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

合集下载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篇1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修身养性,确立和完善自身的价值人格。

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对修身的种种论述形成了中华民族价值人格的主流观念。

传统儒家道德中对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非常重视,认为这是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

孔子认为,在一切道德规范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

孟子重“义”,将“仁义”并称,进而提出并列的四德:“仁”、“义”、“礼”、“智”。

经过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有着自己的道德优势。

党的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

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2021国家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实处着力,知行合一

2021国家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实处着力,知行合一

2021国家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实处着力,知行合一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落实。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目标,昭之不易,践之尤难。

就此来说,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藏之于实践。

惟孜孜体认、不懈躬行,核心价值观才能于深厚的社会基础中植根,于人人践行的良好风气中勃发。

大到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时代精神,小到扶起“摔倒的道德”、纾解广场舞困境,行动是的落实。

人人认同,付诸行动,整个社会才能畅享核心价值观带来的风气之变。

当今中国,价值观点日益多元,行为选择日益多样,核心价值观担负的祛恶扬善、激浊扬清任务更显艰巨。

方此之际,更需以实干实行论英雄,坚决避免坐而论道、凌空蹈虚的误区。

试想,如果干部一边畅言法治,一边却在具体工作中罔顾民意,在市场改革中滥用红头文件,法治中国岂不是空中楼阁?如果有人一边高谈诚信,一边却依然售卖伪劣、抄袭论文、注水慈善,诚信中国如何建立?如果热衷于夸夸其谈、沉迷于作秀表演,说一套做一套,核心价值观就会在花架子、摆样子中散落迷失。

“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

”愈是抽象理念,愈加需要具体落实,愈是知易行难,愈加需要踏实践行。

在这个意义上,有知行合一,才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光大。

也要看到,臧否善恶是非,奖惩荣辱美丑,仅靠教育引导、德义感召还不够,没有一定的评价、奖惩和保障机制,核心价值观建设很难获得持久的感召力和约束力。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制度作为社会良性运行、文化规范有序的保证,对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形塑匡正效应。

向实处着力,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建立和完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体系,形成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支持、政策保证和机制保障,用刚性制度树立道德天平、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汇报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汇报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汇报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是统一全党的有力武器。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处于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汇报,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汇报一1、作为一名不断向党靠近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党章为指导,牢记党的教育,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思想,保持自己始终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成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句话在我第一次看它的时候,便早已深深的引入了我的脑海之中。

事实上,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还是个人,都在不断的经历一个成立、发展、消亡的过程。

历史上的很多国家、政党,甚至是盛极一时的大帝国,都在最后的时候,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失去民心或者是自身存的过多问题影响下,渐渐衰落下去,消际在我们的实现之中。

我们的党成立在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际,发展于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时代,兴盛于如今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大建设的这个时代,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那颗始终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心。

我们光荣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渐渐成熟起来,担负起国家建设的大任。

我们党的成长,使我党的先进性与国家实际国情的紧密结合所决定的,更是由我党那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所支持的,正是这种思想,使我党长成一个肩负了再现中国辉煌的大党,我党取得着一些成绩,靠的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标准,这体现在“实事求是”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

但是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我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人民群众过上日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与党性所不相符的问题,它们的存在渐渐影响到我们在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所以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也是我们党所必须面对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失去谏臣魏征之后的言有心发只谈,也是我对党保持自身先进性与凝聚力的重要法宝,我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反思历史,正视现状,才能得以更好的把握未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始终肩负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计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计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计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计划1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是实现强国富民的“钙”。

也是实现“农科梦”的理论基础,是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钙”。

作为每一个农科人,只有认真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倡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习惯,才能实现“中国梦”和“农科梦”。

一、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上三个倡导中的第一个倡导主要是从国家层面讲的,也就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或者说国家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面貌;第二个倡导主要是从社会层面讲的,也就是指通过社会的管理与教化要呈现的面貌;第三个倡导主要是从公民层面讲的,也就是作为公民个体所要呈现的面貌,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三个层面,但根本是人,即人民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对我们农科院来讲广大党员和职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因此,要发动广大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就是思想上要有自觉性,即“内化于心”,只有学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化于心”的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外践于容”,也就是行动上要有自觉性。

2023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题题库

2023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题题库

2023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题题库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对应的是()。

A. 社会层面B. 个人层面C. 国家层面这道题的答案是“C”。

因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观。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对应的是()?A. 社会层面B. 个人层面C. 国家层面这道题的答案是“A”。

因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对应的是()?A. 社会层面B. 国家层面C. 个人层面这道题的答案是“C”。

因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属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A. 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B. 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C. 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这道题的答案是“C”。

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5.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A. 引领作用B. 推动作用C. 教育功能这道题的答案是“C”。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所在?()A.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B. 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创新实践成果C.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道题的答案是“D”。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实践成果和相对稳定性。

因此,ABC 均正确。

7.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A. 富强B. 和谐C. 发展这道题的答案是“AB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因此ABC均正确。

高考【作文素材】人民日报“核心价值观”(系列时评+权威定义)

 高考【作文素材】人民日报“核心价值观”(系列时评+权威定义)

【高分素材】人民日报“核心价值观”(系列时评+权威定义)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

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人民日报评论员: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

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神州百年,沧海横流。

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它包括了富有浓厚人文情怀的民主、法治、公正、诚信、友善、团结、勤俭、爱国、敬业、创新十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国家在不断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催生了一种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

它代表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德指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大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

在国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推进“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民主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的主权地位和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

近年来,我国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和权力制约的监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2. 法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目前,中国正在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权威性,优化法律制度,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正。

3. 公正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和民主性。

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公正司法、公正文化建设,并加强公正法治、公正政府的建设,保障人民的公正权益。

4. 诚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济性和文化性;它带有社会生命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构建信仰体系和建立相关制度,我们在加强市场信用、推动行业自律、建设诚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5. 友善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文化品质,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和谐关系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等多个层面,是社会特别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篇1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修身养性,确立和完善自身的价值人格。

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对修身的种种论述形成了中华民族价值人格的主流观念。

传统儒家道德中对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非常重视,认为这是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

孔子认为,在一切道德规范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

孟子重“义”,将“仁义”并称,进而提出并列的四德:“仁”、“义”、“礼”、“智”。

经过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有着自己的道德优势。

党的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

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
2015年04月17日10:01 来源:光明日报手机看新闻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近日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在答记者问中指出,此次印发的《行动方案》,是与《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相配套的文件,是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步骤。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是必须抓好的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并提出原则要求。

经过各地各部门长时间的积极贯彻和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可喜成效。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是基础,付诸行动是关键。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藏于其中。

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坚持下去,应该成为下一阶段的总体思路。

《行动方案》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将广大干部群众发动起来;要统筹协调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全面铺展;要强化实践养成,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

核心价值观建设,要防止凌空蹈虚、脱离实际。

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否则就容易出现活动和实际各唱各调、互不相干的脱节现象,也难以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此次印发的《行动方案》,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活动等15个实践活动项目进行了详细安排。

这些活动都是各行业长期开展的品牌项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也是经验的提炼。

总体看来,活动安排在深化拓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活动的基础上,着力向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延伸。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法治是保障和支撑。

按照《行动方案》,下一步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

用良法善策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用刚性制度树立道德天平、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

历史上任
何一种主流价值观念的确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要行动起来,更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

唯此,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光明日报评论员)
相关文档: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于
∙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报告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报告
∙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创新的核心在于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htt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