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基本原理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首先是吸气过程。
汽车发动机通过进气门,引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
进气门打开时,汽缸内的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容积增大,此时会产生一个负压,使进气门自动打开,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
接着是压缩过程。
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将进气门关闭,汽缸容积逐渐缩小。
在此过程中,汽缸内的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被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显著上升,形成一个高压高温的混合气体。
然后是燃烧过程。
当活塞接近上死点时,由于汽缸内的混合气体已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点火系统发出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气体使活塞向下突进,驱动曲轴旋转,从而转化为机械能。
最后是排气过程。
随着活塞向上运动再次接近上死点,排气门打开,高温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同时新的吸气过程开始进行。
整个工作过程中,发动机通过连续不断的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循环,实现能量的转化,产生连续的动力输出。
同时,发动机还需要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等辅助系统的配合,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一、发动机的构造:1.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要部件,用于容纳活塞、气缸、支撑和密封活塞环。
2.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曲轴箱和曲轴:曲轴箱是用来容纳曲轴的机壳,曲轴则是将连杆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重要部件。
4.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用于控制燃气进出气缸,气门机构则是控制气门开关的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等。
5.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用于引入空气和燃料进入气缸,排气系统则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6.点火系统:用于引燃混合气体的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等。
7.冷却系统:用于散热和控制发动机温度的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等。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常分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进气门旁边的节气门控制气缸内空气的进入量。
进气阀门关闭后,位于曲轴箱下方的活塞上行,将进入气缸的空气压缩。
2.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空气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形成高压、高温的稀薄混合气体。
3.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顶点时,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燃料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而后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排气过程:活塞下行时,燃烧残余气体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内重新充满新鲜的空气,以备下一次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上四个过程来描述,也可以通过热力循环来分析,如奥托循环、迪塞尔循环等。
总而言之,汽车发动机通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适应不同的汽车应用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高,实现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动力输出。
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于容纳气缸和活塞,并封闭燃烧室。
2.活塞和连杆: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曲轴。
3.曲轴和飞轮:曲轴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传递给传动系统。
4.气门和气门机构:控制气缸进出气体的开关装置,包括进气门和排气门。
5.火花塞和点火系统:火花塞在燃烧室内产生火花,点火系统提供火花塞所需的电力。
6.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物送入燃烧室,排气系统将排出废气。
7.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过程:在进气过程中,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汽缸内形成负压,汽缸内的混合气体进入燃烧室。
同时,燃料喷射器喷射燃油进入混合气体中,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2.压缩过程:在压缩过程中,进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将可燃混合气体压缩至极限,并使燃料和空气更加充分混合,形成易燃混合气体。
此时,活塞上行所需动力由曲轴提供。
3.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易燃混合气体,燃烧过程产生剧烈的高温和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曲轴。
曲轴的旋转运动将线性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传递给传动系统,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4.排气过程:在排气过程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燃烧室,并送入排气系统。
排气过程完成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总结: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它的工作特点和性能。
不同形式的发动机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会有所不同,但都遵循了同样的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维修、保养和改进汽车都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提高对汽车的理解和欣赏。
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转化为能量,通过传输系统将能量传递到车轮上,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下面是汽车工作的基本原理:
1. 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
大多数汽车使用内燃机,其中最常见的是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它通过燃烧混合燃料(汽油和空气)来产生能量。
汽车还可以使用柴油、天然气、电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等其他类型的发动机。
2. 燃烧过程:在汽车的发动机中,燃油与空气在发动机的气缸中混合,并在点火后发生燃烧。
燃烧过程产生的爆炸能量推动气缸内的活塞运动。
3. 活塞运动:发动机内的活塞在爆炸过程中沿着气缸上下运动。
这种运动将线性动能转化为旋转动能。
4. 曲轴和连杆: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接。
曲轴将活塞的上下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5. 传动系统:曲轴旋转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上。
传动系统通常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驱动轴。
离合器用于在换挡时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变速器可以通过不同的齿轮比例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驱动轴将转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6. 轮胎:车轮连接在驱动轴上,通过与地面的摩擦来产生牵引力。
这使得车辆能够前进。
7. 控制系统:汽车还配备了各种控制系统,包括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控制车辆的各个部件来实现驾驶员的操作。
总之,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系统将机械能传递到车轮上,推动汽车前进。
同时,汽车还需要各种控制系统来实现安全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汽车发动机基本原理

汽车发动机基本原理第一,进气过程。
汽车发动机通过进气道将外界空气引入进气歧管,在进气歧管中混合一定量的燃油形成可燃混合气。
进气阀的开闭控制了空气的流入,节奏与速度的大小由油门踏板的位置决定。
第二,压缩过程。
进气阀闭合后,活塞开始向上移动,将混合气体压缩到汽缸的顶部。
此过程会将混合气体的体积缩小,使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这种压缩使得混合气体更容易被点燃。
第三,燃烧过程。
在活塞抵达顶死点附近时,点火系统会向汽缸内的混合气体中喷射火花,引发混合气体的燃烧。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将使汽缸内的压力迅速增加,并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燃烧的主要燃料为汽油,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膨胀,将能量转化成活塞的线性运动。
第四,排气过程。
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
在此过程中,排气阀会打开,废气会通过排气管排出汽车。
废气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是后来汽车排放控制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四个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运动由曲轴和连杆机构转换成活塞的往复运动,并通过传动系统将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以驱动汽车行驶。
发动机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缸数量、工作方式、缸径和活塞行程等等。
除了基本原理之外,现代汽车发动机还有一系列的控制系统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这些控制系统包括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冷却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等等。
这些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的协调工作,对发动机的运行进行监测和调节,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和节省燃料。
总之,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换成活塞的运动,从而产生驱动力。
它是汽车行驶的核心部件,也是汽车工程技术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动机的效率和环保性能将不断提高,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六个主要步骤: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循环和润滑。
1.进气:空气通过进气歧管进入汽缸,与喷入的燃油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在进气过程中,
气缸内的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因此空气会通过进气歧管进入气缸。
2.压缩:在压缩过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可燃混合气压缩至气缸顶部。
在这个过程中,
可燃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为接下来的燃烧过程做好准备。
3.燃烧:当活塞到达气缸顶部时,火花塞会点燃可燃混合气,产生的热量会使混合气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4.排气:燃烧产生的废气会通过排气管从气缸中排出。
5.循环:发动机的循环工作是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不断重复进行。
每个气
缸内的活塞都会进行这四个过程,使得发动机能够持续不断地输出动力,推动汽车前进。
6.润滑:在润滑过程中,机油泵将机油压入曲轴箱内,机油通过油道到达各润滑表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汽车发动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燃料不同,发动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按点火方式不同,可分为火花塞点火式和压缩点火式;按汽缸数目不同,可分为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等;按工作循环不同,可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等。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结5篇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结5篇第1篇示例:汽车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汽车的心脏,是驱动汽车行驶的动力源。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燃油与空气在气缸内的混合燃烧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产生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四冲程循环来完成的。
四冲程循环是指气缸在工作时,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共经历四个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爆燃和排气四个过程。
这四个过程依次进行,将燃油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在进气冲程中,汽缸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部空气因此而被吸入。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缸的气门全部关闭,汽缸内的空气被压缩,温度和压力提高。
在压缩末端阶段,点火塞发出高压电火花,点燃气体混合物,完成爆燃工作。
在爆燃冲程中,点火塞点燃空气和燃油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
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推出燃烧产物,气缸内部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与性能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点火正时、燃油混合比、气缸压缩比、气缸结构等。
油气混合比的偏差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和排放增加;点火正时的不准确会降低燃烧效率;气缸的压缩比不合理会影响动力输出等。
汽车发动机需要精准的控制和优化设计才能实现最高效的工作。
现代汽车发动机逐渐向高速、高效、低排放的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发动机功率和燃油效率,汽车制造商在工作原理上进行了许多创新。
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等,使得发动机工作更加高效。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油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人们对发动机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汽车工程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更新。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汽车发动机将会更加高效、环保和安全。
第2篇示例: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最重要的动力装置。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图文版)

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图文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一、基本理论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
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1.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同样也有外燃机。
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
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
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
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
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二、燃烧是关键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
(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在此不讨论,汽车画报曾做过介绍) /leonhou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周期(2圈)。
理解4冲程活塞,它由一个活塞杆和曲轴相联,过程如下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
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
注意:内燃机最终产生的运动是转动的,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最终由曲轴转化为转动,这样才能驱动汽车轮胎。
/leonhou三、汽缸数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上面所描述的是单汽缸的运动过程,而实际应用中的发动机都是有多个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较常见)。
我们通常通过汽缸的排列方式对发动机分类:直列、V或水平对置(当然现在还有大众集团的W型,实际上是两个V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①进气初始态p1,Tl
降低进气初始态p1、T1,可以避免爆燃与表面点火 时产生。 ②点火提前角 将点火提前角增大,缸内最高压力、温度增加,终 燃混合气受到挤压和热辐射的影响增强,,着火所需的 时间减少,爆燃倾向增加; ③混合气浓度 混合气浓度a=0.8-0.9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但 着火延迟期也最短,且明显,爆燃倾向增加;
C 预防措施 主要有:使用抗爆性强的汽油可以避免爆燃的产生; 在汽油中加入少量抗爆添加剂, 使用中应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选用相应牌号的 汽油。 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因素 如减小压缩比、采用双 火花塞等以及改变运行因素如负荷、转速等措施。
②表面点火
不靠火花塞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物点燃混合气的 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点火。 燃烧室内炽热物如:过热的火花塞电极、热的排气 门、热的燃烧表面沉积物等,由表面点火产生的新的火 焰前锋也以正常的速度传播。 早火:在正常火花塞点火前的表面点火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是从压缩行程上止点前喷油开始到 作功行程燃烧终了为止的整个过 程。它所占时间很短 (约为50°-70°曲轴转角,高速柴油机只有0.003s0.006s),整个过程非常复杂。
②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着火延迟期 速燃期 缓燃期 补燃期
根据GB 252-2000标准要求,选用轻柴油牌号应遵照以下 原则: 1、10号轻柴油适用于有预热设备的柴油机; 2、5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 上的地区使用; 3、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以 上的地区使用; 4、-1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使用; 5、-2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14℃以上的地区使用; 6、-35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以上的地区使用; 7、-5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4℃以上的地区使用。
后火:正果是使得缸内压力急剧升高,噪声 加强,向活塞、缸壁的传热增加,活塞缸套间结焦, “早火”相当于将点火提前角提前,“后火”虽有可 能加快燃烧速度,但是,表面点火的最 大问题是点火 的无规律性,这将导致燃烧过程的不稳定与工作过程 的粗暴,使动力性、经济性 都受到影响。避免表面点 火的有效措施是采用低馏程的燃料与不易结焦的润滑 油。
④ 转速 转速增加时,火焰传播速度加快,易产生爆燃的 部位在自燃准备尚未完成时,火焰前锋已到达,爆燃 趋势减弱; ⑤负荷 负荷减少时,残余废气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下降 ,燃烧的最高温度压力下降,爆燃趋势减弱; ⑥燃烧沉积物 沉积物相当与一个热源,爆燃和表面点火倾向增 加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工作过程的特点: 1.吸人气缸的是新鲜空气,被压缩的是新鲜空气 2. 柴油通过高压喷入气缸,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 3.柴油和空气混合时间极短; 4.缸内混合气成分不均匀,且不断变化; 5.没有外源点火,只是靠压缩自燃; 6.混合与燃烧重叠进行; 7.质调节,即负荷和转速不是通过进气节流,而是通 过燃料量来调节;
2、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燃 烧过程。它是发动机整个工作循环 的主要过程。
(1)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1)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 标志汽油的起动性。10%蒸发温度 低,起动性好,但太低了容易引起气阻、在油箱和化油 器中蒸发损失增加。该温度太高,则冷起动困难。 50%蒸发温度 标志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该温度 低,可以缩短暖车时间,但太低了则会导致化油器结冰 ;太高,则汽油机冷机的过渡特性差。 90%蒸发温度 标志中含有难以蒸发的重质成分 ,该温度太高,在燃烧室内易形成杂质,并稀释润滑油 。
3.燃烧过程
(1)混合气的浓度 1)空然比:混合气中所含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之比。 R﹦空气质量/燃料质量 理论混合气: R =14.7 稀混合气: R ﹥14.7 浓混合气: R ﹤14.7 2)过量空气系数: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 理论上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 气质量之比。 α=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理论上燃料 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理论混合气: α =1 稀混合气: α ﹥1 浓混合气: α ﹤1
着火延迟期(滞燃期)
从喷油开始(点1)到压力脱离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点2) 止,这一阶段称为着火延迟期。图中的线12 段所示。 着火延迟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喷油时气缸内 的温度。受压缩的空气温度愈高,着火延迟期愈短。 在发动机冷起动、冷却水控制的温度过低、气缸漏气 等情况下,着火延迟期都会加长。发动机正常工作时 ,在着火延迟期内喷人的柴油量约占循环供油量的 30%-40%。由 于并未着火,压力没有明显地偏离压缩 线。
③.粘度
柴油的粘度用来表示柴油的雾化性。 粘度低,则容易形成混合气。若粘度过低, 会加剧喷油泵及喷油器之间的精密偶件表面之 间的磨损; 若粘度过高,流动阻力增加,柴油从喷油 器喷出时的雾化性差,不易形成均匀的混合气 。因而,柴油应具有适中的粘度。
④凝点 柴油的凝点用来表示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它是指柴油冷 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 国产轻柴油的牌号是按凝点编定的,如0号柴油的 凝点为0℃。好的柴油应具有低的凝点。若 凝点过高 ,不利于燃烧的正常供给,尤其在低温条件下工作。 可能造成油路堵塞。选用柴油 时,一般要求其凝点比 最低工作环境温度低3℃-5℃以上。
2)急燃期
从火焰中心形成起,主要部分混合气燃烧完毕,因 而出现最高压力(点3)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急燃期,图 中用E阶段表示。急燃期是燃烧过程的主要阶段,它对 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大。实践证明,以曲轴转角计算的 压 力升高率为170kPa/(°)-240 kPa/(°),且最高压力 出现在上止点后12°-18°曲轴转角时,示功图有最大 面积,循环功最多。这时对应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 点火提前角 。
(2)汽油机混合气燃烧过程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包括着火和燃烧两部分 。从压缩行程上止点前火花塞点火开始到膨胀 行程燃料基本上烧完为止,燃烧持续较短(约 占25°-40°曲轴转角),其燃烧过程接近于定 容燃烧。
(3)正常燃烧过程
为了提高汽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充入气缸的可 燃混合气燃烧要完全、 及时和正常。因为: 只有完全燃烧,才能 充分利用燃油的热能; 只有及时燃烧,最高压力在上止点后12°~18° ,才能使燃气具有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对 活塞的推力 大,使热能更多的转变为机 械功;
缓燃期
从最高压力点3开始到气缸内工质温度达到 最高点4为止,这一阶段称为缓燃期。图中的 线34段所示。 这一阶段内有较多的柴油燃烧,同时气缸 的容积在不断地增加,结果是气缸内温度继续 增高,工质的压力几乎不变、稍有上升或稍有 下降,接近于等压燃烧。这阶段结束时的放热 量约占循环放热量的70%-80%,最高温度为 1970K-2270K,最高温度点出现在上止后20° -35°的曲轴转角处。
根据国标(GB252—87),轻柴油规格按凝点分为10、0 、-10、-20、-35和-50六个牌号,分别表示凝点不高 于10℃、0℃、-10℃、-20℃、-35℃和-50℃;牌号越 高,凝点越低。 柴油是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发动机)的专用 燃料。柴油的外观为水白色、浅黄色或棕褐色的液体 。柴油又分为轻柴油与重柴油二种。轻柴油是用于 1000r/min以上的高速柴油机中的燃料,重柴油是用于 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中的燃料。 一般加油 站所销售的柴油均为轻柴油。轻柴油产品目前执行的 标准为GB 252-2000 《轻柴油》标准,该标准中柴油 的牌号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 -50号,柴油的牌号划分依据是柴油的凝固点。
3)补燃期
从最高压力至燃烧基本完成
混合气中汽油蒸发不良及与空气混合不均匀时, 部分颗粒较大的燃油在火焰前锋掠过时,只是表层燃 油被燃烧,未燃烧的部分需要在补燃期内燃烧。此外, 燃烧产物有少部分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分解。在膨胀过 程中,因工质温度下降,热分解产物又可继续燃烧、 放热。这就形成了补燃期。 补燃是在活塞下行中进行的,这时气缸容积已明 显扩大,故补燃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地转 变为功,反 而使排气温度增加,热效率下降。因此,希望尽可能减 少补燃。
速燃期(急燃期)
从压力偏离压缩线的点2开始到最高压力点为3 止,这一阶段称为速燃期。图中的线23段所示 。 缸内的多个火焰中心一旦着火后,着火 延迟期中已喷入缸内的柴油几乎一齐燃烧,在 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很高的压力,使缸内的压 力升高率很大,而这个时间又很短,接近于等 容燃烧。这阶段的放热量为循环放热量的1/3 左右产生的最高压力达5.4Mpa-8.8MPa ,最 高压力约在压缩行程后6°-15°的曲轴转角 处出现。
第二节 发动机基本原理 1.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指示性能指标 指以可燃混合气对活塞做功为基础建立的指标 1)指示功 :可燃混合气对活塞所做功的多少。 2)循环热效率 :混合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 指示功的效率。
(2)有效性能指标 以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净功率建立的指标。 1)有效功率:发动机运转时由曲轴输出的功率。 2)有效转矩:指发动机运转时由曲轴输出给传动 系的有效旋转力矩。 3)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在单位气缸容积中所作 的有效功。 4)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的燃油消耗量。
对柴油机燃烧的基本要求:
1.燃烧及时。这将影响作功的质量、放热量的有效利
用; 2.燃烧完全。这会影响到放热量、作功和排放。 因此,对于柴油机来说,及时形成可燃混合气最为重
要。
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着火性 柴油的着火性是指柴油的自燃能力,其评定指标 是十六烷值,十六烷值越高,着火性能越好。 着火性好的柴油,喷入气缸后能及时着火燃烧, 柴油机工作柔和,冷起动性能也随之改善; 若着火性能差,燃烧前所需的物理、化学准备时 间长,着火后压力升高率过高,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暴
②蒸发性 柴油的蒸发性用馏程表示。将柴油加热, 分别测定蒸发出50%、90%和95%的馏出温度。 50%馏出的温度低,说明这种燃料轻馏分多 ,蒸发性好,有利于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但 若轻馏分过多,着火前蒸发油气过多,会使柴 油机工作粗暴。 90%和95%馏出温度标志柴油中所 含难于 蒸发的重馏分。重馏分过多,在气缸中不易蒸 发,与空气混合不均匀,则燃烧不完全。易产 生冒烟和积炭。