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中《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

该章节详细记载闻一多先生言行一些具体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展示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和为人师表榜样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为人、处世等方面言行举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感受其崇高品质。

2. 通过对闻一多先生言行学习,培养学生言行一致、为人师表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品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闻一多先生言行事例,学习其为人师表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习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为人师表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让学生初步解其为人师表品质。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言行事例,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闻一多先生品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为人师表榜样,并进行小组讨论。

6.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感悟和体会,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 板书内容:a. 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b. 为人师表品质特点c. 言行一致重要性d. 学生感悟与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闻一多先生为人师表看法。

b.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一个为人师表榜样,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2. 答案:a. 闻一多先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是我们学习楷模。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闻一多先生著作,深入解其为人师表品质,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要内容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现了他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两面。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写闻一多先生的特点;第二部分重点写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特别是唐诗研究;第三部分重点写他在革命中的表现,突出他“说”和“做”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闻一多先生吗?对他有什么了解?然后简介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特点和成就。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闻一多先生学者革命者说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课文内容,阐述闻一多先生的特点和成就。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作业答案:(1)课文内容概括:课文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现了他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两面。

在学术上,他致力于唐诗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革命中,他积极参与,为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课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汇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举例解释:
-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革命精神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依据,深入剖析其精神内涵。
-在分析文本表达手法时,教师可结合具体例子,如对比、排比等,向学生讲解这些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帮助学生识别和分析。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和做”的基本概念。在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是他在面对民族危机时所展现出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的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行动中都是身体力行的典范,他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言行一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作为榜样,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说和做”。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重要词句的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知行合一”等词句,理解其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以便学生更好地领悟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
-文本结构与表达手法:使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掌握作者运用的表达手法,如对比、排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时,可重点强调他在面对民族危难时的勇敢举动,以及其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闻一多先生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和“知行合一”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普通人的做法,帮助大家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实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说课讲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说课讲稿

说课稿: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额题目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过程、说板书等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教育部编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精读课文。

部编教材(也教统编教材)创新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

本文脉络清晰,句式整齐,富有诗意,诗人臧克家在文中写其师闻一多先生不同时期“说”和“做”方面的特点,热情颂扬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始终如一的爱国赤诚。

这与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优秀人物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是一致的。

因此,本课在这个单元起着落实单元目标的作用。

二、说学情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能完成把握课文内容的任务,但在理解文本时还不得法,不够深入。

学习本课,学生能迅速梳理文章脉络,归纳闻一多先生在学者和革命家方面说和做的特点及成绩,但是在品读细节,揣摩诗意的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精神上学生会不知如何下手或浅尝辄止。

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细节,揣摩语言,发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上。

三、说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单元目标和学生学情,我制订了以下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

2、梳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安排;学习人物言行一致的崇高人格的和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感。

(重点)3、关注文中细节描写,理解其作用,勾画精彩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四、说教法学法预习法和自主学习法《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自主学习本课字词,查找作品相关资料,了解人物生平事迹,熟悉本文内容。

多种读书方法相结合《新课标》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课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课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描写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斗士闻一多先生的人物通讯。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斗争中说和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和赞扬。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人物通讯的文章,对于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闻一多先生的的生平和事迹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具体事例分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的。

2.难点:深刻理解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原因,以及这种特点背后的精神内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相关资料,课堂提问的问题和讨论的话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搜集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归纳出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斗争中的贡献。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言行举止进行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他为国家、民族、文化所付出的努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和典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学习他的言行举止。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分析其品质。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是否存在具有闻一多先生品质的人,如何向他们学习。

5. 例题讲解:分析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的成语、典故,讲解其意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典故进行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 主要内容:a. 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b.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及品质分析c. 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请运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写一段话描述你的一个朋友。

2. 答案:a. 闻一多先生的品质: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等。

b. 示例:我的朋友小李,他勤奋好学,堪称“凿壁借光”的典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崇高品质。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这些品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案
其次,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难点。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具体的分析来解释这一概念,但仍有部分同学表示难以掌握。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在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4.体会课文中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理解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与精神,培养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了解我国近现代史上杰出人物的事迹,传承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民主运动中的贡献。他是如何做到言行一致的?这种品质为何值得我们学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在实际中的表现,以及他如何影响和激励他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和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贡献以及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品质和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一、引言与背景介绍《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以以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为主线的传记性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闻一多先生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成就,还能深入体会他作为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本文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以及人格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文内容与结构本文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分别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爱国情怀和民主斗争事迹。

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刻画,文童展现了闻多先生一生中的多个重要时刻和精彩瞬间。

同时,文章也巧妙地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来揭示其精神内核和人格魅力。

三、人物形象与特点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和卓越成就的伟人。

他在学术上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在爱国行动上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在民主斗争中坚定立场、无畏无惧。

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四、情感表达与主题本文情感真望,主题鲜明。

通过对闻一多先生言行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同时,文章也传递了一种爱国精神和斗争精神,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和精神风貌,感受其爱国情怀和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引导学生提前预习,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主要成就,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著作、诗歌等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豕,3.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闻一多先生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七、读课堂互动与拓展为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拓展性,我们将设计以下课堂活动:1.举办“闻一多精神与我”的主题演讲或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闻一多先生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感悟,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年),本 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 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 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 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 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 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 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 段过渡。
第七段总结上文,并照应开头;第八、九段引出 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呼后应,脉络清楚,过渡 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情况 用极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 印象。
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作者写“作为学者”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 有何好处?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 题。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 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 深。
好处:
(1)结构:直接点题,开门见山,引起悬念。 (2)内容: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 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闻一多先生 的品质。
明确:“群蚁排衙”在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 十分认真。表现了闻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
5、用一句话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学者形象。 明确:他是一位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 忘食,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为了““要给我们衰微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严谨治学, 不畏艰辛。但文化救国的梦想已被残酷的现实 击碎,于是满怀满腔爱国热情的闻一多先生悲 愤地走出了书斋,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救 国运动中去。
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 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 定说”的角度选材的。
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明确:①“要给我们衰微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 方”,意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探求振兴我们民族的方法。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饭,几乎忘了吃”,“夜间睡得少”...... (言简义丰,深刻表现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专心 致志)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 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 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诗化的语言风 格。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夹叙夹议的 写法。 3.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精神。
新课导入
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七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子 之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歌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 澳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门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走近作者
【臧克家】(1905—2004年),山东潍坊诸城 人,笔名少全、何嘉。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 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 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 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 常务委员等。
【代表作】 第一部诗集《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 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 短诗《有的人》等。
2、研读第二部分。
(1)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 么“说”的? 明确:“起先,小声说”,“后来,声音越来越大”。 (2)“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明确: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字词积累
qiào jiǒng hè
lín lí
地壳 炯炯 赫然 淋漓
dǒu
气冲斗牛
心,有毅力。
【目不窥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 传》。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 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 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 原是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 ,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整体感知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与“做”?围绕这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 表现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
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与“做”?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 作为学者、作为革命家两方面。 ➢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
了也不“说”; ➢ 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 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 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是 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臧克家于1930 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 先生的高徒,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 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知 很深。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闻一多先生 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 一多》以示悼念。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个 怎样的人?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和“口的巨人,行 的高标”,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研读课文 1、研读第一部分。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 高度概括?
明确:地1、2两段。 (2)这部分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 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明确: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