000 ×0.10×(1.542-1)=325.2(万元)9月:ΔP =P0 × B9× [(Ft9 /F09)-1]=8000 ×0.10×(1.875-1)=700(万元)10月:ΔP =P0 × B10× [(Ft10 /F010)-1] =5000 ×0.10×(1.875-1)=437.5(万元)11月:ΔP =P0 × B11× [(Ft11 /F011)-1] =2000 ×0.10×(2.042-1)=208.4(万元)12月:ΔP =P0 × B12× [(Ft12 /F012)-1] =1000 ×0.10×(2.042-1)=104.2(万元)(3)水泥各月价格变化幅度均未超过±5%,无需调差。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

一建公路平均运距计算(最新版)目录一、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概念二、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正文一、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概念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各种材料从供应地点运送到施工现场所需的平均运输距离。

平均运距是计算公路工程成本的重要参数,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和合理安排运输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平均运距的步骤1.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在计算平均运距时,首先需要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

经济供应分界点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运输距离内,某个料场的供应成本与另一个料场的供应成本相等。

在确定经济供应分界点后,可以保证在整个运输范围内,材料的供应成本是最低的。

2.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在确定了经济供应分界点之后,需要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的平均运距。

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料场到经济供应分界点的距离乘以该料场供应的材料数量,然后将所有料场的结果相加,再除以总材料数量。

这样就可以得到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的平均运距。

3.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最后,需要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的平均运距乘以该料场供应的材料数量,然后将所有料场的结果相加,再除以总材料数量。

这样就可以得到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总之,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平均运距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清华斯维尔计算规则

清华斯维尔计算规则

1、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尺寸计算,修建机械上下坡的便道土方量并入土方工程量内。

石方工程量按设计尺寸加允许超挖量。

开挖坡面每侧允许超挖量:松、次坚石20cm,普、特坚石15cm2、夯实土堤按设计断面计算。

清理土堤基础按设计规定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清理厚度为30cm内,废土运距按30m计算3、管道接口作业坑和沿线各种井室所需增加开挖的土石方工程量按有关规定计算。

管沟回填土应扣除管道结构宽在200mm以上的管道、基础、垫层和各种构筑物所占的体积4、1. 人力及人力车运土、石方上坡坡度在15%以上,推土机、铲运机重车上坡坡度大于5%,斜道运距按斜道长度乘以如下系数:2. 采用人力垂直运输土、淤泥、石方,运距折合水平运距的7倍计算。

3. 拖式铲运机加45m转向距离。

4. 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各加2m,以m2计算。

5. 修整边坡按沟槽侧面面积以m2 计算。

6. 机械填方区分不同填方材料,按设计尺寸以m3计算。

7. 石方爆破及破碎工程量,区别石质,按图示以m3计算5、、强夯分满夯、点夯区分不同夯击能,按设计图以强夯波及面积计算。

如下图所示:面积=(L+a)×(L+a)6、竖、拆打拔桩桩架次数,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

如无规定时按打桩的行进方向,双排桩每100延长米,单排桩每200延长米计算一次,不足一次者均按一次计算7、泥浆外运按钻冲孔桩工程量乘以1.2计算8、、围堰高度按施工期内的最高临水面加0.5m计算9、挡土墙(不分基础、墙身)、压顶区分不同材质按设计尺寸以m3计算。

挡土墙、护坡垂直高度超过3.6m时,其垂直运输费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算10、、路面凿毛、路面铣刨按规定面积以m2计算。

铣刨路面厚度>5cm须分层铣刨11、道路工程路床(槽)整形,按设计车行道宽度,每侧各增加30cm,作为计算宽度,按所得出的面积,以m2计算12、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平口为准,如设计为企口,其用工量按定额相应项目乘以系数1.01。

详解平均运距公式在公路工程一级和二级建造师案列考试中的灵活运用

详解平均运距公式在公路工程一级和二级建造师案列考试中的灵活运用

详解平均运距公式在公路工程一级和二级建造师案列题考试中的灵活运用近年来,大多数考生不熟悉平均运距的算法,平均运距又是公路工程建造师考试中的高频考点。

本人统计一下,平均运距分别在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案列题中(2011年、2014年、2018年)和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案列题中(2019年)分别进行过考察。

下面介绍一下,计算平均运距四个公式:1、平均运距平均运距= (公式1)2 、路段内平均运距的总结公式①从运输路段的任意位置进行运输建筑材料(默认路段等高等宽)平均运距= 左距2+右距2 /2×总长(公式2)注:此公式不包含施工便道长度。

②从运输路段任意一端进行运输建筑材料平均运距= 1/2×路段总长(公式3)③从运输路段中心进行运输建筑材料平均运距= 1/4×路段总长(公式4)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实物操作和案列分析题(2018年真题案列题五第一小问)第一小问详细解析:1、方案一解析如下:土方调配的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在工程实践中为简化计算,可以按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

根据题意可以得出:0.5KM + 9.3KM +0.5KM =10.3 KM10.3KM -1KM =9.3KM;其中: 9.3KM包含18个0.5KM,0.3超过0.5KM的半数,故为19个0.5KM.方案一综合单价:4+7+1×19=30元/m32、方案二解析如下:借土段运距计算:1.1KM +1/4×1KM =1.35KM , 此小问考察平均运距公式的运用:平均运距= 1/4×路段总长(公式4)。

根据各分项综合单价表表2-1以及当汽车运输超过第1公里,其运距尾数不足0.5KM的半数时不计,等于或超过0.5KM的半数时按增运0.5KM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借土段运距为1.5KM。

借土段自卸汽车运输单价为:7+1=8元/m3借土段还要考虑借土场修建费和借土场资源费;借土段土方调配的综合单价:4+8+4+3=19元/m3弃土段运距计算:1+(K15+000-K14+300)+ 1/2×1=2.2 KM;此小问考察平均运距公式的运用:平均运距= 1/2×路段总长(公式3)根据各分项综合单价表表2-1以及当汽车运输超过第1公里,其运距尾数不足0.5KM的半数时不计,等于或超过0.5KM的半数时按增运0.5KM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计算运距为2KM弃土段自卸汽车运输单价为:7+2×1=9元/m3弃土段土方调配的综合单价:4+9 =13元/m3方案二的综合单价:13+19=32元/m33、根据经济性选择的方案为方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材料及构件平均运距的计算
材料平均运距计算,是计算材料运杂费的主要基础数据之一。

材料平均运距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步:⑴确定公路沿线同一材料多料场供应条件下相邻料场间经济供应分界点;⑵计算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⑶计算全线多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下面以例题5-1进行说明。

【例5-1】XX 二级公路XX 标段全长32km ,全线路面基层稳定层结构为32.5级水泥稳定石屑,水泥含量6%,拟用稳定土拌和机沿线路拌施工。

假设全线范围内路面基层厚度和宽度均相等。

沿线1号料场和2号料场均可供应32.5级水泥,出厂价格和材料质量也相同。

1号料场距离该段公路起始端6km 外侧4km 处,2号料场距离该段公路终点端8km 外侧2km 处。

求由两个料场供应32.5级水泥条件下该材料平均运距。

解:1.料场经济供应范围的确定
当公路工程沿线有若干个同种材料的供应点(料场)时,则两相邻料场间可以确定一个经济分界点。

这个经济供应范围的分界点的确定原则是:当两个料场的材料单价相等时,其分界点距离前、后两料场的路相等。

该路段料场分布如图5-1所示。

两料场的经济分界点K 可按下式计算: 本题中,K 2桩号>K 1桩号,则: K 点桩号= K 1桩号+ a 1=K 2桩号-a 2
上列式中:
b 1—1号料场至公路的间距; b 2—2号料场至公路的间距; K 1—1号料场的上路桩号; K 2—2号料场的上路桩号; K —经济分界点(桩号);
a 1—为1号料场上路桩号至经济分界点的间距; a 2—为2号料场上路桩号至经济分界点的间距; A —两料场上路点间距。

由公式(5-1)可进一步推导得公式(5-2)。

代入本题数据得: a 1=8km ;a 2=10km
经济分界点K 桩号为:K 桩号=(K 6+000)+(K 8+000)= K 14+000
D K 0+000
D K 32+000
1号料场
b 1
2号料场
b 2
a 1
a 2
A
K 1
K 2
K
图5-1 经济分界点
b 1+a 1= b 2+a 2
a 1+a 2=A
(5-1)
a 1=[(
b 2-b 1)+A ]/2 a 2=[ A -( b 2-b 1)]/2 (5-2)
计算桩号时要注意:路线起、终点至最近料场上路的经济范围内,其起、终点即为经济分界点(自然分界点),不必计算。

思考:如果材料供应价格不等,比如1号料场如何确定材料供应范围? 2.每个料场在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
以1号料场供应范围内材料平均运距计算为例说明。

根据题目背景,全线路面基层厚度、宽度均相同,采用结构形式也相同,假定每km32.5级水泥需要量为X ,则料场供应范围内水泥数量为(c 1+ a 1)·X 。

上路点左段所需水泥数量为c 1·X ,材料重心在左段中间M 点,左段水泥运输相当于是从1号料场运输经过从料场到新建公路的便道到上路点K ,再到M 点,运距为(b 1+ c 1/2);右段所需水泥数量为a 1·X ,材料重心在左段中间N 点,右段水泥运输相当于是从1号料场运输经过从料场到新建公路的便道到上路点K ,再到N 点,运距为(b 1+ a 1/2)。

则材料平均运距为:
(5-3)
代入数据计算得:
同理可算出2号料场供应水泥平均运距L 2=6.56km (3)全线两料场供应的加权平均运距
1号料场和2号料场各自运距计算出来后,可根据各自供应的材料数量,求出全线该种材料的加权平均运距。

仍以上例为背景,计算出的全线加权平均运距为:
例2:某一座大桥,桥梁全长1282m ,两岸接线各1km ,路基工程已全部完工(可做预制场使用,路基宽度26m )。

上部构造为13×30m+7×40m+20×30m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T 梁结构,每孔桥14片梁,梁高1.8m ,梁顶宽1.6m ,底宽48cm ,40m 预应力混凝土T 梁每孔桥14片梁,梁高2.4m ,梁顶宽1.6m ,底宽50cm ,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总工期按8个月计算,每片梁预制周期按8天计算。

假定预制场设在右边桥头路基上。

上部构造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 序号 工程内容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30m 预制T 梁
混凝土 m 3 9243 锚具数量:OVM15-6:800套 2 钢绞线 t 108.288 3 光圆钢筋 t 221.021 4 带肋钢筋 t 359.126 5 30m 预制T 梁 混凝土 m 3 2951 锚具数量:OVM15-8:3200套
6 钢绞线 t 296.136
7 光圆钢筋 t 724.954 8
带肋钢筋
t
1224.839
b 1
c 1
a 1
图5-2 材料供应示意图
左段材料中心M
c 1/2 a 1/2
右段材料中心N
1号料场
K
试计算有关工程量并确定各相关预算定额子目和消耗量。

1、预制底座计算
需要预制的30mT型梁的数量:(13+20)×14=462(片)
需要预制的40mT型梁的数量:7×14=98(片)
T型梁预制安装总工期为8个月,考虑到预制与安装存在一定时差,本例按1个月考虑,因此,预制与安装工期均为7个月计算,每片梁预制需要8天,故预制底座数量为:
30m跨底座:462×8÷210=17.6(个),即底座数量应不少于18个。

40m跨底座:98×8÷210=3.7(个),即底座数量应不少于4个。

底座面积:18×(30+2)×(1.6+1)+4×(40+2)×(1.6+1)=1934.4(m2)
由于接线路基工程已完工,不需要考虑预制场地平整。

2、金属结构吊装设备计算
由于按22个底座计算能满足工期要求,因此预制场可以设置在大桥一岸接线,则:
预制场龙门架:按40m梁吊装重量计算,龙门架配2套(即预制1套,存梁1套),重量参考预算定额参考重量按跨径20、高9m计算,即29.7×2=59.4(t)。

设备使用期按安装、拆除1个月,使用8个月共9个月计算。

架桥机:按40m梁吊装重量计算,全桥配备1套,重量参考预算定额的参考重量165t计算,设备使用期按安装、拆除2个月使用7个月共9个月计算。

3、临时轨道计算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考虑到运输的方便,预制场与桥头直接相连,在路基上的临时轨道长度按550m计算;在桥上运梁临时轨道等于桥梁总长1282m,架桥机的行走临时轨道一般为两孔梁的长度,即40×2×2=160m。

因此,在桥梁上的临时轨道长度应为1282+160=1442(m),按1450m计算。

4、预制构件运距计算
30mT梁运输的平均运距:[20×30÷2×20+(20×30+7×40+13×20÷2)×13]÷33=605(m)
40mT梁运输的平均运距:20×30+7×40÷2=740(m)
30mT梁单片梁重量:9243÷462×2.6=52.02(t)
40mT梁单片梁重量:2951÷98×2.6=78.29(t)
5、预应力钢绞线钢束数量的计算
6股钢绞线束:800÷2÷108.288=3.69(束/t)
细目号工程细目定额代号单位数量定额调整
403-3 上部结构钢筋kg
-a 光圆钢筋(Ⅰ级) 4-7-14-3 1t 945.975 光圆:1.025、带
肋:0
-b 带肋钢筋(Ⅱ、Ⅲ级) 4-7-14-3 1t 1583.965 光圆:0、带肋:
1.025
4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