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读后感
关于母亲现代诗歌选读后感

关于母亲现代诗歌选读后感读了母亲现代诗歌选,就像在心灵的花园里漫步,每一首诗都是一朵独特而绚烂的花,散发着关于母爱的芬芳。
我发现这些诗歌把母亲描写得特别细腻。
就像有的诗里说,母亲的手像冬日里的暖阳,粗糙却又无比温暖。
这真的太贴切了,我就想起我自己的妈妈,她的手也是那样,摸起来有厚厚的茧子,那是为家庭操劳的痕迹。
可是当她抚摸我的额头看我有没有发烧的时候,那股温暖就像电流一样传遍我的全身,让我觉得特别安心。
诗里还会把母亲的爱比作大海,那是一种无尽的包容。
我特别有感触,不管我犯了多大的错,我妈总是会原谅我。
就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她心爱的花瓶打碎了,那是她结婚的时候朋友送的。
我当时害怕极了,以为她会狠狠骂我一顿,可是她只是叹了口气,问我有没有受伤。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妈妈的爱就像大海一样,能容纳我所有的错误。
而且这些诗歌里很多都写了母亲的默默付出。
妈妈们总是在背后默默地做着很多事,像每天早起为我们准备早餐,晚上等我们睡了才睡。
有一首诗把母亲比作家里的时钟,不停地转动,永不停歇。
这真的是这样,我家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永动机,家里的大事小事她都要操心。
读这些诗的时候,我还常常被逗笑。
有些诗人会用很幽默的方式写母亲的唠叨。
比如说妈妈的唠叨像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虽然这是在调侃,但是却充满了爱。
我妈妈也爱唠叨,每天出门前都要叮嘱我这个那个,什么钥匙带了没,衣服穿够了没。
以前我觉得烦,但是现在看了这些诗,我觉得这唠叨也是一种独特的爱呢。
这些关于母亲的现代诗歌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妈妈对我的爱。
它们也像一本相册,每一页都记录着母爱的瞬间。
读完之后,我就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我也爱她,就像她爱我一样,满满的,毫无保留。
现代诗歌树读后感

现代诗歌树读后感读完那首现代诗歌《树》,心里头就像是被春风吹过一样,暖洋洋的,又带着几分说不出的滋味。
这诗啊,就像是一幅画,慢慢地在眼前展开,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进去。
诗里头说的那棵树,可真是个老顽固,站在那里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就像村口那个总爱晒太阳的老大爷,风雨无阻,四季常青。
但你可别小看它,它可不是个简单的“站桩选手”。
它的根,深深地扎进土里,就像是我们心里头那些最坚定的信念,任凭风吹雨打,都动摇不了分毫。
它的枝叶,茂盛得能遮住半边天,夏天的时候,往树下一坐,那叫一个凉快,比空调还舒服呢。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树啊,它不仅仅是一棵树,它还像是个老朋友,静静地陪伴着我们。
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它下面欢笑打闹;难过的时候,也可以靠着它,让泪水悄悄地滑落。
它不言不语,却比任何言语都要来得温暖和贴心。
诗中还写到,那树见证了无数的岁月更迭,从繁华到落寞,再从落寞到重生。
它就像是个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记录着一切。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这棵树要是会说话,那得有多少故事可以讲啊!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家后院的那棵老槐树。
它也是那么地坚韧不拔,那么地默默奉献。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在它下面捉迷藏、荡秋千,那时候的快乐,真是简单又纯粹。
现在长大了,虽然不常回家,但每次回去,看到那棵老槐树还在那里,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和感动。
再回到那首诗歌上来,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在赞美一棵树,更是在赞美那些像树一样坚韧、无私、默默奉献的人。
他们或许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他们就像那棵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在社会的土壤里,用自己的枝叶为别人遮风挡雨,用自己的果实滋养着他人。
读完这首诗,我感觉自己好像也被感染了一样,变得更有力量了。
我想,以后我也要像那棵树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自己的本色;无论别人怎么看我,我都要做那个最真实、最坚韧、最无私的自己。
海子诗歌读后感(精选5篇)

海子诗歌读后感(精选5篇)海子诗歌读后感1经常在深夜醒来,倚靠着墙角唱歌。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总是不自觉地想起海子的诗。
不自觉地想起他那看透世事的眼睛,一直想告诉他,你并不是孤独的,有很多人和你的心一起,随着窗外的风一起抚摩被树抛弃的叶子。
我一向是个随性的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会考虑后果。
你也是这样的人吧。
还记得那天吗?3月25号,很多人总以为,那个日子,你一定不会忘记,只有我明白,那对你来说,只是一个过渡,你只是要回家了,真正的家。
那年的季候特别寒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不知听谁说过,每一个诗人都是有着重大使命的天使,在人间时,他们会把翅膀缩小,安放在心里。
虽然失去了法力,但他们有一件天下无敌的武器—文字。
他们把自己的情感诠释在纸上,他们想用那只纤瘦的手撑起整个世界,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有些丑恶的存在,不是一支笔可以化解的。
于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时,只能展开心中的翅膀,飞向天际,但他们没有丢弃手中的笔,他们把笔交给了下一批天使。
他们只是对孩子笑笑,拍拍他们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海子,你一定也是天使吧。
只有天使,才能看透世间的美丽和丑陋的存在。
你选择了死,也选择了希望,因为你已经把自己能留下的都留下了。
那些文字,组成了一对五彩的,璀璨的翅膀。
当钢铁轧过身体的那一刻,你一定是微笑着的。
那时,你脑中浮现了千万种情景,那个陌生路人对你的微笑,登山时一个陌生人递给你的水,雨夜里的那把花伞…你想起自己还有许许多多声谢谢没说,只是希望他们能看见自己的文字,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份情感。
还记得吗?你犹豫地徘徊在一段段铁轨之间,那时,河北省的冬天还没有结束,空气中却已经有了淡淡的桃花味,那是你最喜爱的花呢。
除了天际偶尔传来的飞鸟叫声,一切都那么寂静,就像往常一样。
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火车的一声鸣笛声,可以回荡许久,使原本空旷的大地显得愈加寂寞了。
臧克家现代诗《有的人》读后感5篇_读后感

臧克家现代诗《有的人》读后感5篇_读后感臧克家现代诗《有的人》读后感5篇_读后感《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有的人读后感【一】我平时对一些诗歌就特别缺乏灵性,但是,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却令我受益匪浅,印象极其深刻。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去十三周年而写的,《有的人》整首诗结构简洁,题目新颖特别。
而且,通过写两种不同的人的对比,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句话是在诗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节。
原先,我还不太明白意思,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有的人躯体还活着可是他的心已经死了这表达出了对这种人的鄙视有的人虽然躯体已经不在了,可是他们的精神还没有消失,是永存的,这又表达了对这种人的赞美。
鲁迅先生用自己那支”武器”;揭露了反动派种种的罪恶、坏事,可是他却没有被吓倒,而是继续写作。
令反动派害怕,老百姓安心地生活。
这不正是诗中所写的:”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生活。
”;在他的心里永远没有”退缩”;只有”向前”;。
鲁迅先生愿意帮助所有困难的人。
愿意做一株小小的野草,让人们烧尽,长出能绿的小草,使大地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鲁迅将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人民和社会。
这就正如诗中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做马。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地下的或烧。
”;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他,是一头耕牛;他,是一株野草;他,更是一位英雄.他,见证历史巨变;他,目睹风起云涌;他,更重燃了中国人上进的心火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现代诗歌读后感(精选9篇)

现代诗歌读后感(精选9篇)现代诗歌读后感(精选9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诗歌读后感(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诗歌读后感篇1《给孩子的诗》这本书里的诗写的非常好,给我印象最深的几首诗有:《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愿意是急流……》、《如果记住就是忘却》、《致橡树》。
读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后,我懂得了:任性的孩子,才拥有真正的童年。
从小事无巨细循规蹈矩的孩子,他的童年被大人社会剥夺了,当他从小失去了童年,长大就会失去自我,然后失去自己的一生。
因为童年的游戏规则和大人的社会不一样。
一个任性的孩子,用童心来看世界,认为世界应该是这个样子——每一个时刻,都像色彩蜡笔那样美丽,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快乐的小河,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而大人们认为这些和那幼稚可笑,这一切都是梦话愚行。
所以,我没有领到彩笔,只剩下收支和创痛——纯真的美梦就这样一个个自生自灭。
从对梦的痴心幻想到逐步认识冰冷的现实,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每一个的童年时代,都是梦的季节。
小时候,我们阅读的,是美妙的童话;画的,是无拘无束的想象;听的,是欢快的儿歌;做的,是无奇不有一心向往的梦。
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懂得了,在面对>挫折,在寂寥的日子当中,我们应当振奋向前,相信希望就在前面,相信这一切很快就过去,而一旦过去便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我们确实应当在悲伤的日子里学会镇静,因为快乐的日子一定会来临。
读了这些诗,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有了很多以前没有的感悟。
正如有句话所言:对于命运中的幸运而言,诗歌正如点燃火炬——某种意义上,诗歌之光照亮突然醒来的人。
现代诗歌读后感篇2捧一本《泰戈尔诗集》,在阳光下细细研读,体会泰戈尔所表达的爱和自由。
再别康桥读后感(精选46篇)

再别康桥读后感(精选46篇)篇1:再别康桥读后感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句话很美,这首诗也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
徐志摩为了康桥写下了这首诗每一句诗都包含着他对康桥的爱,如果你闭上双眼,这首诗的景象就浮现在脑海之中,如画一般。
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在向他招手,彩虹似的梦在他心中,他遐想着在康桥的生活。
他几乎忘记了自己要离开康桥,他希望自己可以放声歌唱。
但他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只能在心中唱响那首离别的笙箫曲。
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打扰康桥。
他对康桥依依不舍,挥之不去的伤感一直绕在心头。
有一首诗,独特美妙,有一首诗,世人赞颂;它就是《再别康桥》。
读完这首诗,我有了很大的感触。
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句话很美,这首诗也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
徐志摩为了康桥写下了这首诗每一句诗都包含着他对康桥的爱,如果你闭上双眼,这首诗的景象就浮现在脑海之中,如画一般。
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在向他招手,彩虹似的梦在他心中,他遐想着在康桥的生活。
他几乎忘记了自己要离开康桥,他希望自己可以放声歌唱。
但他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只能在心中唱响那首离别的笙箫曲。
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打扰康桥。
他对康桥依依不舍,挥之不去的伤感一直绕在心头。
篇2:再别康桥读后感我轻轻地打开书,低声地读着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多么美丽,多么丰富的哲学诗句,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不断回味。
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
康桥情结贯穿于徐志摩的诗文创作之中,其中以《离开康桥》最为著名。
在第三次欧洲之行回来的途中,徐志摩去找他的英国朋友,但是很遗憾,他的英国朋友都不在那里。
面对汹涌的大海和广阔的天空,他写下了回到剑桥的感受。
轻轻地合上书,我的思绪还没有从柔软缓慢的情节和深深的回忆中走出来。
现代诗歌树的读后感

现代诗歌树的读后感
读了现代诗歌里关于树的那些诗,感觉就像跟一群不会说话但超级有故事的朋友聊了会儿天。
有些诗里的树啊,就像是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它就静静地站在那儿,不管是狂风还是烈日,都纹丝不动。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老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它也像诗里的树一样,见证了好多事儿。
小时候我在树下玩泥巴,槐花开的时候,整个院子都是香的。
诗里的树可能也承载着诗人很多的回忆吧,就像老槐树承载着我的童年。
还有的诗把树写得特别有力量。
树的根深深扎进土里,枝干向着天空伸展,这就像一个很励志的画面。
感觉树在告诉我们,不管生活里遇到啥困难,只要像它一样稳稳扎根,努力向上,就没什么能把自己打倒。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想放弃,还不如一棵树呢。
诗里的树也有孤独的一面。
在广阔的天地间,它独自生长,周围可能没有能真正懂它的伙伴。
这种孤独感,我觉得就像我们有时候在人群里,虽然周围很热闹,但心里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不过树即使孤独,也依旧活得很有尊严,它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落叶、再发芽,这一点挺让人钦佩的。
总的来说,这些写树的现代诗歌就像一面镜子,从树的身上,我看到了生活里的好多影子,有美好的回忆,有激励自己的力量,也有那种难以言说的孤独。
这些诗歌让我对树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后再看到树,可能就不仅仅是看到一个植物,而是看到一首无声的诗了。
现代诗歌绿萝读后感受

现代诗歌绿萝读后感受《绿萝》在角落默默生长,绿萝是安静的模样。
翠色欲滴的叶儿,像舞动的绿精灵在歌唱。
它不需要太多阳光,一点恩泽就蓬勃向上。
细长的藤蔓蔓延,似乎诉说着无尽的希望。
那一片片绿叶的舒张,是生命活力的奔放。
绿萝啊,绿萝,你把绿意悄悄播撒在心房。
二、衍生注释:- “翠色欲滴”:形容绿萝叶子的颜色非常翠绿,鲜嫩得仿佛要滴下来一样,这是对绿萝生机勃勃外观的生动描写。
- “蓬勃向上”:描述绿萝在仅有的生长条件下积极向生长的状态,表现其生命力强。
三、赏析:1. 主题-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对绿萝的赞美。
绿萝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在诗里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意味。
2. 情感- 诗人对绿萝充满了喜爱和钦佩之情。
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诗人关注到了绿萝在角落里默默生长却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特点,这种积极的生命态度让诗人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3. 表现手法-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比如“翠色欲滴的叶儿,像舞动的绿精灵在歌唱”,将绿萝的叶子比作舞动歌唱的绿精灵,赋予了绿萝叶子人的动作和情感,使其更加生动鲜活。
还有“它不需要太多阳光,一点恩泽就蓬勃向上。
细长的藤蔓蔓延,似乎诉说着无尽的希望”这里“诉说着无尽的希望”也是把绿萝拟人化了,让绿萝有了表达自身希望的能力。
四、作者介绍:由于没有关于作者的信息,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作者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平凡事物的人。
能够关注到角落中的绿萝,并将其生命力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能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充满对生命敬重的人,对生活中小小的美好有着敏锐的发现能力。
五、运用片段:1. 场景一:在一次小型的植物爱好者聚会上- 当大家在讨论各自喜爱的植物的时候,小李对绿萝赞不绝口。
他说:“绿萝真的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就像那首诗里写的一样,‘在角落默默生长,绿萝是安静的模样’,它不需要太多的关注,自己就在那里默默地成长着。
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低调又充满生命力的劲儿,怎么看都看不够呢。
”2. 场景二:在学校的自然科学课堂上- 老师正在讲述关于植物适应环境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读后感
精品文档
现代诗歌读后感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思念”本就是一个极其美好的词。
古往今来,无数的骚人墨客都曾写下流芳千古的华章丽句。
“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如哀似诉、凄婉低徊的诗句穿越了时空的局限,千百年来在无数的读者中引起共鸣。
在当代女诗人的笔下,“思念”依旧以其纯美真率让多少人伤怀落泪。
诗的第一节,便以独特的构思和形式展现此诗与众的
1 / 3
精品文档
不同。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能感其美却无法触其形;“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能晓其情却无法觅其果。
如此无奈和悲哀不正是如烟似梦的思念所在吗?琴弦孤身只影,琴声破碎欲绝,希望与失望在若断若续“檐雨的念珠”中闪现。
有桨却无法致岸,有情却无法会面,不正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痛楚吗?缠绵悱恻的相思愁苦满溢诗里行间,令人不忍触摸。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默默”一词使“蓓蕾”这个意象更加形象突出,等待的热切和希望的深切之情溢于纸上;“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遥遥”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
两个意象把人们思念的心定个在这暖和而温暖的画面里。
而心的深处,是海洋。
泪如海,思念如海,期待如海。
最终翻腾不息的海语,溢满了两汪深湖,两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映现了世间一切的真情。
思念的真切,在此从内到外,由浅及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思不是简单之物,诗人表现也从多角度多侧面出发,用形象帮助思维说话。
四个意象虽无逻辑关联,但每一意象的本质都能让人联想起意味相似的相思。
此时,诗作的思维是跳跃的、抽象的,找不到明显的逻辑痕迹,但给人情感感受空间是立体的,回味是深远的。
2 / 3
精品文档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