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歌舞ppt课件
藏族舞教学课件

藏族舞教学课件藏族舞教学课件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基本动作练习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2/4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湘艺版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雪域神光藏族舞蹈PPT课件1

藏族舞蹈
——第步时,手的动作是匀速的, 转身时回身留头动作干脆,两人对穿 时保持队形。
藏族舞蹈
——第三节 颤动律训练
课堂小结: 一、颤撩步组合
二、颤拖步组合 三、颤动律综合训练
藏族舞蹈
——第三节 颤动律训练
颤撩步组合 颤拖步组合 颤动律综合训练
藏族舞蹈
——第三节 颤动律训练
一、颤撩步组合 动作要点:
保持颤动律的平稳和匀速,撩 步时重拍向下撩,上半身动作放松, 由肩带动手臂自然摆动。
藏族舞蹈
——第三节 颤动律训练
二、颤拖步组合 动作要点:
脚的状态保持站在地面的脚型, 发力由支撑腿推动动力腿,拖步的 过程注意脚微关,由胯关节、膝关节 踝关节随着重心回收。
藏族民间舞蹈ppt课件

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折射出永恒的生命力; 现场欣赏藏族舞蹈《青藏高原》 ,共同品味 也只有具备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才能广泛交流和传播。 民族舞蹈在身边的亲切 ! 藏族的民族音乐从雪域高原走向世界。勤劳勇敢的藏族 同胞们正在迎来雪域文化新的春天!
现了豪爽、粗犷的高原风格。
锅庄(果卓)
——粗犷有力,矫健奔放, 劳动气息强!
- 感锅 受庄 粗 犷 豪 迈 的 风 格
“ 果 卓 ” ——
弦 子 又 弦 具与 子 有豪 怎迈 样的 的锅 风庄 格相 特比 征,
——
“ 巴 谐 ” ——
堆 谐 ” 踢 踏
请 看 老 师 大 跳 家 一 一 段 起 跳 一 跳
现场欣赏藏族舞蹈青藏高原共同品味民族舞蹈在身边的亲切现场欣赏藏族舞蹈青藏高原共同品味民族舞蹈在身边的亲切
藏族民间舞蹈
源 于 生 活 的 民 间 舞 蹈
藏 族 民欣 间赏 舞一 蹈组 在生 表活 演中 形的 式民 上间 有舞 什蹈 么组 (巴谐) ——柔美、舒展,延绵连贯, 富有歌唱性! 各 异 踢踏(堆谐) ——活泼、欢快,节奏鲜明! 的 舞 ——热烈、豪放的舞姿,神秘动 鼓舞(卓谐) 蹈 听的鼓点节奏,强调技巧性! 形 藏族舞蹈的共同特点: —— 含胸俯身,重心下沉,绵延不断的颤膝;体 式
“ ——
你 感 受 到欣 了赏鼓 藏︽ 族鼓舞 人潮 民︾ 怎︐ 样在 的这 精段 神鼓 ︖舞 中 ︐ ——
“ 卓 ” ——
高于生活的精神追求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藏族人民通过舞蹈 寄托了一种怎样的精神追求,从而 体现了舞蹈的社会功能?
敬奉神灵,祈福求安;
抒发情感,欢娱民众。
欣赏《雪域雄鹰》,感受藏族舞蹈融入时代 特征的动人气质!
藏族民族舞蹈组合ppt课件

• 上身的动作晚于下身的动 作。
• 3.连靠步:
• 一个方向的连续做跟点, 一拍一次双屈膝。
• 4.长靠步:
• 5.拖步:
•
前脚向前或向旁擦地
面拖着走,有下沉下落的
屈膝动作,后脚也是擦地
面拖着走。
• 6.三步一撩
•
四拍完成,可向前向
后或向旁左右脚交替步三
次,然后撩步一步。
常见舞蹈队形有以下四种
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 在动律上的共同特点是膝部分别有连续不断的、小而快的颤动,连绵 柔韧的屈伸,上肢也被连带松弛,使手臂也多附带随着动。膝盖关节 保持松弛状态,上身则要求绝对不能主动。
• 弦子舞,藏语称“仪”,意为载歌载舞的游戏。是一种有乐器伴奏的 群众性的自娱圆圈歌舞。 弦子舞的舞蹈动作以双膝关节的自然颤扭和 摆动双腿、旋转为特征,舞姿比较开朗,“颤”、“开”、“摆”、 “扭”及“舞彩袖”构成了弦子舞的特点。 跳弦子舞时,由多数男子 拉马尾胡琴伴奏,边拉边唱边跳,女子以舞彩袖为特征,舞彩袖可以 借助它作为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能造就一种欢乐飞腾、优 美舒展的艺术境界,表达向往幸福美满生活的思想感情。 弦子舞舞姿 优美舒展,刚柔兼备,旋律欢快流畅,节奏鲜明开朗,基本动作有点 摆步、双扭步、垫步跳、双绕手、单扭步、左右悠腿、前进点步、辗 转、前踏后撤步等。
• D. 圆圈式:这是围着圈圈跳舞的方式,在 民族舞蹈中,十分多见
•
人人
•
人人
•
人
人
•
人人
•
人人
谢 谢 观 赏
• 常用基本手位
• 常用脚的基本脚位
• 1.一位:双手手心贴 • 脚的基本位置有大丁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音乐与舞蹈)藏族舞蹈基本动作_课件1

欣赏 藏族舞蹈《飞弦踏青》
问题思考:
藏族舞蹈的体态和动律有哪些特点?
问题回答:
体态: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动律:膝盖连绵不断的颤动。
藏族人民虔诚的朝拜
巍峨连绵的雪山
雄伟的布达拉宫
藏族踢踏舞
藏族居住区辽阔,因此民间 舞蹈种类丰富,风格也各有特色, 踢踏舞又称为堆谐,舞蹈时膝关 节松弛,脚下灵活,脚部动作踏 出有规律,有变化的各种节奏点 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形成一 种轻捷灵活的风格特点。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藏族踢 踏舞吧。
湘艺版高一音乐下册第四单元走近西藏—藏族锅庄舞蹈教学课件共34张PPT含视频及歌曲

动作特点:膝盖松弛、弯曲,塌腰,身体前倾。
长期的高原劳作,以及藏族人民长袍、长靴的服饰特点,形 成屈膝塌腰,身体前倾的体态。
虔诚、朴实的宗教信仰,形成动作内敛、沉稳的舞蹈特点。
藏族舞蹈朴实、沉稳,主要有锅庄、弦子、堆谐三种形式。
走近西藏
——藏族锅庄舞蹈
通过学习锅庄舞蹈,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步伐 和体态,感受藏族的舞蹈文化。
பைடு நூலகம் 锅庄
藏族人民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歌舞,舞时拉手或搭肩 ,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活泼而热烈。
基本动作: 1.颤膝 2.单靠 3.三步一撩 4.三步一吸
湘艺版高一音乐下册第 四单元走近西藏—藏族 锅庄舞蹈教学课件共34
张PPT含视频及歌曲
2020/9/23
拉萨是西藏的首府,藏传佛教的圣地,有“日光城”的美誉。 布达拉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建筑,高达13层。
藏族人民以糌粑做为主食,配以青稞酒、酥油茶。服饰以 肥腰、水袖、长袍、长靴为特点。
《藏族的歌》PPT优选精品课件

4.朗玛:西藏的乐队形式表演方式。开创于1795年,多仁 班智达丹增党从内地引入,一般有六人演唱,所演奏的音 乐称之为朗玛,即内部(的歌舞)。 例子:《雪山之歌》(拉萨,已失传)。
5.百:战歌,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产生,而后成为习俗 流传。百的演唱方法十分独特,嗓间必须嘶哑,以显示战 士冲锋陷阵的豪情。据《日本音乐史》、《日本的音乐》 记载,古代藏族音乐曾流传日本,有的诶本民歌唱法与百 十分相似。
她跟丈夫一起捐助医疗和教育项目,建 学校, 呼吁美 国社会 建立起 新的机 制,“ 让每个 人,哪 怕没有 运气加 持,也 能有机 会去施 展自己 的全部 潜力。 “ 在普莉希拉·陈身上,让我看到最难能可 贵的是 她的独 立意识 和大格 局。很 多人都 希望通 过努力 改变命 运,但 我们大 多关注 的是自 己的命 运。于 是,我 们看到 很多“ 衣锦还 乡“的 例子。 曾经的 苦儿, 成功跻 身中产 阶级, 令大家 刮目相 看,故 事就到 此结束 了。
但是,普莉希拉·陈从不因为自己是扎克 伯格的 妻子就 显出一 副高高 在上的 姿态。 她一直 在想着 ,如何 利用自 己拥有 的资源 ——财 富、知 识、影 响力, 去帮助 有需要 的人, 让世界 变得更 美好。 这样一个正能量爆棚的女孩,谁能不喜 欢呢? 03 两种思维模式,两种命运
不管是韩剧中的姜檀伊,还是普莉希拉·陈,她 们能够 取得成 功,都 不是徒 然的。 在她们 身上, 有着一 个共同 的特质 ,就是 拥有成 长型思 维。 当她们拿到一张不太好的命运牌的时候 ,她们 也会有 挫折、 有沮丧 ,但是 这并不 妨碍她 们前进 的步伐 。因为 她们相 信,此 处并非 终点。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一切都在变 化和改 变之中 ,相信 努力会 改变事 情的结 果。
《民间舞基本功训练》课件第四章 藏族舞蹈基本功训练

颤膝 屈伸
01 02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 步站好,双手自然下垂。双 膝松弛,有弹性地连续小颤, 重拍在下,一拍两颤。
第三节 组合练习
1. 动律组合练习 2. 踢踏组合练习 3. 综合练习
一、动律组合练习
(一)颤踏组合
1.准备动作 自然位站立,体对1点方向。
一、动律组合练习
(一)颤踏组合
2.动作组合 [1]-8:原地颤膝。 [2]-8:原地颤膝,左手起做4次前后摆手。 [3]-4:原地碎踏,双手经肩前提起送至斜上
摆动时自然弯曲。
7.横向摆手 单臂在身体前后做横向的摆动,左右手交替在身体前后摆动,手腕带动手臂,胳膊肘放松,摆
动时手臂自然弯曲。
二、基本动作
(二)下肢基本动作 1.抬踏步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步 站好,双手自然下垂。双脚交 替做单脚抬踏,原地进行。可 配合体旁前、后手摆动。
单脚抬踏 01 交替抬踏 02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步站好, 微屈膝,双手自然下垂。右脚抬踏 1次,同时左脚微抬。
二、基本动作
(二)下肢基本动作
a
b
退踏步
二、基本动作
(二)下肢基本动作
3.碎踏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步站立,双手自然下垂。颤膝 带动双脚,交替全脚踏地。
左脚脚跟在右脚脚心位置,与右脚大概成90°的丁字步 。右腿落地屈膝,同时抬左腿,左脚落下的同时右脚冈答, 双臂可做体前交叉、摊掌。
第四章
藏族舞蹈基本功训练
目 录
CONTES
01 藏族舞蹈概述 02 基本动作 03 组合练习
第一节 藏族舞蹈概述
1. 藏族舞蹈简介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一、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与它邻接的 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民歌:藏族民歌也产生了一种新颖、热烈的反映新时
代的内容和风格,这就是通称的西藏新民歌。新民歌以颂 歌为主,它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热烈而朴实的感情,歌 颂新社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赋予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 如《家乡变换新颜》《毛主席的光辉》、《唱不完心中美 意》等。《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风的歌曲,直到 今天,依然成为西藏地区音乐的一种代表和象征。
藏族歌舞
藏族歌舞
• 《果卓》,即是汉语谐音的《锅庄》,随 着汉语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在各省的藏区, 基本已都使用《锅庄》这个称谓。圆圈形 式的《锅庄》舞蹈,是所有藏族极为熟悉 和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表 演,男女围成圆圈,边歌边舞。
2014年7月28日,第八届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暨玉树赛马 会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扎西科赛马场闭幕。当日,扎 西科赛马场成了歌舞的海洋。闭幕式上,12000人参与演出 的万人锅庄,创造了藏族广场舞蹈参与人数的世界之最 ,目前,该舞蹈已通过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
民族的就是 世界的,藏民 歌不仅是我们 的骄傲,更是 世界的骄傲!
藏族民歌
• 特点: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
• 分类:劳动歌曲、生活歌、新民歌
• 劳动歌:劳动歌藏语称“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
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有的节奏鲜明,与劳动动作 紧 密配合,如打唱及一领 众和等形式
藏族歌舞
• 果谐:是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流传在西 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 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 集体歌舞。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上。 在节日里,人们往往从日出跳到夜晚,从 深夜唱到天明。
藏戏
•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 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 故而得名。 •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 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 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 声帮和。 •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 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 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藏族歌曲
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 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 间音乐 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 乐、 器乐等5类。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 的民间音乐在风 格上有明显的差别,乐种亦 不尽相同。宗教音乐包括诵 经音乐、宗教仪 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宫廷乐舞嘎尔 只传 于拉萨布达拉宫及日喀则扎什仑布寺。民间 音乐在 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 央移谱 民 歌 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 俗 歌、颂经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