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绘制(精)
平面图的绘制—楼梯扶手截面图的绘制

任务2 楼梯扶手截面图的绘制
任务载体
任务资讯
任务实施
巩固练习
思考练习
任务载体
任务资讯
1.2.1 计算机绘图基础知识 1.2.2 AutoCAD 2007的基本操作 1.2.3 AutoCAD的二维绘图常用命令
任务资讯
1.2.1 计算机绘图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绘图的发展过程
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 计算机;
4.初步设置操作界面 (1)命令执行方式 命令:Options 快捷形式:Op 下拉菜单:“工具”|“选项”|“显示” (2)相关说明 1)修改作图窗口的颜色 2)调整十字光标的大小
任务资讯
操作演 示:修 改作图 窗口的
颜色
输入命令
任务资讯
操作演 示:调 整十字
光标
任务资讯
1.2.2 AutoCAD 2017的基本操作 二、认识AutoCAD 2017的操作界面
中从“启动”选项组中选择“显示‘启动’对话框”。
任务资讯
操作演 示:调 整默认
面板
任务资讯
1.2.2 AutoCAD 2017的基本操作 三、管理图形文件
2.打开已有的图形文件 (1)命令执行方式 命令:Open 快捷命令:Ctrl+O 下拉菜单:“文件”|“打开” 工具栏:“标准”| 执行“Open”命令,AutoCAD弹出“选择文
任务资讯
操作演示:图形显示缩放操作
任务资讯
1.2.2 AutoCAD 2017的基本操作 五、图形显示控制
2.图形实时平移 图形实时平移是移动图形,使图形的全部或某
一部分显示在屏幕上。 命令:Pan 快捷形式:P 下拉菜单:“视图”|“平移”|“实时” 工具栏:“标准”| 命令执行时,十字光标变成手形光标。按住左
平面图形的绘制教案

§1—4 平面图形的绘制课题:1、平面图形的绘制2、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教具:模型“手柄”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
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引入新课题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φ12、R13、R26、R7、R8、48和10。
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
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
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
图1-33 平面图形3、尺寸基准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
(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
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
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
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
第3章 绘制平面图形

任课教师:邹晓兵
第 三 章
绘制平面图形
知识回顾
输入命令的方法 辅助绘图工具的使用 图形缩放
2010-9-12
3
本 章 重 点
绘图环境的设置 绘制二维图形(点、直线、射线、构造线、 绘制二维图形 点 直线、射线、构造线、 矩形、正多边形、 圆弧、椭圆、 矩形、正多边形、圆、圆弧、椭圆、椭圆 圆环) 弧、圆环 二维修改命令 擦除、偏移、修剪、延伸、 二维修改命令(擦除 偏移、修剪、延伸、 擦除、 圆角、倒角、镜像、长度) 圆角、倒角、镜像、长度
2010-9-12
25
小结
绘图环境的设置 定数等分、 点、定数等分、定距等分 直线、射线、 直线、射线、构造线 矩形、 矩形、正多边形 圆、圆弧 椭圆、 椭圆、椭圆弧 圆环
2010-9-12
26
练习
1 绘制如下图形
2010-9-12
27
练习
2 绘制如下图形
2010-9-12
28
重新设置模型空间界限: 重新设置模型空间界限: 指定左下角点或 开(ON)/关(OFF)]<0.0000, 0.0000>: 指定左下角点或[开 关 说明:开(ON)打开图形界限检查功能,用户只能在设定的图形界限 打开图形界限检查功能, 说明: 打开图形界限检查功能 内绘图。 关闭图形界限检查功能。 内绘图。关(OFF)关闭图形界限检查功能。 关闭图形界限检查功能
有宽度矩形
注:绘制矩形时,可以倒角,也可以用指定线宽绘制矩形 绘制矩形时,可以倒角,
2010-9-12 17
圆绘制命令
命令功能:以指定方式在屏幕上绘制圆 命令功能: 命令调用方式: 命令调用方式:
大学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

大学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一、平面图形的绘制1. 根据给定的尺寸,绘制一个矩形,其长为60mm,宽为40mm。
- 解答:使用直线命令绘制两条垂直的线段,分别代表矩形的长和宽,确保它们相交于一个点。
2. 绘制一个圆,其直径为30mm,并在圆周上标出四个等分点。
- 解答:使用圆命令绘制直径为30mm的圆,然后使用点命令在圆周上绘制四个等分点。
二、立体图形的绘制1. 绘制一个正方体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 解答:首先绘制正视图,然后根据正方体的几何特性绘制侧视图和俯视图,确保三视图的尺寸一致。
2. 绘制一个圆柱的三视图,并标注其直径和高度。
- 解答:使用圆和矩形命令绘制圆柱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俯视图为一个圆,标注直径和高度。
三、剖面图和断面图1. 给定一个长方体,其内部有一个圆柱形空洞,绘制其剖面图。
- 解答:选择适当的剖面线,绘制长方体的剖面图,显示内部的圆柱形空洞。
2. 绘制一个带有圆孔的板的断面图。
- 解答:确定断面的位置,绘制断面图,显示板的厚度和圆孔的尺寸。
四、尺寸标注1. 对绘制的平面图形进行尺寸标注,包括长度、宽度和半径等。
- 解答:使用尺寸标注命令,对图形的各个部分进行准确的尺寸标注。
2. 对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进行尺寸标注,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和直径。
- 解答:确保三视图中的尺寸标注清晰、准确,反映立体图形的实际尺寸。
五、公差标注1. 对平面图形的尺寸进行公差标注。
- 解答:根据公差标准,对平面图形的尺寸进行适当的公差标注。
2. 对立体图形的尺寸进行公差标注。
- 解答:同样根据公差标准,对立体图形的尺寸进行公差标注,确保制造精度。
结束语工程制图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要求精确和细致。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可以提高制图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份习题集答案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制图的相关知识。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习题集答案应根据实际的习题内容来编写。
项目一绘制平面图形(精)

字母示例:
数字示例:
表1-3
字 长仿宋 体汉字 体
字体示例
示 例
5号 3.5号
大写 斜体 小写 斜体 斜体 正体
Hale Waihona Puke 拉丁 字母阿拉伯 数字
字体应用示例
1.4 图线
图线是指起点和终点间以任意方式连接的一种几何图形, 形状可以是直线或曲线、连续线和不连续线。
2.线宽 机械图样的图线宽度分粗细两种,比率为2:1(土建图需要用三种线
过渡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指引线 和基准线、剖面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短中心线、螺纹牙底线、尺寸线的起止 线、表示平面的对角线、零件成形前的 d/2 弯折线、范围线及分界线、重复要素表 示线、锥形结构的基面位置线、叠片结 构位置线、辅助线、不连续同一表面连 线、成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连线、投射 线、网格线
项目一 绘制平面图形
任务1 熟悉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
1.1 图纸幅面与格式
1.2 比例
1.3 字体
1.4 图线
1.5 尺寸注法
1.1 图纸幅面与格式(GB/T 14689—2008)
1.图纸幅面 图纸幅面代号由“A”和相应的幅面号组成,即A0~A4。绘 制机械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规定的基本幅面。
图线应用举例: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 细实线 (细实线)
极限位置的假 极限位置的假 想投影轮廓线 想投影轮廓线 双点画线 (双点画线)
轨迹线 轨迹线 细点画线 (细点画线)
对称线 对称线 细点画线 (细点画线)
断裂处的分界线 断裂处的分界线 (波浪线) 波浪线 尺寸线 尺寸线
细实线 (细实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细点画线)
机械制图-绘制平面图形

6.平面图形的画法
平面图形尺寸分析: 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点或直线。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基准。
定形尺寸是确定平面图形各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是确定图形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数据。
⑴ 手柄的平面图形及绘图步骤
手柄由四段圆弧组成,即R15、R12、R50和R10, 其中R15和R10为已知圆弧,而R50和R12的圆心位置未知, 需要找到圆心后方可画出。尺寸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手柄平面图的尺寸分析
水平方向主要尺寸基准
垂直方向主要尺寸基准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手柄平面图的线段分析
连接弧
中间弧
已知弧
手柄平面图的作图步骤
(a) 画中心线、画作图基准线
手柄平面图的作图步骤
(c) 画中间线段
35
手柄平面图的作图步骤
(d) 画连接线段
手柄平面图的作图步骤
(e) 结果
⑵ 定位块平
CAD第5章_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

按图形要求,打开“图形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设置轮廓线层、中心线层、虚线层、辅助线层以及尺寸线层等,线型、颜色、线宽如图5-13所示。
3.绘制中心线等基准线和辅助线
(1)绘制基准线
选择中心线层,调用直线命令,绘制出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左右对称中心线BE,俯视图的前后对称中心线FA,左视图的前后对称中心线CD。在轮廓线层,绘制主视图、左视图的底面基准线GH、IJ。
10.绘制钩尖半径为R24的圆弧
因为R24圆弧的圆心纵坐标轨迹已知(距CD直线向下为9的直线上),另一坐标未知,所以属于中间圆弧。又因该圆弧与直径为ф24的圆相外切,可以用外切原理求出圆心坐标轨迹。两圆心轨迹的交点既是圆心点。
(1)确定圆心
调用偏移命令,将CD直线向下偏移9个单位,得到直线XY。
5.绘制中心线
(1)选择图层
通过“图层”工具栏,将“中心线”层设置为当前层。单击“图层”工具栏图层列表后的下拉按钮,在中心线层上单击,则中心线层为当前层。
(2)绘制垂直中心线AB和水平中心线CD
打开正交,调用直线命令,在屏幕中上部单击 ,确定A点,绘制出垂直中心线AB。
在合适的位置绘制出水平直线CD,如图5-2所示。
(5)修剪图形
参照前面修剪步骤,用修剪命令修剪主视图和左视图,结果如图5-18所示。
6.绘制左右肋板
肋板在俯视图上和左视图上的前后轮廓线投影可根据尺寸通过偏移对称中心线直接画出,而肋板斜面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的投影则要通过三视图的投影关系获得。
(1)俯视图、左视图上偏移复制肋板前后面投影
在“编辑”工具栏中单击“偏移”按钮,调用偏移命令,将中心线FC向上、下各偏移复制7个单位,将中心线CD向左、右各偏移复制7个单位。
平面图形绘制方法

第5章绘制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由若干线段(直线或圆弧)封闭连接组合而成。
各组成线段之间可能彼此相交、相切或等距。
要用AutoCAD正确、快速地绘制一个平面图形,特别是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必须首先对平面图形作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然后按适当的方法、步骤画出。
与手工绘制平面图形相比,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需要较高的作图技巧,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命令和一些特别的作图方法。
本章首先以图5-1所示的挂轮架为例,讲述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方法,以及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然后再通过“典型题目实训指导”一节,分析并绘制两个平面图形,帮助读者掌握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图5-1 挂轮架平面图形5.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按照尺寸在平面图形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平面图形的尺寸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两类。
而要想确定平面图形中各组成线段的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则必须引入机械制图中被称为尺寸基准的概念。
1. 定形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各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
如图5-2(a)所示。
2. 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圆心、线段等几何元素在平面图形中所处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
如图5-2(b)所示。
3. 尺寸基准确定平面图形中尺寸位置的点、线等几何元素称为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简称为基准。
一般以平面图形中的对称中心线、圆心、轮廓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定位尺寸应以尺寸基准作为标注尺寸的起点。
一个平面图形应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尺寸基准,对于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在同一方向上往往有几个基准,其中一个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
如图5-1中Φ112的圆心和垂直中心线就是108和30°等尺寸的基准。
(a) 定形尺寸 (b) 定位尺寸图5-2 挂轮架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5.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平面图形中的线段通常指直线、圆弧和圆。
平面图形线段分析的实质是通过分析线段的尺寸情况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线段,并由此确定各线段的作图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图形的绘制◆项目目标1. 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组合规律和构思技巧及徒手绘草图。
2. 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
任务1.2.1 几何作图及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绘制●任务引入与分析图1-2-1 圆和圆弧构成的花池栏杆图案图1-2-1所表示的图案是由圆和圆弧构成的花池栏杆几何图形,怎样才能快速正确的画出此图?通过学习并掌握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
●相关知识任何平面图形总是由若干直线段、圆弧等连接而成的。
每条线段又由相应的尺寸来决定其长度和位置。
一个平面图形能否正确、完整地绘制,要看图中所给的尺寸是否齐全和正确。
绘制平面图形时应先进行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以明确作图步骤。
因此,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基本作图方法。
一、基本作图(一)两三角板的配合使用1.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已知点A,直线BC,过A点作BC的平行线,如图1-2-2(a)所示。
作法:(1) 用一块三角板的一边与直线BC重合,另一边与第二块三角板靠紧,如图1-2-2(b)所示。
(2) 第二块三角板固定不动,沿着其边沿推动第一块三角板使其经过A点,画出直线即为所求,如图1-2-2(c)所示。
(a) 已知直线BC和点A (b)两三角板作平行线(c) 两三角板作平行线结果图1-2-2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 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点A,直线BC,过A点作BC的垂线,如图1-2-3(a)所示。
作法:(1) 用一块三角板的一边与直线BC重合,第二块三角板同时与直线BC重合,如图1-2-3(b) 所示。
(2) 第一块三角板固定不动,沿着其边沿推动第二块三角板使其经过A点,画出直线即为所求,如图1-2-3(c) 所示。
(a) 已知直线BC和点A (b) 两三角板作垂直线(c)两三角板作垂直线结果图1-2-3 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3. 等分已知线段为任意等份如图1-2-4(a)所示,已知线段AB,将其任意等分,以五等分为例。
作法:(1)过A(或B)作一直线AC与AB成一定角度,用分规从A点开始,在AC上以适当的任意长度顺次截取五个点,分别记为1、2、3、4、5,如图1-2-4(a)、(b)所示。
(2)连接B、5两点,然后依次过1、2、3、4作直线B5的平行线与AB相交,产生的交点即为五等分点,如图1-2-4(c)所示。
(a) 已知直线AB (b)任作直线AC (c)五等分直线AB结果图1-2-4 等分已知线段(二)等分作图1.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1) 利用外接圆作正六边形分别以水平直径A、D为圆心,以外接圆的半径为半径画弧,交圆周于B、C、E、F四点,即得圆周六等分点,依次连接A、B、C、D、E、F各点,即得正六边形,如图1-2-5(a)、(b)所示。
(2) 利用外接圆以及三角板、丁字尺配合作图。
用30°三角板,过A、D两点分别作与水平线成60°角的直线AB、AF,DC、DE,交圆周于B、C、E、F四点,以丁字尺连接BC、FE即得正六边形,如图1-2-5(c)所示。
(a)利用外接圆作正六边形 (b) 作出的正六边形 (c)用三角板、丁字尺作正六边形图1-2-5 正六边形的画法2. 作圆的内接任意正多边形(以正七边形为例)如图1-2-6(a)所示,已知外接圆,作内接正七边形。
(1)先将直径AB 分成7等份,如图1-2-6(a)所示。
(2)以B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圆弧与DC 延长线交于E ,再自E 引直线与AB 上每隔一分点连接,并延长与圆周交于F 、G 、H ,如图1-2-6(a)所示。
(3)求出F 、G 和H 的对称点K 、J 和I ,并顺次连接F 、G 、H 、J 、K 、A 等点,即得正七边形,如图1-2-6(c)所示。
(a)七等分直径AB (b )每隔一分点连接交出F 、G 、H 三点 (c )作出的正正七边形 图1-2-6内接正七边形的画法(三)圆弧连接使直线与圆弧相切或圆弧与圆弧相切来光滑连接图线,称为圆弧连接,用来1234567A 0C BDA F HG K J I连接已知直线或已知圆弧的圆弧称为连接弧,切点称为连接点。
为了使线段能准确连接,作图时,必须先求出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的位置。
下面列举了作圆的切线和几种圆弧连接的画法及其作图过程。
1.过点作圆的切线如图1-2-7 (a)所示,过已知点A 作已知圆O 的切线。
作图步骤:(1) 如图1-2-7 (b)所示,连接OA ,取OA 的中点C 。
以C 为圆心,CO 为半径画弧,交圆周于点B 。
连接A 和B ,即为所求。
(2)作图结果。
清理图面,加深图线,作图结果如图1-2-7 (c)所示。
这里有两个答案,另一答案与AB 对OA 对称,作图过程与求作AB 相同。
(a) 已知圆O 和点A (b)作图过程 (c) 作图结果图1-2-7 过已知点作圆的切线2.圆弧连接两斜交直线如图1-2-8(a)所示,用半径为R 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
(b)(c)(d)(a)(a) 已知条件(b) 求连接圆弧的圆心(c) 求切点(d) 画连接圆弧图1-2-8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作图步骤:(1) 求连接圆弧的圆心分别作与已知直线AB、BC相距为R的平行线,其交点为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如图1-2-8(b)所示。
(2) 求切点自点O分别向直线AB及BC作垂线,得垂足K1和K2,即为切点,如图1-2-8(c)所示。
(3) 画连接圆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K1点至K2画圆弧,即完成作图,如图1-2-8(d)所示。
3.圆弧连接直线和圆弧如图1-2-9(a)所示,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已知直线和半径为R1的圆弧O1。
(a) 已知条件(b)作图过程(c) 作图结果图1-2-9 作圆弧与直线相切与圆弧外切作图步骤:(1) 求连接圆弧的圆心如图1-2-9(b)所示,先作距已知直线距离为R的平行线,再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画圆弧,与所作平行线交得连接弧的圆心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2) 求切点过O向已知直线作垂线,与已知直线交得切点A,连接O与O1,与已知弧交得切点B,A、B即为切点,如图1-2-9(b)所示。
自A向B画弧,即为所求。
(3) 画连接圆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A向B画圆弧,清理图面,加深图线,作图结果如图1-2-9(c)所示。
这里有两个答案,另一答案与AB弧对过O1到已知直线的垂线对称,作图过程与求AB弧相同,未画出。
4. 圆弧连接两圆弧(1)外切连接已知如图1-2-10(a)所示,已知半径为R1和R2的圆弧,连接圆弧的半径为R,求作圆弧与两已知圆弧外切连接。
(a) 已知条件(b)作图过程(c) 作图结果图1-2-10 作圆弧与两已知圆弧外切作图步骤:(1) 求连接圆弧的圆心如图1-2-10(b)所示,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作圆弧;以O2为圆心,R2+R 为半径作圆弧,两圆弧交于O,O即为所求连接圆弧的圆心。
(2) 求切点如图1-2-10(b)所示,分别连接O1O和O2O,分别交两已知圆弧于A、B点,A、B即为所求切点。
(3) 画连接圆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弧AB,清理图面,加深图线,作图结果如图1-2-10(c)所示。
这里有两个答案,另一答案与AB弧对过O1O2对称,作图过程与求AB弧相同,未画出。
(2)内切连接已知如图1-2-11(a)所示,已知半径为R1和R2的圆弧,连接圆弧的半径为R,求作圆弧与两已知圆弧内切连接。
(a) 已知条件(b)作图过程(c) 作图结果图1-2-11圆弧内切连接两已知圆弧作图步骤:(1) 求连接圆弧的圆心如图1-2-11(b)所示,以O1为圆心,R-R1为半径作圆弧;以O2为圆心,R-R2为半径作圆弧,两圆弧交于O,O即为所求连接圆弧的圆心。
(2) 求切点如图1-2-11(b)所示,分别连接O1O和O2O,并延长分别交两已知圆弧于A、B点,A、B即为所求切点。
(3) 画连接圆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弧AB,清理图面,加深图线,作图结果如图1-2-11(c)所示。
这里有两个答案,另一答案与AB弧对过O1O2对称,作图过程与求AB弧相同,未画出。
(3)内外切连接用半径为R的圆弧内外切连接两已知圆弧R1和R2,如图1-2-12(a)所示。
半径为R的连接圆弧与半径为R1的已知圆弧内切,同时与半径为R2的已知圆弧外切。
(a) 已知条件(b)作图过程(c) 作图结果图1-2-12 圆弧内外切连接两圆弧作图步骤:(1) 求连接圆弧的圆心以O1为圆心,R-R1为半径画弧,再以O2为圆心,R+R2为半径画弧,两圆弧交点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如图1-2-12(b)所示。
(2) 求切点作两圆心连线O1O、O2O,O1O与已知圆弧相交于点K1,O2O的延长线与已知圆弧相交于点K2,K1、K2即为所求切点,如图1-2-12(c)所示。
(3) 画连接圆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点K1至K2画圆弧,即完成作图,作图结果如图1-2-12(c)所示。
(四)椭圆的画法椭圆是常见的非圆曲线,画椭圆时常用几段圆弧连接而成来代替理论上的椭圆,这样作图简便,形状也与椭圆大致相似。
1. 同心圆法如图1-2-13所示,已知椭圆长轴AB和短轴CD,求作椭圆。
图1-2-13同心圆法画椭圆图1-2-14 四心法画椭圆作图步骤:(1)以O为圆心,分别以AB、CD为直径,作两个同心圆。
过点O作若干条射线,与小圆和大圆顺次交于E1和E2点。
(2)过点E1作长轴的平行线,过点E2作短轴的平行线,则交点E就是椭圆上的点。
椭圆上其他各点的作法相同。
(3)用曲线板光滑连接各点,即为所求的椭圆。
2.四心法如图1-2-14所示,已知椭圆的长轴AB,短轴CD,用“四心圆法”作近似椭圆。
作图步骤:(1) 连AC,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交OC延长线于E,再以C为圆心,CE为半径画弧交AC于F。
(2) 作AF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长、短轴于O1、O2,并作O1、O2的对称点O3、O4,即求出四段圆弧的圆心。
(3) 分别以O1、O2、O3、O4为圆心,以O1A、O2C、O3B、O4D为半径作弧,切于K、N、N1、K1,即得近似椭圆。
二、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平面图形是由若干直线段和曲线段所组成,而线段的形状和大小是根据尺寸确定的。
在构成平面图形的线段中,有些线段的尺寸是已知的,可以直接画出,有些线段的尺寸条件不足,需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才能画出。
因此,画平面图形前,须先进行平面图形的分析,以便快速、准确地绘制图样。
现以图1-2-14所示的衣帽钩形状的平面图形为例,说明尺寸与线段的关系。
平面图形的分析包括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
图1-2-15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根据平面图形中的尺寸的作用不同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