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完整版)肺炎的辨证论治

(完整版)肺炎的辨证论治一、背景介绍肺炎,也被称为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肺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可以在肺炎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常见证型中医药将肺炎的证型分为外感型、内伤型、阴虚火旺型和湿热痰闭型等。
不同证型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
- 外感型:风寒、风热、湿寒、湿热等,可导致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内伤型:多因胃肠湿热、下焦湿热等引起,表现为咳嗽、口苦、胸痞、气促等;- 阴虚火旺型:肺阴不足,阴亏阳亢,症状表现为干咳、痰少甚至无痰、口燥欲饮、面红潮热等;- 湿热痰闭型:湿热内蕴,痰浊阻塞,可导致咳嗽、咳痰黄稠等病症。
三、辨病辨型针对不同的肺炎证型,中医药有相应的治疗方案。
1. 外感型肺炎外感型肺炎外感型肺炎- 中药治疗:采用辛散解表、宣肺敛肺的中药,例如荆芥、薄荷、桔梗等,有助于散风清热,减轻症状。
- 食疗调理: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饮温开水,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 中医推拿: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关穴位,促进疏风解表。
2. 内伤型肺炎内伤型肺炎内伤型肺炎- 中药治疗:选用燥湿清热、理气降火的中药,如黄芩、连翘、枳壳等,有助于清肺热、缓解症状。
- 食疗调理:饮食忌辛辣、油腻,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藕、薏米、绿豆等。
- 中医针灸:使用针灸治疗方法,刺激气机顺畅,加速病程缩短。
3. 阴虚火旺型肺炎阴虚火旺型肺炎阴虚火旺型肺炎- 中药治疗:选择滋阴清热、养阴生津的中药,如沙参、麦冬、黄耆等,有助于调节阴阳平衡。
- 食疗调理:饮食宜清淡、滋阴润燥,适量摄入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 中医艾灸:通过艾灸方法,来温通经络,补充气血,促进体内阴阳平衡。
4. 湿热痰闭型肺炎湿热痰闭型肺炎湿热痰闭型肺炎- 中药治疗:选用清热祛湿、化痰止咳的中药,例如黄连、黄芩、茯苓等,有助于疏通气道,缓解症状。
- 食疗调理:饮食宜清淡,减少湿热性食物摄入,如辣椒、生姜、葱蒜等。
重症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重症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重症肺炎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肺炎存在,主要是由于肺组织炎症性疾病而导致的。
其中包括肺部细支气管炎,肺间质、肺泡炎症等。
症状较轻时可通过中医治疗,因为中医对身体副作用较小,可促进身体自愈以及免疫能力,从而缓解身体疲劳以及呼吸困难的症状。
重症肺炎中医治疗的原理重症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治疗重症肺炎的原理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具体如下:1. 辨证施治: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往往会根据不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精准地针对病情出具方案。
2. 温化燥湿:重症肺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痰黏不散、肺气凝滞的症状,中医认为这是湿邪困闭,内热蕴结所致,因此可以采用温化燥湿的方法,促进体内湿气排出。
3. 补气扶正:从中医角度看,身体的免疫力与体内的气血运行状况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采用补气扶正的方法,来提高免疫力,缓解重症肺炎的症状。
重症肺炎中医治疗的方法1.中药治疗中草药治疗具有多方位的疗效,包括抗病毒、温通、祛痰、止咳等,并且中草药具有天然的药效,能够缓解药物的毒副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草药治疗方法:(1)麻黄:麻黄是草本植物,有辛温解表、发汗退热的作用,对重症肺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麻黄还可以扩张支气管,增强肺部气体交换,促进痰液的排泄。
(2)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润燥、祛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重症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3)桔梗:桔梗有清肺化痰、润肺止咳、解毒和抗病毒等作用,是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药物之一。
(4)当归:当归有温补、活血、调经、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在中药治疗重症肺炎中,当归可以促进机体内部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5)金银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杀菌消炎和退热等作用。
金银花可以抑制重症肺炎病毒的复制,缓解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草药治疗时,患者应该遵循合理剂量,按照医生指导的方法使用,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辨证与辨病治疗新冠肺炎的认识

22
23
24
2月28日
25
四、病例分享
2月29号 一诊:(河南李发枝老师方) 苇 根30 桃仁10 生薏仁30 冬瓜仁30 全栝蒌20 黄连3 半夏12 炒枳实10 丹参15 桂 枝15 薤 白15 炙甘草12 10付
26
四、病例分享
3月9号二诊: 气喘稍好,余无明显变化。前方加生山药60g
坚持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分析疫病的病因、病 机,确立相应的治法,这就是中医治疗疫病最宝贵的经验。(但是,最遗憾的是我们
有多少温病学教授能够亲临一线去真正体验一下,总结上升一次呢) (所以,我非常同意河北 中医科学院曹东义教授)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疗的思考
1.辨病 (1)首先是传染病,况且是烈性传染病。疫毒,不是简单的外感热病,更不是普通
辨证与辨病治疗新冠肺炎的认识
提纲
一、新冠肺炎的认识 二、伤寒与温病的思考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的思路 四、病例分享
一、新冠肺炎的认识
1.疫
《说文解字》:“疫,民皆疾也。” 《素问·刺法论》:“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如何可 得不相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 往,气出于脑,即不相干。”
例
)
2.1清肺排毒汤(确诊病例) 麻黄9g(临床治疗期)、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存15~30g(先煎)、桂枝9g、 泽泻9g、猪笭9g、白术9g、获芩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 紫苑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2.2 轻型 (1)寒湿郁肺 (2)湿热蕴肺
四、病例分享
86例肺炎中医临床辩证分型及治疗

摘要: 观 察分析 中医辨证分型 治疗肺 炎的临床 疗效。方法 将我 院呼吸 内科 2 0 0 9年 以来确诊 肺炎的患者 中运用用 中医辨
证治疗 的随机 抽 出 8 6例进行 回顾性 分析。结果 本 组 8 6例 患者治愈 8 5 例, 好转 1 例 。平均 3 . 5天体温恢复正 常, 2~ 7
医的 “ 肺 热病 ” 相类似 , 归属于 “ 咳嗽” 、 “ 风温…‘ 喘证” 、 “ 肺炎喘
嗽” 等病症 范畴。
( 1 ) 符合 中西 医诊 断标准 ; ( 2) 资料完整 者 ; ( 3 ) 治疗 时用
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者 。
1 . 5 治 疗 方 法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资料
参 考文献
[ 1 ] 黄宗 勖 . 常见病 中草药外治疗法 [ M1 . 福州 : 福建科技 出版社 , 1 9 8 1
4 4 -4 5 . 来自8 6例肺炎 中医临床 辩证分型及治疗
吴 兴 尧
( 辽宁省 葫芦 岛市建 昌县二道湾子乡中心卫生院 中医 内科 ,辽宁 葫芦岛 1 2 5 3 0 4)
苇茎 1 5克 , 生薏 苡仁 2 0克 , 冬 瓜子 1 5克 , 桃仁 l 5克 , 鱼 腥草
1 . 2 症状体征
8 6 例病 人均有 程度 不等 的发 热 、 咳嗽 、 胸痛 、 气 喘、 咯 白色
泡沫痰 等症状 , 高热 2 1 例, 中度 发热 3 9例 , 低热 2 6例 ; 有胸 痛
子1 2克 , 杏仁 1 2克 , 甘草 6克。每 日一剂 , 分 两 次服 , 煎药 时 间不宜太 长。同时取大椎 , 尺泽 , 少商用三棱针 点刺放血 , 针刺 合谷 , 曲池 , 用泻法 , 每 日1 2次 。( 2) 痰热壅肺证 。咳嗽 , 咯 黄稠痰或者铁 锈色痰 , 气急 , 高热不退 , 胸膈 满 闷, 按感疼痛 , 烦 躁 口渴 , 大便 干 , 溲黄赤 , 舌 质红 苔黄 , 脉象洪 数或者 滑数 。治 法 清热止 咳 , 宽胸涤痰 。 方药麻黄 1 2 克, 杏仁 1 2克 , 石膏 3 0 克,
支原体肺炎定义与中医辨证论治

三、临床表现
• 2.节段或大叶性 • 病变按节段或大叶分布的实质性侵润,
占32%~56%.常伴有肺门增大、胸膜反应或胸 腔积液。病变密度较高或不均匀,多为不完 全节段或大叶实变。
支原体肺炎的定义和中医 辨证论治
三、临床表现
• 3.小斑片或扇形侵润型 • 约占20%~37%,病变自肺门向外呈扇形
或放射状延伸,但很少达胸膜下,局部纹理 粗厚、增多呈网点状,同时可见大小不等薄 片状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为实质与间 质混合性病变。肺门增大或有侵润病变。少 数病例出现条索状肺不张。 • 【试验室检查】 • 不典型改变。心肌酶、肝功能、MP-IgM等
30%。
支原体肺炎的定义和中医 辨证论治
一、概述
4.预后 • 一般尚可,同普通肺炎。常有并发症发生。 5.临床特点 • 非典型性肺炎 6.中医归属 • 根据流行性及发病特点,可归属“温病” • 病程中出现肺外系统并发症者,可归属相关病证 • 后期咳嗽、喘息症状,可归属“咳嗽”、“哮喘”
支原体肺炎的定义和中医 辨证论治
支原体肺炎的定义和中医 辨证论治
一、概述
3.流行 • 可在特定的年份流行,一般3~8年流行一次。 • 非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原. MP暴发流行多发生在
一个密闭环境中,如学校、幼托机构等 • 密切接触是最重要因素 • 城市儿童MP感染率高于农村 • 流行特点:流行期可长达1年。 • 发病率占当年肺炎的10~20%,流行年份可达
二、病因病机(发病机制)
• 融合侵入导致宿主细胞受损 – 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炎性细胞因子 – 使宿主细胞的触酶失去活力 – 纤毛运动减弱、停止或脱落
• 血行播散到达全身任何器官组织
支原体肺炎的定义和中医 辨证论治
浅谈中医在新冠肺炎中的辩证论治与疗效刘志中

浅谈中医在新冠肺炎中的辩证论治与疗效刘志中发布时间:2023-06-07T10:08:49.15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5期作者:刘志中[导读] 新冠肺炎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新冠肺炎危重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本身就可能合并其他并发症,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面对病毒入侵,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治疗困难。
中医的辩证论在注重分析、推理和综合,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起到的很好的效果。
淮滨县合医堂大药房零售有限公司河南淮滨 464400摘要:新冠肺炎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新冠肺炎危重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本身就可能合并其他并发症,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面对病毒入侵,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治疗困难。
中医的辩证论在注重分析、推理和综合,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起到的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冠肺炎;辩证论;中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1,2],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新冠肺炎的特点和辩证治疗基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3]。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作者:王豪来源:《家庭医学》2019年第01期肺炎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肺实质急性炎症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以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胸痛,甚则寒战高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病位皆归于肺,病机关键是痰热蕴肺、肺失宣降,清热解毒、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乃基本治法。
PART1:肺炎球菌肺炎清解活化汤鱼腥草、金银花、侧柏叶各30克,丹参30~ 60克,三七10克,黄芩15克,连翘15克,生石膏30~ 60克,浙贝母、杏仁、北五味、甘草、大黄各10~ 1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活血化瘀。
鱼腥草、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杏仁有镇静呼吸中枢及止咳平喘作用。
宣肺泻下汤麻黄3~6克,杏仁、枳实、芒硝(净服)、川贝母、桃仁各10克,生石膏(先煎)、鱼腥草各30~ 60克,大黄(后下)5~10克,黄芩10~15克,葶苈子(包煎)10~ 30克,生甘草3克。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7天为1疗程。
功能宣肺泻下,适用肺热壅盛者。
方中麻黄宣肺解表,为发敞肺经火郁之圣药,石膏寒凉,乃泻肺肃肺之品,两药相伍,寒温相合,清宣肺经郁热;杏仁降气肃肺润肠通便,葶苈子泻肺经之热;大黄与芒硝、枳实相配,荡涤大肠实热,清除燥结;黄芩、鱼腥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桃,活血化瘀,改善肺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桃红参麦饮人参3克,麦冬、丹参、红花、桃仁各15克,五味子2克。
水煎浓缩至300毫升,频服,每日1剂。
功能益气生津、活血化瘀,适于有瘀血征象兼气阴受损者,西医肺炎伴心衰患者。
小儿重症肺炎病程中血瘀存在,故方用丹参、红花、桃仁以活血化瘀,可改善微循环及降低血液黏稠度;人参、麦冬、五味子即古方生脉饮,有强心利尿之功,可改善心肺之功能。
葶苈泻肺汤葶苈子、大枣、党参、麦冬各6克,五味子、黄芩各5克,地龙、甘草各3克,鱼腥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至150~ 200毫升,分4~6次服完。
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1)邪犯肺卫证
证候:发病初起,咳嗽咯痰不爽,痰色白或黏稠色黄,发热重,恶寒轻,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甘草桑叶菊花薄荷桔梗连翘芦根蔓荆子黄芩金银花石膏知母
(2)痰热壅肺证
证候:咳嗽,咯痰黄稠或铁锈色痰,呼吸气促,高热不退,胸膈痞满。
按之疼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止咳。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苇茎生薏仁冬瓜子桃仁鱼腥草瓜萎黄芩郁金白茅根侧柏叶
(3)热闭心神证
证候:咳嗽气促,痰声辘辘,烦躁,神昏谵语,高热不退,甚则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代表方剂:清营汤加减。
常用药物:水牛角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可加服紫雪丹
(4)阴竭阳脱证
证候: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苍白,呼吸急迫,四肢厥冷,唇甲青紫,神志恍惚;舌淡青紫,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代表方剂: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附子干姜炙甘草
(5)正虚邪恋证
证候:干咳少痰,咳嗽声低,气短神疲,身热,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心胸烦闷,口渴欲饮或虚烦不眠;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代表方剂:竹叶石膏汤加减。
常用药物:竹叶石膏麦冬人参半夏玄参生地地骨皮甘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概述】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其他如放射线、化学、过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
临床主要症状为寒战。
高热、咳嗽、咯痰、胸痛等。
肺炎四季皆可发病,而多发于冬春两季。
青壮年多见,男多于女。
本病若及时诊治,预后良好。
肺炎属中医“风温”、“咳嗽”、“肺热病”等范畴。
【病因病理】
肺炎的病因常发生于劳倦过度,醉后当风等人体正气不足,表卫不固之时,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
病理变化为正气不足,表卫不固,不能御邪于外,邪伤肺卫,风邪束表,卫气郁闭,而见恶寒发热;
肺气壅闭,失于宣达而咳嗽;肺不布津,聚而为痰,伤于寒邪则为白稀痰,伤于热邪或寒邪化热则见白黏痰或黄痰。
邪气阻滞肺络,可致胸痛,邪热内盛.灼伤肺络,可见咯血。
若邪气过盛,正不胜邪,邪气入里,内传营血,甚则邪热内陷,逆传心包,可致真阴欲竭,阳气虚脱。
【诊断要点】
1.细菌性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血痰,病变广泛者有气急,紫绀,其他肺炎症状轻。
2.患侧有湿啰音音及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
其他肺部可无体征。
3.痰液检查及培养可区别各类肺炎。
4.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或胞质内出现毒性颗粒;支原体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偏低;霉菌性肺炎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克雷白杆菌肺炎和霉菌性肺炎可有贫血表现。
5.X线检查细菌性肺炎实变时可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病毒性、肺炎支原体性呈斑点状、片状或均匀阴影;真菌性肺炎在中下肺有散在不规则阴影。
【辩证分型】
l.风热袭肺症状: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咳嗽痰黄黏,胸痛不适。
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
多见于细菌性肺炎早期和病毒性、支原体性、霉菌性肺炎。
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发热畏寒;风热上扰则头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痛;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黄黏;肺络受损,故胸痛不适;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肺之征。
2.邪热壅肺症状:高热不退,汗出而不解,咳嗽气急,鼻煽气粗,咯痰黄稠或咯铁锈色痰,胸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
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
多见于细菌性肺炎大片实变期。
证候分析:表邪不解而入里,邪热郁肺,肺卫郁闭,而见高热不退,汗出不解;邪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急,鼻煽气粗,痰黄或铁锈色;热伤肺
络则胸痛;热伤津液而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均为邪热壅肺之征。
3.热毒内陷症状:高热不退,咳嗽气促,痰中带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口渴。
舌质红绛,苔焦黄而干,脉细数。
多见于重症肺炎出现并发症者。
证候分析:热邪内入营血,热闭心包,故身热不退;热毒郁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促;热伤肺络,可见痰中带血;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热毒灼津,故口渴;苔黄而干,舌质红绛,脉细数为热毒内陷之象。
4.阳气欲脱症状:体温骤降,冷汗如油,面色苍白,肢冷唇青,气急鼻煽。
舌质黯,脉微细欲绝。
多见于休克型肺炎或伴心力衰竭。
证候分析:热毒内陷,正不胜邪,正气欲脱,阳气耗散,阴液耗竭,而见凶险之象;气无所主,故见气急鼻煽;阴阳离绝,故体温骤降,冷汗如油;正气虚脱,无以行血而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黯,脉微细欲绝为阳气欲脱之象。
5.正虚邪恋症状:咳嗽无力,低热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或音红少苦,脉濡细或细数。
多见于细菌性肺炎后期及病毒性、真菌性肺炎等。
证候分析:正邪交争,邪气已去大半,正气亦见不足,故低热,咳嗽无力;气虚卫外不固,而见神疲乏力,自汗出,舌淡苔白,脉儒细;热邪伤阴,阴虚内热,而见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分型治疗】
1.风热袭肺治则:疏散风热,清肺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2克连翘9克竹叶6克荆芥9克薄荷3克淡豆鼓12克牛蒡子9克桔梗3克芦根3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内热盛,痰黄者,加黄芩12克、鱼腥草30克,以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加沙参12克、天花粉15克,以清热生津;咽痛甚者,加射干9克、挂金灯12克,以清热利咽。
2.邪热壅肺治则:清宣肺热,化痰降逆。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6克芦根30克冬瓜仁12克桃仁9克生薏苡仁15克黄芩12克随症加减: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9
克(后下)、芒硝9克(冲),以清腑泄热;痰热甚者,加鱼腥草30克、全瓜萎15克,以加强清肺化痰之力。
3.热毒内陷治则:清营开窍,解毒化痰。
方药:清营汤加减。
犀角3克(或水牛角30克)生地20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丹参12克黄连6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竹叶9克石菖蒲12克天竺黄9克随症加减:烦躁,谵语,加服紫雪丹,以清热熄风;出现昏迷,可加服安宫牛黄丸鼻饲,以清热开窍醒神。
4.阳气欲脱治则:回阳救逆,益气敛阴。
方药: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
人参9克附子9克(先煎)麦冬15克五味子9克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随症加减:出现惊厥抽搐者,加羚羊角粉0.6克(吞)、钩藤15克,以镇痉熄风。
5.正虚邪恋治则: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人参9克竹叶9克石膏30克半夏9克麦冬12克粳米12克甘草6克沙参12克随症加减:气虚者,加黄芪15克、白术12克、升麻6克,以益气升阳;阴虚者,加地骨皮9克、生地15克,以养阴清虚热;痰多者,加杏仁9克、桑白皮12克、瓜萎皮12克,以加强化痰止咳之力。
【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百咳静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简便方】
1.蒲公英30克、败酱草45克、半枝莲15克、虎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用于急性肺炎。
2.鱼腥草煎剂:鱼腥草500克,浓煎成100毫升溶液,每次30毫升,每日3次。
用于大叶性肺炎。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穴,每日1次。
高热者取大椎、十宣穴,可用点刺放血。
雾化吸入:用鱼腥草注射液通过超声雾化器将药液喷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目的。
刮痧疗法:取胸、背部脊柱两侧和肩胛区,用硬币蘸植物油或白酒,刮至皮肤充血。
用于发热神昏者。
食疗法:金银花9克、鲜芦根30克、冰糖适量,煎汤代茶,可清热生津。
【注意事项】
1.应注意年老体弱、免疫缺陷者的治疗,防止传变及并发症的出现。
2.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酗酒等诱发因素,禁止吸烟。
3.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