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传奇

合集下载

明代传奇的演变趋势

明代传奇的演变趋势

明代传奇的演变趋势明代传奇指的是明朝时期创作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形式,它以情节曲折、故事内容奇特为特点,以畅快的情感表达和多样的艺术手法著称。

明代传奇在形式、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演变。

首先,在形式上,明代传奇主要包括小说传奇和戏剧传奇两种形式。

小说传奇以《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为代表,通过长篇小说的方式叙述故事情节,具有较为宽松的叙事结构和广泛的情节发展空间。

而戏剧传奇则以元曲为代表,突破了以往的剧种形式,融入了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艺术元素,成为一种更为生动、多样化的艺术表达形式。

明代传奇将小说和戏剧两种形式有效结合,使得传奇的艺术表现更加立体、丰富。

其次,在题材上,明代传奇展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

以小说传奇为例,明代传奇的题材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历史传奇、神话传奇、仙侠传奇等等。

这些题材在传奇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

戏剧传奇也在题材上有了更大的创新,除了历史传奇,还有神话传奇、生活传奇等多种类型。

明代传奇的题材选择更加广泛,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和审美需求。

第三,在表现手法上,明代传奇的艺术手法更加多样化。

明代传奇在人物塑造上注重形象的栩栩如生,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的深度展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同时,明代传奇在表现手法上也引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如化装、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这些形式的运用,使得传奇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明代传奇的表现手法更加多样,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单一手法,更加注重整体效果的营造。

最后,明代传奇在艺术风格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明代传奇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的感情体验,强调对内心世界的描绘和情节的发展。

传奇作品中常常将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融入到故事中,通过对人物感情的描写和情节的构建,打动读者的心灵。

其艺术风格更加注重情绪的渲染和情感的传递,打破了以往以理性思考为主导的文学风格,更加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

明代传奇

明代传奇

代表作家作品 丘浚《五伦全备记》, “寓我圣贤 言” 。 邵璨《香囊记》以宣扬臣忠、子孝、妻 贞等封建伦理为宗旨。 《香囊记》开辟了明代传奇骈俪化、典 雅化和八股化的源头。
明中期三大传奇
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与王慎中、唐顺 之并称“嘉靖八才子”。 《宝剑记》抒发心内愤懑、化解胸中垒块的 有感之作。 《宝剑记》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 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系李开先及其 友人的集体创作。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 一位主动出击型的英雄。
吴江派、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作家
•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传奇创作的繁盛,出 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 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 临川派。
• 沈璟字伯英,别号“词隐”,传奇十 七种,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 蕖记》、《义侠记》、《博笑记》等。 • 创作上:思想内容方面,一是宣扬封 建伦理,二是宣扬宿命论;
• 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 从元末到明代中叶,传奇戏逐渐盛行。但 由于各地方言的区别,各地的声腔并不统 一。当时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所谓的四大 声腔系统: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 腔 • 魏良辅
• 《浣纱记》 •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 人,《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 范蠡和西施
• 阮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 于亡。”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 《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 合》,合称“石巢四种”。
• 孟称舜 《娇红记》 “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 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一部怨谱也。”
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 繁荣期。 明代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和弋阳腔彼此争 胜,分别满足了雅与俗、上流社会与大众 百姓的审美需求。从剧作精神上看,创作 倾向是张扬个性。

明代传奇体制特征和要求

明代传奇体制特征和要求
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 c、王世贞等的《鸣凤记》,共41出,中国
戏剧史上最早出现的写现实的剧,明清三 大时事剧。
《宝剑记》
《鸣凤记》
2、分期:
• B、万历年间: • “沈汤之争”:一方面是以沈璟为领头人
的吴江派曲学家群体的产生,另一方面是 以汤显祖为楷模的“至情派”剧作家风格 的融聚,这两大戏剧流派的形成与竞争, 是明代后期传奇繁荣的重大标志,也是中 国戏剧史上的一大盛事。
三、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 2、思想:个性鲜明,具有平等意识,民主 思想,接受明中期王阳明的叛逆思想,对 李贽思想有深刻理解,重视世俗生活,对 封建礼教批判、抵制。
• 文学思想:“至情”论
三、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 3、创作: • “临川四梦”:因为汤显祖是临川人, 所
写的四个剧本因情生梦、因梦成戏,所以 把《牡丹亭》(还魂记)《南柯记》《邯郸 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 • 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 《邯郸》 仙也; 《南柯》,佛也; 《紫钗》,侠也; 《牡丹亭》,情也。 •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于丹《游园惊梦》
• 内容:至情至性。 • 形式:载歌载舞。 • 梦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壮之
美、苍凉之美、风雅之美、诙 谐之美、灵异之美。
2、分期:
• ②中后期: • A、先声:嘉靖三大传奇: • a、李开先的《宝剑记》, 共52出,明代中
期传奇中第一个剧本。 • b、梁辰鱼的《浣纱记》,共45出,第一部
明代传奇体制特征 和要求
(一)明代传奇的体制特征:
1、明清传奇:明清时期用南曲写作 和演唱的长篇戏剧形式,是在宋元 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叙事生 动、故事性强、具有传奇色彩,代 表明清戏剧的最高水平。代表作品 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洪昇的 《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第六章 明代传奇

第六章 明代传奇

3、爱情悲剧中周朝俊的《红梅
记》写得较好。
四、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 影响下的剧作家
1、沈璟与吴江派 沈璟改编、创作了17本昆剧, 合称为《属玉堂传奇》。流传至今 的有《红蕖记》、《埋剑记》等。 沈璟的曲学主张比他的戏剧创作 影响大。
他的思想保守,倡导封建伦理
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
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写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以范蠡、西施之间悲欢离合的爱 情为线索,将男女爱情与国事兴亡 结合在一起,将爱情主题与政治主 题融为一体。在戏曲史上具有开创 意义。
3、《鸣凤记》
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 它堪称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 地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悲剧现代戏。
《鸣凤记》,写嘉靖年间夏言、 杨继盛等忠臣义士与严嵩及其党羽 殊死斗争的当朝实事。 “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 时鸣。”剧名即取此意。 它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将当代的 重大政治斗争搬到舞台上,这对后世 的传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的 《清忠谱》就是受其影响的结果。
二、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1、李开先《宝剑记》
抒发心内愤意、化解胸中垒块,
以其充满战斗激情的烈烈雄风, 强悍地掠过明代开国后近两个世纪 的沉闷剧苑。
《宝剑记》全剧一共五十二出, 是第一部根据小说《水浒传》改编 成的戏曲。 情节作了较大的改动 :主导 思想是忠君爱国,剪除权奸,写 忠与奸的矛盾 这种改动,可能与嘉靖时的 黑暗政治有关。
声律论,强调戏曲创作要讲究
音律。
2、玉茗堂风格的剧作家
戏曲史上将宗汤、学汤较为
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
“临川派”,或者称以汤显祖室名 为题的“玉茗堂派”。
强调男女至情,重视个人的感

11、明代传奇

11、明代传奇

2.临川派
又名“玉茗堂派”。明代后期的戏曲 流派,因代表人物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 书室名“玉茗堂”而得名。在戏曲创作上, 临川派主才情,不拘音律;要求语言要有 文采,要表现人物的“意趣神色”;以奇 幻事体现浪漫风格,以男女至情反抗礼教。 因此也称之为 “至情派”或“ 文采派” 。 在晚明曲坛上,与注重音律的吴江派各树 一帜。 重要作家有阮大铖 、吴炳等。
《鸣凤记》 得名:
第一出《家门大意》: “前后同心八谏臣,朝 阳丹凤一齐鸣。”
八谏臣,即杨继盛、董传策、 吴时来、张翀、郭希颜、邹 共同点:为国 抗争,为民请 命 。 应龙、孙王扬、林润。 又合夏言、曾铣为“十义”, 或称“双忠八义” 。
杨继盛夫妇形象: 杨继盛揭发严党仇鸾通敌的阴谋,反遭严嵩陷 害,毒刑拷打,手指拶折,胫骨夹损,贬谪到 边地为小吏。仇鸾事暴露后,皇帝召回杨继盛, 升任兵部武选司。出于义愤,杨继盛决心写奏 本弹劾严嵩。当他“灯前修本”时,手指流血, 夫人劝阻,甚至先人鬼魂也现形警诫,他仍义 无反顾。次日,他到午门外朗声宣读奏章,结 果当即被判处斩刑。杨夫人闻讯赶到刑场,为 丈夫满斟别酒一杯,并高诵祭文,表扬丈夫的 “正气”、“忠心”和“壮怀”。为了替丈夫 伸冤,杨夫人伏阙要求“尸谏”,监斩官不敢 转达,她立即
阮大铖传奇戏存4种,有《春灯谜》、 《燕子笺 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合称 燕子笺 《石巢传奇四种》。
《燕子笺》
《燕子笺》描写唐代书生霍都梁和名妓 华行云、礼部尚书的女儿郦飞云之间的 爱情、婚姻故事。该戏采用双线结构, 关目离奇巧合,引人入胜。然人们对该 戏的评价却不尽相同。清代梁廷楠在 《曲话》中曾赞扬此剧:“《燕子笺》 一曲鸾交两美,燕合双姝,设景生情, 具徵巧思”;而叶堂却斥为“以尖刻为 能”(《纳书楹曲谱读集》)。

第二十一章 明传奇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十一章  明传奇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十一章明代传奇创作的发展与繁荣传奇是明代戏曲创作的主体,代表着明代戏曲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开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新天地:第一节明传奇创作流变一、“传奇”一词内涵的发展演化:“传奇”一词的最初含义,约略同于“志怪”。

“传”者,志也、记也;“奇”者,怪也。

所以,“传奇”即记述奇人奇事。

“传奇”之名,最初见于中唐元稹的自传体小说《莺莺传》,该小说曾被题名为《传奇》。

唐末人裴鉶创作的小说集亦题名为《传奇》。

由此出发,“传奇”最先成为唐代文言小说的专名,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

因元代杂剧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是由改编唐传奇而来,所以在元末明初,“传奇”又往往指的元杂剧。

在明嘉靖之后,一方面由于杂剧创作成就的总体衰退,一方面由于传奇类戏曲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名称就专指明代戏曲创作中以南曲为主谱成的中长篇戏曲。

二、明传奇的形成及体制特点:明传奇直接发源于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本是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和宋词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在格律上不甚讲究,在宫调组织上也不严密,音乐及表演都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关于此,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有说明:“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

……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猥兴,语多鄙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

”高明《琵琶记》“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相参,卓乎不可及已”。

经历四大南戏,尤其是《琵琶记》之后,南戏才开始逐步规格化,宫调系统也逐渐严密起来。

《琵琶记》作为南戏与传奇之间承前启后的作品,其“也不寻宫数调”之表述,恰显示出南戏向传奇转型期间关于音乐规格化的普遍追求。

也是从《琵琶记》开始,传奇多系用名有姓的文人雅士所创作,文词自然也朝着典雅甚至骈俪的方向发展。

明代又充分利用了南方“四大声腔”的音乐资源,终于自明代发展成一种成熟的表演形式。

所谓“四大声腔”,指的是在当时南方地区流行的四种地方声腔,分别为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明朝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

明朝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

明朝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明朝也算是我国比较繁华的一个朝代了,其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朝人物传奇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刘基,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

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民间流传这这样一首打油诗:“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诸葛亮大概是小编知道的历史上最最聪明的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一双火眼金睛,洞察局势,神机妙算。

刘伯温能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那他也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刘伯温少时有“神童”之名,读书极快,一目七行,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

连晦涩难懂的春秋经刘伯温都能参透,说得头头是道。

看过两遍之后就能背诵如流,一部春秋经,刘伯温没两天就学完了,学习速度堪比火箭。

刘伯温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对兵法数学,天文地理更是感兴趣,因而花了大把时间去钻研精通。

大家都说他有诸葛孔明之才,刘伯温的名气就这么打出去了。

朱元璋听闻刘伯温之名,本着爱才之心将刘伯温请到应天,刘伯温就成了朱元璋的谋臣,如孔明辅佐刘备一般辅佐朱元璋征战天下。

刘伯温根据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的策略,为朱元璋全歼群雄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当时陈友谅正是实力大盛的时候,朱元璋帐下众将意见纷纷,有的说应该降于陈友谅,有的还说应该退守南京,避其锋芒,提议正面迎敌的人寥寥无几。

朱元璋心乱如麻,他看着刘伯温在低头思索,就将刘伯温召进内室之中,询问他的看法。

刘伯温说:“那些提议投降或逃跑的人都该杀,以免扰乱军心。

陈友谅那个人,骄傲自满,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但这恰巧是我们的机会,应该趁着他对我们有轻视之意的时候,迅速出击,趁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我们才有胜算的机会。

如果等到陈友谅对我们有了防备之心,此战就不好打了。

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分析,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通透感,于是下定居心倾全力攻打陈友谅。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
明代传奇旳发展与繁华
明代传奇概况
一、概念界定
传奇名称旳演化:最早特指唐代旳短篇文言 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 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 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涉及杂剧在 内旳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旳总称。
明传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演化而 成旳,以南曲为主旳中长篇戏曲旳总称。 带有浓厚旳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 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髓。伴随四大声腔 发展起来。
《宝剑记》把林冲与高俅旳冲突写成忠与奸旳 斗争;突出了林冲正直不苟、嫉恶如仇旳人格精神; 林冲由小说中旳被动对抗变为主动出击。
2、梁辰鱼旳《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主要旳 位置,一般被以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旳昆山腔谱曲 并表演旳传奇剧本。
一、沉重旳政治悲剧。 此剧热情赞美了勾践虚 心纳谏,与臣子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旳精神以及范 蠡、文种等人忠贞不贰旳品格;而夫差旳刚愎自用、 信任奸佞、排斥贤良旳行为予以批判。作品明显地 寄托了作者对明代朝政旳不满和自己旳政治理想。
沈璟编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被誉为“词 林指南车”。整顿昆曲曲牌达七百种。
沈璟旳理论主张
其一,基本出发点是提倡封建伦理道德。
其二,“本色论”,强调语言旳通俗自然。
其三,“声律论”,影响最大旳方面。
套曲【二郎神】《词隐先生论曲》说:“名为乐府, 须教合律度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 嗓。”
二、高尚而又苦涩旳爱情剧。爱情要服从于政治 上旳需要。西施作为范蠡旳情人,却成了范蠡施展 美人计旳工具,对彼此都是一种巨大旳伤害。最终 范蠡看透世事,挂冠归隐,与西施漫游西湖去了。
3、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旳《鸣凤记 》。
全剧四十一出,极写奸相严嵩及其子严世藩独 断专行、残害忠良。他杀害了力主收复河套地域旳 大学士夏言、曾铣;兵部主事杨继盛上奏皇帝,痛 陈严嵩五奸十罪,又惨遭杀害;其妻亦殉节;吴时 中、张鹤楼、董传策等,联名弹劾严嵩,亦发配充 军;郭希颜以“不剪奸雄死不休”旳决心向朝廷进 谏,成果反遭毒手;最终,邹应龙、孙丕扬、林润 等人又经过波折旳斗争,严氏父子终于受到惩处。 作品称上述十大臣为“双忠八义”,热情赞美他们 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旳斗争精神,称誉他们是 “朝阳丹凤一齐鸣”。故以“鸣凤”为此剧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江派、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作家
•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传奇创作的繁盛,出 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 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 临川派。
• 沈璟字伯英,别号“词隐”,传奇十 七种,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 蕖记》、《义侠记》、《博笑记》等。 • 创作上:思想内容方面,一是宣扬封 建伦理,二是宣扬宿命论;
代表作家作品 丘浚《五伦全备记》, “寓我圣贤 言” 。 邵璨《香囊记》以宣扬臣忠、子孝、妻 贞等封建伦理为宗旨。 《香囊记》开辟了明代传奇骈俪化、典 雅化和伯华,号中麓,与王慎中、唐顺 之并称“嘉靖八才子”。 《宝剑记》抒发心内愤懑、化解胸中垒块的 有感之作。 《宝剑记》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 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系李开先及其 友人的集体创作。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 一位主动出击型的英雄。
• 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 从元末到明代中叶,传奇戏逐渐盛行。但 由于各地方言的区别,各地的声腔并不统 一。当时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所谓的四大 声腔系统: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 腔 • 魏良辅
• 《浣纱记》 •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 人,《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 范蠡和西施
• 表演上,比元杂剧更加丰富自由,不再受 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限制,能够表现更多的 人物形象和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 传奇戏的出现,使我国古典戏曲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明中叶以后,形成了我 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明初传奇的特点 内容上大多是歌颂忠孝节义, 艺术上陈腐不堪,以至“以时文为南 戏”,成就不高。
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 繁荣期。 明代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和弋阳腔彼此争 胜,分别满足了雅与俗、上流社会与大众 百姓的审美需求。从剧作精神上看,创作 倾向是张扬个性。
• 婚恋戏 :《牡丹亭》、《破窑记》、徐霖 的《绣襦记》 • 道德说教剧与宗教演示剧:《忠孝记》、 《全德记》、《四美记》 • 喜剧色彩的作品:徐复祚《红梨记》、汪廷 讷《狮吼记》、 《玉簪记》、《红梅记》、 《娇红记》
• 艺术手法方面,一是利用和剧中人有关的 一件事物来安排关目,过于巧合,失之勉 强;二是追寻一些缺乏生活内容的无聊的 笑料,三是在文字上弄花巧。 • 沈璟对戏曲艺术有颇深的造诣,论曲也偏 重于艺术形式。其论点有两个方面:(一) 严守格律。(二)崇尚语言的本色。
• 沈汤之争 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重要以讲究音韵格律 为特点,与汤显祖重视抒发情怀、讲求语 言流丽而不拘守音律的观点发生了冲突。 • 吴江派以讲求音律着称,故该派又叫“格 律派”重要作家还有顾大典、吕天成、卜 世臣、王骥德、叶宪祖等。
• 阮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 于亡。”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 《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 合》,合称“石巢四种”。
• 孟称舜 《娇红记》 “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 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一部怨谱也。”
• 吕天成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 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专书。沈 和汤显祖,在书中被并列为上上品。对于 “沈汤之争”,他提出“倘能守词隐先生 之矩,而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岂非合之 双美者乎?”
• 王骥德的《曲律》专著,却是明代最 重要的曲学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 曲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
• 《鸣凤记》剧本写嘉靖年间夏言、杨继盛、 邹应龙等人反对权奸严嵩父子的政治斗争, 是我国戏剧史上现存的第一部时事剧。 • 严嵩父子的奸诈凶残,赵文华的趋炎附势, 夏言的刚正不阿,杨继盛的坚贞不屈。 • “记诸事甚悉,令人有手刃贼嵩之意!”
• “江右士大夫往往号之为父。其后,外省亦 稍稍有效之者” • 管家严年号萼山先生,公卿“得与萼山先 生一游者,自谓荣幸”。 两面三刀,委罪于人。能伸能屈,使用苦 肉计。从嘉靖年间先后在宜春、分宜两县 捐金修建了四座石拱桥:宜春秀江上的广 泽桥,下浦的广润桥,分宜清源河上的万 年桥,共花三四万两银子。同时还出资修 葺了分宜县学等等。
明初传奇概述
• 传奇的涵义: • 唐代指当时新兴起的文言小说,即唐传奇; • 宋金元时期,人们把宋杂剧、金院本、元 杂剧以及南方戏文,称统传为传奇; • 明代以后,传奇则专指在南戏基础上演变 而来的长篇戏曲,与杂剧等区分开来。
• 传奇戏的体制特点: • 音乐上,以南曲为主,较为轻柔、婉丽, 有的剧本也兼用少量的北曲; • 结构上,一般篇幅较长,情节较为复杂, 刻画人物也更细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