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要事迹

土木工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要事迹

土木工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要事迹《土木工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要事迹》我今天要给大家讲一讲我的一位朋友小李,他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呢,这可真是超级厉害的事儿。

小李刚读研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了很高的目标。

他知道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实践性特别强,光在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啊,他一有机会就跟着导师去做项目。

就说那个在山区里的桥梁建设项目吧,地点特别偏远,条件特别艰苦,那是在大山里头,交通不便,物资运输都很困难。

刚到项目地的时候,小李就遇到了不少麻烦。

当地的地形复杂,设计好的桥梁方案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而且因为是山区,一些测量仪器受到磁场干扰,数据总是不准确。

这可把小李急坏了,他心里就想啊,这要是搞不定,项目可咋推进呢。

但是他没有放弃,为了克服地形的难题,他每天跟着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满山跑,实地考察地形,一点点调整设计方案。

遇到仪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他就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专家,最后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校准仪器的方法。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施工队的工人和小李他们这些技术人员之间也出现过沟通不畅的情况。

工人师傅们觉得小李他们这些学生娃没经验,小李呢又觉得工人师傅有时候不太按照科学的流程操作。

这中间产生了不少矛盾。

小李心里特别委屈,他觉得自己一心想把项目做好,怎么就不被理解呢。

但是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他主动调整自己的态度,每天跑到工地上,跟工人师傅们一起干活,一边干一边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每一个操作背后的科学依据。

慢慢地,工人们也理解了小李的用心,双方配合得越来越好。

就这么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那座桥梁终于顺利竣工了。

这座桥的建成,可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以前山区里的村民们出行特别不方便,孩子们上学都得绕很远的路。

现在有了桥,交通变得便利了,外面的物资能运进来,山里的特产也能运出去了,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

小李在这个项目里收获可太大了。

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得炉火纯青。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可编辑版】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可编辑版】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王旋,女,汉族,出生于1990年4月,于 2016年进入到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于2016年,进入到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得优秀研究生三等奖学金。

努力带来幸运2016年8月,她从黑龙江省的一个小县城来到了美丽的大连,像所有的莘莘学子一样,抱着对大学的憧憬,她来到了这个海边城市,来到了著名的航海学府大连海事大学,带着父母的期望,带着朋友的祝福,带着她自己的梦,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开学初的军训并没有让她喊苦叫累,她懵懵懂懂的了解了军人的生活,让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她带着求知的渴望,认真的对待每一门课程,学习使她快乐,她也深知,大学是一个更加广泛的平台,不仅要去专研文化课程,还要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文化课程,于是,她参加了两个社团,在社团中,她积极发挥自己的职责,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友谊,扩展她的视野。

在大学期间,通过开学初的竞选,她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每次开班会或者期末复习的时候,她和同学们都会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大家在团结中国共产党同进步着,于是努力就会有收获,努力就会有成绩,在大学期间,她不仅仅收获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她也收获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2016-201X学年,专业成绩排名第十,获得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2016-201X学年,专业排名第六,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2016年,她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攻读硕士研究生,我想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做的更深入、更精通,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研究生。

在刚刚进入研究生的初期,在老师的教导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她渐渐的摸索到了学习的方向,在2016年9-2017年11,参与项目《内河桥区通航安全保障研究》,在项目中,她独立完成了船舶高度检测算法的编写和船舶信息化软件界面的显示,申请了两项测高专利,分别是一种内河通航船舶超高检测预警系统及其方法(CN201710310649.3)和一种航行船舶高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CN201710321578.7)申请了一项软件著作权内河桥区通航安全监测与评估系统软件,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的调研,对问题就是归纳、总结、分析,最终撰写了桥区通航安全保障方案。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示例.pdf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示例.pdf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示例人物简介赵大球,男,198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江苏淮安人。

于2010年考入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主要开展观赏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的栽培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Scientia Horticultura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20.22),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12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5/12)。

博士期间,连续2年班级综合测评第一,获得“研究生一等优秀奖学金”2次,并被评为扬州大学研究生“身边榜样”先进典型、扬州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持之以恒,方能与理想同行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这同时也是赵大球同学的座右铭。

从这句话中他领悟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不都是凭借聪明,努力和态度也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要自己坚定信心、脚踏实地、不断努力、勇敢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最终必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努力,是一种财富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赵大球已经在扬州大学学习、生活了10年。

他还隐隐记得10年前初次踏入扬州大学的大门,主干道两旁高大的悬铃木在第一时间吸引了他的眼球,它们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仿佛把整个湛蓝的天空都遮住了,只漏射出零星点点的耀斑。

现在回想到它们从当初幼嫩的小芽,通过不断地汲取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直到如今葱茏玉翠的参天大树,这一过程似乎也是他人生的一种写照:从当初懵懂无知的少年,到现如今满怀梦想的知识青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努力从不是天才的代名词,每个人都有拥有它的权利,只要用心去学习、生活,都是最宝贵的经历。

研究生国奖事迹[精选5篇]

研究生国奖事迹[精选5篇]

研究生国奖事迹[精选5篇]第一篇:研究生国奖事迹奋斗、努力、坚持!——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男,汉族,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2014-201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学习是人最宝贵的一段经历。

从踏进大学的那一刻起,他牢记学习是自己的第一任务,他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地去拼搏奋斗。

在西农的六年里他成长了许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他深刻感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努力和坚持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作为一名研究生,他深知科研能力才是硬实力。

为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在系统地学习和较为扎实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他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积极参加学术报告会及经验交流会,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92)资助项目“基于土体结构性变化的黄土滑坡灾变机理究”,深入学习科学研究流程并积累经验。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他积极动手实验,充分利用在岩土工程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在校期间他参加了为期五个月的道路工程监理实习。

实习过程中他勤奋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且怀着开拓和创新的精神去接受新事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带给他最宝贵的是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对工程的实际接触他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实习期间他积极好学、虚心谦、与同事和睦相处,受到了实习单位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研究生入学以来,他一直担任着班长职务,他始终牢记班长的使命,细心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担任班干部期间他尽职尽责,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学院及班级的各项活动,配合学院完成班级工作。

在与同学们相处中,他坦诚乐观,宽容待人,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友情,同学们有什么困难,能做到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始终用一颗真诚的心换来老师和同学的信任。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篇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人物简介王鑫,男,南京工业大学药物化学专业20XX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开展采用温和高效的有机催化剂代替金属催化剂,作用于聚合反应来合成可降解的生物相容的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

在《Polymerchemistry》、《macromolecularRapidcommunications》等Sci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一作、合作论文4篇。

获得校“海辰奖学金”一等奖,被评为校“三好研究生”。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王鑫的大学生活并不多彩,但是他坚定自己的方向:做精彩的自己,做有用的人。

他相信人生没有捷径,要想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就必须付出几倍的努力与汗水。

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他特别的踏实,虽然他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他要做最努力的。

“农村的孩子”是一种财富王鑫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为了使生活富裕些,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乡打工,他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会了他自强自立,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的心却紧紧相连。

爸妈不在家,他就是家里的小当家,他帮助爷爷奶奶干各种家务活、农活,替爸妈照顾爷爷奶奶。

他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撒娇,他通常要很早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ving/controlledring-openingpolymerizationoftrimethylenecarbonatethr oughhydrogen-bondingbifunctionalsynergisticcatalysis》最终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Polymerchemistry》上。

也许探索的过程是枯燥的,但是当走过这一艰辛的科研过程,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篇科研论文,他得到的是一生受用的严谨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相信在未来的科研路上,他会越走越远。

回报家乡是一种追求一路走来,他或许即将踏入社会,或许继续读书完成他的科研梦。

再次选择人生路时,他的思路是那么的清晰,他不能放弃自己喜爱的化学专业。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通用6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

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篇1xx,女,汉族,现就读于湖南省邵阳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现任中文系心理健康教育部副部长,入党积极分子。

自从20xx年入学以来,我本着“学习为主、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原则,在思想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上,学习目的明确,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积极参与班级、部门的竞选,以及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踊跃上台、积极表现,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态度严谨、认真、负责,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具体事例如下:一、在思想方面我在思想方面,积极乐观,与时俱进。

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保持于时俱进,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拥护党的领导方针政策。

我要求自己不断进步,高一的时候,我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申请书。

由于在校表现优秀,我还被评为了入党积极分子。

自从20xx迈入邵阳学院,我又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学院的党课培训,并取得了党校结业证书。

我时刻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自觉向先进看齐,时时以一名优秀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关注国内外新闻,了解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在学习方面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

虽然不同于高中紧凑的学习生活步调,大学轻松,时间可供自己自由支配,但知识是人类的天阶,我仍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正确掌握学习技巧,积极进取,不投机取巧,上课认真听讲,不早退、不旷课,。

国家奖学金事迹材料4篇

国家奖学金事迹材料4篇

国家奖学金事迹材料4篇我叫李x,是铜陵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2)班的学生;在大一一学年里, 被学院评委”三好学生”;参加第二届”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与开发大赛,被班级评委”学习标兵”.入学以来, 入校以来,我勤奋向上,踏实进取,靠勤工助学,帮助家里减轻负担,还积极帮助其他困难同学;为人忠诚正直,学习刻苦认真.在学习中,大一上学期,我在班级担任c语言课代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为了能让同学们都能通过c语言考试,作为本班的c语言课代表,自己积极主动的组织同学们,为他们补习c语言,在考试中取得的很好的成绩;大一下学期,担任本班的c#课代表,按照学校的规定,开学的第二周或者是第三周,要对上学期考试没有通过的学生,进行补考,在上学期里,班级的同学在高等数学这门课当中,没有通过的人数比较多,作为班级的一员,自己主动站出来为他们进行高等数学的补考复习,在补考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通过了这次补考;在大一下学期,参加了第二届”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与开发大赛,通过自己的努力 , 大一的暑假,我没有回去,跟着我们学院的院长刘晶麟博士后面学习单片机,在这个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自己的自学和院长的辅导下,更深的学习了单片机的知识,参加了前几天教育部举行的第六届itat应用水平大赛的预赛,成绩暂时没有公布.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同学,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我懂得拼搏。

我刻苦勤奋,一丝不苟,有自己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锻炼了意志,有时间我也会去图书馆阅读课外资料,储备知识,扩大知识面。

上课之前,做好预习。

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对不懂的问题可以认真思考,直到弄清为止。

考试之前,我认真的将所学的知识复习整理,做好复习规划,使每天都过得充实。

在生活方面上,积极的参加学院,系部和班级所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刚刚入学的第二周,我就参加了学院的扬帆创业协会,为了锻炼自己, 让我学习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能够很快的融入这个社会,也是为了给自己挣一点生活费,更是为了解决家里的负担;为了迎接铜陵市”双创”,参加了两次系部组织的区天井湖打扫卫生的志愿者活动,在天井湖,主要是把天井湖周围的垃圾和杂草给铲除;还有一次去铜庄敬老院去看为那里的老人,为他们洗脚,叠被子,穿衣服,下棋……还有一次是参加学院所组织的深入宝山社区的志愿者活动.班级举得中秋晚会和元旦晚会当中,为晚会出谋划策,把晚会举办的更精彩,在大学一学年中,参加了学院两次举行的兵乓球比赛,第一次获得了第二名和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次获得了第三名和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生活上,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并在平时积极和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在寝室里,能和室友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有关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

有关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

有关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一、思想方面于20xx年光荣的加入中国某某某,作为一名中共某某某员,朱xx同学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一直努力起到带头作用,并时刻发挥自己的某某某员模范作用,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研究生二年级期间,朱xx同学担任研究生工作室室长,积极为同学为集体服务。

二、学习方面朱xx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努力上进。

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一直本着刻苦勤奋的原则,在每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考试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本科期间获得"越崎杯"人文社科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理工科人文社科优秀奖、xx大学数学智力赛二等奖等奖项。

多次获得"院级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项,给班上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研究生期间,学习过程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学业成绩。

除此之外,他还广泛听取了许多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三、科研方面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在导师王xx老师的指导下及师兄师姐及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的本科毕业设计《铌/铝合金化二硅化钼的高温裂纹自愈合行为研究》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在大四下学期时,以负责人身份成功申请20xx年xx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一项"(Mo0.97Nb0.03)(Si0.97Al0.03)2和(MoxNb1-x)Si2合金裂纹自愈合行为与强度恢复机制研究",该创新项目进行顺利并于20xx年5月成功结题。

四、工作方面在学生工作方面,朱xx同学积极参加并组织学校及学院的各项活动。

在本科期间,他分别担任材料学院科技协会会长,材料学院学生会副某某某等学生组织职务,组织了较多的学生活动。

研究生期间,他担任工作室室长,积极为工作室同学服务。

利用业余时间,朱xx同学在校某某某某某某机关某某某办公室作为助管协助老师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不仅锻炼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生活方面在生活上,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
个人简介:毕尧山,男,黄山人,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20xx级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一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加全国煤炭地学大赛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一等学业奖学金两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等。

座右铭:谦卑做人,沉稳做事。

故事分享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转眼间我的研究生生涯已过大半,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有时会觉得时光难度,但心里却一直总是甜的。

因为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只顾风雨兼程。

在学习方面,我努力学习了本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知识。

记得研一上学期,由于专硕课程调整,我们原来一年的课程全部安排被在一个学期上完,所以我们的课表就被挤得满满的,有时甚至白天上课,晚上也要继续上课。

确实,连续的课程学习会让人疲倦,但我深深记得师兄曾告诉我的那句:“你要多看多学,不能贪图安逸,你是专硕,你的时间很紧”。

所以上午上完课、晚上
上完课,我都会抖擞抖擞精神,再回到工作室,争取多利用一些时间。

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阅读了将近200多篇文献,自主学习了ArcGIS、FLAC3D、MODEFLOW、PFC等专业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也因此,我的学位课成绩最终名列专业第一。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认真完成项目中我所负责的部分,并参加省级项目鉴定一项。

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技巧,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2篇为核心期刊。

虽然现在我的论文量已达到毕业要求,但我仍然对学术研究保持着深厚的兴趣,仍继续积极撰写学术论文。

此外,我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于20xx 年11月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煤炭地学大赛,并作为作品主要完成人、作品答辩人,获得了综合大赛三等奖、最佳单项二等奖,从当初几乎一无所知的赛场“菜鸟”到现在算是略有小成的赛场“老手”,这期间熬了多少个夜晚也只有我自己知道。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于研一上学期参加了校研究生会学术部,积极参加校研会、各部门组织的各项文体、服务活动,目前担任校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

另外,我有幸于今年7月参加了韩国釜山东西大学为期21天的亚洲暑期高校项目(20xxASP),进行学习交流,并在其中的课程学习、考核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次韩国一行,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明白只有走出去,才能看见大世界。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我现在越发坚信这句话。

如果决意去做一件事了,就不要再问自己和别人值不值得,心甘情愿才能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才能义无反顾,只要真正义无反顾地去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披星戴月也不会觉得苦,而那些奋斗的时光也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获奖感言
本次有幸获奖,我要诚挚地感谢导师吴基文教授平日的谆谆教诲,感谢团队里翟晓荣老师、沈书豪师兄、王广涛师兄、黄凯师兄、胡儒师兄等的悉心指导与帮助,感谢好友琚棋定、余世滔、沙吉顿、谢志钢等在这一路中的陪伴与鼓励、理解与支持。

愿每一个人都能学有所成,温暖地生活,共勉!
胡智勇
个人简介:胡智勇,男,共青团员,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16级硕士。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EI、一篇CSCD、一篇北大核心共三篇学术论文;获取发明专利三项(目前均实质审查中);申请并主持安徽理工大学20xx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xxCX2059)、参与导师国家自然基金两项;曾获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第二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究生论坛一等奖、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四届“环境水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20xx年度一等学业奖学金、20xx年度“优秀研究生”、“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座右铭: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故事分享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我已经是一名研三的学生了。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在校读研期间,我一直勤奋努力,认真钻研,阅读大量的科研文献,目前已见刊学术论文3篇,其中北大核心、CSCD与EI期刊论文各一篇,在外审论文SCI期刊和中文期刊各一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各三项;独立申请并成功获批“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1项。

除学业课程外,我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会议论坛,并数次做大会汇报,先后分别获得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第二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究生论坛一等奖、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四届“环境水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

此外,我积极参与学院活动,生活简朴,积极乐观,热于助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坚持“实践出真知,理论也是来源于实践”的思想,积极投身各类实践活动,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开阔自己的研究领域。

胡智勇参加第二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只要时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面对每一个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相信勤奋、努力、自信、热情的他会再接再厉,朝着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并最终拥抱梦想。

接下来的的日子,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至于对学弟学妹们,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大家要不断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针对自身的'研究方向,你将会有所收获的。

第二,要确定一个目标,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为自己的目标付出行动,并且绝不能轻言放弃,要相信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第三,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所谓“专业无冷热”,不要因为你所学的专业不好或冷门而闷闷不乐,每一门专业都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要改变态度,认真对待,相信你会在你的专业里闯出一片天。

获奖感言
▲我现在的成就,不单单是我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背后有学院和导师的谆谆教导,有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再次向你们真诚地说声“谢谢”。

王旭
个人简介:王旭,男,中共预备党员,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xx级硕士研究生。

20xx年度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20xx年“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源头减排与利用技术”获淮南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xx-20xx学年获得“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xx年获EBSCO杯文献信息获取体验大赛三等奖;20xx年获安徽理工大学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银奖。

目前已发表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

座右铭:青春无边,奋斗以成。

故事分享
只要你一直前行,你就会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研究生入学以来,我认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开始广泛阅读中英文文献,向导师学习发明专利撰写的相关知识;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以及申请的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积极开展物理模型设计与试验,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后期撰写的两篇论文正在审稿阶段;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4项已经获得授权,其余6项正处在实质审查阶段,同时我还申请了1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且全部获得授权。

20xx年7月,我通过选拔代表安徽理工大学参加第五届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夏令营期间通过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以及国内外知名数据库的使用培训,强化了自己的学术素养与技能,提升了国际视野,对自己的科研、学习、工作帮助很大。

同时,我还积极与来自不同学校的营员们交流合作,最终获得信息素养课题大赛三等奖。

研究生阶段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钻研,静下心来阅读文献,对文献中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不论是模型试验还是论文、专利的撰写过程都是繁琐甚至枯燥的,需要忍耐和坚持才能取得理想的科研成果。

只要你一
直前行,你就会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不要碰到压力就把自己变得不堪重负,黯淡无光。

成功的人懂得熬,失败的人懂得逃,卓越的人懂得迎风前行并思考!其实放弃和坚持就在一瞬间,扛住了,世界就是你的。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我要感谢安徽理工大学的7年,感谢地球与环境学院和导师戎贵文教授在科研、学习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感谢父母在我求学过程的支持与鼓励。

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对我过去两年研究生学习生活的肯定,也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进取,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