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答案版
中国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作业答案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作业1、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2、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
3、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同意子夜》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它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一典型的民族资本家形象。
吴荪甫,他是上海滩上财力雄厚的工业巨头,他是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的大老板;而这样的一个大人物为什么“不得善终”呢?这不仅是时代的悲剧更是其自身的悲剧。
正如茅盾在《再来补充几句》中所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
”吴荪甫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有很强的事业心,不是庸碌无能之辈;他有雄心有壮志,要把“半死不活的所谓的企业家们”全部打倒;他有魄力,知道怎样将别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还有作为老练资本主义企业家的教养、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以及丰富的阅历和经验。
他的事业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双桥镇的企业、裕华丝厂、益中公司。
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的事业却寸步难行。
这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从整个时代大环境来看,半殖半封的社会下的民族资产经济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本就是举步维艰,并且军阀混战,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更是摇摇欲坠;其次,吴荪甫无法改变中国丝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日本丝排挤打击的被动局面,而当他把损失变相转嫁给工人时,必然引起工人的不满和反抗。
4、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寒夜》中曾树生的外在性格是显而易见的。
用巴金的话说;她生性“怕冷、怕叔寞,,, “爱动、爱热闹”,“爱过热情的生活”①。
她有一个灿烂的青年时代,也曾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
共同理想使她和同读教育系的汪文宣相爱,并在没有举行结婚仪式的情况下与汪同居了。
这在中因的三十年代,称得r恤一个大胆的举功。
曾树生以行动向封建礼教宣战,表明她确是一个不甘平庸、向往过热情生活的人。
中国当代文学史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和途径,提出国内的矛盾将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政治上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在思想文化战线揭开序幕。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表达了毛泽东对历史、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立场:其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其二,文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其三,清除资产阶级残余与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构成文艺界的长期任务。
由此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拉开序幕,这是从一场文艺论争演变为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批判运动。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但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损害,60年代初中共中央开始纠正这一错误,但1964年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这一方针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8年样板戏几乎独占了中国所有的艺术舞台。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也几乎停止。
三、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是人为的政治上的“反右派”斗争引起的,1957年6月6日中国作协党组召开扩大全议对丁玲,陈企霞,冯雪峰展开批判,揭开了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随后整个文艺界展开了反右派斗争,这场运动伤害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严重破坏了艺术生产力,严重干扰了“双百”方针的贯彻。
1958年6月,著名作家丁玲戴上了“丁、陈反党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集团头目”两顶大帽子。
“丁陈集团”是1955年的事,她受到残酷斗争,后来不了了之。
谁料1957年旧账新算,《人民日报》以显赫的题目报道:《文艺界反右斗争的重大进展,攻破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不久,又将她作为“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又一主要成员,进行批判斗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16春《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答案

16春《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梁漱溟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撰写论著_____________,首肯建国初年的显著政绩。
A. 《乡村建设理论》B. 《敬告中国共产党》C. 《中国建国之路》D. 《人心与人生》正确答案:C2. ____在1949年10月《人民文学》创刊号上的发表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A. 何其芳B. 赵树理C. 老舍D. 胡风正确答案:A3. 《创业史》是_____的作品。
A. 周立波B. 柳青C. 浩然D. 赵树理正确答案:B4. 林震是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A. 《三里湾》B. 《登记》C.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D. 《并不愉快的故事》正确答案:C5. “中间人物”是“两结合”框架中的现实主义内核。
前承老通宝(茅盾《春蚕》),后启______,使中国文学终究没在这里彻底断裂。
. “糊涂涂”. “吃不饱”. “小腿疼”. 许茂正确答案:D6. _______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 《伤痕》. 《班主任》. 《蹉跎岁月》. 《生活的路》正确答案:B7. 张爱玲的小说______描写大陆农民分得了土地之后,在丰年里仍然吃不饱肚子,反而不如从前的灾年。
. 《秧歌》. 《金锁记》. 《小团圆》. 《倾城之恋》正确答案:A8. 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总主题是_______。
. “批判”. “建设”. “继承”. “歌颂”正确答案:B9. 竹林的__________,是较早地反映“文革”时期农村的衰败景象和下乡知识青年悲剧的作品。
. 《生活的路》. 《挚爱在人间》. 《女巫》. 《呜咽的澜沧江》正确答案:A10. ____________是老舍解放后剧作艺术发挥得最为充分,又是他解放后对于自己解放前创作道路逆转得最为充分的作品。
. 《春华秋实》. 《正红旗下》. 《茶馆》. 《龙须沟》正确答案:C11. ________的主题就是关于流氓无产者混进新政权问题,关于斗争扩大化问题。
函授中文《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题答案2、“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双百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
目的是为了发展、繁荣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事业。
双百方针的提出,反映了当时国内对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的需求。
然而随着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这一方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
3.“三红一创”:对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的简称。
“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
“一创”指柳青的《创业史》。
4.“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
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
5.《天山牧歌》既是闻捷的成名作和抒情诗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建国十七年诗坛上最具特色的诗集之一。
这部诗集包括四个组诗、九首散歌和一首叙事诗。
6.《燕山夜话》是邓拓的一本杂文集。
邓拓应约,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撰写了150多篇,以马南的笔名发表在《北京晚报》上。
邓拓在这部书中,用丰富的历史事例和精辟的议论,对各种错误思想、作风和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7.时间: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第四次全国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提出了新的文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伤痕文学:刘心武《班主任》手迹封面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9.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
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满分答案

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满分答案第一篇: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满分答案作业名称: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详细信息: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就是小说中在寻找的第一个歌唱春天的云雀。
他的小说总是首先成为标志出“时间运行的轨迹”的里程碑。
A、高晓声B、古华C、王蒙D、鲁彦周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王蒙在__________里最早地表现了“转机”。
A、《夜的眼》B、《布礼》C、《青春万岁》D、《活动变人形》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将雪域高原神秘的自然景观及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熔铸成壮美的意象,在这种意绪的咏叹中,揭示自然和文化的奥秘,总体把握一个古老民族对生命创造和生存苦难的体验和领悟。
A、《回答》B、《纪念碑》C、《诺日朗》D、《致橡树》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描写“荒谬”年代的劳改队,只是驱赶人们整天排队、出工、报数、点名,像工具一样地干活,上天赋予人们享受正当快乐的权利被剥夺净尽。
A、《灵与肉》B、《绿化树》C、《男人的一半是女人》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王蒙的__________表现从苦难中走过来的少年布尔什维克在明媚的春天里,温暖的阳光下的幸福感、自豪感,准备建设的激情。
A、《春之声》B、《布礼》C、《青春万岁》D、《活动变人形》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浩劫”过后自私、狭隘、卑下的社会风气的鄙夷,对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的抒发,对伟岸、挺拔、坚实的人格理想的向往。
北语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3满分答案

北语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3满分答案一、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冯幺爸是何士光小说《乡场上》中的主人公。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小鲍庄》表现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启示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中国化”问题。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路遥的小说《人生》以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山村为基点,对社会生活做全景式描写,形成一幅包括农村、城市、官场、学校、矿山等场景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4.蒋子龙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描写国务院某部围绕着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其焦点就是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5. 《小鲍庄》以本土文化化解外来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学较早地对阶级本位文化的反思。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6. 郑子云是张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中的主人公。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7.《黑骏马》将《人生》式的关于“土地”的主题深化为“文化”的主题A. 错误正确答案:B8.寻根文学作家将目光投向整体的现实人生,注目于民族的生存状况,普遍地发现民族文化的危机。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9.《小鲍庄》中捞渣的行为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代相传的结果。
A. 错误B. 正确:B10.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钟鼓楼》精心地描写了钟鼓楼前一个四合院里的北京市民群落的社会生态景观。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1.在《透明的红萝卜》,莫言以黑孩的感觉系统为视角来叙述故事,描绘了一个儿童感觉化的世界。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2. 汪曾祺以散文化小说形式描写建国前苏北城镇的市井生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3.《小鲍庄》是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第一篇以伦理、以仁义为正面主题的作品。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4.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通过对一个穆斯林家族几十年曲折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生活和命运。
中国当代文学史(一)A卷 参考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一)A卷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1.“山药蛋派”2.“三突出”3.《创业史》4.“百花小说”二、简答题:(10分×4=40分)1.简述50年代较有影响的四次“文艺思想斗争”。
2.简述《林海雪原》的审美特征。
3.《红豆》的思想成就与艺术魅力表现在何处?4.浅谈《望星空》主题内涵的复杂性。
三、论述题:(20分×2=40分)1.以《红日》、《红岩》、《红旗谱》三部“红色”作品为例,谈一下政治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1976年之前的主流文学的。
2.如何正确评价1949-1976年间农村“合作化”题材的小说?以具体作家作品加以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一)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1.赵树理为代表(1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为成员(1分),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写中间人物,追求民族和地方特色,追求语言的大众化(3分)。
2.文革时期江青文艺思想的代表(2分),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1分),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1分),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分)。
3.作者柳青(1分),反映从土地革命到合作化运动农民命运的变迁(1分),表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现代阶级本质的形成(2分),体现出经典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1分)。
4.50年代中后期文艺“双百”政策指引下的小说创作(1分),突破题材禁区干预生活(1分),涉及人性和情爱主题(1分),代表性作家作品(2分)。
二、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5分);对萧也牧小说的批判(2.5分);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2.5分);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2.5分)。
2.奇崛的自然景观与惊险的战斗场面相结合(2分)乐观主义、英雄主义气息(2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2分),对古典小说传统的大面积挪用(2分),对战争文化规范的全面倚重(2分)。
3.展现历史转折关头知识分子的心灵搏斗(2分),革命与恋爱的冲突(2分),拥抱时代政治的艰难过程(2分),感伤美阴柔美(2分),伤痛追忆与乐观结局(2分)。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中国当代文学史》暑假作业一、填空题。
1、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 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至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
2、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3、1979年召开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之后,《人民日报》社论用“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取代了过去惯用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4、“十七年”文坛的小说创作方面,赵树理《登记》中的小飞娥,孙犁《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描写的李双双,都表现了农村女性形象的多种形象。
5、在1985 年的文化寻根小说中,韩少功《爸爸爸》所描写的楚文化背景,阿城《棋王》所流露的道家文化倾向,王安忆《小鲍庄》所涵盖的儒家文化底蕴,颇具寻根意向。
6、90年代的文坛,更趋向于商品经济语境下的多元化写作,以张承志、张炜为代表的创作,体现了新理想主义的倾向;以谈歌、关仁山、何申为代表的《大厂》、《麦河》、《年前年后》;小说,形成了现实主义冲击波;还有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文本写作,以及卫慧、绵绵为代表的新新人类小说,皆为这一时期出现的创作现象。
7、《红日》(吴强)、《青春之歌》(杨沫)、《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保卫延安》(杜鹏程)、《关汉卿》(田汉)、《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创业史》(柳青)、《红旗谱》(梁斌)、《林海雪原》(曲波)。
8、《致大海》(普希金)、《哥德巴赫猜想》(徐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双桅船》(舒婷)、《陈毅市长》(沙叶新)、《文化苦旅》(余秋雨)。
9、《红高粱》(莫言)、《一地鸡毛》(刘震云)、《烦恼人生》(池莉)、《长恨歌》(王安忆)、《白鹿原》(陈忠实)、《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10、谢惠敏《班主任》、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丙崽《爸爸爸》、印家厚《烦恼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苹果树下》出自以下哪个组诗?( B )
A、《博斯腾湖滨》
B、《吐鲁番情歌》
C、《果子沟山》
D、《天山牧歌》
2、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C )
A、《红旗谱》
B、《林海雪原》
C、《青春之歌》
D、《红日》
3、老舍话剧中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经典”和现实主义话剧的高峰的是( C )
A、《龙须沟》
B、《西望长安》
C、《茶馆》
D、《春华秋实》
4、下列哪一部话剧是田汉历史剧创作的高峰之作?( B )
A、《胆剑篇》
B、《关汉卿》
C、《蔡文姬》
D、《文成公主》
5、下列哪一作品是张洁创作的“改革小说”?( A )
A、《沉重的翅膀》
B、《花园街五号》
C、《男人的风格》
D、《三千万》
6、《太阳下的风景》是( C )回忆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名篇。
A、季羡林
B、余秋雨
C、黄永玉
D、唐弢
7、深刻展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业追求和生活风貌的“手抄本”小说是( A )
A、《第二次握手》
B、《公开的情书》
C、《金光大道》
D、《波动》
8、下列哪一作品是杨绛散文的代表作?( C )
A、《耕堂读书记》
B、《谈生命》
C、《干校六记》
D、《女孩子的花》
9、下列属于“文化寻根”小说的是( A )
A、《棋王》
B、《受戒》
C、《游园惊梦》
D、《陈奂生上城》
10、下列哪一位是新生代诗人中“新古典主义”倾向的代表?(D )
A、韩冬
B、周伦佑
C、丁当
D、海子
11、以“文化散文”创作而引起广泛反响的作家是( D )
A、巴金
B、冰心
C、孙犁
D、余秋雨
12、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的是( D )
A、北岛
B、舒婷
C、芒克
D、顾城
13、《绝对信号》整部剧作运用了( C )手法,描写了几个年轻人在历史巨大变革时期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苦闷彷徨的矛盾心态。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象征主义
D、自然主义
14、下列哪部王安忆创作的作品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B )
A、《流水十三章》
B、《长恨歌》
C、《纪实与虚构》
D、《小鲍庄》
15、下列哪位作家不是“先锋小说”家( C )
A、马原
B、余华
C、徐星
D、洪峰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析小说《红旗谱》的民族化风格。
答:《红旗谱》表现出成熟的民族风格,对长篇小说的民族化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①思想内容方面②语言方面朴实明快、浑厚粗犷的民族色彩。
③在结构布局上,小说以中国
古典小说艺术手段精心组织全篇,但又没有完全模仿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写法,而是保持人物的集中、故事的独立。
④表现手法上,小说以传统白描为主,又适当采用了西方的心理透视法,融会中西文化精华。
2、什么是“反思小说”?其代表性作家作品主要有哪些?
答:“反思小说”的定义。
是“伤痕小说”合乎规律的发展和衔接。
最早问世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短篇《剪辑错了的故事》,此外,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方之的《内奸》,刘真的《黑旗》,王蒙的《布礼》、《胡蝶》、《相见时难》、《活动变人形》, 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古华的《芙蓉镇》等也是反思小说中的优秀之作。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答:《随想录》共分为五集。
内容广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回忆往事、怀念故人之作,全书既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又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想录》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历,他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革”进行反思。
在思想上的另一独特性还在于充满了作家的自省意识,无情地、痛苦地、赤裸裸地呈现自我。
《随想录》的艺术价值在于文中的动人诗意。
其艺术价值还在于写法的不拘一格,不受约束地抒情写意、生发议论、侃侃而谈。
2、《茶馆》的主人公王利发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
答:王利发是《茶馆》众多人物中最有光彩的艺术形象。
他作为裕泰茶馆的掌柜,是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
他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时代(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善于经营,为人谨小慎微,八面讨好、圆滑变通是他的经商原则和处世哲学。
他努力通过改良迎合茶客心理,希望以此挽救茶馆。
但是,他的改良依然救不了茶馆,始终小心谨慎的王利发终于在无比绝望中自尽了。
王利发的悲惨命运充分说明在黑暗的旧社会,连一个精明能干而又委曲求全的老好人也无法生存,他的个人奋斗、“改良维新”道路在当时也是走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