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

合集下载

腺样体肥大中医最佳治疗方案

腺样体肥大中医最佳治疗方案

腺样体肥大中医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腺样体肥大中医最佳治疗方案一、前言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在治疗此病症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本方案旨在结合中医理论,制定一套合法合规、人性化、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期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正常生活。

二、诊断依据1. 症状: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睡眠质量差等。

2. 体征:腺样体肥大,触诊可及。

3. 辅助检查:鼻咽部侧位片、纤维鼻咽镜等。

三、治疗方案1. 中医辨证论治(1)肺脾气虚证症状: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升清。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2)痰湿内阻证症状: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头身困重,脘腹胀满,纳呆恶心。

治法:燥湿化痰,行气和中。

方药:二陈汤加味。

(3)气滞血瘀证症状: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窍。

方药:通气散加味。

2. 外治法(1)针灸治疗:选取迎香、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周2-3次。

(2)推拿治疗:采用揉、按、推等手法,按摩鼻部、面部及颈部相关穴位,每日1次。

3. 生活调护(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冒。

(2)合理饮食,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4)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四、疗效评估1. 症状改善: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2. 体征改善:腺样体体积减小,触诊柔软。

3. 辅助检查:鼻咽部侧位片、纤维鼻咽镜等检查结果恢复正常。

五、随访及预后1. 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2. 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六、注意事项1. 本方案仅作为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参考,具体治疗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2.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

3.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治疗方案合法合规。

4. 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中医养生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腺样体肥大中医治疗

腺样体肥大中医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中医药物疗法一、肺经郁热型方选:苍耳子15g,辛荑花12g,黄芩15g,菊花15g,桑白皮15g,桅子8g,金银花15g,浙贝12g,赤芍15g,路路通12g,枸杞子12g,天花粉10g,桔梗10g。

二、气滞血瘀型方选:川芎10g,红花9g,白术12g,云苓15g,辛荑花10g,泽泻15g,菊花12g,薄荷10g,黄苓12g,广地龙12g,白芷9g,桔梗10g,鱼脑石12g。

三、肺脾虚弱型方选:桔梗12g,辛荑花10g,白芷10g,苍耳子10g,淮山24g,广藿香10g,白术15g,党参15g,石菖蒲9g,黄芪24g,云苓15g,薏苡仁24g。

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体会【摘要】从肺脾气虚、肺肾阴虚、气滞血瘀3型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并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中医药辨证论治腺样体是鼻咽部淋巴组织,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的后部及顶部。

2~10岁是腺样体增殖旺盛期,10岁后逐渐开始萎缩,至成年则大部分消失。

儿童期因多次感染而肥大者,称腺样体肥大或增殖体肥大。

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呼吸道,导致脑供氧不足,则需手术治疗。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一些患儿家长出于对手术的顾虑,要求保守治疗。

现就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小儿系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肺脾肾常不足,本病的发生多与肺脾气虚、肺肾阴虚和痰瘀阻滞有关。

小儿肺卫不固,易感风寒风热之邪。

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内犯于肺,郁久化热,热郁不散,上蒸咽喉,或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经蕴热,清肃失降,挟热循经蒸灼咽喉,致咽喉开合不利,肺气失司;脾常不足,脾虚运化失司,津液化为痰浊,阻于咽喉,致咽喉开合不利,肺气失司;小儿阳常有余,肾常虚,加之感邪后易化热化火,虚火上灼,痰瘀互结,阻于咽喉,而成本病。

2辨证论治根据肺开窍于鼻、鼻为肺窍、咽为肺之门户的中医理论,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拟补气固卫、健脾祛湿、益阴降火、宣肺通窍、活血散结为治疗原则。

中医对腺样体肥大的理解

中医对腺样体肥大的理解

中医对腺样体肥大的理解
中医对腺样体肥大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多与脾胃不和、气滞血瘀有关。

脾胃不和导致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气滞血瘀则会引起局部组织增生肥厚。

因此,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需调理脾胃、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其次,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与肺、肾有关。

中医认为肺主气、肾主骨,如果肺肾功能失调,就会导致气机不畅、骨质发育不良,进而引起腺样体肥大。

因此,在治疗时需调理肺肾功能,以益气补肾、通窍排脓。

此外,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与外感六淫有关。

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当孩子外感风寒或风热时,邪气会阻塞鼻窍,导致鼻腔内气血流通不畅,长期下来会引起腺样体肥大。

因此,在治疗时需疏风散寒或疏风清热,以通畅鼻窍。

最后,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多有正气不足的表现。

由于腺样体肥大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睡眠,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容易引发疲劳、乏力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正气不足所致,因此需在调理脾胃、行气活血、益气补肾等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补益正气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对腺样体肥大的理解主要从调理脾胃、行气活血、益气补肾、疏风散邪和补益正气等方面入手,旨在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化、促进气机通畅和骨质发育,从而达到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目的。

与西医治疗方法相比,中医治疗更加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

《解毒清鼾汤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风热郁结型)的临床观察》

《解毒清鼾汤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风热郁结型)的临床观察》

《解毒清鼾汤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风热郁结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常由于风热郁结而引起,临床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并非无创且风险较大。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兴起,解毒清鼾汤在临床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观察解毒清鼾汤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风热郁结型)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腺样体肥大(风热郁结型)患儿60例,年龄在5-12岁之间。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清鼾汤。

解毒清鼾汤由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功效。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腺样体大小的变化。

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三、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患儿的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表现为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后一周内,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一个月内,大部分患儿症状基本消失。

而对照组患儿在相同时间内,症状改善程度相对较慢。

2. 腺样体大小变化治疗前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治疗组患儿的腺样体大小明显缩小,而对照组患儿的腺样体大小变化不明显。

3. 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然而,对照组有部分患儿出现复发情况,而治疗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四、讨论解毒清鼾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功效,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风热郁结型)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解毒清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缩小腺样体大小,降低复发率。

这可能与解毒清鼾汤中的中药成分有关,如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病情。

中医治腺样体肥大的原理

中医治腺样体肥大的原理

中医治腺样体肥大的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中医治腺样体肥大这事儿。

你说腺样体肥大啊,就好像家里的水管子有点堵了似的。

中医看待这个问题呀,那可是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呢。

中医觉得腺样体肥大就像是身体这个大花园里长了一些不太好的杂草。

那怎么办呢?中医就会用各种“妙方”来调理这个大花园的环境呀。

比如说,中医会通过一些中药来帮忙。

这些中药就像是一个个勤劳的小园丁,去清理那些不好的东西,让身体的环境重新变得干净清爽。

有的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把那些让腺样体肥大的“火气”给赶跑;有的呢,可以化痰散结,就像是把那些拥堵的“杂物”给清理掉。

还有啊,中医的推拿按摩也很厉害呢!就好像给身体这个大花园做了一次舒服的按摩,让里面的气血流通得更顺畅。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按一按、揉一揉,能帮助身体恢复平衡,让腺样体肥大的情况慢慢改善。

这是不是很神奇呀?针灸也是中医的拿手好戏哟!那细细的针就像是一个个小精灵,在穴位上跳动,刺激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就好比给身体打了一针“活力剂”,让它更有力量去对抗腺样体肥大。

咱再想想,中医的食疗也不能小瞧呀!吃一些对身体好的食物,就像是给大花园施了合适的肥料。

比如一些清淡的、有营养的食物,能让身体更健康,更有能力去应对腺样体肥大。

你说,中医的这些方法是不是特别有趣又实用呢?中医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园丁,知道怎么照顾好身体这个大花园,让腺样体肥大这样的“小麻烦”无处遁形。

咱可别小看了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呀!它们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呢。

虽然可能不像西医那样立竿见影,但就像小火慢炖一样,慢慢地把身体调理好。

所以呀,要是家里有孩子腺样体肥大,别着急,咱可以试试中医的办法呀。

说不定就能在不打针不吃药的情况下,让腺样体肥大乖乖地好起来呢!这多让人开心呀!反正我是觉得中医在治腺样体肥大这方面真的很有一套,你们觉得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腺样体肥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腺样体肥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打鼾的原因很多,常见有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其中尤其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小儿打呼噜的常见原因之一。

腺样体肥大严重时会影响听力,还影响面部发育。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往往有以下5种明显表现:①呼吸困难,包括经常打鼾、鼻堵;②睡不安稳,包括翻来覆去、睡觉憋醒;③面容改变:面容越来越丑,出现“腺样体面容”;④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往往与扁桃体肿大同时存在;⑤其他疾病:经常感冒,伴鼻炎、鼻窦炎不易好转、反复中耳感染等2-3岁的宝宝,出现持续性张口呼吸,而且没有任何过敏等症状,一般可初步判定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中医的认识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当属传统医学中的“鼻窒”范畴、“痰核”范畴,主要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所致,因个人体质有差异,有的需要从调理肝脾入手,如运脾化湿通络、清泻肝经郁热、宣肺开闭通窍等,需要临床上灵活辨证施治,多种方法相结合,使三焦通利,气调而顺达。

中医认为咽喉部是少阳经循行的部位。

病邪的反复入侵,少阳经的气机升降出入不利,致使痰湿滞留,时间久了就形成痰淤。

痰淤堵塞会进一步影响气的升降出入。

气的升降出入受阻就产生了打呼噜,打呼噜进一步加剧气的升降出入异常。

长期反复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气道不通利,呼吸时携氧浓度不足,髓海失养,宝宝自然就会记忆力低下,反应迟钝了。

腺样体肥大中医的治疗1、小儿推拿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迎香、鼻通,其他选穴可根据孩子情况具体辩证取穴。

2、穴位贴敷局部及相关穴位中药贴敷,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3、耳穴压丸以王不留行籽贴压双侧耳部,内鼻,外鼻,咽,肺,脾、胃,肝,肾等穴,每贴保留2—3天,每天揉捏数次。

4、中药法以通鼻窍中药为主,加之中医辨证每人一方,中药水煎服,每日1-2次。

以上就是关于腺样体肥大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儿童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中药方剂

儿童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中药方剂

儿童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中药方剂在儿童治疗腺样体肥大这事儿上,中药方剂可是个老话题,很多家长听到“腺样体肥大”就像听到天上掉下个馅饼,既紧张又好奇。

腺样体肥大,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扁桃体和腺样体长得有点过于“茁壮”了,这玩意儿可不是好兆头,可能导致孩子打鼾、呼吸不畅,甚至还会影响到说话和听力。

想想看,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呼呼大睡,结果还伴随着阵阵“打雷声”,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啊。

于是,很多爸妈就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

中药方剂,嘿,那可是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法宝”,有些偏方听着就让人觉得神奇。

比如说,有些方剂里面会用到柴胡、黄芩、银花这些中草药,听着就像在调制一碗“神奇汤”。

这些药材在一起,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帮助消肿。

孩子喝了之后,或许会觉得呼吸顺畅了很多,仿佛整个人都被清爽的风吹拂过,舒坦得不行。

可你知道吗,孩子喝中药可不一定是个简单的事。

光是看那药汤的颜色,真是让人一头雾水,像是在喝西北风似的,难免有些小家伙会皱起小鼻子,露出不满的表情,仿佛在说:“妈,我可不想喝这玩意儿!”不过,别担心,很多中医大夫都有自己的“绝招”,比如加点儿蜜糖、冰糖,或者用温水慢慢调和,孩子喝起来会好受很多。

就像小时候,妈妈总是用巧妙的方式把药给我,最终让我乖乖地喝下去。

还有个有趣的事情,许多家长常常觉得中药见效慢,实则这是因为中药的“潜伏期”比较长。

就像是你种下了一颗种子,不是马上就能看到小苗长出来的。

我们得耐心等待,毕竟好东西都需要时间去酝酿。

你想,孩子的身体就像一块正在“发酵”的面团,慢慢地,中药的效果会悄悄地渗透到他们的身体里,帮助他们调整体质。

等到效果显现,孩子可能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活泼开朗,不再因为腺样体肥大而烦恼。

喝中药的同时,生活习惯也得跟上。

像是多喝水、保持环境清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小细节都是“无形的武器”。

咱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想要让孩子的身体更健康,日常的小细节真不能忽视。

偶尔带孩子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让他们的身体更强壮,腺样体自然也会跟着“乖乖听话”。

腺样体肥大中医最佳治疗方案

腺样体肥大中医最佳治疗方案

腺样体肥大中医最佳治疗方案腺样体肥大是指人体内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该组织部位肿大。

腺样体肥大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腺样体组织上,如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和乳腺等。

本文旨在探讨腺样体肥大的中医最佳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往往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或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关键在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调节脏腑功能。

首先,在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中,将采用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师将开具个体化的中药方剂。

一般来说,常用的中药有白芍、黄芪、当归、川芎、丹参等。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同时,针灸也是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常用方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能够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太冲等。

此外,艾灸、拔罐等疗法也常常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除药物治疗和针灸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的理论,腺样体肥大与饮食过度寒凉、油腻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师将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建议患者多食用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及生冷食物。

此外,保持适度的运动也是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的重要方面。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帮助人体排除毒素和废物,从而改善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一般来说,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可以起到良好的调理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腺样体肥大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因此,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应尽量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建议,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腺样体肥大的中医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调节饮食、适度运动等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综合起到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促进人体康复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小儿推拿的按摩方案
宝宝睡觉打呼噜,不知道你有没有检查,是否腺样体肥大,很多宝宝反复扁桃体发炎,上呼吸道感染,而发展成腺样体肥大,这个一方面手术治疗,另外一方面可以保守的中医治疗。

嘴唇赤红,晚上睡不踏实,都是内火大的表现。

从病史来看,大部分腺样体肥大都有反复感冒、反复发热的经历。

这种经历揭示了患者肺热的体质。

从腺样体所处的位置来讲,它位于鼻咽部上壁与后壁的交界处,位于呼吸道的上端。

如果肺部有热,热邪向上熏蒸,就会使腺样体红肿,久而久之,出现增生、肥大。

腺样体肥大增生的机理与扁桃体肿大的机理基本一致,都为肺热熏蒸所致。

因此,腺样体肥大患者多伴有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患者多有以下临床兼症:偏食、喜食肉,少食蔬菜,大便干结难下,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

这些兼症也提示患者体内蕴积了大量的热邪。

打个比喻:肺部的热邪就像火苗一样,向上熏蒸着腺样体,腺样体被灼伤了,变得红肿,这就是腺样体炎症。

经过治疗,肺热被清除,腺样体也在自动地、慢慢地恢复健康。

如果不再被熏蒸,可能就恢复到
正常大小。

如果还未恢复到正常,再次被燃烧的肺火熏蒸,未复原的腺样体又会再度肿大。

如此下去,三番五次,就会出现慢性的腺样体增生、肥大。

所以引起腺样体肥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肺热。

中医怎么治疗腺样体肥大呢?
肺热是导致腺样体肥大的最重要的原因,清除肺热是治疗腺样体重要方法,而且要始终坚持,不可偏离。

同时要对肺热产生的原因予以清除:尽量减少喜食辛辣、油腻食品,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入,譬如各种肉食、肯德基、麦当劳食品,多摄入一些新鲜的绿色蔬菜。

给体内的肺热之邪以出路。

体内有了热邪,就要使热邪释放出去。

因此要多喝水,多小便,使热邪随小便而排出体外。

如果有大便干结难下的情况,就要使用推拿手法泄热通便,使大便通畅,每日一次,使肺热从大便泻出。

如此这般,切断了肺热之邪的产生,打通了热邪的外泄的通路,体内热邪就不可能蕴积化火、熏腺样体。

腺样体就能恢复到正常,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各种症状也就迎刃而解!
按摩的方案:
(1)清肺经300次,以指按揉合谷穴1~3分钟。

(2)清天河水200次。

如果宝宝很容易便秘则加清大肠200次、推下七节骨300次、顺时针摩腹3-5分钟。

(通常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会积热传导到大肠,造成便秘)
(3)让宝宝俯卧,妈妈以掌根直推脊柱及脊柱两侧的肌肉,再擦热肩胛骨内侧的肺俞穴、擦热腰骶部、以热为度(擦好以后感觉刚刚的小背背热乎乎的)。

还要配合捏脊5-10遍,三捏一提2遍。

双手搓热,然后温热肾俞。

(4)点按太溪(内踝骨后凹陷中)、涌泉穴各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