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在他们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奉献, 什么是大爱。一个个真实、普通的故事更能引起强烈共鸣。
探究分享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你身边还有哪些可敬的家乡人?
分小组进行活动,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合作完 成调查采访,填写“可敬的家乡人”光荣榜。
活动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二、可敬的家乡人
刚才,我们夸了身边的普通人,其实,在我们的家乡还 有许多为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你知道这些古人吗?
探究分享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 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 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颙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感动中国 南京江宁乞丐老人再次捐款339.01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他叫孙光有,23年来,他一人打5份工照顾残疾 的哥哥和智障的嫂嫂,一个人撑起一个家,没有一句 怨言;他是退役武警刘成,工作期间曾先后救过10多 人的生命;他是意志坚强没有被压倒的“金刚法官” 史俊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2024/10/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第四单元 • 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十五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新课导入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宁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我们看到的只是家乡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家乡江宁还有更 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那么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3.劳动者的一天: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日常工作,感受他们的辛勤与付出。
4.学做小帮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辛勤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助人精神。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但在启发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家乡不同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堂上,他们对于农民、医生、教师等职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生动、具体地介绍这些职业的特点和贡献。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家乡劳动者的关注,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运用更多案例和实例来说明问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家乡的人文特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职业的人。本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制-上册-[课件]第15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2课时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制-上册-[课件]第15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d60c0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9.png)
可亲可敬的 家乡人
第2课时
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 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 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 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 出贡献。
可敬的家乡人 可敬的家乡名人
他们也是我的 家乡人呢!
可敬的家乡人
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可敬的家乡名人吧, 并说一说他们为什么可敬。
可敬的家乡人 可敬的家乡普通人
可敬的人
为了早日修好村前的路,叔叔伯伯们 起早贪黑地干,真是很辛苦……
快看,卖菜的叔叔被评为 “诚信模范” 了,真了不起!
可敬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可敬的家乡普通人吧,并说说他们为什么可敬。
我觉得邻居家的姐姐就是我身边可敬的家乡人。她从二年级开始,就 做校园志愿者为大家服务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间断过。我也要像她一样, 为学校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家对门的张爷爷自己一个人生活。我经常看见民警王叔叔来张爷 爷家,帮他买米买面,帮他交水电费。王叔叔那么热心,我觉得他就是 我身边可敬的家乡人。我要像他一样,也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1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展示了家乡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家乡,感受到家乡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家乡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对其他地区的家乡人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认识和了解家乡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特点、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家乡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特点、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认识和了解家乡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家乡人的生活特点、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美食,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感,导入新课。
2.学习家乡人的生活特点:让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家乡人的生活特点,如勤劳、朴实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家乡人。
3.学习家乡人的风俗习惯:让学生举例说明家乡的风俗习惯,如过大年、端午节等,通过实践体验家乡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4.学习家乡人的地域特色:让学生讨论家乡的地域特色,如地形、气候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家乡人的生活特点、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最新可敬的家乡人作文范文6篇

最新可敬的家乡人作文范文6篇篇一:最可敬的人--献给人民子弟兵_解放军叔叔,今天是您的节日!我代表我的家人,学校,班级,向您亲切的问候一声,您辛苦了!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吗?8.0级的大地震,摧毁了四川人民的家园。
当时,你们的大部队连夜赶了过来,帮助四川同胞,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你们在现场不顾一切的救人,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你们坚持一个理念:不喝老百姓一口水,不吃老百姓一口粮食。
永不言弃的救人,把救出来的人急忙送到“白衣天使”手中。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您知道吗?我们学校还开展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积极参加捐款,一共捐了1121元。
虽然我只捐了20元,那也是我平时省下的一点。
你们还在南方发洪水时去帮助那些人。
用自己的身躯围成人墙,去挡住那汹涌澎湃、奔腾而来的滔滔洪水。
还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往水里投着那沉重的沙袋。
你们是最可敬可爱的人,你们是最负有责任心的人!你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祖国撑起了一片蓝天!全国人们感谢您!篇二:可敬的人_我家一楼有一位老奶奶她那灰白而粗长的眉毛下,有一双严峻的眼睛,脸上爬满了皱纹。
每次和她碰面都会不自觉地和她保持一段距离,从来没有和她打过招呼。
今年暑假妈妈正在家和我讲题,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我们,我顺势站起去开门,妈妈说:“你写吧,又是推销保险的”,果然门一会儿就不响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又有敲门声了,还传来“你的包忘楼下了,我给你拿上来了”。
我和妈妈听到声音赶快打开门,却看到一楼奶奶拿着妈妈的包,微笑着说:“你真大意,怎么能把包忘楼下呢?人来人往的不安全,我看到了站那好大一会儿也不见你下来取,听到手机响了我就给你拿上来了,刚刚我敲门还以为你出去了,所以就下去了。
可你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我只好又上来试试,快看看吧”。
妈妈接过包一直说谢谢,非拉着奶奶留下吃晚饭,一楼奶奶执意不肯,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谁见了都会这么做”,说完一溜烟的下楼了。
从那以后,我再看到一楼奶奶却再也找不到那双严峻的眼睛而看到的是温和充满爱的眼,她那满脸皱纹的脸也像绽开的美丽的山菊花,那么可亲,可敬。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三篇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三篇【篇1】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我的家乡在神木。
这里四面环山,树木郁郁葱葱。
五彩的花儿遍地开放,神木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神奇的二郎山、风景如画的杏花滩、迷人的“神湖”……数不胜数。
其中我最喜欢要数离我家最近的人民广场了。
春天,人民广场景色迷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从地下探出头来的小草和色彩各异、五彩缤纷的鲜花,个个争鲜斗艳,向人们展示它们最美丽的一面。
这时候小朋友们像赶集似的,聚集在这里忙趁春风放起了风筝,我们在地上跑着叫着。
一阵微风吹过,风筝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中午太阳高照,人民广场一下子变得火热起来,好在还有一颗颗大树为我们遮阳。
夏天,人民广场又变得生机勃勃,绿色的小草给人民广场增添了不少生机。
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说:“夏天真美,夏天真美!”秋天,人民广场的花坛里更加美丽可爱,九月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倒挂枝头……真是千姿百态啊!冬天,人民广场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不过我经常到人民广场去散步,人民广场还是那样美丽。
我喜欢家乡美丽的人民广场!【篇2】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我的家乡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在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的人,他身材有点儿微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干起活儿来快如疾风,他就是我的父亲,我们家的顶梁柱,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天只能在吃早中晚饭的时候才能与他见上一面,因为他其他时间都在忙,早上五点起床他要给羊喂草,给小羊羔喂奶,清扫院子,喂鸡,喂猪,有时还去大道上遛弯儿会会朋友,和朋友一起唠唠家常,谈谈生活的的酸甜苦辣咸,下午他又是早早的起来带上水瓶,拿着鞭子,犒~犒~的(赶羊的呼喊声)赶着羊群去吃草啦,直到下午太阳落山才归来,回来他还要给羊喂草,因为山上的草地并不是很好大多数已经成为了平原,羊羊们不能填饱肚子所以回来还要在给它们开个小灶以防它们吃不饱晚上睡不着还吵的别人睡不着也。
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他可以休息啦,他的一天有点劳累,但他从不抱怨,从不后悔,他说现在的日子很好他没有什么好埋怨的,现在他很满足也很开心,可能到这里会觉得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那就错啦,他待别人和蔼可亲,待我如此严格,所以在我这儿别人都问我你最怕的人是谁时我就会回答是他~我的父亲,别人都问为啥啊?他们就是很不理解说你爸爸不是挺好的么你为什么会怕他呢,我并没有回答只是自己心里嘟囔着他当然对你们如此温柔对我必然严格要求,严厉批评啦,因为我是他的女儿吖,他不严格对我怎么让我在以后的学习或者未来的生活中过得好,过得幸福呢,所以对于他的态度我是给予理解的,但那我也是无法对他开玩笑的说话,与他讲话我也要如此严肃,他回答我也很严肃,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是害怕他的。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课文内容丰富,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农民、工人、教师、医生等,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乡人。
通过他们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从而培养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农民、工人等职业比较熟悉,而对教师、医生等职业了解较少。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了解哪些家乡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15课,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发展,可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尊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素材,直观地展示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
3.教学环节一:家乡的文化1.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特点。
2.教师通过讲解或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俗、传统手工艺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文化。
4.教学环节二:家乡的历史1.教师通过讲述或播放视频,介绍家乡的历史事件或名人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历史。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历史对自己的影响。
5.教学环节三:家乡的人物1.教师展示家乡名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人为家乡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重庆精神。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重庆人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2、介绍家乡人并介绍事迹。
3、你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请上课前收集了资料的孩子上台介绍。
4、向你喜欢的家乡人献上小红心。
5、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让学生知道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对社会对家乡有贡献。
三、介绍感动中国感动重庆的家乡人陈华军、曹瑾等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五、欣赏视频《城市的微光》。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