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弧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判断
培优1(电流计指针的偏转问题)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例1】 将灵敏电流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 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 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 流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 ( )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 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 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 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解析】 由于电极分别置于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刺 激前,a处外表面为正,b处内表面为负,指针向右偏转,在 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后,两处电 位发生反转,a处外表面为负,b处内表面为正,指针向左偏 转,之后恢复初始状态;当c处的刺激通过突触传到b处后, b处内表面再次变为正,与a处外表面电位差变小,指针再次 向左偏转。 【答案】 D
高考调研新课标·生物·Fra bibliotek修三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a、b、c、d四处 安放灵敏电流计,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下列有关指针 偏转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处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B.b处电流计的指针最先发生偏转 C.c处电流计的指针最先发生偏转 D.d处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专题培优(一)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各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并以电信号形 式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是以递质的形式传递,速度明显慢 于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由此可以推断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 和偏转次数。 1.膜电位的测量 (1)静息电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 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加餐练(五) 电流计偏转问题及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加餐练(五)电流计偏转问题及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1.下图表示一个反射弧的局部,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后,电流计指针先左偏再右偏,最后恢复原状。
则下列图示与之不符的是()2.(2018山东烟台质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已知兴奋由兴奋区向邻近的未兴奋区传导后,未兴奋区成为新的兴奋区,而原兴奋区则恢复静息状态(成为未兴奋区)且有短暂的不应期,所以兴奋不回传。
下图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及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如果电流表不偏转,则M点的条件分别是()A.不偏转,M点与P点或Q点重合B.偏转,M点在PQ段之间C.不偏转,MP略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D.不偏转,MP小于或等于PQ的一半3.(2019湖北孝感联考)下图中电位计的电极都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A.刺激图1中的c点和图2中的b点,指针都不偏转B.刺激图1中的a点,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刺激图2中的c点,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D.刺激图2中的b点可能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4.下图为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示意图,f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g的神经纤维搭在肌肉上,e表示感受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刺激肌肉后,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d点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B.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神经元c膜外为正电位D.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5.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兴奋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细胞呼吸,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6.已知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向两侧传播且速度相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创新题拔高练:考点10 神经调节

创新题拔高练考点10 神经调节【解题模板】一、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问题分析1.反射及反射类型(1)反射活动的判断一看:是否有中枢神经中枢二看:效应器是否反应三看:反射弧是否完整(2)反射类型判断一看获得方式,二看神经中枢,三看是否消退2.兴奋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探究一看:K+外流及外流量是否正常二看:刺激是否有效三看:Na+内流及内流量是否正常二、兴奋传导、传递特点及探究1.兴奋传递过程问题分析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状态的判断一看类型与数量:突触前膜释放的地址类型,释放递质的量是否正常二看运输与结合:递质与后膜受体作用过程是否正常三看效果与去向:阴阳离子的跨膜运输、递质是否正常水解2.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一看:电流表两极位置二看:两极处兴奋状态三判断:两极处出现电位差,电流表指针就偏转,偏转次数等于产生的电位差次数3.兴奋传导、传递特点探究对侧观察:分别在受刺激的前或后神经元观察一点刺激:神经纤维某一特定点给予适宜强度刺激两侧观察:在同一神经纤维刺激点两侧观察【练习】1.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传递功能下降相关。
NE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合成和分泌。
下图为NE的释放及作用过程示意图。
NE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NE在胃肠道内可被破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X代表交感节后神经元或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B.蛋白M与NE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结合后能改变膜的通透性C.若抑制抑郁症患者体内NE降解酶的活性,则NE的信息传递能力增强D.抑郁症患者可通过口服大量去甲肾上腺素的方法,来减少抑郁的发生2.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延缓脑衰老等生理作用。
受体Ⅰ和受体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Ⅰ作用后,引起Cl-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Ⅱ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高考生物学霸纠错笔记:神经调节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考生物学霸纠错笔记:神经调节一、对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活动理解不到位1.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示意图,在反射弧左侧的神经纤维细胞膜外表面连一电流表。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b处的神经元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B.刺激b点引起③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反射C.分别刺激a点和b点,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偏转D.刺激a点,①②③和b点均可产生兴奋分析:混淆反射弧的概念,对反射弧的结构和对应功能不理解出现错误。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传入神经,a是轴突,b是传出神经元的胞体,②是传出神经,③是效应器。
脑皮层可通过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控制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进而控制传出神经元的活动,因此b处的神经元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A正确;刺激b点能引起肌肉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刺激b点,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到电流计,因此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C错误;刺激a点,兴奋能够传至①②③和b,故①②③和b点均可产生兴奋,D正确。
答案:C1.反射弧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兴奋传导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适宜的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兴奋(神经冲动)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胞体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规律性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相互联系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1.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是效应器,e是感受器B.刺激b,引起效应器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效应器,e是感受器,A正确,刺激b,引起效应器反应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图中b是传出神经纤维,c是神经中枢,兴奋在经过神经中枢时需要经过突触,因此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中枢中的传导速度不同,C错误;Ⅱ表示突触后膜,信号的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专题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专题
①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
G
刺激
如果测量的部位都在细胞膜外,则: 解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 负电荷,而左侧仍然为正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 偏转(向右);当电流计左侧出现负电荷,而左侧 仍然为正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左)。因 此,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G
【解析】: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细胞 膜外带正电荷,而细胞膜内则带负电荷。在细胞内 外之间存在电位变化,测量是将指针放在细胞膜内 和外之间进行。【答案】AC
【例2】某科学家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 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下列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 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 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
(3)涉及不同神经元之间电流计的连接类型
a
b
突触模式图
解析:如果在左侧刺激的话(兴奋可以从左传到 右),电流计会先出现向左偏转,后出现向右偏转; 如果在右侧刺激的话(兴奋不可以从右传到左), 电流计会先出现一次偏转:向右偏转。
4、 经典试题
【例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 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 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 示意图,正确的是( )
如果测量的部位都在细胞膜内,则:
刺激
如果测量的部位都在细胞膜内,则: 解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左侧出现正 电荷,而右侧仍然为负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 (向右);当电流计右侧出现正电荷,而左侧仍然为 负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左)。因此,电流 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G
③在指针内偏左侧刺激
G
⑤在两指针内中间部位刺激
培优讲堂——神经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静息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 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 2.动作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 纤维膜的外侧。 3.
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 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 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课件42
电位测量 的方法
曲线图中所示
为指针偏转1次
所测得的结果;
图B、C中指针 将发生两次方
解 析
向相反的偏转,
答 案
图D中不能测
到指针偏转。
答案:A
22:46
一、电位测量的方法
【例1 】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下图所示连接(甲图为神经纤 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 答 (维1)下膜静列内息问外状题的态。电时位,状神突以况经触扩是纤处散为形化式学传信递号。, 外__正__内__负__,在这一电位 状况时膜外的__N_a_+____ 浓度高于膜内的,膜内的____K_+___浓度高于膜外的。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 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把__电__流__计__的__一__个__电__极__插__入__膜_。内点 (3)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 击 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乙______图,原因是 _乙__图__中__神__经__冲__动__的__传__导__经__过__了__突__触__,__存__在__突__触__延__搁__,__时__间。稍解 长
析
22:46
二、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请点击a、c
ab
c
d
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 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高中生物学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高中生物学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264400《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神经调节》中有关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问题,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属于高中生物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
该部分试题建立在“神经纤维或者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由于膜内外存在电位变化,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电流计可以测量出电流的有无及方向。
下面是我对这个知识点做了一个分析归纳:一、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表现为外正内负,通过电流计可以显示出来。
当受到某种刺激时,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此时,兴奋部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这样,兴奋部位与临近区域的膜内外都有电位差,就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外,电流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再向外延伸,使兴奋传遍整个细胞。
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外(1)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如上图):解析:当电流计右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负电荷(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外),而左侧仍然为正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右偏转;当电流计左侧出现负电荷,而右侧仍然为正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左偏转。
因此,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2)在指针外左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左后右。
(3)在指针内偏左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左后右。
(4)在指针内偏右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5)在两指针内中间部位刺激:不会出现偏转。
2.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内(1)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如上图):解析:当电流计右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正电荷(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内),而左侧仍然为负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左偏转;当电流计左侧出现正电荷,而右侧仍然为负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右偏转。
江苏省高中生物 暑期作业第12讲 教你突破神经调节的知识难点(高考复习适用)苏教版(2021年整理)

2.在神经元之间的指针偏转规律
已知:bc=cd,电流表两侧导线均连于细胞膜外侧。
规律是:刺激上一个神经元(A)任一点,指针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下一个神经元(B),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分析过程如下:
(1)刺激c点时,c点兴奋,由此形成的局部电流向两侧传导,由于突触延搁的存在,当bc=cd时,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兴奋从c向左传到b点时,b点电位逆转,此时d点处于静息状态,所以,电流从d通过电流表流向b点,指针向左偏转;当b点恢复为静息状态,指针回到中间零位置;c点产生的局部电流向右流到A的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电位逆转,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的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电位逆转并形成局部电流;当局部电流流到d点时,d点电位逆转,电流从b通过电流表流向d,指针向右偏转;当d点恢复为静息状态时,指针回到中间零位置。
错误方法:①对照组:在A处施加刺激,在C处放置一电流表,预期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M有反应;②实验组:然后在B处放入药物,在C处施加刺激,在A处放置一电流表,预期现象是:电流表指针不偏转,M有反应。(原因是即使不在B处放入药物,也会出现实验组的预期现象。)
(4)验证某药物可以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例3 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总结感悟 在分析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方向时,首先要明确反射弧的路径,分辨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而传入神经很有特点,即“细胞体位于脊髓外的神经节里”,这样,兴奋传导的方向就明确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由中枢部位的突触结构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激b点,在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计的区域先后产生动作电位,因此,
分析:
电流计会出现两次相反方向指针偏转;刺激c,动作电位在c两侧传 导,先到c的左侧,而右侧连着是突触,兴奋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电信
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会有突触延搁的特点,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
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 刺激d点时
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综上所述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 刺激d点时。
【技法归纳】
1.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的判断与分析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元。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由此确 定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常遇到的符号有:
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 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
刺激d点时
A.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刺激a点指针不偏转
如图1,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刺激a点,动作电位可以向两
分析: 侧传导,(体现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而且传导速度
是相同的,因此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
偏转。
向的偏转。
C.刺激d点时,产生的兴奋一定会发生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 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
图2是突触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信息,c对应的神经元会释放神经 递质,因此是属于突触前膜,d点对应的是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的
分析: 信号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因此刺激d点时,
产生的兴奋不会在该突触处发生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 信号的过程。
突触结构简图:
兴奋传递方向:→
2.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典例】(2013·浙江六校联考)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
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 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刺激a点指针不偏转 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C.刺激d点时,产生的兴奋一定会发生由电信号转变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