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与兴奋传导方向剖析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微专题12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4.(2024·山东泰安期末)图1为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示意图。为研究神经 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同强度的电刺激进行实验:Ⅰ.单次电刺激神经 元B;Ⅱ.连续电刺激神经元B;Ⅲ.单次电刺激神经元C。用微电极分别记录 神经元A内的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注:阈电位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 位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
mV B.由Ⅰ可知,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神经元A产生动作电位 C.由Ⅱ可知,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阈下刺激可以产生叠加效应
√D.由Ⅲ可知,神经元A电位的形成与神经元C和B释放神经递质的量不足
有关 解析:由Ⅲ可知,神经元A电位低于静息电位,原因是C释放的是抑制性神 经递质,D项错误。
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大量Na+顺浓度梯 度流入膜内,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与此同时,K+通道开放,膜 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又向膜外扩散。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 外的电位差,已知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
从A到B的电位差
(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 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 侧,刺激神经纤维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 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 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 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 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2.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幅度的判断 (1)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的判断(已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 向相同)。
处理a、 段与c点产生的兴奋相遇后传导中断, 表指针偏转三次
c两点 c点产生兴奋后引起d点兴奋,电流表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

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复习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中有关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是高考中时常考查的内容。
该部分试题是建立在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由于膜内外存在电位变化以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的基础上,通过电流计可以测量出电流的有无及方向。
下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归类:1 关于局部电流学说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膜外带正电荷,而膜内带负电荷,使膜内外之间存在电位变化,通过电流计可以显示出来。
当受到某种刺激时,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使细胞膜内带正电荷。
此时,兴奋区域与临近区域的膜内外都有电位差,可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外,电流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邻近未兴奋部位)。
如此,再与该部位的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局部电流,再产生兴奋部位,再向它们的邻近传导,使兴奋传遍整个细胞。
在实验条件时,刺激点处兴奋,可向两个方向传导,称为双向传导。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递质,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上电位变化。
由于递质存在于突出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决定了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3 常见电流计连接的方式(1)涉及一个神经元在兴奋状态下电流计的连接类型(注:下面几种情况所涉及的测量部位均为神经纤维细胞膜外或内)①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刺激G如果测量的部位都在细胞膜外,则:解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负电荷,而左侧仍然为正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右);当电流计左侧出现负电荷,而左侧仍然为正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左)。
因此,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如果测量的部位都在细胞膜内,则:解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正电荷,而左侧仍然为负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左);当电流计左侧出现正电荷,而左侧仍然为负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右)。
因此,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左后右。
②在指针外的左侧刺激G刺激如果测量的部位都在细胞膜外,则:解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左侧出现负电荷,而右侧仍然为正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左);当电流计右侧出现负电荷,而左侧仍然为正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右)。
解题方法指导(6)

A.刺激a点时,d点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B .当兴奋从 a 点传至 d 点时, b 点电位
为内负外正
C.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电流表发
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刺激 c 点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
转一次
解题方法指导(6)—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解析:选A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 可以双向传导的,因为bc=cd,刺激
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解题方法指导(6)—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2.在神经元之间
(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
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
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解题方法指导(6)—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
损,因为也有可能是骨骼肌受损。如
果要证明部位d受损,应该排除骨骼肌
受损,可以再用b刺激骨骼肌,如果收
缩,就可以排除骨骼肌受损。
解题方法指导(6)—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4 . (2012· 江苏高三调研 ) 为研究高等动
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
位,但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部位d受损 C.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 到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D.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
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解题方法指导(6)—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解析:选B。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
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只能说
明传出神经正常,并不能说明部位d受
解题方法指导(6)—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创新题拔高练:考点10 神经调节

创新题拔高练考点10 神经调节【解题模板】一、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问题分析1.反射及反射类型(1)反射活动的判断一看:是否有中枢神经中枢二看:效应器是否反应三看:反射弧是否完整(2)反射类型判断一看获得方式,二看神经中枢,三看是否消退2.兴奋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探究一看:K+外流及外流量是否正常二看:刺激是否有效三看:Na+内流及内流量是否正常二、兴奋传导、传递特点及探究1.兴奋传递过程问题分析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状态的判断一看类型与数量:突触前膜释放的地址类型,释放递质的量是否正常二看运输与结合:递质与后膜受体作用过程是否正常三看效果与去向:阴阳离子的跨膜运输、递质是否正常水解2.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一看:电流表两极位置二看:两极处兴奋状态三判断:两极处出现电位差,电流表指针就偏转,偏转次数等于产生的电位差次数3.兴奋传导、传递特点探究对侧观察:分别在受刺激的前或后神经元观察一点刺激:神经纤维某一特定点给予适宜强度刺激两侧观察:在同一神经纤维刺激点两侧观察【练习】1.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传递功能下降相关。
NE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合成和分泌。
下图为NE的释放及作用过程示意图。
NE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NE在胃肠道内可被破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X代表交感节后神经元或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B.蛋白M与NE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结合后能改变膜的通透性C.若抑制抑郁症患者体内NE降解酶的活性,则NE的信息传递能力增强D.抑郁症患者可通过口服大量去甲肾上腺素的方法,来减少抑郁的发生2.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延缓脑衰老等生理作用。
受体Ⅰ和受体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Ⅰ作用后,引起Cl-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Ⅱ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人教版高考生物复习课件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兴奋传导与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及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

答案:B 解析:若刺激a3点,电流计①的两个微电极将同时兴奋,指针不会发生偏转,A 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分别刺激神经元a上的四点,电流 计②的指针均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项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传导的速度快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刺激a4点时,电流计①的指 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一般要早于电流计②,C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 间以化学信号的方式进行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信号的转化为电信号→化学 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
(2)在神经纤维上电表指针偏转问题
(3)在神经细胞之间电表指针偏转问题
【典例突破】
1.某生物实验小组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a、b之间 传递的情况(说明:L1和L2距离相等,电流计①两微电极的中点为a3,电流计 ②两微电极分别位于a、b神经元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适宜刺激神经元a上的四点,电流计 ①的指针均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分别适宜刺激神经元a上的四点,电流计 ②的指针均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适宜刺激a4点时,电流计①的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晚于电流计② D.a1点受适宜刺激后,兴奋在神经元a与b之间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 化
3.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 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 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刺激图甲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
该变化是由
引起的。
(2)刺激图甲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
解析: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若在A处刺激,A处 瞬间会发生钠离子内流,A项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 经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B项错误;由于兴奋传导至细胞体后不能传递到右 侧神经元,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能传导至电流计甲的左侧电极,但不能 传递到电流计甲的右侧电极,所以电流计甲指针向左偏转一次,电流计乙指 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兴奋在突触间不能逆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 突触后膜,C项正确;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乙不偏转,此时乙电流计测定的是 0电位,静息电位测定应是电流计一个电极在膜外,一个电极在膜内,D项错 误。
高考生物总复习 高考专题讲座系列6 透析兴奋传导中电

高考专题讲座系列(六)透析兴奋传导中电位测量与电流指针偏转问题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A 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A项的一极在膜内,另一极在膜外,会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电流计偏转。
B、C、D三项的两极同时在膜内或同时在膜外,测不到静息电位。
2.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解析:选D 刺激a、b两点中央偏左侧,a点先兴奋,膜外变为负电位,而b点还处于静息电位,即b点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表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a点左侧,未到b点时,a、b点膜外均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当兴奋传至b点时,a点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点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因此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至b点右侧,a、b两点都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在a、b两点中央刺激,a、b两点同时处于兴奋状态即膜外同时为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当a、b两点兴奋后,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同时变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
3.(2014·湖南示范校联考)如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测量的为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B.对图甲添加河豚毒素(Na+转运载体抑制剂)后仍然保持静息电位不变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解析:选C 图甲测定的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引起;对图甲添加Na+转运载体抑制剂对K+外流无影响,故仍然保持原有的静息电位;图乙中的刺激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五)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探究实验分析学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加强提升课(五) 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探究实验分析膜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角度1 膜电位的测量1.(2018·河南南阳五校联考)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解析:选A。
图甲为静息状态,膜内外电位差是静息电位,A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K+外流造成的,B正确;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当兴奋传至电流表一极时,两极间会有电位差,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后恢复,兴奋传至电流表另一极时,指针会发生一次反向偏转后恢复,C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D正确。
2.(2018·长沙调研)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一电位计,两个电极都放置于神经细胞膜外侧。
当刺激A处后,检测到的神经电位变化应是如图中的( )解析:选D。
电表的两极,都置于膜外,测定的是膜外的电位变化。
当刺激A处产生的兴奋传到左电极时,左电极处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膜外仍然是正电位,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右电极时,右电极处膜外电位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左电极处膜外已经恢复正电位,此时电表指针会向右偏转,形成如D所示的电位变化,A、B、C 错误,D正确。
角度2 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下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B.刺激b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C.刺激c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D.刺激d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解析:选A。
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a、b、c、d是上面的4个位点,其中bc﹦cd。
在膜的外表面b、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箭头处表示接受刺激的部位。
(1)刺激a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刺激a点,兴奋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先传到b点兴奋,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此时的d点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于是电流计的两侧就产生了电位差,电流方向自右向左;当兴奋继续传导至d处,d点兴奋,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此时的b点已恢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
由于两次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流计的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2)刺激c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刺激c点,由于兴奋传导的双向性以及bc=cd,所以b点和d点同时兴奋,两点同时变为动作电位,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电流计的两侧就没有电位差,电流计中无电流产生,指针不偏转。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
具体过程: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通过突触前膜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称“单向传递”。
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称“突触延搁”。
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
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a、b、c、d是上面的4个位点,其中bc﹦cd。
在膜的外表面b、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箭头处表示接受刺激的部位。
(1)刺激b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根据图中两个神经元中突触小泡的位置,兴奋在二者之间的传递方向应该是从左向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图 1 中 B 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 2 中 A 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 Na+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 2 中 A
点下移 C.图 2 中 B 点 Na+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 Na+通道
相结合 D.神经纤维的状态由 B 转变为 A 的过程中,膜对 K+的通透
性增大
解析
2.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 1 所示,其中
解析
解析
二、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演练 3] (2013·安徽高考)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 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 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 ⓑ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解析
[技法归纳] 探究或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 时,要注意结论的描述。 (1)验证性实验:结论为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 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2)探究性实验:需分双向、单向中 A→B、单向中 B→A 三种情况分析。
1.下图 1 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 2 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位于膜内,乙位于膜外,图 2 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电流计
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中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 2 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
C.图 2 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
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图 2 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
[演练 1] 右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 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 为四种测 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 )
解析:曲线图中所示为指针偏转 1 次所测得的结果; 图 B、C 中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图 D 中不 能测到指针偏转。
答案:A
3.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的判断 (1)若电极两处同时兴奋,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如刺激 图 1 中的 c 点。 (2)若电极两处先后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 反的偏转,如刺激图 1 中的 a 点和图 2 中的 b 点。 (3)若两电极只有一处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一次偏 转,如刺激图 2 中的 c 点。
[演练 2] (2016·日照校际联合检测)下图表示三个通过
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
面。刺激 a 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若 c 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
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若检测到 b、d 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
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解析
5.(2016·福州模拟)下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
为突触结构,在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 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刺激图乙 b、c 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 1、2 次 D.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与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一、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膜电位的测量
方法
图解
电表两极分别 置于神经纤维 膜的内侧和外 侧
结果
方法
电表两极 均置于神 经纤维膜 的外侧
图解
结果
2.指针偏转原理 下面图中 a 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后面为该动作 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 右侧”时灵敏电 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解析
7.下面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 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放 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 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 a 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填“属 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 b 刺激骨骼肌,______(填“能”或“不能”)在 c 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 a 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 肌或传出神经或 d)受损时,用 a 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 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用 a 刺激神经,在 c 处记录不到电位变化,表明________受损。 ②如果用 b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______________受损。 ③如果用 a 刺激神经,在 c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用 b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损。
D.t1~t2,t3~t4 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Na+内流和 K+外
流造成的
解析
4.下面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 a 点(a 点为
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B.兴奋由 c 传导到 e 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换
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解析
3.(2016·郑州期中)下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
表的 a、b 两极置于膜外,在 X 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
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 b→a
C.在图乙中的 t3 时刻,兴奋传导至 b 电极处
解析
6.(2016·长沙模拟)如图为某反射弧的 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 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 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A.不放药物时,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 A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 B 处,刺激 C 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 C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 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 左 后 肢 未 出 现 屈 反 射 , 其 原 因 可 能 有 : ① 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8.(2015·大同三模)有一种药物能阻断兴奋的传导或传 递。请你根据下面反射弧的结构,完成相关探究实 验并回答问题:
(1)为了探究该药物的作用部位,请完成下面实验: ①步骤 1:刺激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 2:用该药物分别处理 a(突触间隙)和 b,重复步骤 1。 如果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药物作用于 a。 (2)回答问题: ①步骤 1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则阻断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能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 阴 离子 进入细 胞的 通道 蛋白 ____________(填 “开 放”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