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曲线

合集下载

第二章01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第二章01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3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1. 2. 3.
4.
5. 6. 7.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 动态分析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蛛网模型
4
第一节 需求曲线
1、需求的定义: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 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 (或劳务)的数量。
67 9
12 15 18 19 21 Q
线性供给函数 Qs=-c + dP ( c、d>0)
果汁的供给曲线
22
5、供给定律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之 间成同方向变动。
数学特征: 供给函数一阶导数大于0;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左下方倾斜。
思考:供给定律有例外吗?
23
*供给法则的例外情况:
1.
D3
P2 P1 P3
37
思考2:

假设电脑生产成本下降,电脑的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8
5、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S3 D
P3 P1 P2
需求不变的情况 下,供给增加则使 S1 S2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均衡价格下降,均 衡数量都增加; 供给减少则使供 给曲线向左移动, 均衡价格上升,均 衡数量减少。
Q3 Q1 Q2
Q 39
6、供求定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 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40
均衡分析的三个步骤:
1)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影响需求还是 供给?
2)需求或者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曲 线向左还是向右移动? 3)均衡点如何变化?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需求、供应和平衡价钱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需求剖析一、需求概括1、需求的含义:指花费者在一准期间内在各样可能的价钱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目。

2、影响需求的要素: 1)商品自己的价钱; 2)花费者的收入水平; 3)有关商品的价钱; 4)花费者的偏好; 5)花费者对商品价钱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d1、含义:Q=f(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钱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d2、公式: Q=α - β· 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与 P 成反方向改动。

4、需求定理: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商品的价钱和需求量成反方向改动。

三、需求改动1)需求量的改动:商品自己的价钱惹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钱—需求数目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改动:商品自己价钱之外的要素惹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地点发生挪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 因变量的改动比率自变量的改动比率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Y?X3)点弹性:Xe= dY?YXdX Y2、需求的价钱弹性1)含义:在一准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改动关于该商品的价钱改动的反响程度。

或许,在一准期间内当一种商品的价钱变化百分之一时所惹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的改动比率需求的价钱弹性 = —2)计算:A 弧弹性: e d = —Q? P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P Q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钱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P 1P 2 Q 2。

P?Q 1 Q 22B 点弹性: e = — dQP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ddPQ此外,点弹性也能够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能够经过由该点出发向价钱轴或数目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种类: e d > 1;e d < 1; e d =1;e d =0; e d =∞。

供求曲线解读市场行为

供求曲线解读市场行为

供求曲线解读市场行为市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供求关系是市场运作的核心。

供求曲线作为衡量市场行为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供求曲线的解读,分析市场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供求曲线的基本概念供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市场上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表达形式。

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供给者愿意供给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的关系,通常是上升的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的是需求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的关系,通常是下降的曲线。

二、市场行为的特点1. 供求曲线的交点确定市场均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价格稳定。

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市场处于过剩状态;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市场处于短缺状态。

2. 供求曲线的变动反映市场变化。

供求曲线的变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价格、收入、替代品的价格等。

供给曲线的变动通常是由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变动则受消费者收入、偏好、人口等因素的影响。

3. 市场行为受供需关系的影响。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动。

当供给量减少或需求量增加时,市场价格上涨;相反,当供给量增加或需求量减少时,市场价格下跌。

三、供求曲线的解读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的位置和形状反映了市场行为的特点。

1. 供给曲线的解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供给量随价格的增加而增加。

当价格上涨时,供应商愿意生产更多的商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务。

供给曲线的移动取决于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供给者预期收益等因素。

如果生产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反之向右移动。

2. 需求曲线的解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需求量随价格的增加而减少。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减少。

需求曲线的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消费者收入、偏好和替代品价格等。

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反之向左移动。

四、供求曲线的影响因素1. 价格变动:价格对供求曲线产生直接影响。

需求和供给曲线

需求和供给曲线

2023
THANKS
感谢观看
https://
REPORTING
2023
PART 04
需求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及 市场均衡
REPORTING
市场均衡点
01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均衡 数量。
02
在均衡点,市场上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市场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
均衡点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结果,反映了供需双方力量的对
03
比。
市场均衡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受个人喜好、消 费习惯等因素影响,不同消费者偏好 会导致需求曲线移动。
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效率提高,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右 移动,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
政策影响
政府政策对市场供需关系有重要影响。例如,政府可以通 过税收、补贴等手段调节市场价格。
全球化
全球化使得各国市场更加开放,跨国企业可能会影响供需 关系。
消费者需求变化
随着消费者收入和偏好变化,需求曲线可能会移动。例如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增加,对绿色、有机产 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
市场干预
在特定情况下,政府或相关机构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增加或减少市场上的供应量, 以稳定价格或解决短缺问题。
政策制定与经济预测
政策制定
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会考虑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化,以制定出符合经济运行 规律的政策。
经济预测
通过对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分析,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为 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023
需求和供给曲线
https://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引言 • 需求曲线 • 供给曲线 • 需求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及市场均衡 • 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实际应用 • 结论

微观经济学--供求曲线 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供求曲线  ppt课件



一、需求
1、需求曲线(The Demand Curve)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 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条件: (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
需求量
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
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的土豆,而不是买得更少。
(2)炫耀性物品。 Conspicuous goods
由凡勃伦提出。炫耀性消费:
如果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在价格
P→Q
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
P
定位性物品Positional Goods
手饰中的黄金与钻石;
茅台酒价格;
向右上方倾斜
D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类商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第二章 供求曲线

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弹性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理性人的假定:一个决策者面临几种可供选择方案时会选择时 棋手已达到最大的那个。换言之,包含两层意思:决策者知道 自己做什么,决策者选择行为使自己达到这一目标。 完全信息假定: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生产者、 消费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信息。 市场出清假定: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臵
Q
需求定理的特例
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指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成
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价格下降能刺激需求量的原因:
(1)收入效应:价格降低后,消费者可以用同样 的钱买到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这意味着消费者 实际收入的提高。 (2)替代效应:价格降低后,人们会把对替代品 的需求转移到这种商品上来。 (3)价格降低后,原先因价高买不起的消费者具 有了购买能力,使购买人数增加了。

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供求曲线分析

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供求曲线分析

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供求曲线分析一. 引言供求曲线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市场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供求曲线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

二. 供求曲线的概念供求曲线反映的是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情况。

供给曲线通常呈正斜率,即供应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需求曲线则呈负斜率,即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在供求曲线交汇处,即市场均衡点,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三. 供求曲线的分析1. 供给曲线的分析当市场价格上升时,供应量也会随之增加,因为更多的生产者愿意提供商品或服务。

供给曲线通常是正斜率,因为生产成本通常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事实上,当生产者的供给决策受到较高成本的制约时,供给曲线会变得更加垂直。

2. 需求曲线的分析当市场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随之减少,因为消费者会寻求替代商品或服务,或者通过减少消费实现节省。

需求曲线通常是负斜率,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

实际上,需求曲线可能会因所研究的商品或服务的性质而异。

例如,对于一些必需品,需求曲线可能更加垂直;对于奢侈品,需求曲线可能更加平缓。

3. 市场均衡点的分析在市场均衡点,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价格可以通过相交点得出。

在均衡点之上,需求量小于供给量,价格会下降,直到到达均衡点。

在均衡点之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价格会上涨,直到到达均衡点。

市场均衡点是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四. 结论供求曲线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通过分析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可以了解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从而分析市场均衡点。

供求曲线的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商品和服务,也适用于分析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

供求曲线知识点总结

供求曲线知识点总结

供求曲线知识点总结一、供给曲线的含义和特征供给曲线是描述商品生产者愿意在不同价格下生产和销售商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形表示。

一般来说,供给曲线呈正斜率,表现了当价格上升时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更多商品的趋势。

其中,供给曲线的特征包括:1. 斜率的正负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表明生产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越高,即价格上涨时他们更愿意生产更多的商品。

而斜率越小,则表明生产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

2. 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代表着生产者对市场条件的变化作出的反应。

例如,技术创新、成本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供给曲线的移动。

3. 曲线的弹性供给曲线的弹性体现了商品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供给曲线的弹性大,商品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反之,弹性小则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需求曲线是描述消费者对商品在不同价格下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形表示。

一般来说,需求曲线是呈负斜率的,表示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愿意购买更少的商品。

需求曲线的特征包括:1. 斜率的正负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表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越高,即价格上涨时他们愿意购买更少的商品。

而斜率越小,则表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2. 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代表消费者对市场条件变化作出的反应。

例如,收入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因素都会导致需求曲线的移动。

3. 曲线的弹性需求曲线的弹性体现了商品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曲线的弹性大,商品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反之,弹性小则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三、市场均衡点和价格形成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就会达到均衡点,即供给量和需求量完全相等。

在市场均衡点下,商品的价格会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是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实现的,是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础。

四、价格变动对供求曲线的影响价格的变动会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供求曲线发生变化。

经济学中的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中的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中的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供求曲线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市场上商品的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随着价格的
上升,供给数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高价格能够鼓励生产者增加生产,从而提供更多的商品。

2.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随着价格的
上升,需求数量会减少。

这是因为高价格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降低商品的需求。

3. 市场平衡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点被称为市场平衡点,也被称为市
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在市场平衡点上,供给数量和需求数
量是相等的,从而实现供求的平衡。

如果价格低于市场平衡价格,需求将超过供给,市场将出现短缺;如果价格高于市场平衡价格,供给将超过需求,市场将出现过剩。

4. 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口变化、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技术进步等。

这些因素的改变会导致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整体上的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均衡价格。

总结:供求曲线是描述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工具。

了解供求曲线及其相关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市场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D QD
三、需求规律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㈠、需求规律
在影响需求量的其它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对于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 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 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需 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这称为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 即需求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规律意味着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数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2)
• 从表3.3.1申可以看出, 当鸡蛋市场价格在每 斤1.2元以下时,供不 应求,价格必将上涨: 当市场价格在1.2元 以上时,供过于求,价 格必将下降.只有当 价格为12元时,市场 才能达到均衡,即所 有愿意以供给价格出 售的鸡蛋都能卖完, 所有愿意以需求价格 购买的鸡蛋都能买到. 市场上既没有剩余的 鸡蛋,也没有短缺的 鸡蛋.如果其他条件 没有变化,价格和数 量将稳定在这个水平 上,没有理由再发生 变动.这时的价格12 元,叫均衡价格,这时 的数量31斤,叫均衡 数量
四、供给的变化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变 动而引起的供应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其 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变 动称为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求曲线的向左上方或向右下 方移动。
P
S2 S S 1
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市场需求的因素,一般有以下 几种。 1、该商品的价格(P)。 2、消费者的收入(Y)。是影响需求的首要因素。可分为:正常 商品与劣质商品(低档商品)两种情况。
3、消费者的嗜好或者偏好(preference)(Pr)。偏好变化无常,因人而异 4、其它商品的价格(Px)。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价格会相互影响。可分为: A.替代品:B.互补品: 5、人们对价格的预期(Pe): 6、经济政策
四、需求的变化与需求曲线的移动
1.需求量的变动:我们把由于价格因素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 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 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把由于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 可能的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它的变动表 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3)
• 可以用几何因形加以表 示.下图是鸡蛋市场需求 曲钱和供给曲线重合而 成.D与S相交于E,E是市 场的均衡点(equilibrium point),它决定均衡价格为 0P1(1.2元),均衡数量为 0Q1(31斤).在E这个D与S 的唯一交点上,市场的供 应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 • 当市场价格高于0P1,例如 0P2时,剩余FG=Q2Q5的 鸡蛋,价格必将下降,从而 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 直到均衡点E为止: • 当价格低于0P1,例如0P3 时,短缺RT=Q1Q4的鸡蛋, 价格必将上升,从而需求 量减少,供给量增加,直到 均衡点E为止.
供给减少 ←
→ 供给增加
五、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 市场供 给可以 通过单 个生产 者的供 给曲线 沿数量 轴的横 向加总 取得。
第三节 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 均衡状态:均衡是西方经济学借用物理学的一个概念。 即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 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 制约或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处于一种相对静止 的状态,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 物处于均衡状态。 • 1、按照均衡分析的范围: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2、依照分析中是否涉及到时间因素:静态均衡分析和 动态均衡分析。 • 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静态均衡,即考察实现均衡所要求 的基本条件。
Q b1 P b2 I b3 S b4 A
Q:个人计算机在某年的需求数量; P:当年个人计算机的平均价格; I:当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S:当年软件的平均价格; A:当年计算机厂商的广告费用。
若Qd =20-2P,表明需求函数是线形函数,因而是一条直线, 需求曲线的斜率dQd /dP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Qd =20-2P 斜率K=d Qd /dP=2
供给曲线
Q
(二)供给的表示: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1、供给表 如果把描述一种商品供给状况用表列出来,则称为供给表。
价格P 6 5 4 3 2 1 供给量QS 11 10 8 6 3 0
2、供给曲线:把供给量用曲线表述出来称为供给曲线。
价格P S
供给量QS
3、供给函数:
=S(P);线性供给函数:
三、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1)
• 1.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 状态。 • 2.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当一种商品的市 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使得该商品的市场 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 的市场均衡价格。又叫清理价格(clean price) • 3.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均衡价格所对 应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2、供给变动的影响。
•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 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 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 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 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 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 一8所示。 • 在图2一8中,既定的需求曲线D 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1相交于E1 点。在均衡点E1的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若 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曲线相 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 价格下降为P2,均衡数量增加 为Q2。相反,若供给减少使供 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3曲线的位 置,且与D曲线相交于E3点。在 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上升为P3, 均衡数量减少为Q3。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如果把上述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来说,称为函数关系 Qd=f ( P, Y, Pr, PX, Pe) P, Y, Pr, PX, Pe分别代表影响Qd的五个因素,Qd代表需求量。 鉴于影响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经济学在需求 分析中采用抽象法,假定在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中,除该商品的价格 以外,其它因素给定不变,因此上试可简化为:Qd=f(P) 案例:计算机需求的假设方程式
㈡需求曲线的特例
1.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轴的直线:如火葬服务。 2.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与数轴的直线:价格升高时 需求为0,而降低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 3.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吉芬商品
P
D1
D3
D2 D0
O
QD
㈢、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需求规律可以用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与收入效应 (Income Effect)来解释,即由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发生 作用的结果。 假设棉布的价格下降而化纤产品的价格没有变化,那么人们在一 定限度内会少买化纤产品,多买棉布,就是说棉布价格下降会促 使人们用棉布代替化纤产品,因而引起对棉布需求量增加,称为 替代效应,棉布与化纤产品称为替代商品(Substitution Goods)。 同样大米与面粉,鸡蛋与鸭蛋都是替代商品。 “收入效应”是假设其他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棉布价格下 降,这意味着同量的货币收入在不减少其他商品消费量的情况下, 可以买进更多的棉布,也就是说,棉布价格下降引起了消费者实 际收入的提高,称为商品需求的收入效应。同样,棉布涨价则会 使实际收入下降,引起棉布需求量减少。
千元/台
8 6 4 2
十万台
P 5600 0.01Q
0
2
4
6
8
C.函数表示法: 以 表示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量,以P表示商品的价格,则消 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可以表示为: =D(P) 这一函数表示了消费者对某一种特定的商品的需求,故称 为需求函数。若 =a+bP,称为线性需求函数。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1)
二、市场机制
• 是一只“看不见的手”(ivisible hand)在指挥. 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制度供给和需求, 就象一把剪刀的两个刀刃一样,相互作用,从而决 定价格。 • 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 件下,通过价格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使市场 达到均衡。这种调节功能,就叫价格机制(price machanism)或市场机制(market machanism).
第一 章 供给与需求
经济系统的基本的决策单位是家庭和厂商。 家庭又被称为消费者。消费者形成了需求。 厂商又被称为生产者,是指把投入转换为产出的某 一经济单位。厂商形成了供给。 供给与需求分析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㈠、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和一定市场上 按照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与劳务的数量。 必须具备两个特征: 1 购买意愿; 2 购买能力;
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4)
• 用 数 学 模 型 加 以 表 示
四、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影响
1、需求变动的影响。
•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 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 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 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 在图2-7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最 初的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在 均衡点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 为Q1。若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 右平移至D2曲线的位置,D2曲线与 S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 均衡价格上升为P2,均衡数量增加 为Q2。相反,若需求减少使需求曲 线向左平移至D3曲线的位置,D3曲 线与S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 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均衡数量减 少为Q3。
推论:供求规律
• 供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 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分别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 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 A 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 数量增加。反之·· ·· ·· • B 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 数量增加。反之·· ·· ·· • 供求规律也可能出现某些特例,如劳动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