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加剧和传统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新能源汽车发展蓬勃,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应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和人才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是指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作为唯一的动力来源,不产生尾气排放;混合动力汽车是同时使用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降低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燃料电池汽车利用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是一种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汽车。

2.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140万辆,同比增长3.6%。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

而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3.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电池续航里程将逐渐增加,充电时间将会缩短,电池寿命将会延长;(2)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会不断降低,逐步趋向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竞争力;(3)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的应用;(4)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将会更加丰富,包括电动客车、电动货车、电动SUV等。

二、人才需求分析1.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行业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主要人才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动力学工程师、控制系统工程师、汽车设计师、汽车工程师、电池技术工程师、汽车销售与市场营销人员等。

综述怎么写 范文

综述怎么写 范文

综述怎么写范文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或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概括性的评述和总结,是学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献类型。

那么,如何写一篇好的综述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综述的写作方法和范文。

一、综述的写作方法1.确定研究领域和问题在写综述之前,首先要明确综述的范围和深度,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领域和问题。

可以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来确定。

2.收集文献资料综述的基础是文献资料,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分类。

3.分析文献资料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亮点、问题和不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编写综述在综述的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文献的引用格式,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简明扼要、通顺流畅。

二、综述范文下面是一篇关于“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的综述范文,供大家参考: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摘要:本文综述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推动着电动汽车的发展。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电池寿命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推进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等。

关键词: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问题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动汽车是指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最早的电动汽车是由法国人创建的,当时电动汽车被认为是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但由于当时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的限制,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

20世纪6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电动汽车再次被人们重视,各国开始大力推进电动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已成为新型交通工具的主流之一。

二、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也进一步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综述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综述

待进一步解决。
2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
电动 汽 车 用驱 动 电机 不 同于一 般 的工 业 电机 ,
根据其使用条件 , 一般要求 电机具有效 率高 、 功率 密度大 、 过载能力强 、 质量轻 、 尺寸小 、 可靠性好及
成 本 低 等性 能 ' 。 电动 汽 车 用 驱 动 电机 主要 有 直 流 电机 ( DC M) 、 无 刷直 流 电机 ( B L Dc M) 、 永 磁 同步 电机 ( P MS M) 、 交 流 感应 电机 ( I M) 及 开关 磁 阻 电机
2 0 世纪 9 0 年代前开发的电动汽车一般采用直 流电机驱动, 但 随着电力 电子技术及 电机控制技术
【 收稿 日 期】 2 0 1 2 . 0 7 — 0 9
的发展 , 使无刷直流电机 、 永磁同步 电机 、 交流感应
电机及开关磁阻 电机等应用于 电动汽车时能够带
【 作者简 介】 王 )  ̄ J ( 1 9 8 8 -) , 女, 陕西西安市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电动汽车控制技术和机 电系统制 ; E — ma i l : w a n g d a n 1 0 @s t u . x j t u . e d u . c r l
要 用 于短 途行 驶 或 轻度 混 合 的 电 动 汽 车 中。但 是 介 于 铅 酸 电池 的成本 低 易 于普 及 的优 势 , 开发 铅 酸 电池 有 很 大 的必要 性 , 笔者 也 将进 一 步致 力 于 这方
而降低 了纯 电动汽车 的成本 , 如速达 电动汽车 , 美 国的 电动汽 车驱 动 电机 也 较 多使用 交 流感 应 电 机 。开关 磁 阻 电机 主要用 于 客车 中 。 在电动汽车用驱动 电机的生产方面 , 由华 中科 Βιβλιοθήκη 6 8 中国工程科学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

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替代燃油汽车的产物,具有环保无污染、节能高效等优势。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出台政策、提供补贴等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展。

在电池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特点,但仍然存在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有限等问题。

相比之下,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快速充电、续航里程长等优势,但目前燃料电池技术仍处在发展初期,成本较高,普及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通过智能驾驶、智能充电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再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销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8.18万辆,占全年汽车销售总量的5.4%。

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物流、公共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投入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技术不断提升。

最后,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展望。

发展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充电设施建设不完善,充电时间长、充电桩稀缺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其次,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制约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此外,电池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预计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政策也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对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推动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然而,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各种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交通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学者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应政策做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产业政策和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消费者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

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

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

国际重型汽车技术综述与中国企业对策

国际重型汽车技术综述与中国企业对策
( A S R ) 、坡 路起步 系统( E U S ) 等。 ( 5) 轻 量化 减轻 整车整 备质量 、增 加承载质 量是提 高汽车 运
长 高顶驾 驶室 、加长超 高驾 驶室等 品种 可供选 择 ,其
配 置可 以有简 易型 、舒 适型 、豪 华型 、舒 适型 单层 卧
铺 、舒适 型双层 卧铺 、低噪声 等级 、大 功率空调 的 多 种选 择和组合 。
国际重型汽车产 品技术情况
1 . 1 国际重 型汽车产 品特点 欧洲 重 型汽 车 目前 呈 现 系列 化 、 大 功 率 、环 保 化 、 电子 化 、轻量 化 、 安全/ 舒 适化 、 智能 集成 化 、
( 3) 环保 化 a . 欧 洲有关 汽车排 放法规 要求 自2 0 0 8 年 起实施 欧 V阶段 法规 ,美国2 0 0 9 年 完全达 到阶段 2( T i e r 2)的
( 1)系列 化 a . 整车 总质量 系列 化。轻 、 中型汽 车总质 量通 常 设计 在6 ~1 5 t ( 6 、8 、1 O 、1 2 、1 5 t ) ,重型汽 车 总质
料 生产零 部件和 用 回收材料 制造 汽车零 部件 ,因此 各 制造 商把 提高 可回收率 和用 回收 材料生 产的 比例指标 作 为衡 量 汽车 产 品 的指标 之 一 。例 如 , V OL V O公司
气缸体、曲轴箱、变速器壳体 ) 、高强度管材替代实心
圆钢 ( 如横 向稳定 杆 )等应 用逐 渐增 多。超 级单 轮胎 ( S S 、铝合金驾驶 室等也在重 型载 货车上开始尝试。
( 6) 安 全/ 舒适 化
a . 安 全性 方面 ,除在 制动 系统采 用 电子控 制 装置 外 ,其 他 主 动 、被 动 安全 装置 更 加 完 善 ,如驾 驶 员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在世界各地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电力、燃料电池及太阳能等非传统能源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由于机油和燃料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世界上各国都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新能源汽车因其独特的环保属性、节约资源等有利特性,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热门领域。

目前,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也在过去多年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发展方向。

2.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势新能源汽车有许多技术优势,例如:其动力有电池、氢燃料电池、太阳能、超导电池等多种选用,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新型的汽车底盘设计技术和车身造型技术,可以使新能源汽车比普通汽车更节能、环保且具有更好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达到了23.49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过程中,政策的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购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购车税收减免、免费领取号牌等方式,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二、人才需求分析1.技术类人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来开发先进的技术,包括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车辆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这些人才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包括电动机、电控系统、电池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制、生产和维护。

2.市场运营人才市场运营人才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销售管理、渠道拓展等工作。

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营销实践技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提供有力的支持。

3.政策法规人才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引导,政策法规人才主要从事政策法规研究和制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政策指导和资源保障。

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综述

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综述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80·2020年第17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0)17-0080-02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综述吕纯池(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在提倡环保和节能的大环境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迅速发展,并成为当前国际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

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动力、节能、环保、驾乘体验、后期保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生产工艺和效率大大高于传统燃油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汽车产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介绍了新能源电动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混合动力;氢燃料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0.17.0321新能源电动汽车理论综述与发展现状分析1.1新能源电动汽车理论综述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按照使用范围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常规混合动力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增程式电动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

1.2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1.2.1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优势1.2.1.1节能环保,经济性好当前新能源汽车大部分使用电力作为动力,少部分使用氢能、太阳能等。

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无污染。

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具有价格低、零排放等特点。

1.2.1.2效率高,舒适度高,噪声低新能源汽车效率更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没有NVH和变速器换挡时的顿挫感,整个驾乘过程相对平顺、舒适、噪声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技术发展综述
谢智豪机制3班 0322
摘要
汽车工业,是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产业,没有之一。

汽车技术已发展超过百年,在这百余年中,汽车技术也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变化。

在新时期节能环保的社会背景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舒适度需求下,汽车新技术也要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人们自身的生活。

关键词:汽车发展、未来技术、安全、环保
正文:
汽车技术发展路线有四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有3大主要目标,即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自1970年以来,全球汽车数量几乎每隔15年翻一番,2013年全球汽车产量8738万辆,据预测至2014年世界范围汽车保有量将达12亿辆。

它们在我们生活中已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一.汽车技术发展之路
第一次革命:“帕纳尔系统”全面应用
19世纪末,法国的帕纳尔--勒瓦索公司将发动机装在车前部,通过离合器、变速装置和齿轮传动装置把驱动力传到后轮,这种方案后来被称为“帕纳尔系统”。

“帕纳尔系统”的地位是1901年由当时的戴姆勒发动机公司真正确立起来的,它被安装在威廉·迈巴赫设计的一辆汽车上,这种汽车成为全世界汽车制造的样板。

戴姆勒公司有一位杰出的汽车推销商,名叫埃米尔·那利内克,在1901年3月用装载“帕纳尔系统”的新赛车参加了“尼扎赛车周”,这个用他女儿的名字“梅塞德斯”作为汽车牌号的新赛车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一鸣惊人。

第二次革命:福特T型车的创新
1908年10月1日,底特律(美国的汽车城)的工人们首次用大批量生产的部件在流水线上组装汽车,生产一种以“福特”命名的汽车,型号为“T型”。

亨利·福特的T型汽车是一种没有先例的技术典型。

构造简单的四缸发动机只有千瓦(20马力),工作容积为2884毫升,每分钟转速1600转。

工作负荷低,转速慢,使得这种发动机非常坚固耐用,它可以用最低劣的汽油,甚至可以用煤油比例很大的混合油。

T型车在全世界备受青睐,它成了便宜和可靠交通的象征。

到20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注册汽车都是福特牌。

由T型车推广开来的创新还有许多,如方向盘左置使乘客出入方便。

T型车第一个将发动机汽缸体和曲轴箱做成单一铸件,第一个使用可拿掉的汽缸盖以利检修,第一个大量使用由福特汽车公司自己生产的轻质耐用的钒钢合金。

T型车灵巧的“行星”齿轮变速箱让新手也觉得换挡轻松自如。

第三次革命:雪铁龙的前轮驱动
安德烈·雪铁龙于1934年3月24日推出一种新型的汽车结构:一款名叫7A的前驱动汽车问世。

前轮驱动、无底盘的车身结构、通过扭杆实现单轮减振以及液压制动等等,这些都曾有人采用过,但从未有人把这些集中在一辆汽车上,并且成批生产。

这个设计方案即使在60多年后的今天也没有过时。

第四次革命:“甲壳虫”重造汽车概念
有人猜测,在确定“甲壳虫”汽车设计方案时很可能有军事上的考虑。

“甲壳虫”型汽车打破了福特T型汽车的产量纪录,超过了数百万辆。

它同美国的这种大批量汽车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行驶的机器”,不讲究豪华,两者的基本结构在它们的一生中都没有改动。

“甲壳虫”的发动机是后置的。

第五次革命:结构严谨的“迷你”
在1959年面世时,“迷你(MINI)”被许多人认为是开玩笑的东西,但它却触发了汽车技术的一场革命。

亚力刻·艾西贡尼斯是引发这场革命的设计师。

这种“迷你”车车轮直径只有厘米,铁质发动机的功率又比别的汽车小得多,它之所以能把保时捷[%]、沃尔沃、福特等汽车甩在后面,是因为它的技术优势:巧妙的重心分布及适当的轴距和轮距。

第六次革命:MPV出现
多用途厢式车,英文全称为Multi-Purpose Vehicle,缩写为“MPV”,这种由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的ESpace牌MPV,车内每个座椅都可独立调节,可以做成多种形式的组合,即可是乘车形式,又可组合成有小桌的小型会议室。

从车厢座椅位置的固定到可调,从固定空间布置到可变空间布置,标志着汽车使用概念上的变革。

受MPV设计概念的启发,现代汽车上又出现了运动型多用途车,英文全称为Sport & Utility Vehicle,简称“SUV”,它具有轿车和轻型卡车的特点,在“MPV”与“SUV”基础上,又出现了近年风靡全球的休闲车热浪。

休闲车英文全称为Recreation Vehicle,简称“RV”。

第七次革命:汽车电子化、智能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汽车逐渐步入电子化、智能化,新兴的电子技术取代汽车原来单纯的机电液操纵控制系统以适应对汽车安全、排放、节能日益严格的要求。

最初有电子控制的燃油喷射、点火、排放、防抱死制动、驱动力防滑、灯光、故障诊断及报警系统等。

9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智能化的发动机控制、自动变速、动力转向、电子稳定程序、主动悬架、座椅位置、空调、刮水器、安全带、安全气囊、防碰撞、防盗、巡航行驶、全球卫星定位等不胜枚举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

还有车载音频、视频数字多媒体娱乐系统、无线网络和智能交通等车辆辅助信息系统。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苹果于2014年3月3日宣布推出车载系统Carplay,此系统是将用户的 iOS 设备,以及 iOS 使用体验,与仪表盘系统无缝结合。

如果用户汽车配备CarPlay,就能连接iPhone 等设备,并使用汽车的内置显示屏和控制键,或Siri免视功能与之互动。

用户可以轻松、安全地拨打电话、听音乐、收发信息、使用导航等,也再次点燃了大家对车载智能的热情。

如果将汽车电子化定义为“功能机”时代,那汽车智能化将步入“智能机”时代。

汽车网络化,即车联网,将依托于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与运营商,汽车电子化与智能化实现“人-车”互动,车联网实现“人-车-网络”的互动,而智能交通将实现“人-车-网络-路”的互动。

可以预见,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还将出现许多新系统、新成果,使驾乘汽车变得更加安全、环保、节能、舒适和愉悦。

二.汽车技术未来趋势
目前汽车产业也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像能源紧缺、交通拥堵、雾霾等问题愈演愈烈,政府日益严苛的法规和限行限购的政策,的确让汽车产业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这些外部因素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而对于能够练好内功、积极应对的企业来说,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其中,掌控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下面就谈谈我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
1)发动机技术发展,提高发动机机械效率和热效率,提高汽车在行驶、可靠、耐用和快速适应市场几方面的能力,实现节能减排;
2)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和代用燃料汽车技术发展,开发新型能源的动力系统,如氢能源、燃料电池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3) 底盘与车身技术发展,朝着电子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先进的控制算法软件和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提高汽车安全性、稳定性、适应性、移动性,实现智能化;
4) 先进结构和材料技术发展,满足车辆轻量化的要求,满足特定功能的需求,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操纵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发展,研究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性能,循环应用,降低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

其实无论在哪块技术得到发展,人们关注的重点永远不会变,首先,未来安全技术会越来越受关注。

被动安全日益精细化,主动安全会继续得到大幅提升,被动和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越来越明显。

未来汽车将从“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进。

未来的汽车发展方向,概括起来应该是:零油耗,零排放,零堵塞,零事故,甚至零付费,零等待。

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必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众多设计师的艺术风格也会更广泛更强烈地体现在汽车设计之中,而给予人们更加广泛的选择。

高科技下,个性鲜明、更加人性化的汽车将是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它符合人类对文化、个性的追求和需要。

因此,加大对概念汽车的设计的重视和投入,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