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容量玻璃仪器校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玻璃仪器的校验

玻璃仪器的校验

玻璃仪器自检校验方法玻璃仪器自检校验方法ZML-036一、技术要求1、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完整,无破损。

2、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充分洗涤干净、干燥并编号。

滴定管必须分别按酸、碱滴定管的要求备好。

3、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的容许误差见下表:表略二、校验项目及条件1、校验项目(1)测定玻璃仪器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

2、校验用器具(1)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01mg;量程1000g,分度值0.5mg;量程5000g,分度值2.5mg;(2)100mL具塞三角瓶。

(3)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0.5℃。

三、校验方法1、绝对校正法:主要用于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的校正。

(1)滴定管的校正方法:①加入与室温相同的蒸馏水,并记录水的温度。

②按被校滴定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每次放出一份至已称至恒量的具塞三角瓶中称量,重复放出蒸馏水、称量、直至完毕。

③根据水温查表,计算实际容积、校准值、总校准值。

(2)容量瓶的校验方法:①按容量瓶的容量称量,其称量精度见下表:表略②以蒸馏水充满容量瓶,准确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切不可将水弄到容量瓶的外壁。

③将充满水的容量瓶放置约10min,检查容量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

④在同一天平上称量后,记录、计算容量瓶实际容积。

(3)移液管的校验方法:校验方法同滴定管,只是无须将移液管容积等分成五等份,一次称量即可。

(4)量筒的校验方法:其校验方法同容量瓶。

2、相对校正法:在很多情况下,容量瓶与移液管是配合使用的,因此重要的不是要知道所用的容量瓶的绝对容积,而是容量瓶与移液管的容积比是否正确。

(1)将校正过的移液管吸取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记录注入次数(注意注入次数须为5或10)。

(2)观察容量瓶中水的弯月面是否与标线相切。

(3)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4)如果仍不相切,可在容量瓶中作一新标线,以后配合该支移液管使用时,可以以新标线为准。

玻璃器皿校准规程

玻璃器皿校准规程

玻璃仪器校正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

常用玻璃量器(见表1)。

4、内容:4.1校准项目4.1.1分度吸量管表 24.1.2量筒/量杯/具塞量筒表34.1.3容量瓶表44.1.4单标线移液管表54.2校准条件与设备:4.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 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4.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4.2.3所用设备:4.3校准过程:4.3.1外观要求: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准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

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4.3.2结构: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

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 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

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包括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

4.3.3密合性: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确保玻璃量器测量之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滴定管、吸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等玻璃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3. 职责3.1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按期对玻璃量具和玻璃容器经行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

3.2复核人员负责复核校准结果。

3.2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

4. 自校规程4.1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4.1.1取洁净干燥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1小时以上,记下水温。

4.1.2 精密称量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若有水停留在刻度线以上,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

4.1.3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1.4 将容量塞子盖后倒置10次。

每次倒置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

不应有水渗出。

4.1.5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表1 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4.2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2.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2.2 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测架上,活塞芯涂抹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4.2.3在滴定管里装入水至零刻度处,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流出口不应接触接水器。

4.2.4 当水注至最高线时,活塞在关闭的状态下,停留20min后,渗水量不得大于最小分度线。

4.2.5控制滴定管流速3--4滴/秒,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称量瓶中,等待时间30s,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2.6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0.02ml。

4.2.7依据表2计算滴定管体积(ml)。

表2 滴定管计量要求4.3单线吸管、刻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4.3.1 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3.2 吸取蒸馏水至刻度线5mm以上,然后将液面调制最高线处。

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

4.3.3 将吸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

以流至口端不流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规定。

玻璃量器计量检定操作规程

玻璃量器计量检定操作规程

玻璃量器计量检定操作规程玻璃量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常见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医院、工厂等场所。

为了保证玻璃量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定期的计量检定是必要的。

下面是玻璃量器计量检定操作规程的详细说明。

一、设备准备1.检定仪器:玻璃量器、测量仪器(如密度计、电子天平等)、温度计、光源等。

2.校准物资:标准液体、标准温度计、标准电阻、标准光源等。

二、检定环境要求1.检定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2.检定仪器和校准物资应放置在干燥、常温环境中,以免影响检定结果。

三、检定前的准备工作1.清洁玻璃量器:使用清水和清洁剂,轻轻擦拭玻璃量器的内外表面,并用纯净水洗净。

3.检查玻璃量器:检查玻璃量器是否完好无损、刻度是否清晰可辨认。

四、检定操作步骤1.玻璃量器的外观检查:仔细检查玻璃量器的外观,确认没有破损或变形。

2.测量容量:使用标准液体,根据玻璃量器的刻度进行测量。

分别使用不同液位进行测量,记录并计算偏差。

3.测量温度:使用标准温度计测量玻璃量器内液体的温度。

记录并计算偏差。

4.测量密度:使用密度计测量标准液体的密度,并计算出玻璃量器内液体的密度。

5.其他测量: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其他测量方法对玻璃量器进行进一步的计量检定。

6.计算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与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偏差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五、检定记录和报告1.记录测量结果:将每次检定的测量结果记录在检定记录表中,包括测量日期、测量值、标准值、偏差等。

2.编写检定报告:根据检定记录和测量结果,编写检定报告,包括测量结果总结、偏差分析和建议等。

3.存档和备份:对检定记录和检定报告进行存档和备份,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六、定期验证和跟踪1.定期验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玻璃量器进行定期的计量检定,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跟踪记录:对每次检定的结果进行跟踪记录,以便分析和判断玻璃量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变化。

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

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建立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玻璃容量器具。

三、责任人:容量器具校正人员,质控部负责人。

四、管理内容:1、总则1.1校正用水为纯化水,须在室内放置至水温达到20℃,若水温偏差过大至少放置两小时以上。

1.2待校正的仪器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量筒必须干燥。

1.3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每个仪器(每段)校正两次,两次校正值的误差小于0.02g。

1.5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200g以下达到0.0001g;200g以上达到0.01g。

2、容量瓶校正操作程序2.1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2.2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一同存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2.3取空容量瓶带塞称重,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

2.4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2.5从表中查得1ml水的重量,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3、移液管校正操作程序3.1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重量。

3.2取需校正的内壁洁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

3.3将水放入已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精密称定,记下水温、计算水重。

3.4从表中查出1ml水的重量计算该移液管的容积(ml)。

4、滴定管校正操作程序4.1取洁净干燥的50ml锥形瓶,称定重量。

4.2将被校的洁净滴定管装入水至刻度零处,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记下水温。

4.3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锥形瓶中。

控制滴定管的流速3-4滴/秒。

4.4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小数点第二位。

4.5称定锥形瓶中水的重量。

4.6再放一定体积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校正。

4.7从表中查出水试验温度时的重量,计算每段体积的真实容积(ml),校正数和总校正数。

5、量筒校正操作程序5.1将被校正的量筒洗净干燥。

5.2称取量筒的重量,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吸干,再称定重量。

小容量玻璃仪器校验管理规程

小容量玻璃仪器校验管理规程

目的:正确使用和校准小容量玻璃仪器的量值。

适用范围:检验室所需准确计量的小容量玻璃仪器。

责任:全体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工程部部长、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1.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1.1外观检定和结构检定:用目力观察,可借助刻度放大镜和斜面进行,外观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的缺陷。

1.2结构检定:1.2.1量器的口应与量器纵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

1.2.2滴定管和吸管的流嘴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

1.2.3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是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

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位置:量筒的嘴应位于左侧;250ml以下的量杯(含250ml)位于右侧;500ml以上的量杯应于左侧。

1.2.4量杯、量筒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

1.3密合性检定:1.3.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漏水量应不超过一小格。

1.3.2滴定管塑料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停留50min后,A级漏水量应不超过半小格,B级不超过一小格。

1.3.3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最高标线,塞子塞紧后颠倒10次,不应有水渗出。

1.4水的流出时间检定:1.4.1滴定管:将已经清洁处理的滴定管,充水至最高标线,测定水从最高标线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规定。

1.4.2分度吸管和单标线吸管,依法检定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规定。

1.5容量检定:采用衡量法进行检定,应符合规定,容量检定操作按各种容量玻璃仪器校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

2.1厂名或商标2.2标准温度(20℃)。

2.3用法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或“Blow out”。

3.仪器的外包装(指新买仪器),必须附有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及产品合格证。

4.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使公司玻璃量器校准操作更精密准确。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需内部校准的玻璃量器的校准操作。

3 职责质量部负责内部玻璃量器的周期校准。

4 内容4.1玻璃量器周期校准4.1.1校准前准备4.1.1.1准备好待校准的玻璃仪器(洗净、干燥),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容量瓶不需要),一根温度计(范围至少是0~30℃,分度值为0.1℃)),新制备的纯化水(纯化水至少在校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以达到室温)4.1.1.2校准时室温要求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4.1.2玻璃容量仪器的校准4.1.2.1容量瓶校准将清洗干净并经干燥处理过的带塞容量瓶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取下量瓶,加水至标线以上几毫米,等待2min。

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使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再放到电子天平上称量得到纯化水的质量(m)。

然后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4.1.2.2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吸量管流液口外面的水,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将流液口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对于流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近似等待3s,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口端保留残留液)。

对于吹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随即将流液口残留液排出。

将被检吸量管内的纯水放人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m),同时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4.1.2.3量筒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量筒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量筒外面的水,用胶头滴管吸出量筒中的水,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将倒液嘴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仪器操作规程玻璃量器检定装置操作规1

仪器操作规程玻璃量器检定装置操作规1

玻璃量器检定装置操作规程
(容量比较法)
一、检定条件
1、环境条件为常温。

2、检定用介质采用自来水。

3、秒表采用分度值为0.2s的秒表。

二、检定方法
1、滴定管、分度吸管和单标吸管采用直插法检定,首先开启三通活塞,注水到被检量器标线上方约5mm处,于是关闭三通活塞,慢慢打开出水管活塞,调正液面至标线,然后按规定的流出时间排入标准量器,标准量器内水排出时,应按规定时间流出。

2、容量瓶、量筒和量杯的检定,是把水先充入标准量器,然后按规定时间流入被检量器。

3、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采用漏斗法检定,首先充水至标线上方约5mm处,用手指调整液面至标线。

然后将吸管移至靠漏斗壁,使水沿壁流入标准球,当吸管内液面降至口端不流时,再等待大约3S,观察液面是否超出允差线。

三、注意事项
1、本方法适用于0.5mL以上的B级量器检定。

2、连接玻璃管用的乳胶管,不宜过多暴露在二玻璃管之间。

3、水自标准量器内排出时,应按标准球规定的水的流出时间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容量玻璃仪器校验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检验用容量玻璃仪器的检定,确保有关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和容量瓶(≤200ml)的检定。

3.职责
3.1化验室检验员负责容量仪器的校正检定。

3.2化验主管负责对检定工作进行指导和审核。

4.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4.1待检定容量仪器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4.2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
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4.3应具有下例标记:
a.厂名或商标
b.标准温度(20℃)
c.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
d.准确度等级A、B。

有准确度等级而未比哦住的玻璃量器,按B级处理
e.滴定管、分度吸管和单标线吸管还应有等待时间(txx S)和用法标记(量出式
用“Ex”,吹出式用“吹”或“Blow out”)
4.4密合性要求
4.4.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
油脂)停留20mim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塑料活塞的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50min,漏水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4.4.2容量瓶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
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秒,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4.5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等均应符合下列各表之规定。

4.5.1滴定管
4.5.2分度吸管
4.5.3单标线吸管
4.5.4容量瓶
5.检定条件
5.1仪器:万分之一天平、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分度值为0.1秒
的秒表、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5.2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5.3蒸馏水
5.4待检定容量仪器
6.检定方法
6.1水的流出时间
6.1.1滴定管将洗净的滴定管垂直而稳定地夹在检定架上,在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
的凡士林,使其不漏水,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对于无塞滴定管应用力挤压玻璃小球),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4.5.1表中之规定。

6.1.2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用洗净的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吸取蒸馏水,使液面达刻度
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吸量。

,将食指放开并计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节水器倾斜约30
时,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4.5.2或4.5.3表中之规定。

6.2纯水质量的标定
6.2.1滴定管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等待30s,用活
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滴定管尖端下,完全开启活塞,当液面降至距检定分度线以上约5mm处时关闭活塞,等待30s,然后在10s 内用活塞将液面准确调至被检定分度线,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6.2.2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用洗净的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吸取蒸馏水,使液面达被检
定分度线/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已称定重量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移液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蒸馏水沿称量杯壁流下,蒸馏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15秒,B级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6.2.3容量瓶取洗净并干燥的容量瓶,称重后加入蒸馏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处,
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容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6.3检定点
6.3.1 滴定管
6.3.1.1 1~10ml :半容量与总容量二点
6.3.1.2 25ml : 0~5ml ,0~10ml ,0~15ml ,0~20ml ,0~25ml 五点。

6.3.1.3 50ml : 0~10ml ,0~20ml ,0~30ml ,0~40ml ,0~50ml 五点。

6.3.2 分度吸管
6.3.2.1 0.5ml 以下(包括0.5ml )的检定点:半流量(半流量口~流液口)、总容量。

6.3.2.2 0.5ml 以上(不包括0.5ml )的检定点:总容量的1/10,若无1/10分度线则检2/10
(自流液口起)、半容量—流液口(半流量口~流液口)、总容量。

6.3.3 单标线吸管和容量瓶检定总容量。

7. 允许误差
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定碘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4.5.1和4.5.2的规定。

单线吸量管和量瓶的标称容量允许差应符合4.5.3和4.5.4的规定。

8. 记录与计算
凡使用需要实际值的校准,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校准数据的差值应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 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
)
(20t K m V ⋅=
注:m —被检玻璃量器内所内容纳水的表观质量,g ; t —校准时蒸馏水的温度,℃;
K (t )值列于下表B.1和B.2中。

根据测定的质量(m )和测定水温所对应的K (t )值,即可由本公式求出被检玻璃量器在20℃时的实际容量。

常用玻璃量器衡量法K (t )值表
表B.1(钠钙玻璃体胀系数25×610-1
-C ,空气密度0.0012g/3cm )
表B.2(硼硅玻璃体胀系数10×10C,空气密度0.0012g/cm)
9.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9.1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以上各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凡使用
时需要实际数值的容量仪器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二次,二次检定数据的差值应不超过被检定容量允差的1/4,并取二次的平均值。

9.2根据校正结果绘制滴定管校正曲线图,供以后使用滴定管时校正滴定结果。

9.3检定周期为三年。

其中用于碱溶液的容量仪器为一年。

10.注意事项
10.1待检定的仪器,应仔细洗净,其内壁应完全不挂水珠;容量瓶必须干燥后才能开始检
定。

10.2检定前6小时或更早些时间,将清洁后的量器放入工作室,使它与室温平衡。

使用恒
温装置的工作室,必须提前启动恒温装置,当室温达15~25℃时,应保持室温变化量每小时不大于1℃,水温与室温之差小于2℃时,才能开始测定。

10.3检定时,滴定管或吸管尖端和外壁的水必须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