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千克、克)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千克=1000克)

2、填空。

6千克=()克 8000克=()千克

一袋方便面重105 ()一袋食盐重500 ()

一只兔子大约重2()一头牛约重500()

同学们的体重大约是25()

一个苹果重100()一筐苹果重30()

一卡车苹果重2()

一卡车苹果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3、小结。

克、千克和吨都是用来计量物品的重量的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头牛约重500千克,两头牛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在班内找25千克的4名同学,让一部分同学们上来背一背,感受有多重。这4名同学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千克?(100千克)你们能背动100千克吗?(不行)像这样的40名同学一共有多重呢?

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吨。

3、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课件展示老师搜集到的一些知识。

4、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 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 6 )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 34页第1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 3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4吨=(4000)千克

3000千克=(3)吨千克(kg)克(g)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