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

合集下载

大班美术课教案《中外建筑》(精选3篇)

大班美术课教案《中外建筑》(精选3篇)

大班美术课教案《中外建筑》(精选3篇)大班美术课《中外建筑》篇1教学目标:1、对各种经典的建筑物感兴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欣赏、比较中国和外国的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3、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耐心地倾听同伴的意见。

教学准备:1、中外经典建筑物的图片(如长城、天安门、天坛、白宫、克里姆林宫、卢浮宫等)。

2、VCD机;教学挂图《中国建筑》;幼儿用书《中国建筑》《外国建筑》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各种中国建筑物的图片。

教师:图片上是什么?你们去过北京天安门吗?教师:看到了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觉?你知道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2、具体欣赏中国建筑物的外形和建筑风格。

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

教师:图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样的图案?使用VCD播放我国的建筑物,集体欣赏并交流。

教师:你最喜欢那座建筑物?你喜欢它的什么地方?教师为幼儿简单介绍中国建筑的背景。

教师小结:图上的建筑物气势雄伟,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3、出示外国建筑物的图片。

比较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国外的经典建筑。

教师:猜猜看,图片上的这一建筑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外国的建筑。

(请幼儿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教师:中国的建筑和外国的建筑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建筑有的是中国的,有的是外国的,但都有不同的特色。

教学提示:1、在活动区投放一些有建筑图案的拼图,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国的建筑特色。

2、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一块“中外建筑”的主题墙。

大班美术课教案《中外建筑》篇2活动目标1.欣赏中国和外国有特色的建筑,感受中外建筑风格的不同特点。

2.对各种经典的建筑感兴趣,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教师提前阅读中外建筑的相关资料,便于及时引导与梳理。

2.准备:“中国建筑”组图;“中国建筑局部”组图;“外国建筑”组图。

3.材料准备: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一、讨论关于“建筑”的话题,激发活动兴趣。

中外建筑史说课稿

中外建筑史说课稿

《中外建筑史》讲课稿今日我要进行讲课的内容是《中外建筑史》整体课程设计。

我们先看到目录。

本次讲课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我会提出对于建筑史的四个问题,并予以回答;第二,对中外建筑史这门课进行课程介绍;第三,教材的采纳;第四,本门课讲课计划;第五,该门课上拟采纳的教课方法;第六,课程查核标准。

第一,提出对于建筑史的四个问题。

1.何谓建筑史?建筑史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即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检查研究。

也称建筑历史。

自从有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造环境不懈的追求,在人类文明化历史中建筑自己对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反应或影响,因此各国个文明圈之间对于建筑史的分类和描绘有着不小的差别。

建筑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筑风格演变学。

故而建筑史,是历史,也是建筑,也是设计,是文化,也是审美。

2.学习建筑史的目的是什么?析其流源,述其现状,辨其异同,揭其价值,所其地位。

3.哪些专业开设?一般而言,在高职高专阶段,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修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其余建筑有关专业会开设中外建筑史课程。

4.谁在学习中外建筑史?就本校而言,《中外建筑史》这门课开设时间为高职高专阶段大一放学期。

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年纪散布在18-20 岁左右。

学习特色为对于理论课较缺少耐心,但对历史妙闻等较感兴趣。

学习能力特色可分为两种种类:其一,部分学生由高考进入本校,拥有必定学习能力,艺术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缺少,可是拥有必定的历史人文修养;其二,另一部分学生由中职升上本校,拥有必定的艺术实践能力,但历史人文修养较缺少。

其次,中外建筑史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中外建筑史》是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修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其余有关邻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地位作用:是认识建筑与建筑装修实质的起点,是进行建筑装修设计的起点,在建筑装修设计过程中,为建筑方案立意服务。

“是建筑装修工程师的脊梁、是建筑装修设计师的灵魂。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古代建筑艺术2篇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古代建筑艺术2篇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古代建筑艺术高中美术教案: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精选2篇(一)教案主题: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对象:高中美术课程教案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习欣赏和分析外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古希腊建筑艺术2.古罗马建筑艺术3.古埃及建筑艺术4.古印度建筑艺术5.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建筑的比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引入(5分钟)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

2.概述外国古代建筑艺术(10分钟)通过简要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印度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深入学习一种古代建筑艺术(25分钟)选择其中一种外国古代建筑艺术进行深入学习,例如古希腊建筑艺术。

通过投影或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古希腊建筑的特点、结构和装饰方法,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艺术价值。

4.讨论和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总结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1.回顾与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习其他种类的古代建筑艺术(30分钟)选择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印度建筑艺术中的一到两种进行学习。

用同样的方式讲解这些建筑的特点、结构和装饰方法,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艺术价值。

3.学生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国家的古代建筑艺术,并让他们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制作一份展示海报,介绍该国家的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进行全班讨论,比较各种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异同点。

教学资源:1.投影仪或展示图片的工具2.相关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图片和资料3.学生小组制作展示海报的材料评估方式:1.参与度和表现评价2.小组展示海报的创意和准确度3.课堂讨论的思路和分析能力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或者博物馆中的外国古代建筑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大班美术课教案《中外建筑》

大班美术课教案《中外建筑》

大班美术课教案《中外建筑》1500字教案名称: 中外建筑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中外各种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 中外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难点:对建筑的审美评价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讲解式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四大古代文明中的建筑。

2.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外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这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二步: 学习中外建筑1. 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 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重视对景之处的选择和处理,强调均衡和谐,以及对宇宙、天地、人的尊崇。

- 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和品味。

-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感受和评价。

2. 学习西方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 讲解西方建筑的特点: 讲究线条的流畅和对称,注重结构的稳固和美感,强调形式和功能的统一。

- 展示西方建筑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和品味。

-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西方建筑的感受和评价。

第三步: 创作中外建筑1. 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建筑,准备相关材料。

2. 让学生进行小组创作,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进行表达,可以是纸上画画、拼砖、搭建或其他方式。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选择的建筑,以及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第四步: 总结反思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中外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外建筑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这与当地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有关吗?3.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资源:1. 中外建筑的照片和介绍资料。

2. 纸、笔、颜料、拼砖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3. 视频或幻灯片等多媒体资料。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对中外建筑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

《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中外建筑艺术》是人教版《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二单元雕塑与建筑中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建筑艺术和外国建筑艺术两个领域。

建筑艺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建筑艺术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样式风格.由于中外建筑艺术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因此,在欣赏过程中要体会建筑作品所传达出的时代精神气质和思想风貌等。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题,通过美术鉴赏和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以美术鉴赏为先导,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中外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点,真正理解建筑艺术的作用和用途;通过学习,发掘学生的潜能,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文化与历史背景等;2。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中外建筑艺术不同的地域特征、样式风格和精神内涵;3。

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外建筑艺术的种类;建筑的定义。

教学难点:中外建筑艺术特点的区分;中国民居建筑和外国教堂建筑的特点。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中外建筑艺术的区别。

二、说教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中外建筑》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中外建筑》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中外建筑》《中外建筑》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中外建筑的特点和风格,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建筑艺术的热爱和情感投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2. 学具准备: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用图片展示经典的中外建筑,如中国的故宫、西方的埃菲尔铁塔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观察能力。

Step 2:学习中外建筑的特点和风格(15分钟)1.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彩色琉璃瓦、檐角飞翘等。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西方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玻璃幕墙、流线型设计等。

3. 学生对比中外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Step 3:欣赏中外建筑作品(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知名的中外建筑作品,如中国的泰姬陵、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

2. 学生欣赏这些建筑作品,并用一两句话描述自己的感受。

Step 4: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外建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了解所选择建筑作品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就该建筑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Step 5:课堂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向全班讲解所选择的中外建筑作品。

桂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说课稿

桂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说课稿

桂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说课稿一、教材概述《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是桂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的一本教材,通过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本教材共包括五个单元,分别是:中外传统建筑、中外现代建筑、中外古代建筑、中外未来建筑和中外雕塑艺术。

二、教材特点1.多媒体展示:通过生动的图片、素材和文字,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的艺术特点。

2.文化交融:教材涵盖中外不同时期和风格的建筑,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艺术,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发散思维:通过设计的题目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作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和特点,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理解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表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风格建筑的特点和审美标准,能够用专业术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中外传统建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中外不同时期的传统建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风格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中外传统建筑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不同时期的传统建筑有哪些区别和变化?•你认为传统建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2. 中外现代建筑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现代建筑,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设计风格和功能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有哪些?•现代建筑对城市的发展和改变有什么作用?3. 中外古代建筑通过介绍一些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设计特点,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高中基本能力 美术 中外宫殿建筑艺术 教案 说课稿

高中基本能力 美术 中外宫殿建筑艺术 教案 说课稿

中外宫殿建筑艺术——壮丽以重威的宫殿建筑中外宫殿建筑艺术——壮丽以重威的宫殿建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外宫殿建筑的主要特点,认识故宫和凡尔赛宫的建筑结构、基本布局及其中重要建筑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欣赏宫殿建筑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建立爱护建筑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故宫和凡尔赛宫的一些主要建筑类型及其风格特点。

能够认识到宫殿建筑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意义。

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从作品的鉴赏中体会宫殿建筑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导入课题:1,课件开始,加音乐烘托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走入课堂,了解课题。

加音符与简单的Vb程序,对比指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加音符等表示,比常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2,用图片从表面上对比故宫和凡尔赛宫,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

对比故宫和凡尔赛宫:故宫:1,首先,图片与视频的运用,比常规教学更加系统直观;其次,在具体讲解故宫布局特点时,设置多种进入方式,形成自然的“宫”形,让建筑布局一目了然,形成庭院式的族群布局。

2,视频的阐释,使故宫的一切不再变的神秘,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大量图片加音乐的欣赏,实现了教学资源最大限制的共享。

凡尔赛宫:在讲解凡尔赛宫时,我采用了以上同样的课件设计效果,所不同的是,在讲解凡尔赛宫整体布局时,我加了一个FLASH动画,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知识探究:故宫和凡尔赛宫在建筑风格、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异同点。

五、拓展提升:故宫: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有房间8704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中外建筑艺术》是人教版《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二单元雕塑与建筑中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建筑艺术和外国建筑艺术两个领域。

建筑艺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建筑艺术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样式风格。

由于中外建筑艺术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因此,在欣赏过程中要体会建筑作品所传达出的时代精神气质和思想风貌等。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题,通过美术鉴赏和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以美术鉴赏为先导,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中外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点,真正理解建筑艺术的作用和用途;通过学习,发掘学生的潜能,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文化与历史背景等;
2.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中外建筑艺术不同的地域特征、样式风格和精神内涵;
3.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外建筑艺术的种类;建筑的定义。

教学难点:中外建筑艺术特点的区分;中国民居建筑和外国教堂建筑的特点。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中外建筑艺术的区别。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
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
2.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受作品,引出重点。

1.欣赏金字塔、明十三陵、卢浮宫、米兰大教堂、应县木塔、乔家大院、人民英雄纪念碑、凡尔赛宫花园和颐和园十七拱桥。

2.介绍建筑作品的背景知识,直奔主题。

3.引出建筑的概念和中外建筑艺术的种类。

边看边思考:你是否知道作品中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了解建筑作品的背景及表现形式,思考建筑的概念和中外雕塑的种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通过视觉感受,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中外建筑艺术,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建筑的概念和中外雕塑艺术的种类)。

(二)欣赏导入;感受作品,解决难点。

欣赏建筑作品故宫和帕特农神庙;介绍建筑作品的相关背景,描述、讨论和分析作品。

(学生发言,找出作品的特点,大胆分析建筑作品的建设目的和意义,了解中外宫殿、庙宇建筑艺术,了解相关的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文化和历史背景,感受中外建筑艺术表达出的不同精神内涵)。

(三)再次欣赏、感受作品;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欣赏和分析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福建土楼和安徽民居,介绍建筑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欣赏、分析并说说对作品的感受。

讨论不同地区住宅的建筑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要建成这些不同的形式?(说出中国民居建筑的不同表现形
式,让学生感受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不同地域特点和精神内涵,以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建筑艺术)。

(四)拓展、延伸欣赏作品圣索菲亚大教堂、比萨教堂建筑群、科隆大教堂和奥马尔清真寺,欣赏作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乌德勒支市施罗德住宅。

谈谈观后感受,体验外国庙宇、教堂建筑作品,让学生对近现代建筑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胆分析作品表现形式;表达出对作品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感受外国教堂建筑艺术的样式风格和特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建筑所传达出的情感内涵)。

(五)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中外建筑艺术的区分点“重在达意和重在写实”,让学生们在一个清晰的整体框架下,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种类和表现形式。

另外,要明确建筑艺术和绘画、雕塑艺术性质相同,都如史册一样,记载和传达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中外建筑艺术》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中外绘画、雕塑艺术欣赏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中外建筑艺术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指导思想。

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