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教案
《中职美术教案》

《中职美术教案》word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概述了解美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1.2 绘画工具和材料熟悉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和材料1.3 绘画基本技巧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勾勒、涂抹、渲染等掌握绘画技巧的应用和练习方法第二章:素描基础2.1 素描概述了解素描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素描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明暗、质感等2.2 素描工具和材料熟悉各种素描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描工具和材料2.3 素描基本技巧学习素描基本技巧:勾勒、涂抹、渲染等掌握素描技巧的应用和练习方法第三章:色彩基础3.1 色彩概述了解色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色彩的基本元素:色相、明度、纯度等3.2 色彩搭配与运用学习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方法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和练习方法3.3 色彩表现技巧学习色彩表现技巧:水彩、油画、水粉等掌握色彩表现技巧的应用和练习方法第四章:图案设计4.1 图案设计概述了解图案设计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4.2 图案设计方法学习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图案设计的技巧和练习方法4.3 图案设计应用学习图案设计的应用领域和实例掌握图案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方法第五章:美术欣赏与批评5.1 美术欣赏概述了解美术欣赏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观察、感受、解读等5.2 美术批评概述了解美术批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美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分析、评价、提出观点等5.3 美术欣赏与批评的实践学习美术欣赏与批评的实践案例和实例掌握美术欣赏与批评的技巧和方法第六章:绘画创作与实践6.1 绘画创作概述了解绘画创作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绘画创作的基本步骤:构思、草图、正稿等6.2 绘画创作方法学习不同绘画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和方法掌握绘画创作的技巧和练习方法6.3 绘画创作实践完成绘画创作的实践案例和实例掌握绘画创作的评价和反思方法第七章:雕塑基础7.1 雕塑概述了解雕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雕塑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空间、质感等7.2 雕塑工具和材料熟悉各种雕塑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雕塑工具和材料7.3 雕塑基本技巧学习雕塑基本技巧:雕刻、塑造、打磨等掌握雕塑技巧的应用和练习方法第八章:设计基础8.1 设计概述了解设计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设计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8.2 设计方法学习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设计的技巧和练习方法8.3 设计应用学习设计应用领域和实例掌握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方法第九章:摄影基础9.1 摄影概述了解摄影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摄影的基本元素:光线、构图、色彩等9.2 摄影设备与技巧熟悉各种摄影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摄影的基本技巧:曝光、对焦、构图等9.3 摄影实践与应用完成摄影的实践案例和实例掌握摄影的评价和欣赏方法第十章:综合材料与实验10.1 综合材料概述了解综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综合材料的基本运用方法:拼贴、装置、综合绘画等10.2 综合材料实验学习综合材料实验的技巧和方法完成综合材料的实践案例和实例10.3 综合材料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习欣赏和评价综合材料作品的方法掌握综合材料作品评价的技巧和要点第十一章:现代美术流派与艺术家11.1 现代美术流派概述了解现代美术流派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现代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11.2 现代美术流派分析学习现代美术流派的艺术特点和影响分析现代美术流派的意义和价值11.3 现代美术流派的作品欣赏学习欣赏现代美术流派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现代美术流派作品欣赏的要点和角度第十二章:传统文化与美术12.1 传统文化与美术的关系了解传统文化与美术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掌握传统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和应用12.2 传统美术技法与作品学习传统美术技法:水墨、工笔、剪纸等欣赏和分析传统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12.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中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如何在现代美术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第十三章: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13.1 美术教育的目标与意义了解美术教育的定义、目标和发展趋势掌握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13.2 教学方法与策略学习美术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讲授、示范、实践等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3.3 美术教育实践探讨美术教育的实践案例和实例掌握美术教育评价和反思的方法和技巧第十四章:美术市场与产业14.1 美术市场的概述了解美术市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美术市场的基本运作规律和趋势14.2 美术市场与艺术家学习美术市场对艺术家的影响和作用掌握艺术家在美术市场中的定位和发展策略14.3 美术产业的发展与挑战探讨美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学习面对美术产业挑战的应对方法和策略第十五章:美术与日常生活15.1 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掌握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15.2 生活中的美术欣赏与实践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美术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将美术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案例和实例15.3 美术与生活的互动与创新探讨美术在生活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方向学习如何将日常生活与美术相互融合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中职美术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中职美术基础教案

中职美术基础教案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名称: 中职美术基础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职美术基础课程的内容与意义。
2.学习手工制作与绘画基础技法。
3.掌握基本人物、动物和景物的造型。
4.认识色彩,掌握色彩运用技巧。
5.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基础素描:造型基本技法、实物构思和组合、基础人物头部构造、动物头部构造。
2.手工制作: 纸张切割和折叠、卡通造型和相关原理。
3.色彩理论和实践:理解色系、对比度和配色,掌握使用水彩、蜡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4.景物造型:学习基本景物的构思和绘制。
四、教学计划:第一节课程介绍教学目标:了解中职美术基础课程的意义,介绍课程内容教学步骤:1.课程介绍:介绍中职美术基础课程,学习手工制作以及绘画技法,了解学习本课程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素养的提高有何益处。
2.课程内容:简要讲解本课程所包括的内容,分为基础素描、手工制作、色彩理论和实践以及景物造型。
3.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本节课需要学习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基础素描教学目标:掌握造型基本技法,了解绘制实物的构思和组合,认识基础人物头部构造和动物头部构造。
教学步骤:1.识别形状:教授学生正确识别和观察形状和空间概念,帮助学生掌握好技巧,能通过线和面表现物体的外形。
2.实物构思和组合:教授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构思实物,用细线条练习表现实物的质感和形态。
同时教授如何根据需求组合几个物体来表现整体形态。
3.基础人物头部构造和动物头部构造:讲解头部特征,包括眼睛、嘴巴、耳朵和鼻子等各个部位的形态和构造。
教授如何绘制不同种类动物的头部形态。
第三节手工制作教学目标:了解纸张的切割和折叠技巧,掌握卡通造型和相关原理。
教学步骤:1.纸张的切割和贴合:介绍纸张的常见类型和特性,手工工具的选用,教授学生如何用手工刀剪裁和贴合纸张。
2.卡通造型和相关原理:教授如何用纸张,电脑,和其他绘画材料来制作卡通角色的造型。
中职美术欣赏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美术欣赏教案模板范文中职美术欣赏教案模板范文一、课程名称中职美术欣赏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其欣赏能力,发掘其审美潜能,促进学生艺术思考和艺术品鉴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艺术史、美术经典作品欣赏、当下艺术热点、文化意识和基础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学步骤1. 热身介绍教师重点推荐的一幅当下体现艺术时尚的作品,让学生针对其境界即时学习欣赏。
2. 经典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经典美术作品,针对各个文化时代的特点及其艺术表现形式逐一分析并进行引导简析。
3. 当代艺术作品鉴赏让学生了解艺术当下的流行趋势,引导学生分辨艺术品真伪,提高探究现实生活的能力。
4. 课堂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5. 总结课堂总结与提问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后详溯。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解、分析、鉴赏、讨论等教学方法。
讲解:通过介绍美术史的发展、艺术思考与审美观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和了解美术基础知识和理论。
分析:引导学生对所学作品进行分析,了解作品的构图、色彩、画面氛围、分析技法等方面特点,从而能够掌握更多的艺术技巧和方法。
鉴赏:启发学生感性的审美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提高其对艺术品的欣赏能力。
讨论:通过自我陈述和充分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观点,提高其批判性思考和发现创新的能力。
六、教学工具和资源1. 电脑及投影仪2. 班级图书及相关专业书籍3. 外部美术展览7、教学效果及评估本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是较多的,如何确保持续稳定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持续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对开始阶段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一些方法:1. 课内测验: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评估与测试。
2. 学生作品评分: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作品,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3. 出题方式: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出题方式,卷面细致合理。
4. 学期作业总成绩:观察学生作业质量和完成度,综合成绩,从而得出学生学习评估。
中职美术欣赏教案

中职美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2. 美术的历史背景3. 美术的艺术特点4. 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术的艺术特点,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2. 美术作品图片3. 艺术家的创作视频或音频资料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授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具体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3. 实践练习:组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作业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八、作业布置1.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描述其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2. 分析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中职美术教案》

《中职美术教案》word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基本概念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
解释美术的作用和价值,如审美、表达、交流等。
1.2 美术的基本技法介绍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演示绘画技法的基本操作,如勾勒、涂抹、渲染等。
第二章:素描技巧2.1 素描的基本概念解释素描的定义和作用,如造型、观察、表达等。
介绍素描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质感等。
2.2 素描的基本技巧演示素描的基本技巧,如光影处理、比例控制、细节描绘等。
分析素描技巧的应用实例,如静物、人物、风景等。
第三章:色彩理论与应用3.1 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解释色彩的作用和价值,如情感表达、视觉引导等。
3.2 色彩的应用技巧演示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协调、强调等。
分析色彩应用的实例,如绘画作品、设计方案等。
第四章:绘画材料与工具4.1 绘画材料的种类与特性介绍常用的绘画材料,如铅笔、墨水、颜料等。
解释不同材料的适用场景和特点,如可擦性、持久性等。
4.2 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演示绘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削铅笔、调色等。
分析绘画工具对作品效果的影响,如线条粗细、色彩饱和度等。
第五章:创意与表现5.1 创意的基本概念解释创意的定义和作用,如创新、独特、有趣等。
介绍创意的来源和激发方法,如观察、想象、组合等。
5.2 创意的表现技巧演示创意表现的基本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技法创新等。
分析创意表现实例,如个性化作品、主题创作等。
第六章:绘画创作与实践6.1 创作的基本概念介绍创作的意义和目的,如表达情感、展现技巧、探索主题等。
解释创作的流程和步骤,如构思、草图、完成等。
6.2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提供创作灵感和素材。
分析学生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七章:美术欣赏与批评7.1 美术欣赏的基本概念介绍美术欣赏的意义和作用,如提高审美、增加理解、享受艺术等。
中职美术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中国美术赏析——绘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发展,掌握其基本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3. 通过绘画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对象:中职美术专业学生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绘画作品和相关视频。
2. 美术教材或相关参考资料。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绘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时期。
-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绘画有哪些了解?有哪些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发展- 展示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 讲解各时期绘画的特点和风格,如唐代的写实风格、宋代的文人画风格等。
-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
2. 绘画技法的讲解- 介绍常见的绘画技法,如泼墨、渲染、勾勒等。
- 展示技法演示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技法的运用。
3. 绘画作品的赏析- 选择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 提问: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使用了哪些技法?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三、课堂练习(15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题材进行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绘画的特点和风格。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0分钟)-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对中国绘画的了解程度。
二、绘画创作(4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题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绘画创作的重要性。
《中职美术教案》

《中职美术教案》word版第一章:美术基本概念与术语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过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元素,以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方式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解释美术的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1.2 美术的基本元素与术语介绍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空间等。
解释相关的术语:如透视、光影、构图、比例、立体感等。
第二章:绘画基础技巧2.1 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择介绍常用的绘画工具与材料:如铅笔、炭笔、水彩画、油画棒等。
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与材料。
2.2 绘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调配、光影的处理等。
介绍常用的绘画方法: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
第三章:雕塑基础技巧3.1 雕塑工具与材料的选择介绍常用的雕塑工具与材料:如雕塑刀、雕塑泥、木雕刀等。
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雕塑工具与材料。
3.2 雕塑的基本技巧与方法讲解雕塑的基本技巧:如塑造体积、刻画细节、处理表面质感等。
介绍常用的雕塑方法:如泥塑、木雕、石雕等。
第四章:设计基础概念4.1 设计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视觉元素的组织与布局,以达到实用、美观的目的。
解释设计的分类:包括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等。
4.2 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元素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比、重复、对齐、平衡等。
介绍设计的基本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空间等。
第五章:建筑基础概念5.1 建筑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建筑的定义: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形式,通过空间的组织与构造,以创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解释建筑的分类:包括住宅、商业、文化、公共等类型的建筑。
5.2 建筑的基本元素与术语介绍建筑的基本元素:如墙体、门、窗、楼梯、屋顶等。
解释相关的术语:如建筑风格、建筑比例、建筑构造等。
第六章:摄影基础技巧6.1 摄影器材与拍摄模式介绍摄影器材:如数码相机、单反相机、镜头等。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案,中职学前教育课程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案,中职学前教育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学前教育课程中的美术教育章节,具体内容为“色彩的认识与应用”。
教材详细阐述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了解三原色、间色、补色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意绘画,锻炼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及创意绘画。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原理的学习,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粉笔、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范例作品。
学具:彩色粉笔、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情感表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三原色、间色、补色等概念,以及色彩的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范例作品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原理三原色、间色、补色2. 色彩的情感表达3. 创意绘画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完成一幅创意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色彩的素材,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美术素养。
同时,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色彩的应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及创意绘画。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颜色能引发人们的不同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先秦时用作酒器或祭祀,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元以后基本为装饰陈列用瓷,或为皇宫内的观赏器。
2、欣赏头饰
人们对装饰物品的使用,从最初简单的表现拥有财富,逐渐转化为表露身份地位,到美化形象、体现个性。
3、欣赏建筑——水立方
教师总结:
实用性美术:
1、工艺美术:A、传统手工艺品:是供陈设和欣赏的,教一般无多大实用价值。如:漆器、玉器等。B、现代工艺美术:指满足人们生活(衣、食、住、行)需要的,具有实用性、美观性的一切用品。如:染织、家具、电器、地毯、汽车等。C、商业美术:商品标识、广告等。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2分钟)
宣布上课、问好、考勤
问好,调整进入上课状态
提醒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导入新课
(13分)
播放一组照片(包括画、照片、雕塑、建筑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能把看到的图片按照你们的想法进行分类吗?
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美术表现:平面表现、立体表现。
欣赏图片
思考问题
1、宫殿建筑组:故宫与凡尔赛宫
2、陵墓建筑组:十三陵、金字塔
3、庙堂建筑组:天坛、帕特农神庙
4、民居建筑组:中国民居(不同地域)
(2)小组展示,教师作补充,感受中西建筑异同,共同总结建筑的欣赏角度
从视觉角度:正立面、侧立面、建筑结构、视觉美感
从建筑细节:技术的先进性
从人文角度:东西方的欣赏角度
连一连
与
课外作业
复习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
预习新课
完成日期
下一节课前
实施情况
和反思
本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刚开始时学生显得比较拘谨,在回答问题上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问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时,学生显得开朗多了,迫切的想表达自己对于生活中美的感受,达到了本堂课的目的。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比较欣赏:每组发一幅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学生讨论
互相评价
激发学生创作激情,达成知识目标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10分钟)
1、出示多幅作品名称,连线相对应的空间表现形式(如雕塑、建筑、景观、工艺品)
2、展示插接建筑模型
1、完成连线题
2、近距离观赏、触摸插接模型
培养学生资源的利用与处理能力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创作一幅《生活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德育目标: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具备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
重点
1.是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难点
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教学
方法
讲授提问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堂
类型
新课
教具器材
教案、课件、黑板、多媒体
课后要求
环节3(10分钟)
(二)建筑(难点)
1、欣赏世界著名建筑,明确建筑种类
连一连(图略)
思考:如何来欣赏建筑艺术?建筑的人文内涵又如何理解?
2、分组欣赏讨论
(1)本班学生分成宫殿建筑组、陵墓建筑组、庙堂建筑组、民居建筑组四个组,根据分发的资料,分别针对资料中两处中西经典代表建筑进行欣赏讨论,并从旁指导。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10分钟)
1、出示多幅作品,区分绘画、摄影、书法、篆刻
2、连连看:
出示没有提款的绘画作品三幅,请同学们为其搭配适合的书法和篆刻
畅所欲言
了解课题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见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3(10分钟)
(一)雕塑
1、图片赏析,认识雕塑
1、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出指定动作,初步认识雕塑
2、欣赏几件中外优秀雕塑作品,明确雕塑的两种表现形式:圆雕、浮雕
导游是怎样为你介绍旅游地的雕塑的?
3、出示两例中西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中西雕塑之美,初步掌握雕塑欣赏角度(《卢舍那大佛》唐)(《掷铁饼者》古希腊·米隆)
思考问题:年画中形象为什么大多都胖乎乎的小孩?而且每幅年画中的人物形象都差不多?画中为什么选择鲤鱼?代表什么?人为什么骑在鱼上?色彩是怎样的?烘托什么气氛?进而了解美术作品承载的文化内涵。
总结:美术是一种文化,反映着社会生活与人生百态,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社会、宗教、政治、思想、生活等各种变化发展,无不影响着美术作品的创作、风格极其内涵。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鼓舞人、激励人,甚至影响、改变一代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
组织教学
(2分钟)
宣布上课、问好、考勤
问好,调整进入上课状态
提醒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导入新课
(13分)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几天你发生了哪些趣的事情?
拉家常、聊生活,努力激发学生思考、提问及说出自己的见解
引发学生对美术的思考
任务介绍、讲解、演示(50分钟)
环节1(15分钟)
分一分
带着问题
欣赏讨论
小组讨论
对比欣赏
感受差异
总结方法
采取连线的形式认识建筑的不同分类
环节3(10分钟)
(三)工艺品
1、旅游时你会带什么东西回来送给亲戚朋友留作纪念?:
2、设置场景
【纪念品超市】作为导游的你为你自己选购的物品做“宣传”。
3、以《青花花卉纹盖罐》为例
从作品的花纹、色彩、材质等方面感受工艺品的巧妙之处
电商2
15建筑1
15旅游
周次
2
2
2
2
3
课时
2学时
节次
5、6
3、4
1、2
3、4
5、6
日期
2.22
2.24
2.23
2.23
2.28
教学
内容
1、介绍平面表现:绘画、摄影、书法、篆刻
2、介绍空间表现:雕塑、建筑、工艺品、景观
目的
要求
1、认识和区分平面表现和空间表现
2、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欣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形式作品的艺术魅力,具有一定的欣赏方法和审美能力
拿学生的摄影作品来让学生自己说说作品的不足之处,便于加深印象。
观察图片
思考问题
共同总结
通过欣赏、讨论讲述、比较绘画作品《拾穗者》、《泼墨仙人图》,初步了解中西、绘画的差异,感受中西绘画艺术的艺术魅力
采取小组讨论、欣赏等方法,加深对绘画艺术的认识,落实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环节2(10分钟)
(三)书法与篆刻艺术
一、个人表现(多媒体课件展示、解说、引申)(重点)
1、欣赏魏晋的墓室壁画《射猎图》P6
2、欣赏中国画《蔬柳八哥图轴》P7
朱耷简介: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1、出示中国画两幅:写意与工笔画,介绍中国画的题款艺术,了解书法和篆刻在画面中的重要作用,感受“书画同源”的独特艺术魅力。
2、结合图例,讲诉书法文字发展简史:(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篆书;(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3、图例赏析,知道如何欣赏书法:(1)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2)颜真卿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1、中国年画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年画四大家: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年画
(二)摄影
1、 让学生当场拿出自己的手机进行拍摄,之后谈谈对摄影的认识: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拍摄?拍摄时你更注重什么?
出示一组中外优秀作品,那幅给你的印象最深?最打动你的是哪幅?
欣赏不同题材的摄影作品,感受不同摄影画面带给我们的别样情感。
2、了解摄影的取景构图
通过实例讲解好的作品是遵循了怎样的构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的摄影。
2、建筑艺术:建筑应具备实用、坚固、美观等条件。
通过欣赏不同年代的作品,总结出各年代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环节3(15分钟)
三、承载文化(难点)
欣赏:《富贵有余》 年画
出示多幅年画作品,了解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年画大都用于新年贺岁,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课题
执
行
时
间
班级
15机械
16电商1
电商2
15建筑1
15旅游
周次
1
1
1
1
2
课时
2学时
节次
5、6
3、4
1、2
3、4
5、6
日期
2.15
2.17
2.16
2.16
2.21
教学
内容
中西方美术作品欣赏:1、个人表现;
2、实用功能;
3、承载文化。
目的
要求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欣赏油画《老国王》、《生日》P7
学生讨论:画中把鸟眼画成“白眼向人”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两幅画的画风有何差别?
通过作品的欣赏理解美术是作者表现个人情感的载体
环节2(10分钟)
二、实用功能(多媒体课件展示、提问、点拨)
1、什么是实用性美术?
2、多媒体播放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的种类并且说出属于实用性美术的哪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