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价值观
(人化了的自然属性)
本能
人有两 种属性
社会属性
(我们)
本质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经典表述的理 解
(1)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物质生产关 系决定,人不能对其进行自由选择。 (3)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总和” 包括:物质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4)人的本质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历 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关系, 决定人的本质的不同。
(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人是会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 是唯一用背睡觉的动物。
(5)卡西儿:人是能利用符号 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6)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理性问 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 的动物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 的尺度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 是野兽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二)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 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 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 法。
炉再趋就 门接于这 退着散样 出烧架, 烧。的尸 得最形体 几后态在 乎,,焚 发一有烧 红个的半 的小还个 台时要小 子以翻时 ,后一后 冒,转, 着从,就
冷却后,在台子上留下一些人形的骨灰和一些碎骨头。比如大腿 骨,头骨等大一点的骨头。当然,头骨是散成碎片了,不再是人头 形状了。
接着,工作人员 就会用锤敲碎一 些大骨头,然后 用笤帚扫骨灰为 一堆,用小簸箕 装好,倒入骨灰 盒中。 当然,只是象征 性的装一点,其 余的都倒掉了。 如果全装的话, 三个盒子都装不 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价值

02 03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它决定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 社会、自然的关系。
人生价值的主体是人
人生价值是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其主体是人。因此,在讨论人 生价值时,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等方面。
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个体关注社 会的需要和利益,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实质性的
贡献。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个体的 生命活动中是统一的。
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也需要以自我 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个体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社会做 出贡献;同时,社会也需要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促进个 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 历史性:人生价值具有历史性,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不同,对人生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因此,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需要考 虑到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 主观性:人生价值也具有主观性,因为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不同,对人 生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是独特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 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
05 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提升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人生目的、 意义和价值的看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是指人们应该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生价值观, 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需要人们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社会发展和人类 进步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意义,追求有意 义的人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章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个现场采访乡村放牛娃的电视节目中的对话:
记者:“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 放牛娃:“让牛长大!” 记者:“那牛长大以后呢?” 放牛娃:“卖钱,盖房子。” 记者:“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放牛娃: “娶媳妇,生娃。” 记者:“生了娃呢?” 放牛娃:“让他也来放牛呗!”
• 1、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高级需要的出现是以 低级需要的满足为条件的;
• 2、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 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You should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
--Socrates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
• 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 总体(包含自然、社会、人的思维)以及世界与人 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即同一个人身上存在着善与恶习两种本性。 同时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扬善抑恶, 使人变善,若养恶习则“恶长”。“近朱 者赤,近墨者黑“也体现了这个道理。
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 达芬奇提出,人不过是食品的通道和运河。
(2)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学家 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
张万久作品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的性恶论 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





是恭羞恻

非敬恶隐 之之之之 心心心心
的 性
——
——
——
——

智礼义仁

荀子的性恶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各种矛盾 境遇与选择、命运与拼搏的矛盾; 爱情与婚姻、家庭与事业的矛盾; 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欲望与追求、需要与活动 的矛盾) 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的分类 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中国传统分类说。 入世、出世、避世三种。入世的人 生态度为儒家所主张;佛家主张出世的人生态度;道 家和一些古代隐士则主张避世的人生态度。 哲学流派分类说。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实用主义、 虚无主义、功利主义、意志主义(叔本华:虚无,悲 观) 生存基调分类说。 消极悲观、积极进取两类人生态度。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 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得 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人生观定义: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 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 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 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 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 具有深刻的影响。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 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这种特殊性在于 它揭示的是人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社会 和他人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的价值关系。 人生价值就是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即对人生目的和社会行动的意义、作用、影响 所做出的评价。特别是对生与死、苦与乐等人 生重大问题的态度与抉择的评价,最能反映出 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和差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什么?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 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 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 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 生 观
人生 目的
人生 价值
人生 态度
人生目的: 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 在人生实践中提出的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 是人生命历程的根本追求,是对“人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的总体回答,它体现了人的最高社会需 求。(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 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 一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 相统一 坚持效果和动机相统一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何谓人生环境
环境的本意是指人类周围的空间范围和 人类赖以生存的全部物质世界,在广泛 意义上,环境包括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 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综合。 环境之本质乃关系 人生环境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 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特别是指有可 能影响工作目标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和人生观
人生是什么?
人生,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生命过程 人生包括人的生命和生活两个方面 生命表达的是存在,而生活表达的是存在 的方式 重要的不仅仅是活着,而且是为什么活着 长着两 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列子· 黄帝》: “有七尺之骸, 手足之异,戴发 含齿,倚而食者, 谓之人。”
2.学会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给予(如何理解“给永远比拿快乐”) (2)沟通 (3)真诚 (4)谦虚 (5)宽容 (6)合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二〕建立高尚的人生目的
各种不同的人生目的
为名誉
为享受
为金钱
为人类为社会的人生目的
“从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至少有一点是我 们所深信不疑的,那就是人是为了别人的 缘故才活在这个地球上,特别是为了那些 给我们微笑与幸福而使我们感到快乐的人; 此外也是为那些无数不认识的、只是透过 对彼此命运的同情而产生一体之感的同类 活着。〞
思考与讨论
❖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如何形成的?我 们该怎样来培养?
❖ 各种错误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有哪 些表现?它们有什么危害?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一〕价值及价值观
1、价值
指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它反映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 体的外界物的一种意义估价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的功能、效用等属性 满足主体的需要和主体根据自己的 需要对客体的这种满足的认可关系。
〔二〕什么是人生观?
1、人生观 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人们在实
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 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 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
人生观的构成
人生观
人生 目的
人生 态度
人生 价值
2、人是什么?
司芬克斯之谜—— 是什么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 中午用两只脚走路, 晚间用三只脚走路?
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人身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人为 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 根底。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们用一定的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第3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1.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答: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当代大学生终身尊奉和践行。

(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在确立人生目的时,应(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2.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答:(1)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人生离不开环境。

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

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

(2)现实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在顺境中向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或者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

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逆水行舟,阴力大、条件差、困难重重,同样的目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

但是,逆境对人生又是一种磨炼,它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砺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3)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

身处顺境并不等于一切顺利,更不等于没有困难,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和顽强的意志并终身勤勉,才能在顺境中不断奋进和成长。

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闪光点。

相反,如果一遇逆境,就悲观捻,既无坚定信念,也无顽强意志,更不主动去作准备,终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虚度光阴,结果只能每况愈下,成为环境的奴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故事一: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 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 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 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 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 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 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 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 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 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 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 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 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 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 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 拉一直活到 1929年。
比尔.盖茨的金钱观



“我不是在为钱而工作, 钱让我感到很累。” “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 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 适的方式来使用它。” 他经常会告诉那些向他 求经的朋友:当你有了 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 会明白钱只不过是一种 符号而已,简直毫无意 义。”
洛克菲勒的金钱观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为金钱 迷失了方向,后半生千金 散尽,才重返生命的正道。 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 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 万。他用一生的时间才找 回曾经丢失的世界,那里 有用金钱买不到的平静、 快乐、健康和长寿,以及 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做到 这些,享年98岁的洛克菲 勒无憾了。
故事二:鲁滨逊与星期五

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 记》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 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 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 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 被俘虏的土著人。 由于当天是星 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 “星期五”。他教星期五学习英 文,使用盘子和刀叉,修建住所, 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 学习各种礼仪。最终鲁滨逊回到 家乡。小说最精彩的就是鲁滨逊 和星期五挑战自然的过程。
(2)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 学家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 和翻译员。 (3)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 则说: 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马克思:“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人生观的两个问题
2、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的本质是人的最根本的属性,是人区别于 其他动物的规定性。
•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1986年南京某大学的热能博士(这一届招两人),曾 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
1990年拿到博士学位。 留校工作—1994年辞职去澳未成—公司没落—四处
找工作,嫌待遇低而离开—过“简单的生活”:呆在 家里—看透红尘,周末乞讨。 他心灰意冷,看似与世无争,实则消极颓废,以封闭 自我、逃避现实和退出社会的态度应付生活。
谁持彩练当空舞? 弹洞前村壁。
雨后复斜阳,
装点此关山,
关山阵阵苍。
今朝更好看。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案例:高级研究员刘应泉
刘应泉,北京中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具有指 导医药学博士研究生资格。
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制造国家规定管 制的麻醉药品美沙酮,并将美沙酮加入其他原 料中,制成一种毒品,自称为“毒瘾消”出售。
(一)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
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 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 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 和人生追求。
【实例研讨】
1、人活着究竟为什么? 2、如果你有上百万元,你的打算……
【教学案例】平凡而伟大的人——从飞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人生观的两个问题
◎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
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苏格拉底:“人是理性动物,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
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柏拉图:“人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 ◎亚里斯多德:“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 踌躇满志,二是万念俱灰。
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 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 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怎样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呢? 罗素:
“在成百上千种情形下,纯个人 的希望的破灭将是无法避免的,然 而如果个人的目标只是人类的伟大 希望的一部分时,那么个人希望的 破灭就不会是彻底的失败。”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 人生观,值得同学们终生尊 奉和践行。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和归宿; ②坚持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 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含义: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 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们从 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2、地位: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 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 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 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 的选择提供依据。
吴顺波,93级学生,97 年上半年在毕业离校前因抢劫 未遂被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判刑 三年,缓刑三年,交由家庭所 在地的公安机关监管。他在大 学时代的奋斗目标是:“一定 要出人头地”。
不同的人通过自己各种 各样的行为反映出对自己生 命的看法和对自己生命的态 度,并由此决定自己生命的 价值和意义 。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端正人生态度
3、人生应乐观 ◆孙中山:“乐观者,成功之源,悲
观者,失败之因。必有乐观之精神, 乃有坚忍之毅力,有坚忍之毅力, 而后所抱持之主义乃克达其目的 焉。”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端正人生态度
4、人生要进取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年鏖战急,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 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
人为什么 活着
人生观
人生态度
人应当怎样 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
怎样的人生 才有意义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为绝大多数人 谋利益 列宁提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毛泽东的精辟概括:为人民服务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时代最崇高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袁隆平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3、几种必须反对的错误的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
逝去的人不可承受生命之轻,活着的人却分外品味出死亡的重 量。哈姆雷特还在追问:生存,还是毁灭?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端正人生态度
2、人生当务实 ◆吴奇修,北大经济系毕业生,1987年主动回
到当时的湖南省省级贫困县,决定回家乡 工作时有一种壮士断腕的感觉。之后担任 村支书7年多,把一个偏僻的贫困村、失控 村变成了全省富裕村和“全国文明村”, 他本人也成长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中共十六大主席 团成员。
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
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
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 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个人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就是一切从个
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它是生产资料 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人生观思考:
人是什么 人生为了什么 怎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
世界观—— 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 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 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 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 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 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二)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 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 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
值标准
人生目的的类型
光宗耀祖型 自我奋斗型 为他人活着型 为国争光型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录像:洪战辉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999年至2000年间,同案被告人宋文江从刘 应泉处购买“毒瘾消”共计720克,公安机关 从其住处起获“毒瘾消”高达26公斤,其中含 有美沙酮941克。
2001年10月因贩卖、制造毒品罪被北京第一 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同案被告人宋文江犯 有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英国著名戏剧家肖伯纳说:
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正确的人生观 不正确的人生观 Nhomakorabea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 消极落后的人生观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
第一,人生过程的曲折性和困难性。
◆爱因斯坦:“唯一使我坚持下来, 唯一使我免于绝望的,就是我自始 至终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竭尽全力,从没有荒废任何时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读书之 乐外,我从不允许自己把一分一秒 浪费在娱乐消遣上。”
人生态度的类型
在历史上,我国的人生态度表现为
入世 出世 避世
在当今,人生态度可分为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自我中心的人生态度 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的类型
大学生的人生态度 与世无争型 享乐自私型 惟我独尊型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进取的人 生态度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 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 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 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 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 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何国英——
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
2005年6月10日,一场特殊 的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广西大 学进行
2005年7月14日去世
她如同风中的小草,书写了 属于生命的亮丽颜色,尽管 柔弱,却无比坚韧。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珍惜生 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划出和 她一样美丽永恒的轨迹。
陈某——
博士周末南京 街头行乞
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不是虚幻抽象的,是现实 具体的 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 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人生观
人生的阶段性
◆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 第二,责任。 ◆马家爵 ◆跳楼轻生的大学生等 2005年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有19名
大学生跳楼身亡。 2006年2月至3月,一周内华南农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