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考研大纲-生态学

合集下载

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801生态学考试大纲

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801生态学考试大纲
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要求考生了解生态系统和原理。
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要求考生掌握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碳、氮、磷、硫元素的循环过程;了解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一般过程。
八、陆地生态系统
要求考生了解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规律;森林分布规律;中国各主要气候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分)
简答题(55分)
论述题(70分)
其他(10分)
参考书目:
孙儒泳等,《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三、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要求考生理解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的基本特征和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点。理解种内与种间关系有关术语和原理。
四、生物群落的动态
要求考生了解演替的概念、原因、模式等知识点;演替顶极的概念及理论;生态系统功能在演替中的变化等。
五、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要求考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东北林业大学
考试科目代码:801考试科目名称:生态学
考试内容范围:
一、生物与环境
要求考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掌握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土壤因子等生态因子的基础知识;理解有关生态因子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
二、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要求考生掌握种群的概念、动态、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调节的相关术语及理论。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基础生态学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基础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书上重点,补充综合)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生态因子的分类P7生态因子作用特征P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类型:(适应性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和辩证的。

环境作用于生物,生物有反作用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①环境对生物的作用P8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影响生物生育力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某些生态因子能够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

②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P9表现在改变了生态因子的状况。

光的生态作用:(1)光质的生态作用:①不同光质对生物的作用不同。

植物主要利用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可见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形态及体色有显著的影响。

②光质不同也影响植物的光和强度③光质不同对植物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也不同。

(2)光强的生态作用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①光强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体色也有一定的关系。

②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黄化现象这是光对植物形态建成作用的典型例子。

光强促进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对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分化有重要影响。

(3)光照周期的生态作用光照有日周期和年周期的变化,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

生物的昼夜节律和光周期现象是受光周期控制的。

日照长度不同,影响植物的开花、落叶、休眠等状况,也影响动物的迁徙、生殖、冬眠、换毛、换羽等习性。

生物对光强的适应两类植物P19植物的光周期-4类P21提高光能利用率土壤温度变化特点P23温度生态作用生物对低温的适应P28 高温的适应P32周期变温的适应P34 风对生物的作用-生态学作用P35防风林的用途P37火对生物的作用P38防火管理P39水的生态作用P41水的性质P41陆生植物的三类型及特点P44O2与生物CO2与生物土壤的生态作用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对生物的影响P57植物对土壤适应P61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P65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空间结构类型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的增长模型(参数意义)P75种群调节P85物种形成过程P100生活史对策P107Rk对策特征P106,比较,优缺点P107 种内种间关系P114竞争特征,P127他感作用生态学意义P123集群生态学意义P123互利共生P142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群落特征P147群落调查方法及指标P150群落种类组成成员P150数量特征P152生态多样性分类及指数P152五大生活型类群P157群落结构P157-P161生态过渡带特征P16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P161中度干扰假说P165演替过程P174-册子32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异同p174-册子35 演替类型P175-册子34演替系列P178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P179演替的理论模型P181促进,抑制,耐受演替顶级学说P182中国植被分类P186排列类型P190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P197-册子42-43能量减少原因P200生态金字塔锥形图P201生态效率P202反馈机制P203生态系统特征能量流动特点物质循环类型和机制碳平衡P235碳循环P233+册子三向地带性P243应用生物多样性天然保护林热点气候变化1.生态系统三大结构?基本特征?解:⑴结构:组成成分、时空结构、营养结构⑵特征:①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②是复杂、有序的大系统③是一个基本的功能单位④是开放系统,具有自动调控功能⑤具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基本特点?解: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越流越细”,逐渐减少,所以生态系统营养级<5个⑵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⑶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学过程为开端⑷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服从热力学定律⑸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3.食物链有哪些类型?解:⑴草牧食物链: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从草食动物开始的食物链⑵腐生食物链:以死有机物质为基础从腐生生物开始的食物链⑶寄生食物链:由宿主和寄生生物构成,以大型生物为起点4.生态金字塔有哪些基本类型?⑴数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为基础构建的⑵生物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生物量为基础构建的⑶能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所包含的能量为基础构建的5.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何进行?(重点)解:⑴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地上和地下部分)⑵植物体内养分的分配⑶养分的释放①呼吸释放:群落的呼吸和土壤呼吸释放②物理损失和动物取食:a.雨水的淋失:叶部、根部、树皮;b.草食动物的取食;c.生殖器官的消耗:花、种子;d.凋落物损失的养分⑷凋落物的分解: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是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重要的环节,分解过快或分解过慢都不利。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生态学-名词解释[4]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生态学-名词解释[4]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土壤质地:土壤机械成分的组合的不同百分比。

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组合。

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

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

北京林业大学801草地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801草地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考研801草地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草地生态学》考试是草学学科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各草学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试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草地生态学》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草地种群生态学、草地群落生态学、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草地的生产性能、放牧生态学、草地火管理、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草地生态学》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 草地生态学的概念与背景知识; 2.草地种群生态学; 3.草地群落生态学; 4.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草地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 6.放牧生态学; 7.草地火生态学; 8.中国主要的草地生态系统。

三、考试要求 1、透彻理解草地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2、理解并注重草地的种群生态、草地群落的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草地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放牧和火管理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国主要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点等内容。

四、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约占30分) 2、填空题(约占30分) 2、简答题(约占50分) 3、论述题(约占40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1.《草地生态学》,周寿荣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6 2. 《生态学》,李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草地农业生态学》,任继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北京林业大学811《动物生态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811《动物生态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动物生态学》考试大纲一、大纲综述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在宏观层次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及林学和农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报考动物学类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动物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生态学的三大类研究方法。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一)生态因子及其分类、限制因子、耐受性定律、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动物热能代谢的类型和体温调节的特点、动物对低温和高温环境的适应、个体大小与尺寸问题、温度与动物的行为、温度与动物的地理分布、水分对动物的生态作用第三章有机体与环境(二)光及其辐射的一般意义、光周期和动物的季节节律、大气和水环境、土壤和基底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气候对动物的综合影响第四章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种群的概念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种群的数量统计、种群统计学、内禀增长力、种群的空间格局第五章种群增长种群增长模型、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种群调节第六章种群遗传与进化生态学自然选择的类型、物种形成、影响自然选择的生态因素、r-选择和k-选择第七章行为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行为生态学思想、觅食行为与栖息地选择、社群行为、动物的通讯第八章种群间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与被食、食草作用、寄生物和宿主、互利共生第九章群落生态学群落的概念和特征、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物种多样性、群落的演替、形成群落结构的因素第十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定义基本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同资源种团、生产力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力、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十一章应用生态学有益生物种群的产量、有害动物的防治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三、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动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够融会贯通各部分内容的知识, 并能运用动物生态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动物生态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

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的考试大纲,请各位学生注意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可供各位考生参考使用。

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各位考生: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科目调整公告》,现将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公布如下,请下载查看,祝各位考生考研顺利!附件(点击下载):•附件【211《翻译硕士英语》考试大纲.doc】•附件【241《日语二外》考试大纲.doc】•附件【341-2《农业知识综合三(2)》考试大纲.zip】•附件【432《统计学》考试大纲.doc】•附件【601《数学分析》考试大纲.doc】•附件【704《法学综合一》考试大纲.doc】•附件【709《基础日语》考试大纲.doc】•附件【716《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doc】•附件【718《英语读写能力》考试大纲.doc】•附件【726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大纲.doc】•附件【802《普通生态学》考试大纲.docx】•附件【803《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doc】•附件【805《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806《测绘地理信息学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807《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docx】•附件【808《电子技术》考试大纲.doc】•附件【812《高等代数》考试大纲.doc】•附件【814《管理学综合》考试大纲.doc】•附件【81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大纲.doc】•附件【818《法学综合二》考试大纲.doc】•附件【820《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附件【822《结构力学》考试大纲.doc】•附件【823《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doc】•附件【830《日语专业综合》考试大纲.doc】•附件【834《设计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84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doc】•附件【84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docx】•附件【843《土壤学》考试大纲.doc】•附件【846《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doc】•附件【848《英汉互译与英语国家文化》考试大纲.doc】•附件【860《美术创作》考试大纲.docx】•附件【70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考试大纲.doc】•附件【809《园林植物》考试大纲.doc】•附件【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doc】•附件【828《农林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doc】•附件【845《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docx】•附件【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502《建筑设计(六小时)》考试大纲.doc】•附件【710《建筑史》考试大纲.doc】•附件【344《风景园林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446《城市规划设计》(同原《城市设计》)考试大纲.doc】•附件【503《园林设计》考试大纲.doc】•附件【706《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考试大纲.doc】•附件【730《旅游规划(三小时)》考试大纲.doc】•附件【810《旅游综合》考试大纲.doc】•附件【811 《光学及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341-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doc】•附件【837《食品化学》考试大纲.doc】•附件【838《食品科学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715 《数理统计》考试大纲.doc】•附件【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doc】•附件【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docx】•附件【804《普通生物学》.doc】•附件【701《生物化学》.doc】•附件【357《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356《城市规划基础》考试大纲.doc】•附件【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考试大纲-2022版.doc】•附件【855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doc】•附件【724《设计专业理论》考试大纲.doc】•附件【729《美术理论》考试大纲.doc】•附件【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docx】•附件【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doc】•附件【801《草学基础》考试大纲.doc】本篇文章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生态学-论述题[8]汇总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生态学-论述题[8]汇总

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范围的扩展。

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5、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

生态学大纲

生态学大纲

生态学大纲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以来,它已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由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要求考生掌握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了解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一、内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3.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二)生物与环境1.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原理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大气等)的生态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三)种群生态学1.种群、异质种群概念与特征2.种群空间分布特征3.种群密度的估计4.种群的动态5、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及其特征6、种群生活史及繁殖策略7、种群的调节(四)群落生态学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及与稳定性的关系,群落的动态:形成与演替,群落的分类与排序,群落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五)生态系统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概念、组成、结构、功能、稳定性、服务功能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生产、分解、能流过程、能流分析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概念及主要物质的循环类型及特点4. 生态系统的发育5. 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六)景观生态学1.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2.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七)应用生态学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2.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应用3. 全球变化:概念、原因、生态学潜在风险二、要求(一)绪论1. 理解生态学的主要定义2.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过程3.掌握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二)生物与环境1. 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掌握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深入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及其限制因子、生态幅的概念,掌握光、温度、水、土壤、大气CO2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特点,掌握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三)种群生态学1.理解种群、异质种群概念、特征2.掌握种群空间分布的特点3.了解种群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的估计方法4.掌握种群增长模型、生物学参数及r、k对策者特征5. 理解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及其特征6. 了解生态位与竞争排斥原理和概念7.熟悉协同进化的原理及不同类型种间的协同进化作用关系8.熟悉种群生活史及繁殖策略9.了解种群调节的六大学派的学术思想及争论焦点10.灵活应用种群调节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群落生态学1.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发展过程和研究内容2.掌握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3.理解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特征4.了解群落演替的含义,演替的特征和阶段规律5.掌握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和演替的系列类型6.理解群落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及影响因素7、了解中国群落分类的原则、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9.掌握群落数量分析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五)生态系统生态学1. 了解生态系统基本概念2. 掌握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3. 熟悉生态系统中能流基本途径、特点和基本模式4. 了解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测定的原理和主要测定方法5.了解物质循环基本概念、特点6.熟悉水、碳、氮、磷、硫和有毒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途径、速率和主要特点7. 理解生态系统营养物质输入和输出的主要途径和收支特点8.掌握生态系统发育中的特征变化9. 掌握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六)景观生态学1.了解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生态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生物科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等生物和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是报考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和《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生物与环境
环境及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光的生态效应及生物对光的适应类型,温度对动植物分布的影响;水及其变化规律,水与生物的生态关系;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学意义;地形及其基本类型、地形要素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种群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种内、种间关系及其对种群动态的影响;种的进化。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群落的结构与动态(演替);群落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过程。

第五部分应用生态学
涉及环境、资源、农业、生态安全等的一些生态学问题。

三、考试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重点掌握种群的增长规律与种群内和种间相互关系;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群落的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功能。

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并能够应用生态学观点深入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

四、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 20%
简答题约 40%
论述题约 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 40%
中等难度题约 40%
难题约 20%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三小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
1.李俊清,牛树奎,刘艳红,森林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