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doc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陈元方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20.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标准,法则④效法,仿效。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分)2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3处)(3分)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句子: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23.回答下列问题(3分)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参考答案:20.④(2分)21.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分)22.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
(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3分,以意思要译出)23.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效法家君。
(3分,①问1分;②问2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施,实行。
3、绥: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参考答案:1.(1)称赞,赞许(2)效法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二」1、本文选自?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019-2020】“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阅读答案及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2020】“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阅读答案及答案-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阅读答案及答案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
周公。
”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
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
参考答案:
1.(1)称赞,赞许(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文言文翻译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文言文翻译
【原创版】
目录
1.陈元方背景介绍
2.袁公对陈元方的评价
3.陈元方的翻译成就
4.结论
正文
陈元方,字公矩,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他出生于世家大族,家族世代簪缨,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陈元方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成年后以文章才子闻名于世,与同时期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享有盛誉。
袁公,即袁宏道,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
他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对陈元方有过这样的评价:“元方之文,才子之文,然其意旨高远,不拘泥于辞藻,盖世之英才也。
”从这段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袁公对陈元方的文学才华非常敬佩,认为他的作品意旨高远,超越了一般文人的辞藻堆砌。
陈元方的翻译成就主要体现在佛经翻译方面。
他精通梵语、西域语,曾参与翻译《大般若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
他的翻译严谨、精准,为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还将我国古代文学名篇翻译成西域文字,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陈元方是一位兼具文学才华和翻译才能的英才。
他在文学创作和翻译领域均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1页共1页。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及答案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及答案《世说新语》阅读答案及答案 陈元⽅年⼗⼀时,候袁公。
袁公问⽈: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元⽅⽈:⽼⽗在太丘强⾏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益敬。
袁公⽈:孤往者尝为邺令,正⾏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元⽅⽈:周公、孔⼦,异世⽽出,周旋动静,万⾥如⼀。
周公不师孔⼦,孔⼦亦不师周公。
(选⾃《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法: 2.⽂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标出来。
(2分) ⽼⽗在太丘强⾏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
请你⽤⾃⼰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 4.指出陈元⽅第⼆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 参考答案: 1.(1)称赞,赞许(2)效法 2.⽼⽗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题分值为⽌) 3.第⼀次问元⽅⽗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次是问⾃⼰和元⽅⽗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没有相互效法的例⼦,暗⽰袁公和⾃⼰⽗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维护了⽗亲的尊严,顾全了双⽅的⾯⼦。
参考译⽂: 陈元⽅⼗⼀岁时,有⼀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说:家⽗在太丘时,对强者⽤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仁慈去体恤他,放⼿让他们安居乐业,久⽽久之,⼤家就对他⽼⼈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亲?元⽅说:周公、孔⼦⽣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辙,周公不效法孔⼦,孔⼦也不效法周公。
【推荐】“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推荐】“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阅读答案三、201X年大连市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分)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2分)译文: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参考答案:。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翻译及赏析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老爸(父亲)、老母(母亲)。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
君(对他的尊称,谦词)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
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注释及翻译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注释及翻译选自《世说新语政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注释及翻译选自《世说新语政事》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陈元方年十一时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做,实践。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12.“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1分)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弱者抚之以仁
14.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15.回忆你曾经学习过的陈元方,想想在这篇文章中陈元方显示了什么样的特点(2分)
12.③13.用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慰他们(用仁义抚慰贫弱的人)
14.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15.陈元方
聪明机智。
面对长辈的问话,他镇定自若。
对于父亲的功绩,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对于袁公提出的令人难以解答的问题,他能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应对,更加体现了他的机智。
(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
返回查字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