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重要文件

合集下载

“中国南方喀斯特”——天工造化

“中国南方喀斯特”——天工造化

“中国南方喀斯特”——天工造化作者:华阳来源:《老友》2009年第06期由重庆武隆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是中国第一个跨省联合申报的项目,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大家庭。

“中国南方喀斯特”中任何一部分都堪称人类珍稀的瑰宝,而三者组合更是集喀斯特的精华于一身。

重庆武隆喀斯特典型特征: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武隆县位于重庆东南部,武隆喀斯特是深切型峡谷的杰出代表。

由于受碳酸盐岩与砂页岩不同岩性分布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它孕育出的三个独立喀斯特系统,即芙蓉洞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和后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系统。

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代表横向洞穴。

芙蓉洞洞体规模宏大,洞穴的各种溶蚀形态、壮观的崩塌堆积、目不暇接的钟乳石类,无不记录着它的历史演进过程。

我国著名的洞穴专家朱学稳教授评价说:从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方面看,芙蓉洞堪称是“一座洞穴科学博物馆”。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武隆天生桥,分布在长度为10公里三叠系下统的碳酸盐岩河段,由峡谷干谷、伏流、天生桥、天坑、洞穴、喀斯特泉组成。

峡谷深200~400米,尤以其中的羊水峡和龙水峡地缝式岩溶峡谷最为壮观。

三座喀斯特天生桥,分布在同一峡谷的1.5公里的范围内,桥间又是天坑,这在世界上可能别无二例。

天龙桥发育有两个穿洞,南穿洞为迷魂洞,北穿洞为现在的天生桥通道,其形状酷似人工桥梁。

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三座天生桥总高度、桥拱高度和桥面厚度这三项天生桥最重要的指标皆居世界第一位。

后坪冲蚀型天坑,由地表沟溪、落水洞、竖井、天坑、化石洞穴、地下河和泉水组成,是一个包含从非喀斯特区到喀斯特区、从地表到地下、从上游而下游、从补给到排泄以至冲蚀型天坑不同发展阶段的完整喀斯特系统,目前发现的这一类型天坑在国内外尚属仅有。

“中国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梅朝伟
【期刊名称】《广西城镇建设》
【年(卷),期】2007(0)7
【摘要】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审议表决,将“中国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由贵州省牵头,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中国的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

【总页数】2页(P90-91)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名录;世界遗产大会;云南石林;贵州省;委员会
【作者】梅朝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6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拓展地环江喀斯特地貌价值及贡献 [J], 刘子琦;熊康宁;李高聪;肖时珍;王玲玉;王恒松;罗鼎
2.唐代摩崖造像艺术精品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全球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其他石刻如斯劳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与之媲
美--乐山大佛以其九十余年的精工雕塑精湛的石刻艺术雄壮的英姿著称于世 [J], 吴迪
3."中国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J],
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申报中国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和第二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J], ;
5.贵州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J], 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加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负责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初审,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的初审;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第四条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以下统称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监督等工作应当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以捐赠、技术支持、志愿者等方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申报世界遗产应当以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珍稀遗产资源为宗旨,坚持政府主导、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原则,量力而行、厉行节约、有序推进。

第七条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一)满足《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突出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有关标准、条件和要求;(二)编制了申报项目的保护管理规划;(三)按程序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四)属于依法划定的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五)具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地处云贵高原 东部边缘 向湘西低 山丘 陵过 渡的山原 斜坡地 带。喀斯特强烈 发育 ,地 形破碎 ,成为一个河 流深切的 中亚热 带喀斯特峡谷 区 ,按 白云 岩喀斯特地 貌发育 、分布的完 整性 、森 林生态系 统的完整性 以及珍稀 、濒危物种栖 息地的完 整性 与空 间上的连 续性 划分 ,完全 包含在 舞阳河 国家级 风景 名胜区的云台山景区 、杉 木河 景区和生态 水源涵养区内。
施秉 喀斯特是 “中国南方喀斯特 申报世界 自然遗产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总面 积 282.95平 方公 里 ,其 中核 心 区 102.8 平方公里 ,缓冲 区 18O.15平方公里 。
施 秉 喀 斯 特 是 在 古 老 的 、相 对 不 可 溶 的 白 云 岩 上 发 育 了 典型而 完整 的 白云 岩喀 斯特地貌 ,以峰丛 峡谷喀斯 特最 为典 型 ,是全 球热带 、亚热带 白云岩喀斯特最 为典型的范例 。其以 亚热带 白云 岩景观为典 型 ,有坡 陡谷深的峡 谷、绵延起 伏的顶 部山岚 、险峻的脊状 山岭与奇特 的柱 状峰丛等 。加之 完好 植被 和 终年云 雾缭绕 ,具 有丰富和美 到极致的喀斯特 景观单元 ,美 学价值非 同寻 常,拟满足世界遗 产标 准 (vii)和 (viii),为 “中国 南方喀斯特 做出了重要贡献 。
施 秉 喀 斯 特世 界 自然 遗 产 ,对 于增 强 自然 资 源保 护 意 识 ,实现 自然 资源 永续利用 ,促进施秉 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 提 升 施 秉 、黔 东 南 乃 至 贵 州 国 际 形 象 和 地 位 ,让 施 秉 走 向 全 国 、走 向 世 界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1047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0 26( 11)
558 种、哺 乳动 物 46 种、鸟类 174 种、爬行 动物 和 两栖 动物 48 种、鱼类 64 种。
3 中国南方喀斯特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对比 人类历史与地球历史紧密相连, 自 然遗产本 身就是各种 生
1 前言 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 文化与自然 遗产, 是
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 是全人类 的共同财富。 自 1972 年 11 月联合国教 科文组 织在 巴黎通 过了 保护世 界文 化 和自然遗产公约 (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以来, 截 止到 2010 年 7 月 25 日至 8 月 3 日在巴西首 都巴西 利亚 召开 的第 34 届世 界遗 产大 会, 全 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 遗产有 911 项, 其 中包括 文 化遗产 704 项、自然遗产 180 项和混合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 产) 27 项, 分布在 151 个缔约国中。
马来西亚
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 位 于沙 捞 越州 的 婆罗洲岛, 占地面 积 52864 hm2, 以生物 多样 性和 喀 斯 特 地 貌 而 著 称, 符 合 遴 选 标 准 ( vi i) 、( viii) 、( ix) 和( x) , 2000 年 被列入 世界 遗产名录
普里特 维采湖 国家公 园
皮林国 家公园
卡尔斯 巴德洞 穴国家 公园
菲律宾
Puerto - Princesa Subt erranean R iver Nat ional Park, 位于巴 拉望省, 占地 面积 5753 hm2, 以 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河而著称, 符合 遴选标准 ( vii) 和( x) , 1999 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国南方喀斯特 " 的世 界 自然 遗产价 值对 比分析
熊康 宁 肖时珍 , ,刘子 琦 陈品 冬 ,
(. 1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南方 喀斯特研究 院, 贵阳 5 00 ;. 50 1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重庆 4 0 1 ) 0 7 5
中国是世 界喀 斯特 发 育 最 典 型 的 国家 之 一 , 酸 盐 碳 岩 出露 面积达 12 .5×1。 m , 世界 喀斯 特 比例 最 0 k 是 高 的国家 J 中国南方 喀斯 特 ” 育条 件 优 越 , 。“ 发 喀 斯 特 面积 占整个 中国喀 斯 特面积 的 5 5% , 为 中 国 成 乃 至全 球热 带一 亚 热 带 喀 斯 特 发 育最 典 型 的地 区 , 主要分 布在 以贵 州 高原 为 中心 的贵 州 、 云南 、 广西 以 及 重庆 、 四川 、 南 、 湖 湖北 和 广东部 分 地 区 。 “ 国南 方 喀 斯 特 ” 区 独 特 的 地 貌 、 态 系 中 地 生 统 、 物多样 性 、 生 自然美 景 和 演化 进 程 , 有 显著 的 具 全球 价值 和 意义 。“ 中国南 方喀斯 特 ” 中 国政府 向 是 联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世 界遗 产委 员会 提 出的分 批 次 申 报 的世界 自然 遗产 项 目。第一 批提 名地 包括 云南石 林 喀 斯特 、 州 荔 波 喀 斯 特 和 重 庆 武 隆 喀 斯 特 ( 贵 见
的锥状喀斯特地貌特征 , 反映 出大 陆热 带一 亚热带锥状 喀斯 特的地质 演化模 式与过程 ; 隆峡谷 喀斯 特完 整 武
地展示了整个峡谷喀斯特发育 演化 系统 , 证了正在进行 的新构造运 动背 景下峡谷 喀斯特 系统 的演化 过程 。 例

南方喀斯特

南方喀斯特

云 南 石 林
贵州荔波
位于贵州南部,总面积2431.8平方千米。主要景区有大七孔景区,水上森 林,六十八级跌水瀑布等,2005年曾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森林”
重庆武隆
深切型峡谷的杰出代表,其中的芙蓉洞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和后 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系统,三者均是在长江三峡地区新进纪以来地壳大幅抬 升机制下发育形成的各异的喀斯特系统,具有喀斯特特征的世界性意义。
15师范文科 方梦园 156003237
中国南方喀斯特
South China Karst
中国 地理位置: N24°55′ 24″ E110°21′ 16″ 入选日期:2007 二期扩展:2014 符合标准:(vii)(viii)
世界遗产委员评价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覆盖面积超过了50万平方公里,主要 分布在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球热带及亚热带 喀斯特地形的典型代表。
广西桂林
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 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素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象 鼻 山
THANKS
15师范文科 方梦园 156003237
申 遗 过 程
1991年8月 云南石林以“中国喀斯特”名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未成功。 2004年9月 在世界遗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 专家,针对中国喀斯特的地域分布情况,提出捆绑申报,将申 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喀斯特”名称改为“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7年6月 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全票通过,中国南方喀斯 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2014年6月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将我国申请的自然 遗产扩展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 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世界遗产地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

世遗专家组在对其进行全面实地评估后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完整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演化进程。

一、云南石林喀斯特(一)组成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所属有八大景区:石林同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仙女湖风景区。

其中已经开发为游览区的景区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二)特点云南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昆明市70余公里。

石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

石林喀斯特景观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

总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

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二、贵州荔波喀斯特(一)组成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由贵州荔波水上森林喀斯特森林区、甲良镇洞庭五针松保证点及小七孔喀斯特森林科学游览区三部分组成。

(二)特点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作为世界遗产提名地,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重要文件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中国南方喀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非常荣幸,临时接受这个任务,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现场会。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我觉得我们省直部门,通讯几家企业,包括我们的明达书记、余副书记和荔波县里态度都很积极,这给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我们的发改委、交通厅、建设厅、林业厅这几个部门,大家都不错,我们的国昌老总也不错,一个20天,一个50万,这个出乎我的意料,总的来讲,大家这次的情绪非常好,谈些具体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是我们贵州当前的一件大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经从文字同意我们把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现在已到了关键的阶段,文字工作阶段,许多专家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是最关键的阶段。

前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石省长、包副省长、建设厅、黔南州、荔波县及其他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该说我们第一阶段文字上同意后,剩下的就是验收工作,这个验收阶段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申遗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信誉度怎么样,可信度怎么样,我们贵州能不能支持国家干这一件事,我们贵州讲不讲信誉,这个很重要。

刚才听了大家的意见,我也看到了信心,借此机会,有感而发,我讲几条意见: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关系到我们贵州的地位、贵州的名誉、贵州的利益第一,申遗成功是我们贵州的地位。

省委、省政府对打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建设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文字审查阶段已经告一段落,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已到关键的验收审查工作阶段。

如果明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21个成员国一投票通过了,那就是中国唯一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如果在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否决了,那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要站得更高,从政治的大局上来看待这个问题,从国家的利益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认识起点要高,对我们干部的考验,就是在这一关键的阶段。

这个阶段与文字阶段不同,需要动真格,需要做大量扎实的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要求我们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

什么文件、什么条文都好,但只有办成事才是好文件,干成事才是好干事,能解决问题的文件是好文件,能办事的干事是好干事,所以这次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今年联合国给我国只有一个名额,照顾了贵州的荔波、云南的石林、重庆的武隆,重点在贵州,贵州有大面积的锥状喀斯特,如果申遗成功以后,我们的万峰林、织金洞、云台山、梵净山等都可以往这个笼子钻。

现在是整体打捆,搞一个成功就可以在面上扩大,今后成熟一个,扩大一个,把整个贵州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来保护和开发,所以大家要认识到,这是涉及到国家利益,同时涉及到贵州省利益,黔南州的切身利益,荔波县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涉及到我们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我们大家要虚心学习,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一举申遗成功,大家要有这个指导思想才行,我们省直部门,黔南州,各大公司,荔波县,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真抓实干,把每一步的工作做好,争取这次申遗一举取得成功。

这既为了保护我们的利益,也为国家争光,应该说是个政治大局,所以大家认识起点一定要高。

荔波的大小七孔,还有我们的水春河,茂兰喀斯特资源和我们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的文化,如果,我们自然遗产申报成功,我们的再申报水书文化遗产是不占名额的,如果我们申遗成功,那么这样荔波就可以实现“双遗”。

双遗产可以说是黔南荔波最大的资源,它比你什么资源更重要,他是一个永久的资源。

只要不出现地震、地陷,它就不会变,是最永久的资源,是最靠得住的资源。

任何一种矿产资源都是短期的,挖完了就完了,不可再生,而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侧是永久的,你们茂兰、大小七孔、水春河这三大块,既不可消耗、又不可移动,不仅当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跟着享受,这就是荔波在贵州、在中国,在世界中地位,这个地位是任何一个地方动摇不了,替代不了的。

所以说你们的干部考虑问题一定要长远。

去年我第一次来荔波,就要求把荔波建成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我们不要低估了我们森林公园资源,自然保护区的资源,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这些资源很重要。

而把申遗成功作为建设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的核心内容,如果荔波成了世界级的自然遗产,那么,荔波的地位在县这一层就可以与九寨沟抗衡了。

无工不富,我不赞成这种说法,任何一个工业项目都是有周期的,是有市场的,是暂时的,而我们这种文化生态资源效益是永久的,不会受市场影响。

不是说不能搞工业,没有污染的,资源浪费少的,能安排就业的,可以发展,但是建成工业强县,不可能县县都强,没有人才、没有资源、没有交通,强不了。

所以说荔波申遗成功,使你的地位更高,这个问题一定要认识清楚。

第二,申遗成功是我们的名誉。

我没到贵州时,我不会想到贵州这么穷,我工作了三个省,这是最穷的地方,也是我发愁最多的地方,什么原因呢?一是名称不好听,什么“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夜郎自大,黔驴技穷。

”等不好听的都是贵州的。

二是“出门开会气短,不敢往前面坐,贵州的干部说自己是川人”,不敢说是贵州人,不敢承认,四川也是西南,这说明我们名称不好。

所以贵州的干部要振奋精神,提高我们的名誉,很重要,要加大我们的宣传力度,我们申遗成功以后,就为我们宣传贵州提供了一个平台,宣传荔波就有了个说法。

中国最美的地方,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贵州没有名气,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把我们的宣传工作搞上去,把我们的保护开发搞上去,把大小七孔、水春河的管理搞上去。

我们的环境、文化、文明、神秘程度在我工作的三省中是不错的,在世界上也不多见,绝无仅有的只有荔波,如果你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这样荔波的名气就大了,荔波的名气大,就为荔波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中国南方喀斯特把整个贵州包容进去,什么神奇、神秘,低海拔、高纬度气候的优势。

现在我们有了好的名声,中国、世界各地都为荔波的美丽、漂亮、舒适喝彩,都说荔波好,已不仅是中国荔波观光圣地,而且是世界荔波度假天.第三,申遗成功是我们的利益。

荔波的三大块(大小七孔、水春河、茂兰保护区)是永久的不可移动的资源,这是荔波最大最宝贵最现实的资源,这个利益是荔波人民最大的利益,可以说荔波的资源比九寨沟更有特色。

九寨沟我去过三次,学了不少东西,感觉到我们贵州的民族不比藏族差,藏族人能把九寨沟搞好,我们贵州这么多民族搞不过九寨沟,是我们笨了点,说明我们代表不了贵州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在想荔波有生物多样性,九寨沟除了大熊猫,什么都没有了,现在大熊猫也都没有了,但是我觉得荔波气候比九寨沟好,海拔比九寨沟低,水比九寨多,九寨沟也只是个沟,我们贵州到处都是九寨沟,只是做不好,资源是有的。

2005年九寨沟的旅游收入是17.6亿,你们是多少,有没有5个亿,人家是60万人,你是6万人。

“喜来登”等星级酒店都入驻九寨沟,他也经过年20年的艰苦历程。

四川西部什么都没有,不搞旅游没出路,逼得没办法,才走旅游的路子,这路子走得多成功,现在云南向四川学习。

如果荔波申遗成功,规划好、保护好、利用好这三大块资源,做强、做足、做够,一年几十个亿的收入是有可能的。

我在三亚没有搞工业,只搞旅游,现在一年的旅游收入是几十个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8个亿。

三亚要上工业,要经中央政治局讨论,控制得很严,因要上化工项目争吵到了中央,中央研究不准上化工项目,后来就说,围绕旅游搞农业,围绕旅游发展贸易,围绕旅游发展科技,围绕旅游发展环境,这样就走过来了,现在亚龙湾卖房是1平方米1.2万元,最热闹的街市3.5万元1平方平。

我管过工业,工业项目投资大,管理难度大,竞争激烈。

如果我们这个地方有17、18亿的收入就和九寨沟一样,你生产的瓜果、桃李,你的蔬菜就地就可以消化了,你的水稻全部都可以让游客跟你吃得干干净净的,你根本不烦农产品销售,用旅游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觉得用好资源为荔波人民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就是我们荔波的利益。

所以说申遗成功是贵州的地位、贵州的利益、贵州的名誉、更是荔波地位、荔波的名誉、荔波的利益。

二、要舍得花本钱去做这个申遗的工作一是严格按标准抓落实。

熊教授讲的意见,宝山同志也提了些意见,我们教育部章副部长也提了四项要求,总之,我们要很好的抓好落实。

世界遗产的标准我们必须(遵守),要发扬我们贵州人能忍耐、能奉献、能牺牲的精神,脚踏实地工作。

当前很重要工作,就是把破坏性建设的建筑拆掉。

输电线和光缆要进行地埋,电力地表上的建筑,建筑物拆是没有商量的。

二是要互相沟通。

提前与相关单位沟通,不要等上马才与他们沟通,多沟通,危机解决得更好一点,电站我同意用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用州县和电网公司共同去负责寻找经济项目,来进行地表拆迁的这个钱,寻找新的经济项目来安置电站职工,这是一个办法。

拆肯定要拆的,7月10号前必须拆完,没有什么说的,但是我建议水坝不能拆,泄洪道不能拆,管道不能拆,只能拆地表上的建筑物。

茂兰核心区300个老百姓搬迁要与旅游接轨,让他们开餐馆、搞家庭旅馆,新房子建设一定要符合游客居住。

我建议大小七孔、水春河、茂兰一定要把居住区域和游览区域分开,里面都是游览区,居住区就是出来,我们这一次拆迁工作,破坏性的建设一定要拆掉,必须达到世界遗产中心包括章部长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三是把大小七孔、茂兰、水春河的环境保护好。

我没来之前钱书记组织的2002年省委20号文件,写得请清楚楚,不能破坏山体,执行要严格一点。

小七孔的水,明达同志很重视,昨天连夜赶去研究,你们要组织专门的专家,对这个水环保部门要进行跟踪,到底什么原因查明,有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是煤矿关煤矿,没有退耕还林的,我们把它退耕出来,周边有污染企业的要坚决关掉,确保大小七孔的水是干净的,是一尘不染、清澈见底,这点一定要做得到,我是下决心把这个荔波搞过九寨沟,我是有这个决心,但是你们一定要下决心。

破坏的山体,要尽快恢复,老百姓需要调整产业结构的,特别是25度坡上的,山头不要种玉米了,山坡上种植玉米把草也除干净了,土也被冲干净了。

贵州石漠化严重和种植玉米有很大关系,所以说破坏山体原则上要恢复,并不准再破坏山体,谁再破坏山体谁负法律责任,谁负行政责任。

公安部门、城管部门、城建部门、建设部门要抓人、扣设备,凡是仍然乱批,谁批谁的责任。

把严一点,要按照省委文件指导的要求认真落实。

另外,冬季防火要严格,特别是茂兰,一定要向九寨沟学习,大小七孔、茂兰、水春河,要搞无烟旅游区,不准抽烟,你在这个里面设定若干个地方抽烟区,这些地方要有防火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