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中心(全称车铣复合中心)主要性能指标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制1067班指导教师黄老师工作单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设计——车削进给系统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车铣复合数控机床设计——总体参数及总体布局设计、铣削进给系统设计及主要零件设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总体参数及布局方案、开题报告;2.机床总体设计;3.铣削进给部件设计;4.主要零件设计;5.外文翻译;6.设计说明书。
必读参考资料:1.实用数控机床技术手册2.机床设计3.机床设计手册第一册:上、下4.机床设计手册第二册:上、下5.机床设计手册第五册:上6.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简明手册7.机床设计图册8.机械设计手册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车铣复合数控机床设计——车削进给系统设计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数控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是近年来应用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
它是为适应高精度、高速度、复杂零件的加工而出现的,是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柔性化、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基础,是现代机床装备的灵魂和核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
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关于车床、车削中心、车铣复合的说明

情况说明尊敬的海关:我司,现在贵关申报“韩国斗山数控卧式车削中心”,两台,型号分别为PUMA280LM及LYNX220LMA的进口报关手续,下面就该设备的基本情况向贵关作如下解释:该设备是一款数控卧式车削中心,不同于传统数控车床,传统数控车床只能完成车削加工,即采用砖塔式刀库(简称刀塔)只能安装若干把车刀,且车刀安装面垂直于主轴方向,只能沿工件端面进给,其通常只有工件旋转轴Z轴以及车刀进给轴X轴,如下图所示:刀塔只能安装车刀,且只能沿X轴方向进给而车削中心则是在传统车床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部分简单的铣削功能,即能够对工件的端面以及圆周面进行一些钻孔、铣槽的简单加工,这种铣削功能是通过在刀塔上增加动力装置,并且安装几把铣刀来完成,加工时,卡盘带动工件旋转,刀塔转到相应位置的车刀位置,即可实现车削加工,而工件通过分度装置转到特定位置并固定之后,刀塔转到铣刀位置,动力头带动铣刀旋转,即可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这种铣削只能加工工件的端面或者圆周面,如钻孔,铣端面槽等。
相比于传统的车床,其在X轴、Z轴基础之上增加了绕Z轴旋转的C轴(即动力头旋转轴)。
如下图所示:安装了动力装置的铣刀,可以沿Z轴进给,实现工件的端面加工安装车刀,可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在车削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1台车削中心和1台加工中心的复合。
可以在1台车铣复合中心上,经过一次装夹,完成全部车、铣、钻、镗、攻丝等加工,其工艺范围之广和能力之强,是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之一。
其至少具有五个控制轴,即在传统加工中心的XYZ三个平面轴的基础上,增加了BC两个轴,它的铣削功能由自带的铣头来完成,车削则是通过装在刀塔上的车刀来完成,相比于车削中心,主要差别在于其铣头独立于刀塔,且既可以沿Z轴旋转进给,也可以沿X轴进给,既可以加工工件端面,也可以加工工件圆周面。
带功力装置的刀塔,配备铣刀、车刀独立的摆动铣头,可以加工工件端面以及圆周面结合我司此次进口的PUMA280LM及LYNX220LMA两个个型号的设备具体情况,该设备只配备有一个带动力装置的刀塔,比普通数控车床多了一个简单的铣削功能,多了一个C轴,相对于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没有独立的B轴铣头,所以综上所述,这两台设备均属于标准的数控车削中心。
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数控机床的运动性指标
4.摆角范围 数控机床的摆角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加工零
件空间部位的能力。但摆角太大又造成 机床的刚度下降,因此给机床设计带来 许多的困难。
二、数控机床的运动性指标
5.刀库容量及换刀时间 刀库容量及换刀时间直接影响生产率。 刀库容量:目前中小型加工中心有16~60
把,大型100把以上。 换刀时间:将主轴上使用的刀具与装在刀
三、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7.准备功能(G功能) 准备功能用来指令机床的动作方式,包括
基本移动、程序暂停、平面选择、坐标 设定、刀具补偿、参考点返回、固定循 环和公/英制的选择。
三、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8.辅助功能(M功能) 辅助功能用来规定主轴的启停转向,冷却
液的接通和断开,刀库的启停 辅助功能的使用有前作用M功能和后作用M
库上的刀具进行交换所需要的时间。国 内换刀时间10~20s内能完成,国外仅为 4~5s。
三、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1.可控轴数和联动轴数 可控轴数是机床数控装置能够控制的坐标
轴数目,其中包括移动轴和旋转轴。 联动轴数是指机床数控装置的坐标轴同时
达到空间某一点的坐标数目,与可控轴 数不同,一般有两轴联动、两周半联动, 三周联动,四周联动和五轴联动。
6, 20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有主轴倍率开关,可在不修改程序的情 况下改变主轴转速,典型的调节范围为 50~120%,每档间隔5%。另外机床的 的端面切削的恒定切削中,可用m/min 为单位的主轴恒线速表示的方法。
三、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6.插补功能 插补功能越强,说明数控系统能够加工的
轮廓越多。目前数控系统不仅可用插补 直线、圆弧,还可用插补抛物线、椭圆、 正弦曲线,螺旋曲线和样条函数等。
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组成

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组成以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组成为标题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高精度机械设备。
它由多个主要部件组成,包括床身、主轴、车床刀塔、铣床刀塔、刀库和控制系统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1. 床身: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床身是整个机床的基础结构,负责承载各个运动部件和工作台。
床身通常采用高强度铸铁材料制成,以保证机床的稳定性和刚性。
床身上设有滑道和滚珠丝杠,用于导向和传动运动部件。
2. 主轴:主轴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负责驱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
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主轴通常采用高速电主轴或高速电主轴加液压主轴的组合,以满足不同加工需求。
主轴具有高转速、高刚性和低振动的特点,可实现高精度的切削加工。
3. 车床刀塔:车床刀塔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用于车削加工的工具刀架。
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通常配备多轴刀塔,可实现多工序的车削加工。
车床刀塔具有快速换刀、高精度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可满足复杂工件的车削要求。
4. 铣床刀塔:铣床刀塔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用于铣削加工的工具刀架。
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通常配备多轴刀塔,可实现多工序的铣削加工。
铣床刀塔具有快速换刀、高刚性和高精度的特点,可实现复杂工件的铣削加工。
5. 刀库:刀库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存放刀具的储存设备。
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刀库通常采用自动换刀系统,可实现快速、准确地更换刀具。
刀库具有大容量、自动化程度高和换刀速度快的特点,可提高加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负责对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进行控制。
dtm-b70系列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通常采用数控系统,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操作。
控制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特点,可满足复杂工艺要求。
车铣复合你了解多少?看这一篇就够了!

航空产品零件突出表现为多品种、小批量、工艺过程复杂,并且广泛采用整体薄壁结构和难加工材料,因此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制造周期长、材料切除量大、加工效率低及加工变形严重等瓶颈。
为了提高航空复杂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工艺人员一直在寻求更为精密的加工工艺方法。
车铣复合机床加工设备的出现为提高航空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Turning- Milling-Compound-MachiningCenter)是在一台机床上集约了包括车床、铣床一并加工的场所。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出现为提高航空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及高精医疗设备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1航空制造车铣复合加工应用现状目前,车铣复合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及系统是解决叶轮、叶片、船用螺旋桨、重型发电机转子、汽轮机转子及大型柴油机曲轴等加工最高效的手段。
车铣复合联动加工中心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复杂的加工,能够适应如汽车零部件、飞机结构件等现代模具的加工。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和五面体加工中心有很大区别。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有x、y、z、a、c五个轴,x、y、z轴和a、c轴形成车铣复合联动加工,擅长空间曲面加工、异形加工、镂空加工、打孔、斜孔及斜切等。
而“五面体加工中心”则是类似于三轴加工中心,只是其可以同时做五个面,但是无法做异形加工、打斜孔及切割斜面等。
典型案例如大隈车铣复合系列拳头产品MULTUS B300Ⅱ(见图1),一直受到非常高的评价,该装备采用Thermo-Friendly Concept(热亲和概念),确保了其稳定的加工精度,搭载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防撞击系统)实现了放心操作。
通过车铣复合实现从毛坯到成品一次装夹完成全部车、铣、钻、攻螺纹及深镗孔等多种工序的集成粗精加工。
图1 大隈MUlTUS B300Ⅱ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复合化是机床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加工圆度是评价车床精度的最重要参数_介绍斯宾纳车削中心TS系列

加工圆度是评价车床精度的最重要参数介绍斯宾纳车削中心TS系列R ou ndn 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the Accuracy of LatheIntroduction to TS Series T urning Machine from Spinner摘要:TS实现高精度的诀窍是采用了高硬度淬火并经过仔细精磨的滑动导轨和独特的自行设计的电主轴。
加工圆度误差在1 m之内。
坚固的整体式铸造床身有极好的消振吸振性能,因此刀具寿命比在滚动导轨机床上增加了30%斯宾纳通用数控车床T S(图1)的精度令M ar tin Zollmann感到惊讶。
这位来自Sonnenb uhl的Zollmann GmbH的工厂主兼总经理说: 当我在T S上设定了1 m切削进给量时,在车出的工件上确实量了出来。
这在其他车床上根本做不到 。
自今年1月以来,这家公司一直使用T S车削中心加工诸如高速切削用的刀柄和主轴等的精密零件。
斯宾纳公司的领导人之一A xel Spinner先生强调指出, 衡量车床精度的最重要依据是工件车削后的圆度。
如果车床连工件都车不圆,将无法谈到进给轴的精度或定位精度。
因为圆度精度应该比零件的整体要求精度至少高出一个数量级 。
这位工程师兼总经理进一步提请读者注意, 有些制造厂家总把车床的精度同主轴端径向跳动指标联系到一起,这并不反映真实情况。
主轴端径向跳动指标根本反映不出在高速转动时刀具和工件之间发生的动态情况。
30多年来斯宾纳公司一直自己制造高精度的车床主轴(图2)。
一个关键的诀窍是,我们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工艺,可以极其精密地完成轴承安装部位的加工。
在斯宾纳超精密车床上加工出的试件圆度基本在0.1~0.2 m之间。
至于通用高精度T S系列,其车削圆度即使在主轴孔径为77mm时,也保持在1 m之内。
其电主轴的加速性能,按主轴型号和卡盘直径而不同,但均在1.2~ 2.8s之内,可从零加速到最高名义转速。
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

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包括规格指标、精度指标、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1.规格指标:规格指标是指数控机床的基本能力指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行程范围:坐标轴可控的运动区间,它反映该机床允许的加工空间,通常情况工件的轮廓尺寸应在加工空间的范围之内,个别情况,工件轮廓也可大于机床的加工范围,但其加工范围必须在加工空间范围之内。
工作台面尺寸:它反映该机床安装工件大小的最大范围,通常应选择比最大加工工件稍大一点的面积,这是因为要预留夹具所需的空间。
承载能力:它反映该机床能加工零件的最大重量。
主轴功率和进给轴扭矩:它反映该机床的加工能力,同时也可间接反映机床刚度和强度。
控制轴数和联动轴数:数控机床控制轴数通常是指机床数控装置能够控制的进给轴数目。
现在,有的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也认为控制轴数包括所有的运动轴,即进给轴、主轴、刀库轴等。
数控机床控制轴数和数控装置的运算处理能力、运算速度及内存容量等有关。
联动轴数是指数控机床控制多个进给轴,使它们按零件轮廓规定的规律运动的进给轴数目。
它反映数控机床实现曲面加工的能力。
2.精度指标:几何精度:它是综合反映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和总装后的几何形状误差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机床的根底件和运动大件(如床身、立柱、工作台、主轴箱等)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的要求,如工作台的平面度、各坐标轴运动方向的直线度和相互垂直度、相关坐标轴到归与工作台面、T形槽侧面的平行度等第二类是对机床执行切削运动的主要部件—主轴的运动要求,如主轴的轴向窜动、主轴孔的径向跳动、主轴箱移动导轨与主轴轴线的平行度、主轴轴线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立式)或平行度(卧式)等。
位置精度:它是综合反映机床各运动部件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空载所能到达的精度。
根据各轴能到达位置精度就能判断出加工时零件所能到达的精度。
这类指标主要有:定位精度:它是指数控机床各移动轴在确定的终点所能到达的实际位置精度,其误差称为定位误差。
CX60数控铣车复合齿轮加工机床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一、铣车复合加工技术,就是在一台加工设备上同时进行车削、铣削、镗孔,甚至插齿、滚齿等多种加工,实现“一次装夹、全部完工”的加工过程,实现工序的集约化,本项目拟开发的数控铣车多功能复合机床,是一种集车削、铣削、制齿等工序于一体的全新结构多功能复合加工专用机床。
二、机床设计有两个伺服旋转轴——车削和铣削两个即可高速旋转又可定位分度的主轴,X、Z两个直线伺服进给轴,铣削轴下端设有回转台,可以根据加工需要任意调整刀具的加工角度。
通过两个伺服主轴的相对旋转运动和X、Z两个伺服进给轴相互插补运动实现多种复杂零部件的加工。
(1)铣削主轴与车削主轴平行,铣削主轴装刀盘,双主轴定比旋转(电子挂轮),可实现用展成法完成各类多边形和端部槽的车削加工;(2)铣削主轴与车削主轴平行,镶嵌硬质合金刀片的刀杆,双主轴定比旋转(电子挂轮),可实现用展成法完成各类端面齿、内外齿和各种曲面多棱体的车铣削加工;(3)铣削主轴与车削主轴平行,且铣削主轴静止锁定,车削主轴旋转时,铣削主轴上的刀盘上的刀具通过定位可完成外圆和端面的车削加工。
(4)铣削主轴与车削主轴平行,且车削主轴定位静止锁定,铣削刀盘旋转时,铣削主轴上的刀盘可完成外圆的弦分平直面和端面及锥面等分的铣削加工。
三、产品主要创新点1、展成法旋风铣多棱体、面加工工艺及机床结构;2、超硬材料刀片硬切削(以切带磨)加工工艺及机床结构;3、数控技术与展成法结合加工内外齿类和端面齿类零部件加工工艺及机床结构;4、具有双主轴定比(同步)技术、两个伺服旋转轴,两个直线伺服进给轴、车铣齿多种工艺复合、以旋风铣为主的卧式数控复合加工机床。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该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小型高精度零部件加工,内齿轮、外齿轮和内外同心齿轮等复杂齿轮类零件加工(包括轿车用齿轮,加工精度高达到5-6级);高精度轴类多边形加工;高精度花型联轴器的加工;高精度端齿盘的加工;高精度异形工具的加工以及其它一些要求高、形状复杂的工件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rpm
进给速度
1~5000mm/min
尾座
尾座形式
完全可编程尾座
尾座最大移动量
550mm
推力调整范围
可调
0.2秒/位
外圆刀具尺寸
25mm25mm
最大镗刀直径
40mm
C轴
C轴最小分度
0.001°
动力刀具
动力头
配置3把以上动力头
动力刀具转速范围
25~4500rpm
最大输出功率
5.5kW
最大立铣刀直径
20mm
钻削刀具最大直径
20mm
丝锥最大直径
M12
进给
X轴快进速度
30000mm/min
Z轴快进速度
33000mm/min
车削中心(全称车铣复合中心)主要性能指标
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
LGMazak VTC系列、SIEMENS 840D、Fanuc Series 18im三系统可选
程序语言
同时可运用会话式编程和NC程序
控制装置个人PC、64来自CNC,并能双向通信第四轴配置
标准四轴四联动系统
加工范围
最大回转直径(床身/床鞍)
650mm/350mm以上
最大加工直径
350mm(以上)
最大加工长度
500mm(以上)
主轴通孔直径
65mm(以上)
行程
X轴行程
220mm(以上)
Z轴行程
575mm(以上)
主轴
主轴结构
大功率内置式电主轴结构
主轴驱动
伺服电机
输出功率
15kw
主轴转速★1
35-5000rpm
卡盘
8寸中实
刀台
刀塔形式
VDI方式
刀具容量
12把
刀具分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